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好习作例文 搭建习作支架
——五年级上册第五单元习作例文教学
2022-01-12田文秀
文|田文秀
【文本解读】
五年级上册第五单元是习作单元,以“介绍一种事物”为主题,专项进行说明文读写训练。习作例文提供了两种不同的说明性文章:以科学严谨的语言风格介绍不常见的动物《鲸》,区别于文艺性说明文的《松鼠》,让学生明白可以根据情境的需要及自己的能力选择不同的方式或风格进行介绍;《风向袋的制作》是一篇手工制作说明书,完整、有条理地介绍了风向袋的制作方法与流程,编者意在以例文为范本,引导学生从生活中寻找素材,介绍身边常见的小制作,从熟谙的事物开启说明文写作之路,降低学生说明文习作的畏难情绪。
《鲸》一文借助四处批注再次强化说明方法使用的妙处:列数字说明方法“用词准确”,作比较、列数字让物体“具体可感”,分类别说明方法描述了物体的“不同种类”,打比方的说明方法“形象”再现了鲸的呼吸。除了作比较和列数字两种说明方法是直接点出来的之外,其余的隐藏在文中,需要学生自己去寻找。
《风向袋的制作》也是训练学生思维的好材料——以三处批注围绕“制作”主题先整体布局,后有序表达:制作前的材料和工具的准备、用序数词有条理地写出制作步骤、制作的过程,都指向于引导学生关注作者是怎样把制作过程介绍清楚的。
习作例文选材更贴近学生的习作水平,是对精读课文内容维度上的补充,既拓宽了学生的选材范围,又加强了对学法的指引,让学生在习作的时候有章可循,有法可依。
【教学目标】
1.借助例文,学会使用恰当的说明方法介绍事物的主要特点,并能从不同方面分别介绍。
2.厘清例文的表达支架,尝试学用结构,提前构思选材。
【教学流程】
一、借助批注,自主学习例文
1.初读例文,整体感知
写习作之前,我们来阅读两篇习作例文。请同学们自由读读例文,说说你从课文中获得了哪些信息。
2.借助批注,读厚例文
再读例文,请同学们对照批注和课文内容,在课文中标画,找出作者运用了哪些说明方法把鲸的特点说具体的,又是怎样把风向袋制作过程说清楚的。
【设计意图:借助书本旁批,引导学生自主阅读,体会使用说明方法的好处。】
二、利用表格,体悟说明方法
1.组内互学,完成表格
按照“主要内容”“写作方法”“表达效果”三个维度列出表格,二人为小组合作学习完成表格。
2.交流汇报,总结梳理
(班级里集体交流学习成果,师相机指引。)
课文 主要内容 写作方法 表达效果《鲸》大进化分类吃食呼吸睡觉生长列数字、举例子、作比较;分类别;列数字、举例子;打比方、作比较;列数字。准确的数字让人感受到了鲸的重量和体长,它的庞大就具体可感了。……《风向袋的制作》制作作用材料和工具制作步骤使用“第一”“第二”等序数词写出步骤;列数字。表达很有条理。精准的数据让制作过程精细化。习性
3.梳理表达,感受效果
(1)以《鲸》为例,比较说明方法的表达效果。
观看《鲸的呼吸》视频,学生描述看到的现象。
预设:鲸没法一直待在水里,隔一段时间就要出来呼气,它呼出来的气体形成了一道很高的水柱。
“鲸的鼻孔长在脑袋顶上,呼气的时候浮出海面,从鼻孔里喷出来的气形成一股水柱,就像花园里的喷泉一样。”
同学的表达和书本的表达你更喜欢哪一种?为什么?
根据学生的汇报,相机用相同的方法比较其他说明方法的表达效果,让学生感受“列数字更精准”“举例子更具体”“作比较更突出”“分类别更清晰”的特点。
(2)以《风向袋的制作》为例,感受写作的条理性。
读完《风向袋的制作》,你知道怎么做风向袋了。能深入到文字里,研究一下例文是怎么表达清楚的吗?
预设:首先介绍制作风向袋需要准备的材料和工具,接着用“第一、第二、第三”这样的序数词有条理地写出了制作风向袋的步骤。为了说得更清楚,还可以使用列数字、作比较等说明方法把过程写得更清楚。
从整体思考“为什么做”“怎样做”“做的结果”,然后使用序数词和相关的说明方法把风向袋的制作过程说清楚,最后写出检验风向袋的制作效果,小制作就介绍清楚了。
【设计意图:以表格内容为导向,逐一突破关于“说明方法”“写作方法”的难点,让学生不仅知其然,还能知其所以然。】
三、提炼支架,整体构思写作
1.勾连生活,提前预设
我们已经接触过很多类型的说明文。如,我们曾阅读科普文章、看药品说明书、听导游介绍某处的风景、向朋友介绍自己感兴趣的玩具等,在无意识中接触过或使用过“说明文”。这个单元是习作单元,以“介绍一种事物”为主题,专项进行说明文读写训练。能否在已有的知识基础上,选择一种你喜欢的事物向别人介绍呢?
2.整体构思,尝试分类
我们一起来回顾这两篇习作例文,看看作者是怎样构思写作的,能不能从课文中发现写作的诀窍。
(1)以《鲸》为例,提炼动物植物类说明文的写作支架。回想《鲸》这篇文章,想想怎么才能把一种动物介绍清楚,让没见过的人一读就知呢?
(生汇报交流,师相机回答,出示思维导图。见右上图。)
介绍动物:介绍样子(体重、大小,给人的第一印象等)→介绍习性(怎么吃、吃什么、怎么睡、怎么繁衍、怎么躲避天敌等)。
同理介绍植物:样子→生活习性(种植时间、开花、花期、结果、对阳光雨水土壤的偏好等)。
说明文具有科学、严谨的特点,为了能更准确地说明动物的特点,需要进行相关资料的搜集(如若介绍生活中熟知的动物植物则要反复观察),大量阅读。熟悉了这一切,才能想好打算重点介绍这种动物植物的哪些方面,怎样展开介绍,在什么地方使用哪一种说明方法比较恰当。
(2)以《风向袋的制作》为例,提炼制作类说明文的写作支架。
《风向袋的制作》这一类文章是把你熟知的操作过程向别人介绍。你能从这篇习作例文中找到这类文章的写作密码吗?
(生汇报,教师相机理答:物品的用处→准备哪些材料制作→制作经过→检验制作的效果。)
【设计意图:习作例文重在“例子”的支架作用指引。引导学生发现、总结、整理两篇例文的谋篇布局特点,让学生习作时有据可依。】
3.拓展延伸,学用结构
从习作例文我们得来了写作经验,相信同学们具有举一反三的能力。请观察下列表格,选择一个自己感兴趣又熟悉的话题(也可以不是表格中的内容),尝试整体构思写作。注意在谋篇布局的同时,还要考虑到分段述说的说明方法的合理运用。
与动物有关 恐龙 袋鼠的自述 动物的尾巴与植物有关 菊花 热带植物大观园 种子的旅行与物品有关 灯 扫地机器人 溜溜球的玩法与美食有关 涮羊肉 怎样泡酸菜 我的美食地图其他感兴趣的内容 火星的秘密 草原旅游指南 中国传统吉祥物
二人在小组内交流。用评价量表作出评价,并给小伙伴提出合理建议。
【设计意图:从例文支架中获得启发,打开思路,尝试从已知经验构思选材,在交流中完善。】
布置作业:请充分挖掘生活中熟知的素材,找到得心应手的习作内容,提前构思“写什么”“怎样写明白”。建议选择两种材料列出提纲,甄别选材,比较一下,想想自己能更好地驾驭哪个话题,确保介绍得更清楚,表达得更有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