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指向审辩式思维发展的阅读教学

2022-01-12许辉

广东教学报·教育综合 2022年1期
关键词:统编版阅读教学

许辉

【摘要】教师应当迎合新课改的要求,注重改革创新,更新传统教学形式,让学生获得良好的学习体验,提升学习效率。其中,在小学语文教学工作中,教师在让学生掌握各专业性知识的同时,还要始终关注学生思维能力的提升。审辩式思维是处于小学时期学生应当具备的一种能力,所谓审辩式思维其实就是学生对问题探究、评价和论证的能力。教师要发挥出自身引导优势,抛弃传统的教学形式,积极发现和采用新模式,组织学生进行语言运用,创设合理情境,从而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因此,本文围绕指向审辩式思维发展的阅读教学来展开分析,通过詳细了解在语文教学工作中注重学生审辩式思维发展的价值,再提出促进发展学生审辩式思维的可行性对策。

【关键词】审辩式思维;阅读教学;统编版;六年级语文教材

审辩式思维,我们也可以将其理解成为是一种有着推理特性的审题过程,在教学工作中注重培养学生的审辩式思维会让学生在潜移默化的过程中提升推理能力、收集能力和解析能力,实现在面对各种复杂的问题时进行深层次以及独立思考,完成自主探究分析,寻找到正确的处理方案。而且该种思维能力提倡让学生对问题进行深层次分析,促使把语文学习转变成为一个探索和思辨的过程。下面以统编教材六年级教学内容为研究对象进行分析,促使学生在实际学习过程中学会如何依据证据说话,系统分析文本,以此来推论故事的整个发展过程,并且准确说出推测依据。

一、学生要具有科学合理的自主策略

(一)善于收集细节

学生应具备一种正确的学习态度,善于分析收集细节,因为在教学工作中要想提升学生的审辩式思维就要具备一双善于发现的眼睛,始终关注细节,学会采用证据来论证自身的观点。但是不可否认,处于小学时期的学生,因为阅读量较少。所以,在自主阅读中很容易会被具有趣味性的故事情节所吸引,很难将自身关注点放在线索条件上,单纯依据自身阅读的感受来推测后续故事的发展情节,以至于会忽略细节。如果在阅读过程中获得的信息较为复杂,学生也许只能获得简单印象,因为小学时期的学生各项能力都比较薄弱,不能对文章深层次进行感知,所形成的教学问题就是学生会把自身的大概印象用于细致思考上,换一句话说就是把想象当做证据。所以,在面对这一问题时教师要注重备课,在教学工作前要依据需求科学选择文本,引导学生采用合理的阅读手段,鼓励学生积极阅读,在阅读中加深体验、获得感受,落实对比,以此形成良好的审辩式思维。我们可以把教学工作分为初读环节和细读环节,鼓励学生采用全文批注的形式把自身的想法表达出来,写在书本空白处。通过这种手段让学生更加细致地阅读,教师也能更加便捷地了解学生学习情况,让学生掌握书本当中的关键内容,提取细节信息,而教师则要发挥出引导优势,关注注释和插图,注释和插图是有效获得细节内容的基础和保障。例如,当教师在为学生讲解《伯牙鼓琴》这一内容时,就应引导学生利用铅笔进行圈划和记录,带领学生学习模仿教材中的批注形式,实现在实际阅读过程中正确、科学地圈划,最终再把批注有条理性地写在书本上,更加具有针对性和依据性地对后续学习内容进行预测。

(二)积极对比总结

在阅读学习当中采用批注手段来获取文章中的关键细节问题,并深入思考,采用头脑风暴形式拓展思维广度。因此,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自主开展纵向以及横向对比,并让学生绘制出思维导图和情节的发展图,完成这一教学环节后,进一步回顾并判断自身想法。换一句话说就是通过头脑风暴这一部分的教学,促使学生在自主阅读中拓展广度、宽度和深度,避免学生被动学习,而是处于主动学习状态,积极寻求正确答案,加深思考,验证自身想法,获得证据,学会用事实材料说话。再例如,在《伯牙鼓琴》教学中,教师可以让学生把批注相互整理到一起,然后再进行对比,发现自身是否存在不合理的地方,在开展合理判断下,简单归纳总结。而教师则应合理选择文本提供给学生,让学生阅读、思考、感悟,能够更加自主地在阅读实践中运用,确保学生能够自主获取信息,对比后总结信息,提升审辩式思维。

二、教师采用的可行性手段

(一)合理转变提问指向

一般情况下,教师在为学生组织开展教学活动时,会为学生提前安排好整个教学流程,现在部分教师单纯迎合新课程改革来创新教学形式,片面追求热闹,从而体现出学生主体地位,认为只有活跃教学氛围,让学生主动融入到各学习阶段,才是我们所说的优质课堂。其实,整个教学过程热闹和学生的思维活跃并不是一回事,教师要在学生的各个阅读环节中组织开展恰当的教学活动,让学生主动参加,加强思考,以此提升审辩式思维。所以说,教师的首要工作就是要及时调整以前的提问指向,要认识到学生会受到教师言语上的影响,教师的言语指导会决定学生的学习方向,还会实现串联各关键的教学环节,教师在为学生设计提问时要综合考虑该问题对发展学生审辩式思维是否具有出众作用?依据教学侧重点来为学生提出能够提升审辩式思维的问题,并给予学生更多的学习时间,加强分析和研究,学会思考,以此来形成良好的审辩式思维。这种教学形式将会实现在合理、科学预测中让学生学会如何利用证据说话,让自己的观点更加具有说服力,并大胆预设,在学习之前,学生都会对文章进行系统地阅读。例如,《少年闰土》是小学教学中最为关键的文章之一,教师在实际授课中如果先让学生进行阅读,在让学生了解该篇文章的大体内容后,对文章内容进行预测,其实并不是有效的教学形式,而是无意义的教学活动,即使课堂教学氛围再活跃,也只是一种虚假的氛围。当教师在为学生讲解到“在《少年闰土》中你能预测一下他是否在第一次就抓中猹了?他是不是以前就有过这一经历?”然后让学生积极预测,实现在这一问题引导下,让学生循序渐进,由浅入深地寻找陈述理由,并在文章中多个角度寻找证据,利用证据说明自身观点。总体来说,在教学工作中教师应善于调整问题指向,合理设置方向性和延伸性的问题,鼓励学生多思考,从各个角度完成思维的平移,给予学生更多的思考空间。

(二)组织开展学习活动

学生是学习中的主体,教师要在各学校学环节中体现出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学活动的设置是体现学生主人翁地位的主要手段,如果教师设置的教学活动不仅有教学意义,还具有趣味性,会吸引学生主动加入,实现积极思考,展现出自身价值。例如,当教师在为学生讲解《竹节人》这一文章时,教师则应先对学生提出具有针对性的问题,像在文章当中有一句话是采用的“便”,那么“便”是否能和“免”调换呢?然后再进一步引导学生,联系前文语境,完成系统判断和分析,得出结论并不能更换。此时正是上课时间,“我”和同桌是因为感兴趣,所以不得已在偷玩竹节人,但是考虑到正在上课所以尽量不会发出声响来。因此,采用的“不便”,而“不免”则表示忘记时间和地点以及自身所处的环境是否合適,这和下文“偏偏后面的同学不知趣”以及被教师发现以及没收竹节人的情节产生矛盾。总体来说,在统编版教材中各文章的编排都体现出从全方位提升学生的审辩式思维,加强对学生学习迁移能力的训练,并强调学生主体地位,促使学生在异中求同,以此来获得更加具有趣味性和意识的结论。除此之外,学生对文本会产生不同的见解,在这一背景下教师应善于抓住契机,积极组织辩论活动,要求学生坚持围绕论题以及自身观点,在文章以及经验中寻找证据,说服其他学生认同自身观点。

三、结语

通过上述问题的分析,我们充分地意识到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过程中注重培养审辩式思维的重要性。处于小学时期的学生心理和生理都处于发展阶段,对新鲜事物具有强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所以,教师应加强对学生的引导,让学生始终向着正确的方向发展,在发展学生审辩式思维的各种可行性对策当中最为关键的内容就是提升学生的分析能力、评价能力、推理能力和概括能力。在语文教材中大多数内容都能展现出对学生审辩式思维的培养。教师应当注重合理设计整个教学过程,调整教学问题设置的指向,以此来促进审辩式思维教学工作的开展,将教学活动的侧重点转变成为我们为什么会安排这一预测的环节,并在授课当中创造特定的情景,提出具体的问题,确保各种具有审辩价值以及特征的合作学习任务在潜移默化的过程中提升学生的审辩式思维。

参考文献:

[1]李文玲,舒华.儿童阅读的世界:学校、家庭与社区的实践研究[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6.

[2]敬庄明.基于审辩式思维能力培养的高中议论文写作教学研究[D].四川师范大学,2020.

[3]陈旭.初中学科融合式批判性思维培养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18.

[4]季钦雅.基于批判性思维考查的高中现代文阅读试题研究[D].杭州师范大学,2019.

[5]秦琳娜.高中文言文教学中学生批判性思维能力的培养策略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19.

责任编辑  温铁雄

猜你喜欢

统编版阅读教学
图式理论在初中英语阅读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初中英语评判性阅读教学实践与探索
习作单元中的阅读教学
多元读写理论指导下的初中英语阅读教学实践
准确把握统编版教材特点,有效提升学生语文素养
基于统编版的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探究
统编版语文教材中插图的作用
共在理念视域下的小学低段悦纳课堂构建策略探讨
高阶思维介入的高中英语阅读教学
“认知-迁移”教学模式在高年级阅读教学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