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亚胺培南西司他丁不良反应的文献分析

2022-01-13涂杰霞王婧雯四川绵阳四0四医院药学部四川绵阳6000宝鸡市人民医院药学部陕西宝鸡7000汉中市第二人民医院药剂科陕西汉中7000空军军医大学西京医院药剂科陕西西安700

中国药物应用与监测 2021年6期
关键词:亚胺剂量年龄

陈 丹,刘 鑫,叶 婷,涂杰霞,乔 逸,王婧雯(.四川绵阳四0四医院药学部,四川 绵阳 6000;.宝鸡市人民医院药学部,陕西 宝鸡 7000;.汉中市第二人民医院药剂科,陕西 汉中 7000;.空军军医大学西京医院药剂科,陕西 西安 700)

亚胺培南西司他丁是一种广谱β-内酰胺类抗生素,其中亚胺培南是一种亚胺硫霉素,西司他丁是一种特异性酶抑制剂,可阻断亚胺培南在肾脏内的代谢,适用于多种病原体引起的混合感染。随着其在临床中的广泛应用,药品不良反应(adverse drug reaction,ADR)报道也日渐增多。本文对亚胺培南西司他丁致ADR的文献报道进行系统分析,以期为临床安全合理用药,减少ADR发生提供参考。

1 资料与方法

1.1 资料来源

以“亚胺培南西司他丁”、“不良反应”、“imipenem and cilastatin sodium for injection”、“adverse reaction”、“drug side effects”、“adverse drug reactions”、“adverse drug events”等为关键词,检索中国知网、万方、维普、Embase、PubMed数据库等公开发表的关于亚胺培南西司他丁不良反应的报道,检索时间为1996年1月 - 2021年1月。检索原始文献并分析,主要为个案报道,剔除重复文献、综述性文献、个案信息不完整的病例报道。共收集文献81篇[1-81],其中英文文献2篇,中文文献79篇,共涉及98例患者。

1.2 研究方法

收集、整理患者的一般情况、药品日剂量、ADR临床表现和累及系统/器官、处置及转归等信息,对患者性别、年龄、药品日剂量等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并以全身性损害为因变量,以上述因素为自变量,进行Logistic回归分析,探讨全身性损害的主要危险因素,以双侧α= 0.05为检验标椎。

2 结果

2.1 性别与年龄分布

98例患者中男性58例,女性40例,男女比1.45∶1。年龄最小者为出生30 min的婴儿,年龄最大者91岁,其中≥60岁患者占比最多(65.30%),详见表1。

表1 患者年龄和性别分布Tab 1 Age and gender distribution of the patients

2.2 原患疾病

9 8例患者原患疾病主要为呼吸系统疾病(69.83%),其中以肺部感染为主;其次为不明原因的发热及术后引起的发热(8.62%)。除此之外还涉及了胃肠道系统、泌尿系统、全身感染、皮肤及其附件等。详见表2。

表2 患者原患疾病情况Tab 2 Primary diseases of the patients

2.3 日剂量

102例ADR的日剂量范围为0.2 ~ 4.0 g。日剂量0.2 ~ 1.0 g共8例(7.84%),1.0 ~ 2.0 g共37例(36.28%),2.0 g共33例(32.35%),3.0 g共15例(14.71%),4.0 g共2例(1.96%),有7例(6.86%)不良反应无法获得日剂量。

2.4 ADR发生时间

102例亚胺培南西司他丁所致ADR中,在30 min内发生的共7例(6.86%);24例(23.53%)发生在用药31 min ~ 1 d;65例(63.73%)发生在用药2 ~ 10 d;3例(2.94%)发生在用药10 d后;ADR发生时间记录不详共计3例(2.94%)。发生ADR最快的为用药后2 min,表现为过敏性休克;最晚的为用药后第23天,表现为Ⅲ度骨髓抑制和严重听力障碍。

2.5 ADR累及系统/器官及临床表现

文献报道的ADR累及系统/器官主要包括神经系统、全身性损害、皮肤及其附件等,累计163例次,其中神经精神系统累及最多,共98例次(60.12%),主要表现为各种类型的癫痫,以全身性大发作最为多见(30例次)。详见表3。

表3 ADR累及系统/器官及主要临床表现Tab 3 Systems/organs involved in ADR and main clinical manifestations

2.6 转归情况

98例患者最终全部痊愈或好转,无死亡病例。痊愈或好转时间最快为1 min,最慢为30 d。发生的ADR中,严重ADR包括1例急性肾功能衰竭、3例过敏性休克、1例Ⅲ度骨髓抑制、1例过敏性剥脱性皮炎、1例表皮坏死松解型药疹,均痊愈。

2.7 全身性损害危险因素分析

98例患者中发生亚胺培南西司他丁致全身性损害共59例,利用SPSS 26.0软件对全身性不良反应进行统计分析。赋值情况见表4,其中未成年组患者年龄< 18岁,青年组患者18 ~ 44岁,中年组患者45 ~59岁,老年组患者≥60岁。单因素χ2检验分析结果见表5(因7例患者未给出具体日剂量,故日剂量共91例次),二分类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见表6。

表4 全身性损害危险因素与赋值说明Tab 4 Risk factors of systemic damage and its evaluation

表5 全身性损害单因素分析Tab 5 Single factor analysis of systemic damage

表6 全身性损害影响因素的二分类Logistic回归分析Tab 6 Binary Logistic regression analysis of influencing factors of systemic damage

结果显示,两组各因素间无显著差异(P>0.05)。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表明,年龄亚组中≥60岁为亚胺培南西司他丁引起全身性损害的危险因素(P= 0.002)。

3 讨论

3.1 性别与年龄

在文献报道的98例患者亚胺培南西司他丁引起的不良反应中,男性多于女性,年龄以≥60岁最多,达65.30%。一方面与临床上男性患者使用亚胺培南西司他丁多于女性、该年龄段患者感染较重有关;另一方面可能与医务工作者在遇到特殊人群,如儿童、老年人、肾功能不全患者在使用亚胺培南时,会发现药物治疗中的特殊意义并进行个案报道有关。

3.2 ADR出现的时间

亚胺培南西司他丁所致ADR发生在用药开始后30 min内占比6.86%,最快为用药后2 min,主要以过敏性休克、皮疹为主。ADR发生在2 ~ 10 d占比为63.73%,10 d以内发生的不良反应占比为94.12%。由此可见,在使用亚胺培南西司他丁的全过程中,都有可能发生ADR,建议临床应对患者的整个用药过程进行密切监测。尤其要关注高龄、合并较多基础疾病、肾功能受损、联合用药较多的患者,当发生问题时及时停药或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

3.3 ADR累及系统/器官

亚胺培南西司他丁所致ADR,以神经精神系统损害为主,主要表现为肌肉痉挛、四肢抽搐、牙关紧闭、意识丧失及精神异常。全身性损害以过敏性休克、急性肾功能衰竭、皮肤软组织损害及Ⅲ度骨髓抑制为主,临床上应留心观察、快速识别,如出现相应症状,立即停药,必要时给予药物对症处理。胃肠道系统不适同样是该药引起的主要不良反应,可表现为呕吐、腹痛、褐舌及牙齿色斑等,在使用时除了要关注原发疾病的病情变化,还应对新出现的症状、体征及实验室指标的变化提高警惕。

3.4 转归

文献报道的亚胺培南西司他丁引起的ADR中,无死亡病例,均在停药、积极对症处理后好转或痊愈,最快的为1 min,最慢的为30 d。一般来说,亚胺培南西司他丁耐受性良好,但不同患者的年龄、性别、疾病状态、遗传因素以及病理生理不同,可能影响药代动力学过程,从而影响药物在体内发挥的作用。因此在临床实际工作中医药护要密切配合,根据患者具体情况,提供个体化的用药方案,并且在治疗过程中,定期评估疗效和可能发生的不良反应,适时调整用药方案,以达到药物最佳的治疗效果。

3.5 亚胺培南西司他丁致全身性损害的危险因素

本文分析98例患者亚胺培南西司他丁引起全身反应的危险因素,结果显示该药致全身性损害与局部损害两者间在性别、年龄、日剂量方面均无显著差异。通过进一步分析可知,年龄≥60岁与全身性损害相关(P= 0.002),而与性别、药品日剂量无关。这可能由于较高年龄段人群由于基础疾病较多、联合用药较多、肝肾功能不全,药物代谢、排泄存在异常导致药物蓄积于体内而引发全身性损害[82],临床用药中,需要对上述特殊人群给予更多关注。

综上,亚胺培南西司他丁所致不良反应可以发生在用药的全过程,可累及多个系统/器官,以神经系统最为常见,本研究结果显示患者性别、过敏史、日剂量等因素均与全身性损害的发生无关,而年龄≥60岁可能是患者发生全身性损害的高危因素,可能与该类人群更易合并较多的基础疾病、肝肾功能不全、联合用药较多等因素有关。但由于本文所提取的病例数较少,结果可能出现偏差,该药致全身性损害的危险因素仍有待深入研究,从而为临床安全合理用药提供参考。

猜你喜欢

亚胺剂量年龄
·更正·
中药的剂量越大、疗效就一定越好吗?
变小的年龄
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测定食品接触用纸和纸制品中乙烯亚胺的迁移量
氨苄西林预报粪肠球菌和屎肠球菌亚胺培南敏感性的可行性研究
不同浓度营养液对生菜管道水培的影响
90Sr-90Y敷贴治疗的EBT3胶片剂量验证方法
年龄歧视
算年龄
亚胺硫磷分子印迹聚合物吸附性能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