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阅读教学中小学语文核心素养的培养
2022-01-13何娴
何娴
摘要:在新课程改革的影响下,小学语文开始更加强调对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培养和优化,并格外突出借用阅读教学的常规模块完成学生信息综合处理能力的全面强化。根据上述认识,笔者将不揣冒昧,围绕阅读教学中小学语文核心素养的培养一题撰文,试就拓展阅读教学的类型、构建学生阅读技能框架、培养学生良好阅读习惯以及开展多形式综合阅读等方面工作提出一些策略性建议,希望能够对各位的工作优化有所裨益。
关键词:阅读教学;小学语文;核心素养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所谓“核心素养”,是指基于某一方面知识而形成优良能力、意识和兴趣习惯。在小学语文诸多教学板块中,阅读教学一直是居于核心地位的重要组成,它对学生各方面的语文能力均有较高的需求,同时也具备强大的优化促进效力。出于对这两方面的充分认识,小学语文教师务必要在阅读教学指导中积极渗透核心素养的培养思维,对传统的阅读教学模式进行大刀阔斧的改革,从广度、深度和长效性等层面做出适当的调整,从而实现引导学生形成良好阅读核心素养的目标。具体来说,这一方面的工作应当主要以下列策略为突破口开展:
一、拓展阅读教学的类型
由于种种原因的影响,目前小学生在教材和考试中所能接触到的篇目绝大多数为记叙文,且文章的主题也存在较大的保留性,因此很多小学语文教师的阅读教师都是围绕记叙文和若干主流主题而开展的。这种教学模式虽然在客观上有利于学生应付考试,但是对学生阅读核心素养的形成却非常不利。为了弥补这种教育模式的漏洞,小学语文教师应当在阅读指导中有意识地增加其他体裁和话题篇目的比重,带领学生从更多角度去审视文章的撰写脉络和技法使用,开拓学生的阅读视野,使学生的阅读素养更加完备、多元。
例如在完成《少年闰土》这一课的教学之后,教师可以根据文中所出现的“猹”、“鬼见怕”、“角鸡”等动物的名字,带领学生读一读《獾》《神奇的贝壳》和《雉》这三篇说明文作为关联阅读训练材料,一方面引导学生对这三种令自己颇为好奇的生物做更多的了解,另一方面则可就说明文的常规行文方式和典型说明手法的应用做出深入的讲解。
二、构建学生阅读技能框架
小学生的思维模式具有很强的“一维性”特征,即擅长对知识内容进行“点”状记忆和理解,而不太擅长将知识内容连接成完整的链条。这对于学生日后在考试或训练中实现快速知识调用是非常不便的。对于这个问题,小学语文教师在阅读指导过程中要帮助学生进行阅读技法的框架构建,引导学生将自己学到的阅读技法名称、作用以及常见应用方式梳理成清晰、完整且彼此互有关联的网络,凭此来让学生形成更便于回顾和使用的知识、技能体系,以提高学生日后阅读解题的速度和正确率。
比如,教师可以在黑板或多媒体上按照“记叙文”、“说明文”、“议论文”这三种常见文体构建三个基本模块,而后在每个模块周围分别构建“常规结构”、“代表性技法”、“文体特点”等若干个子模块,还可引入一些例文或例句做示例性补充,帮助学生对这三种文体中常见的阅读考查知识点做一次系统性的回顾。
三、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
真正的核心素养绝非单凭课堂讲解便可形成,而是要依靠学生自己日积月累的练习和思考,而这便需要学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为了实现这一目标,小学语文教师要引导学生充分利用起在校“碎片时间”,并为学生提供更为良好的阅读条件,组织学生进行多环节的自由阅读活动,同时有意识地帮助学生学会撰写读书笔记、做批注,还可通过文章续写、扩写、仿写等方式来带领学生感受阅读和写作相结合的乐趣。
例如,教师可以在每周当中抽出一节课来专门作为“阅读课”,鼓励学生从家中带来自己喜欢的书目进行自由阅读;教师还可联系学校图书馆或通过发动学生捐书的方式在教室里建立“图书角”,便于学生借阅;每隔一定时间,教师可以组织“品书会”,让学生一起分享自己最近读过的佳作,谈一谈里面最令人难忘的角色或情节;等等。
除了以上几点之外,小学语文教师还要有意识地进行多元阅读活动,摆脱纸面阅读的传统束缚,将影视作品、音乐或绘画作品也作为阅读材料供学生欣赏、品味,从而让学生感受到更大的乐趣并获得更多的体会。
结束语:
语文是最为精彩的一门课程,其中所包含的是一片充满智慧、乐趣和情怀的广阔天地,而这片天地风采之展现主要便要依靠阅读来进行。小学语文教师要真正认识到这一点,在课程教学中更加注重核心素养思维对阅读教学的指导作用,借助拓展阅读教学的类型、构建学生阅读技能框架、培养学生良好阅读习惯以及开展多形式综合阅读等方法从根本上实现学生阅读综合能力的全面优化,使学生真正学会阅读、爱上阅讀,并为学生日后进一步的语文素养提升和阅读能力成长提供有力的保障。
参考文献
[1]孙步蟾,刘书英.素质教育综合视域下浅析小学语文阅读指导中如何培养学生的核心综合素养.[J].中国中小学教育,2013(12)
[2]侯之林,祖茂德.多元,增趣,启志——试论小学语文阅读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良好核心素养的意义和有效路径.[J].中国中小学教育,2011(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