APP下载

青海地区降排地下水工程研究与应用

2022-01-14曹科

建筑与装饰 2022年1期
关键词:暗管排水工程排水管

曹科

中国电建集团西北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陕西 西安 710061

引言

在地下水丰富的地区,施工环境条件差,对施工产生巨大的影响。以往对于此类现象,传统的降水措施一般是喷射井点或管井,用不断的抽水来降低地下水位,以保证施工环境的可行性。通过多年的排水工程的经验总结,优化设计出一种在地下水丰富地区降排水方式,系统结构类似鱼骨,像树木的结构一样[1]。

1 地质、水文条件

在实施降水工程前期,需要对区域内地质条件进行勘察,地下水分布及含水量数据进行分析。

1.1 地质条件

场地地处柴达木盆地细土平原区,与工程密切相关的浅表部第四系地层主要为上更新统(Q3)冲湖积、冲洪积物组成。场地内其岩性特征分述如下:

①层杂填土(Q4ml):灰褐色,灰白色杂色、稍湿、松、以粉土为主。层厚2.0~8.0m,主要分布于北区堆渣场处。

②层粉土(Q3al+l):土灰色,灰黄色,偶见灰黑色,地下水位以上稍湿-饱和。场地表层的0.2~1.5m含少量植物根系。场地西北部的地下水溢出带及其浅埋带(地下水埋深1m),局部地表呈沼泽化,上部约1~2m的土层含有机质,多呈现褐黄色,芦苇根系发育,为植根发育土层,根系下部约0.5m土层夹有2~3层薄层黑色泥炭质层。其地基承载力约45kpa,需进行清除处理。2m以下土层承载力约90kpa。

下部为②-2,多可塑状,顶板埋深2.5m~4.3m,揭露厚度0.9~3.3m,一般厚度1~3m,标贯锤击数6-15击,松散-稍密,其承载力约为150kPa。

③层粉细砂(Q3al+l):灰黄色、姜黄色粉细砂层,以粉砂为主,部分段粒径较粗为中细砂,局部夹2~5cm厚的粉土薄层,质地不均,呈粗细相间的沉积韵律。

⑤砾砂层:青灰、灰白色,中密-密实,含有粒径0.5cm左右的砾石10%~15%,余为中粗砂、中细砂,砾石“悬浮”在中粗砂中,砾石呈次圆状、圆状,母岩成分为板岩、浅色变质岩。

1.2 水文地质条件及评价

场地地下水水位埋深一般0.9~1.66m,稳定水位标高2790.81~2801.10m,含水层主要为砂砾石及粉细砂层。场地东北侧为一宽缓时令河低地,地下水位埋深仅0.6m。

地下水主要通过大气降水和上游地下径流补给,场地属于戈壁带,植被种类及数量稀少,蒸发量较小。

地下水类型:表层上层滞水和下部承压水两类,通过越流补给表层滞水,主要为承压水。

地下水的径流:冲积平原径流方向一般与地表水河流方向一致,平原承压—自流水向盆地区径流,从高处向盆地低洼处。

地下水排泄:按其排泄方式不同可分为泉流式、季节性片状排泄、侧向排泄和蒸发蒸腾等几个方面。参照《格尔木新城区地下水浅埋影响及治理》报告水文资料,地下水总泄量达5.82m3/s。

水文地质条件:场地地下水水位埋深0.9~1.66m,稳定水位标高2790.81~2801.10m,含水层主要为砾砂及粉细砂层,地下水位高程等值线图,如图1所示[2]。

图1 地下水位高程等值线图

2 方案

2.1 降排水工程

在富含水资源的区域内建设地上构筑物时,为了更好施工,首先要做的就是降排地下水,方便开挖,施工。通过铺设吸水管,使地下水进入吸水管,汇流至集水管,排水管道将集水管内的水输送至场区外附近的河流或者湖泊。通过对降水区域内的水量计算分析,参照《农田灌溉与排水技术标准规范》。管线系统图:如图2所示。

图2 管线系统图

2.2 水量计算

根据《柴达木灌区次生盐渍地综合治理技术集成示范研究-科技报告》,据与项目区较近的格尔木西灌区暗管排水试验区已有成果。

结合本地区水文地质条件,本工程主要排水区域地层为②-1粉土层,渗透系数为4.2×10-3cm/s,属于中壤土~重壤土之间,属于试改区范围。

考虑场地使用的重要性,本次设计采用较大值,综合考虑本次工程暗管排水模数取0.062m3/s·km2。因此地块总排水流量为:

本工程的主要目的为降低场区内地下水位,保障场区的正常施工,根据现场条件及常用的排水工程经验,该区域采用暗渠排水措施。

根据地质勘察报告,该场地表层土主要为②-1粉土层,该层土属于软弱土类型,土层强度低,自立性差。根据《灌溉与排水工程设计标准》(GB50288-2018)。表7.2.10,排水沟开挖深度为1.5~3.0m时,排水沟最小边坡系数为2.5~3.0,为减少占地范围,本次方案边坡系数采用2.0,边坡采用8cm厚预制块护坡进行防护,渠道底宽1m,渠道纵剖为南北向7‰,东西向为2.5‰,开挖深度根据纵剖面布置,但最小开挖深度不小于2m。

暗管排水系统采用吸水管、集水管、排水管、附属建筑物为一体三级排水系统。

经初步计算,暗管排水方案采用吸水管为Ф100mm双壁波纹管外包土工布,间距70m,集水管采用DN300~500钢筋混凝土管,为方便检修和清淤,排水管采用DN1000钢筋混凝土管。

为利用地形高差,减少土方开挖深度,吸水管与集水管夹角为60°,根据已有资料的计算,本次设计吸水管埋设深度不低于1.8m,集水管和排水管根据地形条件及管道坡降灵活布置。

吸水管采用Ф100mm双壁波纹管,间距70m,纵坡采用2.5‰,与集水管相交角度为60°。双壁波纹管开孔率为10%,外包土工布,吸水管顶自上而下布置三层反滤,颗粒级配由细到粗,反滤层厚度为60cm。

集水管采用DN300~500钢筋混凝土管,自南向北铺设,共4根集水管,根据地形特点,纵坡为7.5‰~11‰,上段300m采用DN300钢筋混凝土管,中段300m采用DN400钢筋混凝土管,末端采用DN500钢筋混凝土管,管道布置时尽可能沿现有沟渠铺设。

排水管采用DN1000钢筋混凝土管,纵坡为3‰,收集集水管内的来水,管道布置于现有沟渠内。

考虑格尔木地区冻层和场区功能的需求,吸水管埋设深度不低于2.05m,集水管和排水管根据地形条件及管道坡降灵活布置。

2.3 管道埋深设计

管道埋深计算公式:

hp——暗管埋设深度,单位m;

he——要求的地下水埋深,单位m;

注:依据地质勘察报告结果,该地区最大冻土深度为1.05m,考虑排水效果,本次计算考虑排水后地下水埋深为1.3m以下

h——两吸水暗管间排水地块中部地下水位与吸水暗管中水位之差(剩余水头或滞留水头),单位m;

hp=1.3+0.7+0.05=2.05m。

经计算,吸水管埋设深度不低于2.05m,集水管和排水管根据地形条件及管道坡降灵活布置

2.4 暗管埋设间距确定

吸水管间距可按《灌溉与排水工程设计标准》中规定计算确定。

根据地质勘察结果,本次排水层土层为②-1粉土层,属于中壤土~重壤土之间。吸水管埋深不低于2.05m,为保证排水质量,本次规划按轻壤土、沙壤土土层进行选取吸水管间距,本次设计吸水管间距取70m。

2.5 管材选择

通过对管材技术比较和经济比较,钢管投资最高,但需做防腐,投资成本高,钢筋混凝土管虽然投资单价较低,但吸水管需打孔,极易影响管道整体性和抗压能力,HDPE双壁波纹管质量较好,便于安装、维修,相对于钢管,施工工艺简单,造价相对较低,且无须防腐。

从解决投资的角度考虑,本次设计吸水管选用HDPE双壁波纹管,集水管和排水管采用钢筋砼管。

2.6 管径选择

通过对单根吸水管计算,管径约4cm,本次设计考虑一定富余度,吸水管管径采用DN100。

集水管计算管径为DN100~DN200,本次设计考虑一定富余度及后期淤积的可能,集水管管径采用DN300~DN500钢筋混凝土管。

排水干管考虑检修功能,采用DN1000钢筋混凝土管。

2.7 反滤料

根据地质勘察结果,吸水管土层d60的粒径主要在0.01mm~0.02mm,考虑本地区d60的粒径较小,本次外包滤料最外层采用25cm厚的细砂,d60粒径在0.05~0.10mm,中间层滤料选用厚20cm表中土壤有效粒径d60为0.05~0.10的外包滤料粒径级配。最内层采用厚度为15cm的卵砾石,粒径为7~30mm。

吸水管道采用HDPE双壁波纹管,管径100mm,单环(凹槽内)开孔8个,孔径2×4mm,垂直管道方向开孔,梅花形布置,外包250g/m2长丝型土工布。

2.8 管道铺设

管道铺设均采用大开挖施工,开挖边坡采用1∶1.5,同时本次设计考虑备用500m拉森钢板桩,防止局部地区出现地质不稳定,滑坡严重的地段,对该段进行临时支护[3]。

2.9 检查井

吸水管及集水管段检查井直径为1.0m,排水干管段检查井直径为2m,当吸水管管道长度超过300m时,每隔200m设置检查井。

3 结束语

降排地下水作为系统性工程,需结合地质和水文条件,通过工程措施降低地下水位来确保施工环境,同时对新建地上及地下构筑物起到保护作用。鱼骨型及树枝型降水排水工程作为一种特定环境下的降水排水工程,可以根据现场构筑物的建设特点灵活运用方案的选择,以确保排水效果。

猜你喜欢

暗管排水工程排水管
柔性接口铸铁排水管在建筑排水工程中的应用
暗管断面结构对非饱和土壤中暗管排水排盐效果的影响
太阳能光伏暗管排水系统能力提升
市政排水管网改造工程的管材应用分析
铺设不同反滤层对暗管排水排盐效果的影响
市政排水管网工程施工质量管理与控制的路径分析
市政排水工程施工质量的预防及控制对策
市政给水排水工程规划设计与施工管理探讨
BIM技术在给水排水工程设计中的应用分析
探究市政道路施工中排水管施工的关键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