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企业如何做好安全生产标准化工作
2022-01-11中车兰州机车有限公司安全保卫部
中车兰州机车有限公司安全保卫部 张 清
■引言
安全生产标准化是应用现代安全生产管理理论,实现过程、管理对象全覆盖的现代安全生产管理方法,是指通过建立安全生产责任制,制定安全管理制度和操作规程,排查治理生产隐患和监控重大危险源,建立预防机制,规范生产行为,使各生产环节符合有关安全生产法律法规和标准规范的要求,使人、机、物、环处于良好的生产状态,并持续改进、不断加强企业安全生产规范化建设。通过将安全生产标准化的各个要素按照安全生产管理要素进一步分类,细化安全生产管理过程、工具和手段的要求,使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工作与企业安全管理有效融合,形成可持续的、可复制的管理模式,有效实现安全生产管理对象、管理过程的全覆盖,并保证安全生产管理工作持续有效。
■目前安全生产标准化发展现状和存在的问题
安全生产标准化是一种经过多年发展逐步形成并完善的现代安全生产管理方法,内容涵盖了安全生产的过程管理、对象管理和不同风险的安全管理,是目前企业安全生产管理的统一要求及抓手。
(1)安全生产标准化的概念来源于质量管理体系,重点突出对安全质量的要求,即要求生产环节和相关岗位的安全质量要符合相关标准的要求,称为安全质量标准化,2004 年国务院印发的《关于进一步加强安全生产工作的决定》对企业提出了实施安全质量标准化的要求,国家安全监管总局印发了《关于开展安全质量标准化活动的指导意见》,对重点行业、领域的安全质量标准化建设提出具体要求。随着相关理论和方法的不断完善,质量管理的内容逐渐弱化,形成安全生产标准化的概念。近年来,机械、危险化学品、烟花爆竹、冶金等重点工矿行业、领域相继开展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达标活动,随着安全生产标准化理论研究的进展,结合各行业、领域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经验,形成了安全生产标准化规范体系。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企业安全生产工作的通知》(国发[2013]23 号)和国务院安委会于《关于深入开展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的指导意见》(安委[2011]4 号)的发布,全面推动了全国工矿企业开展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达标活动,其中机械制造行业遵循AQ/T9006-2010《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基本规范》(最新替代标准为GB/T33000-2016《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基本规范》)和AQ/T7009-2013《机械制造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基本规范》。
(2)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与管理现状根据国务院安委会和原国家安全监管总局要求,全国工矿商贸和交通运输行业的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工作于2011 年全面开展,机械制造行业已形成一批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达标企业。在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过程中,随着工作的深入开展,显现出一些普遍性问题。
①目前已经出台了统一的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基本规范,形成了一批相关的行业标准,同时机械制造行业也出台了相关的评定标准。一方面许多行业系统内部的评定标准不统一,需要进一步完善形成统一行业或国家标准;另一方面现有标准中主要是针对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工作的效果和总体要求,对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工作本身的管理要求还有待细化,针对实施安全生产标准化管理的具体流程、相关岗位安全职责和安全工作要求、记录/档案/报表等格式化文档等方面的内容,还需要进一步建立统一的标准。
②行业系统内部的安全生产管理没有形成统一的模式,在长期的安全管理中,大多已经形成了一套自己的管理模式,但目前相关的法律法规标准仍在不断完善和更新,原有的管理模式不能完全与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与管理的要求契合,需要不断充实管理要求、改进管理过程、完善文档和记录,改进和提升企业现有的安全生产管理模式;在此基础上,通过统一管理要求、明确工作流程,逐步形成各行业/领域、不同规模企业的可复制的安全生产标准化管理模式。
③缺乏有效的信息化工具。安全生产标准化管理涉及企业的人员、设备、物料、环境以及生产管理等各项内容,除了安全生产管理部门外需要企业多个部门和全体从业人员共同参与配合,涉及企业内大量的数据信息。目前,我国一些大中型企业的安全生产管理,主要依托于企业的综合办公自动化系统或生产管理系统,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所需的各类资料档案分散于系统各处,并不能直接提供标准化建设所需要的综合技术支持;而一些中小企业的安全生产管理仍使用人工的手段,没有实现管理信息化。没有有效的信息化工具,导致很多企业在安全生标准化建设过程中耗费大量人力,增加了很多不必要的重复性工作。
■企业如何做好安全生产标准化管理工作
1.管理模式要求
鉴于我国安全生产管理理论的发展和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与管理的现状,需要建立一套全面覆盖、长期有效的安全生产标准化管理模式,以保证企业生产经营过程的安全和可持续,安全生产标准化管理模式应满足以下要求:
(1)安全生产管理要实现横向到边、纵向到底、持续有效。覆盖企业安全生产的全过程、所有管理对象,并实现周期性动态管理。
(2)管理模式符合安全生产标准化具体要求,还对具体的工作方式、文档内容等做出统一的规定。
(3)管理模式应根据企业特点并体现适宜性和可操作性建立,并能够随时根据不断完善更新的法律法规标准要求进行调整,而不是进行大量内容的重建工作。
2.建立管理模式体系结构
安全生产标准化管理模式是以安全生产过程控制管理方法和安全生产管理对象为基础,通过整合完善,对企业安全生产管理工作中的每个对象的每个管理阶段作出统一和具体的要求,实现企业安全生产管理的过程和对象的立体全覆盖。安全生产标准化管理模式由核心要素、基础信息库、管理工具三部分组成,如图1 所示。
图1 安全生产标准化管理模式
2.1 核心要素集
建立的核心要素集是管理模式的中心内容。由管理过程和管理对象两个维度共同确定核心要素矩阵,方法中规定了该要素对应的对象在对应过程中的管理工作的内容和要求,即人员、设备设施、物料、环境和管理方面的核心要素。
2.2 基础信息库
建立的基础信息库是管理模式的数据基础。一方面包含管理对象的基本信息;另一方面包含相关法规标准中对应的要求,如人员的特定要求及信息、设备设施的要求及状态信息、物料的状态及信息、生产作业环境的危险因素信息、安全管理方面的要求和信息等。
3.建立管理工具箱
建立管理工具箱是管理模式具体实施所采取的手段,包含管理过程中需要的各类工具表格和报表即计划表、相关管理台账、相关实施记录、检查表、汇总表等信息,并规定对每类表格和报表的具体项目内容和要求。
3.1 核心要素集
核心要素集由管理过程和管理对象应共同确定。
3.2 管理过程
依照PDCA 循环法,安全生产管理以一个年度为一个工作周期,在每个周期内都可以划分为“计划、实施、总结”三个阶段的管理过程,新一个周期实现对旧周期的改进,每个周期应具有不同的工作重点。
3.2.1 计划阶段
按照相关法律法规标准文件的要求,针对管理对象,分别制定工作计划,包括周期内的计划(如周、月、季度、年度计划等)和跨周期计划(如设备定期检验、应急预案修订计划等),其中跨周期计划还应参考上一周期的相关信息。计划的制定应包括管理对象、计划内容、要求、预期完成时间或特定时间、责任部门、责任人、监督部门等内容。
3.2.2 实施阶段
包括计划的落实和落实情况的检查。计划的落实应详细记录落实情况、完成人、完成时间等内容。落实情况的检查应除记录检查情况、检查人、检查时间等信息外,还应对未完全落实的内容提出建议整改并督促落实。
3.2.3 总结阶段
对照计划阶段制定的计划,按照实施阶段的落实和检查结果,定期总结安全管理工作,包括对分项目总结和全面总结。
4.管理对象
管理对象的分类既要保证覆盖企业安全生产管理的所有内容,又要避免不同对象之间涉及内容的重叠导致工作的重复。安全生产标准化从安全生产目标、组织机构和职责、安全投入、法律法规和安全管理制度、隐患排查和治理、培训教育、生产设备设施、作业安全、职业健康、应急救援、事故报告调查和处理、绩效评估和持续改进等13个要素比较全面地覆盖了企业安全生产管理对象及其要求。但是在实际工作中,有些对象的管理工作有重叠和交叉的内容,为了便于日常管理、减少重复工作,按照安全生产管理的基本要素“人、机、物、环、法”,将安全生产标准化要素进一步分组,包括人员、设备设施、物料、环境、管理五类,明确每类对象管理的重点内容,安全生产标准化要素与管理对象对应关系如表1所示。
表1 安全生产标准化要素分类表
5.基础信息库
企业开展安全生产管理工作需要对安全管理对象进行信息统计,形成企业的安全生产基础信息库,作为日常管理的信息来源和基础,同时对应各项法律法规标准生成管理要求。人员、设备设施、物料、环境信息库包含各自对应对象的具体信息,管理信息库除包含管理档案信息外,还包括前四类对象的关联信息。
5.1 人员信息库
包括人员基本信息表、培训要求信息表、职业健康体检要求表等,信息表中涵盖人员姓名、性别、身份证号、部门(车间、班组)、岗位、人员类别、证书(类别、编号、有效期)、入厂时间、从事本岗时间、最后一次培训时间等。
5.2 设备设施信息库
主要为设备设施信息表,涵盖设备名称、类别、生产厂家、出厂日期、投用日期、有效期、技术参数、日常使用要求、检测校准要求(含检测校准周期)、最后一次检测校准时间以及维修保养要求等。
5.3 物料信息库
涵盖物料名称、危险品属性(剧毒品、易制毒化学品、易制爆化学品、危险化学品、化学品)、用途(原料、中间产品、产品、检测试剂)、年均用/产量以及年最大用/产量等。
5.4 环境信息库
涵盖场所环境名称、类别、位置、面积、层数、层高、封闭状态、门、窗、紧急通道、周边环境以及其他信息。
5.5 管理信息库
由组织机构表、机构安全职责表、文件资料分类清单、安全检查表、隐患排查表、应急预案、人员部门岗位关联表、设备设施责任人信息库、物料流向责任人信息库、场所责任人信息库、设备物料信息库、场所设备信息库以及场所物料信息库等组成。
■如何建立管理工具箱
目前企业安全生产管理所涉及的表格和报表通常根据经验或结合相关文件的要求由企业自行设计,没有统一的格式,导致企业安全生产管理表格复杂,难以适应不断完善的标准要求,难以实现信息化管理。为了简化安全生产管理工作,提高工作效率,同时便于企业的安全生产信息化建设和持续改进,本模式的管理工具箱针对管理过程的不同阶段,给出台账、报表中至少应包含项目的统一要求,如表2 所示。由于安全生产管理过程中的具体工作的各类信息单,如物料出入库单、设备维修单等是由各岗位人员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填写,本方法中不对这类信息单进行格式规定,只要求信息单需覆盖相关法规标准文件中要求的内容。
表2 管理工具箱具体要求
■结束语
本文根据安全生产管理理论和方法,以现代安全生产管理理论为指导,通过分析目前企业开展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和管理工作中存在的普遍问题,提出了基于安全生产标准化的企业安全生产管理方式。该方式将安全生产标准化管理要素按照过程和对象两个维度,构造二维核心要素矩阵,细化了在实施安全管理工作中对象和过程的不同要求,建立管理工具箱实现对管理工作表格、报表的统一管理。该方法以其灵活性可以与企业原有安全生产管理模式相融合,能够适应不断更新和完善的安全生产管理的标准体系,并且方便企业进行安全生产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