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生儿气胸肺超声检查与X线胸片检查的对比分析

2022-01-12张朝阳

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 2021年22期
关键词:胸片气胸早产儿

张朝阳

(河南省省立医院超声科 河南 郑州 451162)

气胸是新生儿在重症监护室中较常见的危急重症之一,是早产儿及新生儿的常见死因[1-2]。新生儿的气胸发病率0.63%~2%,病死率约15%~20%,临床工作中部分患儿气胸症状不典型,且突发性常见,若不能及时发现导致病情急剧加重恶化,可导致患儿的死亡[3]。二胎政策在全国上下全面开放,使得剖宫产发生率呈明显增高趋势[4],再加上早产、极低体重、高危患儿治疗管理水平的提高,气胸的发病率也有上升趋势;因此及时有效的识别诊断,对降低新生儿气胸病死率尤为重要。在以往的临床工作中,对新生儿气胸的影像学诊断主要依靠胸部X线检查,但X射线的照射和损害一直不能得到避免。近年来随着肺部超声的深入研究和临床实践应用,越来越多的肺部疾病通过超声得到了及时准确的信息,相比X线检查,其方便快速无辐射等优势得到了广泛认可,肺部超声检查诊断新生儿气胸同样成为一种潜在的趋势,但是目前超声在新生儿气胸中的诊断价值相关报道较少,故本研究以新生儿监护室中临床疑似气胸的患儿为例,旨在分析超声与X线检查诊断新生儿气胸的效果,以期为临床诊断新生儿气胸提供参考。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我院2019年7月—2020年12月在新生儿重症监护室住院期间疑似气胸的新生儿40例,其中女孩15例,男孩25例,时龄0.5~44 h,平均(8.58±8.67)h,足月儿26例,早产儿14例。入选标准:除各系统严重畸形的新生儿,入选患儿均有不同程度的呼吸窘迫、发绀、血氧饱和度下降等症状[5]。

1.2 方法

1.2.1仪器 采用迈瑞公司生产的便携式超声诊断仪M9,选择频率为9 MHz~11 MHz的线阵探头,在患儿平静状态下,以腋前线、腋后线为界将肺脏分成前、侧、后3个区域,再以两乳头连线为界,将每侧肺脏分成上、下2个肺野,从而将双侧肺脏分成12个区域[6],针对12个区域进行逐一扫查,通过观察肺滑、肺点、胸膜线、A线、B线等超声声像,判断是否存在气胸[7]。

采用北京美智医疗公司生产的床旁数字射线影像,在患儿平静状态下,仰卧拍摄前后位胸片,必要时可加做仰卧水平侧位胸片,保证胸片成像质量并观察是否存在气胸[8]。

1.2.2方法 对我院临床疑似气胸的40例新生儿,同时期分别进行肺超声检查与X线胸片检查。当超声和X线检查都诊断存在气胸时,这些新生儿定义为“临床确诊气胸患儿”,当超声(或X线)检查诊断有气胸,而X线(或超声)检查诊断无气胸时,我们将对患儿进行CT检查,并以CT结果确定患儿是否存在气胸。对于超声和X线检查都没有诊断气胸的新生儿,临床确诊是“没有气胸”新生儿。

1.3 观察指标

观察超声与X线诊断气胸的检查结果及部位数,比较超声和X线检查的诊断效果。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1.0统计软件及Cohen's kappa系数进行数据分析,根据Landis和Koch[9]提出的六区分段法,Kappa系数的大小分别代表一致性的强弱程度。当K<0,一致性强度极差;0.0~0.2,微弱;0.21~0.40,弱;0.41~0.60,中度;0.61~0.80,高度;0.81~1.00,极强。同时根据Kappa系数再进行假设检验(u检验),检验

其中Se(K)为K的标准误,u为标准正态分位数,Pa为实际一致率,PeXp为期望一致率。

2 结果

2.1 诊断结果比较

根据Cohen's kappa系数分析结果显示,超声和X线两种检查结果均诊断23位新生儿无气胸,14位新生儿有气胸。但同时有2名患儿超声诊断为气胸而X线诊断无气胸;也有1名患儿X线诊断为气胸而超声显示无气胸,由此得出K=0.84,Se(K)=0.0877,u=9.578,(u>95%标准正态分位数1.96),故P<0.05,我们认定超声与X线两种检查方法诊断新生儿气胸具有一致性,且根据参考判断指标,其一致性强度为极强。见表1。

表1 超声和X线检查诊断40例新生儿气胸结果 单位:例

2.2 诊断部位比较

临床疑似40例(80侧)患儿最终确诊为气胸19例(23侧),其中单侧气胸患儿15例,双侧气胸患儿4例(左肺气胸6侧,右肺气胸17侧)。X线检查诊断气胸15例(19侧),超声检查诊断气胸16例(20侧);超声及X线诊断气胸的灵敏度分别为86.95%、82.61%(超声>X线);超声及X线诊断气胸的阴性预测值分别为95%、93.44%(超声>X线)。具体分析见表2、表3。

表2 超声和X线检查诊断新生儿气胸部位结果 单位:例

表3 超声及X线检查结果的比较 单位:%

3 讨论

新生儿气胸多因肺泡与间质的内外压力差较大或各种原因引起的肺泡过度膨胀破裂,使得壁层与脏层胸膜之间形成积气的状态[10-11],是重症监护病房常见的疾病之一,气胸可以自发发生,可以源于创伤或医源性原因。以往研究发现新生儿气胸的发生足月儿多见于早产儿,男孩多于女孩,且48 h内发病率较高,如果合并存在呼吸窘迫综合征或胎粪吸入的新生儿具有较高的死亡率[12]。最近我们也发现早产儿气胸的报道不断增多,究其原因可能与早产儿肺泡发育不成熟、肺间质结构疏松,易致肺泡破裂形成气胸[13]。新生儿气胸可以单肺发生,也可以双肺同时发生,有报道[14]气胸单侧多见,且右侧发生率明显高于左侧,是因为右主支气管较左主支气管陡直,胎粪等异物易进入右侧,在呼吸周期中形成活瓣性阻塞,使吸入量大于呼出量所致[15]。本组研究共诊断气胸足月儿12例(占63%)、早产儿7例(占37%);男孩14例,女孩5例;双肺气胸4例(占21%),单侧气胸15例(占79%);左侧肺气胸共6侧(占26%),右侧肺共17侧(占74%),与既往报道一致。

X线胸片检查在新生儿气胸的诊断中占有重要地位,但它的射线损伤和对少量气胸的不敏感性一直没有得到解决。CT检查相对于X线具有更高的敏感性和准确性,但对于上呼吸机治疗的新生儿却大大增加了检查难度和风险,再加上CT更高的射线损伤,故不能作为常规检查应用到每一位新生儿的肺部检查中。肺部超声没有电离辐射,且具有快捷、方便、无创等优势,目前已有很多研究证明,其可应用于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新生儿暂时性呼吸增快症、新生儿肺炎、新生儿气胸等疾病的诊断[16-18]。

国内外文献报道新生儿气胸的超声声像图主要表现为:正常A线,肺滑消失、无B线、出现肺点,通过这些声像图表现,再结合Volpicelli G等[19]提出的气胸诊断流程图,更加完善和丰富了气胸的超声诊断。

Cattarossi等[20]研究分析49例以呼吸窘迫起病患儿的胸部X线、胸部透视和肺部超声检查结果,发现其中23例诊断为新生儿气胸,胸部X线胸片检查漏诊1例,胸部透视漏诊3例,而肺部超声无一漏诊,表明新生儿中超声诊断气胸的准确性至少与X线胸片一样高。Ding等[21]对超声和X线诊断气胸进行Mate分析,结果显示超声可以用于诊断气胸且总体上优于X线检查,与本组研究一致。总之,我们的研究证实了超声诊断新生儿气胸和常规X线胸片一样可靠,且较之更为敏感,同时避免不必要的辐射。

临床实际工作中并不是每一位新生儿都能进行CT(或穿刺)进一步验证是否存在气胸,故会遗漏部分假阴性患儿。针对研究对象的选取范围和样本例数仅局限在我院,还需要大样本的研究或多中心研究探讨这一诊断价值,同时不同操作人员的经验对诊断价值的影响还有待进一步研究。

综上所述,超声诊断新生儿气胸相比X线在诊断效果上无显著差异且具有较强的一致性,同时避免了射线接触,值得在临床工作中推广应用。

猜你喜欢

胸片气胸早产儿
不同千伏的X线胸片检查在尘肺病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放射线胸片联合CT胸片对肺结核的临床诊断分析
早产儿长途转诊的护理管理
新生儿气胸临床分析
肺泡微石症并发气胸一例报道并文献复习
晚期早产儿轻松哺喂全攻略
气胸的分类及诱发原因
高仟伏X线胸片和DR胸片在尘肺病影像诊断中的比较研究
DR胸片与高仟伏胸片诊断尘肺病影像对比分析
早期护理干预对脑损伤早产儿预后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