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高校离退休党员教师管理工作研究
2022-01-12四川大学建筑与环境学院陈乐辰蒋文涛
文/四川大学建筑与环境学院 陈乐辰 蒋文涛
党的十九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基层党建工作,要求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向基层延伸。全面从严治党基础在“全面”,要坚持对象覆盖,落实到每个基层支部、每个党员。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步伐的加快,据估算,到2025年,我国60岁以上老年人口将突破3亿,离退休党员在全国老龄人群中占有相当比重且比例也将逐年增高。离退休党员是党和国家的宝贵财富,是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的重要力量。2021年政府工作报告部署中也特别强调要完善传统服务保障措施,推进智能化为老年人服务等,要为老年人等群体提供更周全更贴心的服务。因此,如何把握住“全面从严治党”中的“严”字,又能根据离退休党员的现实情况,真正发挥好离退休党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把党员和群众组织联系起来,确保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决策部署在基层落地生根就显得尤为重要。
一、高校离退休工作内容
离退休工作是高校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社会人口老龄化的加快,离休干部年龄整体进入高龄化,退休人员数量不断增加,离退休工作的重要性越发凸显。高校离退休工作的核心是提供科学的管理和优质的服务,这就需要分析掌握高校离退休人员的特点,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以期精准高效开展离退休工作。高校离退休教师有较高的文化水平和精神生活需求,退休后学习知识的热情度和渴望度仍然很高;部分离退休教师思想活跃,善于接受新生事物;关心时政,具有较强的参与意识和社会责任意识;经验丰富,具有较强的社会影响力和较高的社会地位,言行能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他人的行为;有较强的集体荣誉感,爱校爱岗,退休后仍希望体现自身价值。老龄工作的目标就是实现“六个老有”,老有所养、老有所医、老有所为、老有所学、老有所教、老有所乐,分别从养老保障、医疗健康、发挥余热、终身学习、老年教育和兴趣爱好六个方面对老年人的生活内容进行说明,这也是对高校离退休工作内容的高度概括。
高校离退休工作的养老保障就是满足离退休教师的生活照料和精神依靠需求。高校离退休教师普遍具有稳定的收入,能够保证正常的生活需求,但大多数为独居家庭,这与其子女受教育水平较高,一般都在国外工作或定居等实际情况相关。同时关注部分独居老人在年龄逐渐增大时出现的失能、半失能和失智现象,也是高校离退休工作的重点。当前,我国养老模式主要是居家养老,而独生子女家庭养老困境导致空巢养老面临多重困境。为此,国家大力推进社区养老服务,这也为高校离退休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医疗健康是老年人最关心的问题,高校离退休工作可以从老同志最关注的健康问题入手,在普及健康体检的基础上,针对老同志的特殊个性要求,合理联系医疗资源,努力解决离退休教师遇到的困难。发挥余热是老同志自我实现的需要,引领老同志充分发挥人才优势,搭建平台,让老同志有充分发挥的空间,如成立老年协会,鼓励老同志积极参与到学校教学、科研、师生思想政治工作以及社会责任中。终身学习、老年教育和兴趣爱好三方面相辅相成,通过成立老年大学、兴趣协会等方式,关注老同志精神健康,满足老同志多层次的精神文化需求。解决老年教育需求与供给间不平衡不充分的矛盾、跟随时代发展拓展办学方式和办学内容都为高校离退休工作提出了新挑战。
二、高校离退休工作、高校事业发展和高校党建工作之间的关系
(一)高校离退休工作和高校事业发展之间的关系。高校离退休教师大多数具有深厚的专业知识和丰富的实践经验,部分教师具有高级职称或是课题研究带头人。离退休后,他们关心下一代,配合学校主渠道对青年学生进行理想信念、革命传统和素质教育;对青年教职工进行传、帮、带,关心帮助学生和青年教师克服学习、生活、工作等方面的困难;继续在科研项目争取、实施上发挥作用,在团队作风建设上有较大影响力;关心高校教学发展和学生培养质量,对本科教学工作开展全面监督、检查、评价和指导,总结推广教学工作中的优秀经验,深化推进教学改革。近年来,教育部启动高校银铃教师支援西部计划,充分发挥离退休教师的政治优势、经验优势和专业优势,助力西部高校提升立德树人、队伍建设和科研创新的能力。离退休教师通过积极参与高校教学、科研等事业发展工作或是在社会公益活动中发挥作用,能够有力推动高校“双一流”建设。与此同时,鼓励高校离退休教师积极发挥作用帮助他们实现“积极养老”,满足自尊和自我满足的需要,有益于身心健康,丰富离退休教师的业余生活,提升高校离退休管理工作开展水平,稳定离退休教师队伍。另外,这也是对人力资源的充分利用,优化人力资源结构,避免人才浪费,能够弥补人口红利消失带来的人力资源短缺问题。但是,长期以来社会及高校本身对离退休教师人力资源再利用的重要意义认识不深刻,不能充分调动老同志的积极主动性,老同志担当作为的效果并不理想。同时,部分高校离退休教师参与高校事业发展的平台和宣传形式欠缺,主要体现在渠道较为单一,宣传力度不够,致使想继续发挥余热的离退休教师不能及时、准确地获得信息并参与到各项工作中来。更重要的是,绩效管理和薪酬评价体系不够完善,缺乏激励价值,离退休教师的工作潜力不能得到有效挖掘,需要进一步提高科学性和合理性。
(二)高校离退休工作和高校党建工作之间的关系。《中国共产党支部工作条例(试行)》明确,做好思想政治工作和意识形态工作是党支部的基本任务。现在互联网已经成为舆论斗争的主战场。随着新媒体的迅猛发展,越来越多的老年人开始学会使用微信、微博等具有影响力的传播平台,老年人的网络行为以及他们日益壮大的数量和作用,将是影响社会的重要力量。他们关注特定的内容如时事政治、养生健康等,在信息混乱的互联网环境中,他们无力辨别真假,正在逐渐成为网络负面力量的目标,容易被假新闻所诱导并热衷于分享,而高校离退休教师在社会上具有较大影响力,网络虚假信息的传播将会造成严重的不良影响。同时,较多离退休教师儿女都长期生活在国外,思维模式和对国情的认识难免会受到所在地域社会环境的影响,也正是借助于他们,西方国家文化和意识形态的渗透将进一步蔓延到高校离退休教师。另外,退休后,他们面对人生大的转折,我国发展现处于重要战略机遇期,机遇和挑战并存,困难矛盾多发,国际形势日趋错综复杂,离退休教师的思想也在经受新的考验。然而,老年人在很大程度上被排除在数字扫盲工作之外。另外,年龄和经济状况的改变都会造成离退休教师意识形态的偏移,在面对社会交往减少,亲人朋友离世、自我价值感丧失等问题时,老年人更有可能采取参与宗教的方式进行应对。近年来,我国老年人信教比例逐步提高,更容易受到宗教观念的侵蚀和影响。老年人的社会经济状况、健康状况、家庭环境都会影响老年人信教比例。但是,离退休党员仍是党员,要始终严守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严格用党章、党规、党纪规范自己的言行。国家出台规定对做好新形势下离退休干部工作也提出了要求,离退休党员干部不能信仰宗教,不能参与宗教活动。因此,高校不仅要帮助离退休党员越过数字鸿沟,加强新媒体的使用,更要做好意识形态工作,做到党员不信仰宗教。
当前离退休党员组织建设还存在一些问题,如部分离退休党员年龄偏大,甚至因为疾病等原因难以正常参加离退休党员组织活动和学习教育活动。同时,以建筑与环境学院为例(如图1所示),学院共有离退休党员40人,从离退休党员的年龄结构分布来看,主要集中在76到90岁之间,共有27人(占比68%),分布在55到65岁之间的共有10人(占比25%)。值得注意的是,分布在66到75岁之间的离退休党员仅有3人,占比7%。这说明离退休党员年龄分布出现断层。实际管理服务中发现,55到65岁的离退休党员,精力和体力都还比较充沛,仍然渴望能够发挥余热;而75岁以上的离退休党员年龄偏大,精神和物质需求发生较大改变,随着身体的每况愈下,结交人群的范围也会逐渐变窄。这就需要根据不同离退休党员的思想状况,针对性的出台政策,加强服务工作。另外,高校很多离退休党员学习积极性也比较高,但由于居住地较为分散、需要处理家庭事务、部分高校党组织在活动内容上相对单一,也会对离退休党员参与活动产生一些限制。同时,部分离退休党支部开展活动时并没有征询离退休党员意见,很多老党员对支部开展的活动并不感兴趣,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离退休党员参加支部活动的积极性。因此,探讨在全面从严治党背景下,做好离退休党建工作对于加强高校离退休工作和党建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
图1 建筑与环境学院离退休党员年龄段分布
三、发挥高校离退休党支部纽带作用,实现“三位一体”融合发展
离退休党员是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一类特殊的政治群体,是党联系退休人员的桥梁和纽带。但离退休党员的年龄、健康状况及差异化需求等特点造成其不能和普通在职教师党员共同管理,而是要有针对性地做好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及党支部的自身建设。离退休党员身上具有两个属性,老年属性和党员属性,两者有机融合,因此可以将离退休党支部作为纽带,将离退休生活和党组织生活有机结合,实现高校离退休工作和高校发展及党建工作的“三位一体”融合发展,也能更加有效地落实全面从严治党,促进离退休党支部的自身建设(如图2所示)。
图2 高校离退休党支部的纽带作用
(一)推进离退休党员人力资源再利用。人口老龄化是中国当前面临的重要问题,老龄化程度的进一步加深,这对离退休管理服务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随着我国养老保障体系的逐渐完善,离退休人员能享受较高水平的医疗保障。根据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离退休人员在满足基本的生理和安全需求后,将会追求社交、尊重和自我实现需求。积极推进离退休党员教师的人力资源再利用,是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的重要举措,能促进离退休党员教师的价值实现,实现生理需求和精神需求的有效结合,推动高校离退休管理工作。同时,以高校离退休党支部为基点,离退休党员教师的人力资源再利用能够发挥独特政治优势,有效示范带动群众,加强党支部自身建设,助推高校党建和事业发展。
高校要加大宣传力度,做好离退休党员教师作用再发挥的组织引导工作,鼓励老同志积极发挥余热。挖掘利用好离退休党员教师的智慧经验技术优势,按照年龄段、专业方向、兴趣爱好等,搭建人力资源共享平台,如借鉴欧美模式,建立退休人员协会,分析当前社会需求,不限于传统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教育督导等工作,按照自觉自愿、健康安全的原则,探索建立学校—社区合作的服务模式,积极参与高等教育、基础教育、思想道德教育、科技咨询及其他社会服务工作中。同时,完善绩效薪酬管理制度,激励老同志的积极性,实现效率提升,使离退休党员教师人力再利用形成具有持续发展的活力。
(二)推进离退休党员意识形态安全工作。加强离退休党员教师理论学习工作,创新学习方式,注重学习内容的政治性、实效性和针对性。重点加强对意识形态基本知识的学习,把党关于意识形态的理论和方针政策纳入学习计划。定期向老同志通报意识形态工作舆情,加强意识形态工作的预警与预防工作。普及《网络安全法》《网络信息内容生态治理规定》等法律法规,以案为例,警示结合,不允许在网上随意发布未经证实的言论。推进离退休党员教师的数字素养,引导其使用可靠、正确的网络软件。加强对离退休党员教师的精神关爱,提倡对老同志的群体关怀,借助高校力量如学生、在职教师等对老年人进行精神慰藉,创造机会与老同志交流、相处,关注老同志的精神健康状况。
(三)探索离退休党员管理工作模式。高校离退休服务管理体系普遍实行离休干部、退休校级人员一级管理,退休人员二级管理的模式。其中,离退休工作事务主要由学校离退休工作处和各二级学院负责,离退休党支部建设和党员教育由学校党委组织部负责。值得注意的是,离退休党员管理工作并不是分立的,正如高校党建工作和事业发展工作需要做到双融合、双促进,离退休党员的管理工作也是有机统一的,高校应探索融合发展的管理模式,将离退休党员事务和党支部建设及党员教育管理相结合,不断地把党的政治优势、组织优势、密切联系群众优势转化为推动离退休工作发展的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