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理风险管理对行介入治疗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患者风险事件的影响
2022-01-12陈清远
刘 华,陈清远,张 叶
(徐州市肿瘤医院 心内科,江苏 徐州,221005)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简称“冠心病”)多发于中老年群体[1]。近年来,介入治疗被广泛应用于心血管疾病治疗中,其具有创伤性小、治疗效果理想和术后恢复速度快的优点[2]。但患者在接受介入治疗后存在一定的护理风险,如护理方案不够规范,可能会提高护理风险事件的发生率。护理风险管理指在护理工作中,遵循“以患者为中心”的护理原则,及时发现风险事件并有效应对,以减少对患者的潜在伤害[3]。本研究探讨护理风险管理对冠心病患者接受介入治疗后风险事件发生率的影响。
1 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经徐州市肿瘤医院伦理委员会审核批准,选取2020年1~11月于徐州市肿瘤医院接受介入治疗的83例冠心病患者为研究对象。纳入标准:① 经临床诊断和相关检查确诊为冠心病;② 接受介入手术治疗;③ 意识清醒,无沟通障碍或精神系统疾病;④ 病例资料和检查记录齐全;⑤患者及其家属自愿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① 伴有出血倾向或恶性肿瘤;② 认知、视力和(或)听力障碍;③ 合并先天性心脏疾病;④ 合并低血糖且昏迷;⑤ 有外科手术治疗史。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所有患者分为对照组(n=42)和观察组(n=41)。两组间性别、年龄、病程、合并疾病和心功能分级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见表1。
表1 两组一般资料比较
1.2 方法
1.2.1 常规护理管理 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护理管理,为期1周。① 术前:护理人员对患者进行健康宣传教育,叮嘱其常规禁食和禁水。② 术中:护理人员协助医师完成手术操作。③ 术后:护理人员对患者的病情进行监测,为其创建舒适且温馨的环境,并定期对病房进行清洁。此外,积极预防患者行介入治疗后可能存在的并发症,加强早晚病房巡查等护理干预措施,并进行用药指导。
1.2.2 护理风险管理 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护理管理的基础上接受护理风险管理,为期1周。
1.2.2.1 创建风险管理小组 风险管理小组由主管护师、护理人员和科室主任共同组建,制订较为规范和完善的冠状动脉介入治疗风险管理制度。小组成员均加强技能培训,明确自身工作职责,充分掌握风险管理流程,总结冠心病患者在介入治疗期间的潜在风险,并制订对应的应急处理措施。
1.2.2.2 术前 护理小组成员加强对患者及其家属的健康教育指导,介绍疾病相关知识和手术流程,帮助患者调整心理状态,保证其情绪稳定,避免对手术治疗产生影响。指导患者深呼吸和床上排尿,做好手术准备相关工作,密切观察其身体状况,避免出现坠床和出血等不良事件。医师术前详细了解并核对患者的检查指标,及时纠正水电解质紊乱,定期检查血凝时间和血常规,观察患者皮肤状态是否存在异常情况,监测其血压和体重变化情况,有效规避护理风险。
1.2.2.3 术中 护理人员遵循无菌操作原则,协助医师顺利完成手术。术中密切观察患者的心电图变化和体征指标,出现异常情况时,协助医师采取对应处理措施。对出现焦虑和恐惧等负性情绪的患者多加安抚,避免因其发生过度应激反应而造成手术失败。
1.2.2.4 术后 手术结束后,护理人员将患者转运至冠心病监护病房(CCU)中,密切监测其体征指标,遵照医嘱合理使用抗凝药物。护理人员密切观察患者是否存在并发症,如果出现穿刺点渗血即刻执行按压和包扎的操作,对于出血量比较大的患者合理采用压迫止血等措施。患者增加饮水量,通过增加尿量促使造影剂尽早排出干净。因患者处于恢复阶段,其心室颤动、感染、心力衰竭、室性心动过速和心脏分支栓塞等相关并发症的发生风险比较高,护理人员需持续密切监测其体征变化情况。待患者体征稳定之后,嘱其多饮水,以刺激排尿,促进造影剂排出,帮助患者尽早康复。
1.2.2.5 创建护理风险管理档案 针对冠心病患者介入治疗期间存在的不同护理风险创建管理档案,重点在术后穿刺点出血、心律失常和药物过敏方面进行护理预案。
1.2.2.6 提升护理专业技能 组织护理人员加强技能培训,培训内容主要包括护理风险管理的相关知识和处理方法。
1.2.2.7 加强护理安全教育 定期组织护理人员开展临床安全教育会议的相关工作,护理管理期间加强临床护理的安全培训,不断提升护理人员的工作责任心,进而增强其工作使命感。此外,在护理管理期间强化对患者并发症的预防和控制意识,加强对医患纠纷事件发生风险的意识,促使护理人员保持积极的工作态度,确保临床护理管理质量。
1.3 观察指标
1.3.1 风险事件发生率 统计并比较两组患者护理期间的风险事件发生率,包括穿刺点出血、支架血栓形成和冠状动脉闭塞的发生率。
1.3.2 护理服务质量评分 干预1周后,采用自制的调查问卷评估两组的护理服务质量,内容包含病情观察、专科护理、安全和健康护理,以及护理质量,单项指标的评分范围为0~100分,分值越高表示护理服务质量越高。
1.3.3 护理满意度 干预1周后,采用自制的调查问卷评估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总分为100分,共发放量表83分,回收率为100%。依照患者的问卷填写情况分为十分满意(>80分)、满意(60~80分)和不满意(<60分)。护理满意率=(十分满意+满意)例数/总例数×100%。
1.4 统计学分析
2 结果
2.1 两组风险事件发生率比较
观察组的风险事件发生率(2.44%)显著低于对照组(16.67%,P<0.05),见表2。
表2 两组风险事件发生率比较
2.2 两组护理服务质量评分比较
观察组的护理服务质量(病情观察、专科护理、安全和健康护理,以及护理质量)各项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值均<0.05),见表3。
表3 两组护理服务质量评分比较分)
2.3 两组护理满意度比较
观察组的护理满意率为97.56%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6.19%(P<0.05),见表4。
表4 两组护理满意率比较
3 讨论
介入治疗因创伤性小、术后恢复快和安全性较高等优势,逐步发展成为冠心病治疗的首选措施[4]。但冠心病患者在接受介入治疗时会因身心状态、心理应激反应、环境和护理等相关因素而影响手术效果。此外,冠心病患者多数年龄较大,而介入手术治疗存在不同程度的潜在伤害,如不及时实施相应的护理措施会对患者的手术效果和预后产生直接影响,甚至诱发相关不良事件,增加医疗纠纷的发生概率[5,6]。
为降低患者介入治疗期间的风险事件发生率,需加强护理管理力度。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的护理风险事件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其原因在于,护理风险管理基于现有的护理服务模式发展而来,于护理管理期间通过分析以往的护理经验,以及专业的文献和资料,给予患者科学的管理模式,确保将潜在风险控制在规定范围内[7]。护理风险管理中,护理人员为患者制订紧急事件应急处理预案,对于减少患者风险事件的发生具有积极意义,可在确保患者生命安全的同时进一步提高护理服务质量,强化患者的安全意识,避免发生护理风险事件[8]。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的护理满意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分析原因为,在冠心病患者介入治疗期间全面贯彻护理风险管理,不仅可以降低意外事件的发生率,同时能够有效缓解患者的身心不适症状[9]。术前对患者进行健康教育和心理疏导可以缓解其负性情绪,同时可以帮助患者充分了解手术过程中的注意事项,体现“以患者为中心”的护理理念[10]。护理风险管理策略可有效识别医疗工作过程中存在的潜在风险,落实科学的处理措施,保证患者的护理管理权益,对于潜在的伤害具有一定的缓解作用,因此得到了患者的认可和青睐[11]。本研究结果还显示,观察组的护理服务质量各项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值均<0.05)。原因可能在于,该护理模式通过成立护理风险管理小组,并加强小组成员风险管理培训,有助于进一步提升护理人员的风险管理水平。同时帮助护理人员明确自身职责,进而增强护理人员的责任意识,落实规范化的护理干预措施,以及时降低手术风险[12]。术中风险管理期间由护理人员积极配合医师完成手术,可以缩短介入治疗所需时间,以及减轻暴露和放射对患者身体产生的危害。治疗结束后,加强对患者的生命体征监测和病情观察,可以及时发现患者在护理管理期间存在的异常情况,有助于提高整体护理质量。
综上所述,在冠心病患者介入治疗期间应用护理风险管理措施,能够减少对其潜在的伤害,降低意外事件发生概率,有助于提升护理服务质量,值得临床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