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计算机辅助设计/ 计算机辅助制造高嵌体与传统印模全瓷冠修复牙体大面积缺损的应用效果比较

2022-01-13孙本强

中国当代医药 2021年36期
关键词:全瓷大面积牙体

孙本强

厦门医学院附属口腔医院综合科,福建厦门 361010

牙体缺损较为常见,多由牙齿龋坏或外力损伤等所致,促使牙体外形或结构不同程度损伤,从而诱发牙龈肿痛、牙齿咬合不力等,影响咀嚼功能及面部美观,严重降低患者生活质量[1-2]。目前,临床对于牙体大面积缺损多以全冠修复为主,虽可修复缺损牙体,一定程度上改善患者的咀嚼功能,但对于部分牙齿磨耗严重、牙龈缝隙小的患者而言,常规全冠修复难以获得良好固位力[3-4]。高嵌体修复技术能减少牙体组织的磨除,有效弥补全冠修复的不足,更适用于大面积缺损患者,可达到良好的修复效果。计算机辅助设计/计算机辅助制造(computer aided design/computer aided manufacturing,CAD/CAM)则是一种高效、准确的修复体设计与制造技术,通过口内牙体预备后口外制作,能获得更为优质塑形的全瓷高嵌体,利于重建牙齿咬合关系[5-6]。鉴于此,本研究选取厦门医学院附属口腔医院收治的86 例牙体大面积缺损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析CAD/CAM 高嵌体与传统印模全瓷冠修复在牙体大面积缺损中的应用效果。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9年2月至2021年2月厦门医学院附属口腔医院收治的86 例牙体大面积缺损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43例)和观察组(43 例)。对照组中,男26 例,女17 例;年龄24~65 岁,平均(38.59±3.25)岁;缺损位置:上牙缺损25例,下牙缺损18 例;缺损原因:龋病27 例,外伤16 例;患牙类型:前磨牙19 例,磨牙24 例。观察组中,男28例,女15 例;年龄22~66 岁,平均(38.62±3.28)岁;缺损位置:上牙缺损24 例,下牙缺损19 例;缺损原因:龋病26 例,外伤17 例;患牙类型:前磨牙16 例,磨牙27例。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本研究经厦门医学院附属口腔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审核及同意,所有参与研究者均知晓本研究情况并签署知情同意书。

1.2 纳入及排除标准

纳入标准: 患者的后牙牙冠严重缺损,缺损累及≥1 个尖牙,或≥1 个尖牙出现薄壁弱尖;患者均为单牙缺损;患者的临床资料完整;患者的患牙已完善根管治疗。

排除标准: 患者的牙周健康状况差;X 线片示根尖周有暗影,且咬合过紧的患者;妊娠期或哺乳期女性;伴有免疫系统、循环系统疾病的患者。

1.3 方法

两组患者均完善相关检查,并于根管治疗1 周后进行牙体预备。

对照组患者予以传统印模全瓷冠修复,具体包括:按全瓷冠预备原则进行牙体预备,预备牙体边缘圆钝,使颌面厚度低于2.0 mm,颊舌侧及邻面去除倒凹并制备宽1.0 mm 左右浅凹型肩台,边缘清晰,内线角圆钝,并采用3M/ESPE 经典加成型硅橡胶材料制取印模,灌注石膏模型,进行全瓷冠制作。

观察组患者予以CAD/CAM 高嵌体修复,具体包括:以高嵌体原则进行牙体预备,先进行颜色比对,将薄弱部分去除,之后涂抹修复树脂,固化粘合后以流动树脂填充牙髓腔道; 使用CEREC 真彩CAD/CAM系统(Sirona,德国)扫描口腔,获得修复体的位置、软组织袖口高度、咬合高度等多方面信息,经虚拟代型,依据需求设计理想修复体,最终获取与患牙条件相符的数字化蜡型嵌体,之后在选取瓷块经CEREC 真彩系统加工研磨,形成全瓷高嵌体。

两组设计完成后,均进行试戴,检查修复体咬合关系、颜色匹配及邻接关系等,必要时可适当调整,待确认无误后粘结固化处理。两组均随访6 个月。

1.4 观察指标及评价标准

①修复效果。修复6 个月后,由医生通过颜色匹配、表面光滑度、边缘密合度及修复体完整四个方面评价两组患者的修复效果。其中颜色匹配为表面光泽度良好,并无明显颜色改变;表面光滑度为表面光滑,未感觉到粗糙面;边缘密合度为边缘密合,未有台阶,不卡探针;修复体完整为修复体结构完整,无缺损,无裂纹。②牙周状况[7]。修复前及修复6 个月后,通过菌斑指数(plaque index,PLI)、牙周袋深度(probingdepth,PD)、牙龈指数(gingival index,GI)评价两组患者的牙周组织情况,其中PLI、GI 均以四级评分法评价,0~3分,对应无轻、中、重度,得分越高,表示患者的症状越严重;其中PLI:0 分为龈缘区无菌斑,3 分龈沟内或龈缘区存在大量软垢;GI:0 分为牙龈健康,3 分为牙龈严重炎症;PD 以牙周探针测量牙齿及牙龈间龈沟深度。③咀嚼功能。采用艾动咬合力分析仪(江苏畅微电子科技有限公司)测定两组患者的咬合力,并予以患者2 g 花生咀嚼,测定咀嚼效率。咀嚼效率=(咀嚼前重量-残留固体)/咀嚼前重量×100%。④并发症,包括牙龈肿痛、感染、出血等。

1.5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2.0 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分析,符合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s)表示,两组间比较采用独立样本t 检验,组内比较采用配对样本t 检验;计数料采用率表示,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以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修复效果的比较

观察组患者的修复体颜色匹配度、表面光滑度、边缘密合度及修复体完整性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1)。

表1 两组患者修复效果的比较[n(%)]

2.2 两组患者修复前后牙周状况的比较

两组患者修复前的牙周状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修复后的PLI、PD、GI 低于修复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修复后的PLI、PD、GI 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2)。

表2 两组患者修复前后牙周状况的比较(±s)

表2 两组患者修复前后牙周状况的比较(±s)

组别 PLI(分)修复前 修复后 t 值 P 值PD(mm)修复前 修复后 t 值 P 值观察组(n=43)对照组(n=43)t 值P 值2.03±0.35 2.09±0.32 0.830 0.409 0.61±0.15 0.73±0.18 3.358<0.05 24.453 24.290<0.001<0.001 2.15±0.23 2.19±0.25 0.772 0.442 0.77±0.14 1.05±0.21 7.275<0.001 33.608 22.896<0.001<0.001 GI(分)修复前 修复后 t 值 P 值1.85±0.26 1.92±0.31 1.135 0.260 0.53±0.13 0.67±0.16 4.453<0.001 29.777 23.496<0.001<0.001

2.3 两组患者修复前后咀嚼功能的比较

两组患者修复前的咬合力、咀嚼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修复后的咬合力、咀嚼效率高于修复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修复后的咬合力、咀嚼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3)。

表3 两组患者修复前后咀嚼功能的比较(±s)

表3 两组患者修复前后咀嚼功能的比较(±s)

咬合力(kg) 咀嚼效率(%)组别 修复前 修复后 t 值 P 值修复前 修复后 t 值 P 值观察组(n=43)对照组(n=43)t 值P 值38.96±3.57 39.25±3.68 0.371 0.712 61.58±6.12 56.54±5.83 3.910<0.001 20.935 16.445<0.001<0.001 56.12±5.13 55.89±5.07 0.209 0.835 89.58±7.13 82.14±6.87 4.927<0.001 24.979 20.160<0.001<0.001

2.4 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情况的比较

观察组患者的并发症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4)。

表4 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情况的比较[n(%)]

3 讨论

牙体大面积缺损发病复杂,临床普遍认为龋齿为该病主要诱因,病原菌持续侵袭可促使牙体硬组织脱矿、分解,最终软化形成龋洞,破坏牙冠完整性。外伤也是牙体大面积缺损常见诱因,外界作用力冲击可促使牙体缺损[8]。而牙体一旦出现大面积缺损,不仅可影响牙周组织健康,影响咀嚼功能,造成营养摄取不充分,还可降低面部美观程度,影响日常工作及生活[9-10]。

目前,临床治疗牙体大面积缺损方法较多,早期多以填充治疗为主,但该方法难以恢复牙齿外观形态,且无法获取良好邻牙连接关系,若填充不当还易引起食物嵌塞、牙周病及微渗漏等,影响口腔功能[11-12]。全瓷冠修复则为当前治疗牙体缺损的常用方式,具有耐磨性强、抗折能力强等特点,可恢复牙冠形态及邻牙间关系,重建牙齿咬合关系,以促使咀嚼功能恢复,且全瓷冠修复后颜色、外观逼真,可改善面部美观度[13-14]。但全冠预备过程中对牙体剩余组织磨除量大,不符合当前微创理念,若修复体发生瓷裂,修复也存在较大难度。加之传统印模全瓷冠修复操作步骤繁琐,包括取印模、咬合配准、石膏模型制备等,增加患者就诊次数。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的修复体颜色匹配度、表面光滑度、边缘密合度及修复体完整性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修复前的牙周状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修复后的PLI、PD、GI 低于修复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修复后的PLI、PD、GI 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修复前的咬合力、咀嚼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修复后的咬合力、咀嚼效率高于修复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修复后的咬合力、咀嚼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观察组患者的并发症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明CAD/CAM 高嵌体在牙体大面积缺损中修复效果确切,可减轻牙周组织损伤,加快咀嚼功能恢复,且并发症少。张敏等[15]研究显示,CAD/CAM 全瓷高嵌体修复磨牙大面积缺损效果显著,可提高患者修复满意度,与本研究结果相一致。其原因为嵌体修复属于临床新型修复技术,相较于全冠修复对健康牙组织磨除较少,经体外完成嵌体制作后将其嵌体牙体组织内,外形易控制,边缘线准确,不会产生悬突现象,能良好重建修复体与邻牙间关系,并能减轻对牙周组织刺激,且嵌体经高度抛光后颜色与光滑度更佳,满足患者对美观的需求。但全瓷高嵌体对精准度要求较高,传统手工制作精密度欠佳,易影响固位效果,导致远期疗效欠佳。随着医学水平的提高,CAD/CAM 系统逐渐应用于高嵌体设计与制作中,借助数字化印模技术及生物仿真设计,可获得理想机械强度、美观度、精密度的嵌体,且该技术工作效率高,能简化制作环节,提高嵌体制作的速度及精度[16-17]。此外,CAD/CAM 高嵌体边缘线在龈上方,利于牙周及口腔清洁,从而维护患者口腔健康,且高嵌体设计过程中充分考虑到口腔内咬合情况,设计者能个性化调整咬合接触点紧密程度等信息,使得高嵌体咀嚼效率大幅提升,利于增强咀嚼功能[18]。但本研究受样本量少、观察时间短等因素影响,所得结果仍可能存在一定偏倚,后续还需扩大样本量,延长观察时间,增加观察指标,开展证据等级更高的临床研究,以进一步论证CAD/CAM 高嵌体在牙体大面积缺损修复中的应用价值。

综上所述,CAD/CAM 高嵌体可提高牙体大面积缺损修复效果,减轻牙周组织刺激,维持口腔健康,改善咀嚼功能,且并发症少。

猜你喜欢

全瓷大面积牙体
《全瓷修复技术(第2版)》出版发行
我国霍乱疫情一直处于散发平稳状态 霍乱大面积暴发可能性不大
封闭负压吸引技术联合游离股前外侧穿支皮瓣修复手部大面积软组织缺损
不同根管填充程度治疗牙体牙髓病的效果
全瓷冠在口腔临床中的应用
大面积烧伤并发消化道溃疡大出血及胸腹腔感染1例
橡皮障使用情况在牙体牙髓病护理中的应用价值
分析多次法根管治疗术与一次性根管治疗术在牙体牙髓病中的效果差异性
牙体种植联合正畸治疗对先天性牙列部分缺失患者种植成功率及美观度的影响
全瓷基台与纯钛基台在前牙缺失全瓷冠修复中的比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