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内地西藏班(校)招生选拔的现实样态及优化路径

2022-01-11

西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1年4期
关键词:分数线公平西藏

陈 婷 李 兰

(①西南大学基础教育研究中心 重庆 400715 ②西南大学教育学部 重庆 400715)

内地西藏班①本文的内地西藏班仅指内地西藏初中班、内地西藏高中班,包括散插班,但不包括内地中职班。是西藏教育内生发展不足与当地社会经济发展迫切需要之间矛盾的产物[1]。举办内地西藏班是党中央、国务院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利用内地优质教育资源发展民族教育事业,帮助西藏快出人才、出好人才、多出人才[2],加快西藏地区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增强民族团结,维护地区稳定的一项重要战略部署。办好内地西藏班是关系西藏长治久安、长足发展、民族团结和社会民生的重要举措和突破口,能改变西藏教育与经济间的“马太”负效应关系,解决急迫的经济社会发展需要与当地教育内生发展滞后之间的矛盾[3],形成一股强大的鲶鱼效应,助推西藏区内教育跨越式发展[4],提升西藏教育质量。

内地西藏班不是内地办学先例。唐代设太学,首开内地办学先河[5],随后宋代设“蕃学”[6]、明初建儒学学校、清代设京师满蒙文高等学堂[7]、民国时期设蒙藏班、抗战时期创办中央党校少数民族班、新中国成立后中央政府在陕西成立西藏公学等。[8]改革开放后,内地办学继续艰难发展。邓小平指出:“西藏是人口很稀少的地区。地方大得很,单靠二百万藏族同胞去建设是不够的。”[9]因此,党和国家高度重视,首先选择西藏自治区作为政策试点,并在深入调研的基础上举办内地西藏班,助推西藏实现教育跨越式发展。[10]1984年,中央召开第二次西藏工作座谈会,随后派遣工作组深入西藏广泛调研,形成《胡启立、田纪云同志赴西藏调查研究的报告》,该报告认为西藏经济落后最根本的原因不是自然环境恶劣,而是人才匮乏。西藏工作能否上去,归根到底在于人才,而人才有没有,关键在教育。[11]为此,中共中央颁布《关于在内地创办西藏学校和举办西藏班培养人才的指示》,作出“在内地创建西藏学校和举办西藏班”的重大战略决策[12],内地西藏班应运而生。由此,内地办学在承袭传统的基础上不断发展,直至1984 年形成内地西藏班这一长期稳定的人才培养模式。[13]

目前,随着高考加分问题、不同地区招生计划分配问题的热议,复杂又特殊的内地西藏班招生被再次聚焦和关注。[14]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的根本诉求,内地西藏班招生的科学性是为西藏选拔人才和保证人才质量的关键,是为西藏培养一批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建设者、促进西藏经济繁荣和各项事业发展的有效保障,也是推进教育公平的现实体现。1985 年内地西藏班首届招生后,党中央多次召开西藏工作座谈会、教育援藏工作和内地西藏班办学工作会议,发布了一系列通知、意见及批示,这一系列政策作为国家为实现一定历史时期的路线和任务而规定的行动准则,指引着内地西藏班招生工作顺利开展。在政策指引下精准把握内地西藏班招生是内地西藏班办学发展的一个关键性问题,是西藏教育实现跨越式发展亟待探索的重要议题,也是推进全面脱贫攻坚、教育公平、实现教育现代化过程中亟待深入探讨的重要课题。因此,探索内地西藏班招生的现实成效及实践困境,明确其发展轨迹,探寻改革路径与发展方向,是本文的研究价值所在。

一、内地西藏班招生选拔的现实成效

为深入了解内地西藏班招生现状,本研究从内地西藏班招生政策、招生考试、招生名额、招生方式、就读内地西藏班意愿、选拔方式满意度等维度展开调查研究。调查范围覆盖上海、湖南、西藏、重庆等东、中、西部16 个省(市、自治区)32 个市(区)。调查问卷通过问卷星网络调查的形式由各省市教育行政部门随机发放,分为领导和专家卷、校长和教师卷、家长卷三部分,共包括320 名内地西藏班校长及教师,336名西藏中小学校长、教师,部分内地西藏班学生家长及相关教育行政部门行政人员,另外,还从招生政策、招生中需商榷的地方及改进建议3个方面访谈了教育部民族司、民族教育发展中心、西藏自治区相关领导。通过定性和定量相结合的方法,发现内地西藏班招生成效显著,逐渐科学合理。具体如下:

(一)招生规模由逐步扩张转向稳中求进

2020 年内初班招生已达1840 人,内高班招生已达3600 人。调查表明,63.26%的调查对象认为内地西藏班招生规模已保持在稳定增长阶段。回溯内地西藏班招生规模的发展历程,并结合目前的现状,可以看出内地西藏班招生规模整体持续增长,增幅逐渐降低且趋于稳定,呈现出逐步扩张向稳中求进转变的发展态势。1985 年内地西藏班初设时只有初中班,每年从西藏招收小学毕业生1300名。1989年起,招生对象由小学毕业生调整扩大到涵盖西藏初中毕业生,平均每年初中班计划招生1300 人,高中班300 人。[15]1994 年,国务院召开第三次西藏工作会议,内地西藏初中班(以下简称内初班)和内地西藏高中班(以下简称内高班)从现有招生规模基础上开始逐年实施、分步扩大招生名额。内初班从1993 年的1300 人,逐步扩大到1998年的1855 人,之后保持在1800 人左右;内高班从1993 年的近300 人,增加到1999 年的505 人。2001年6 月,中央召开第四次西藏工作座谈会,在基本确定内初班招生规模的基础上保持每年递增的趋势适当扩充内高班招生人数,内高班从1999年505人增加到2009 年1896 人。2010 年1月,中央召开第五次西藏工作座谈会,决定调整招生结构,优化招生层次,于是开始精办初中,适当收缩初中人数,扩大高中招生人数。截止2020 年11 月,内初班招生规模由1985年的1300人增加到2000多人,后来稳定在1800 人左右;内高班招生规模从1989 年的300 人增加到2020 年的3600 余人。如今,内初班、内高班累计招生10 万余人,为西藏各行各业培养输送了大量人才。具体见图1。

图1 内初班和内高班1985-2020年招生人数统计(单位:人)

(二)招考方式更加科学、规范

调查表明,54.88%的内地西藏班校长、教师认为目前内地西藏班招考方式较为合理。调查相关专家也提出自办班以来,内地西藏班不断根据招生实际需求调整招生考试方式。第一,持续推进招生考试改革。从1985年起内地西藏班由西藏各地市教育部门组织统一命题。从1999 年开始,内地西藏班初中毕业生,全部返藏参加区内统一命题的初中升学考试。[16]2016 年,内初班实行未学藏语文的汉文班藏族及区内少数民族考生与进藏干部子女统一试卷和分数线,中考淘汰率原则上由原来的4%提高到6%,并逐步提高到10%。第二,不断扩大生源覆盖范围。内地西藏班生源范围由区域相对集中生源调整为全区七地市生源,并拓宽了内高班招生渠道。第三,逐步改变评价方式。西藏初中已经启动了学业水平考试,从2021 年开始计入总分,作为内初班录取依据,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以往单凭小考或中考成绩的评价方式。第四,不断加强招生考试命题的灵活性。考试命题以考查综合素质为目的,更关注学生基础知识、基本技能、思维过程、创新意识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命题真实性、典型性和适切性也更高。[17]总之,内地西藏班从持续推进招生考试改革、扩大生源覆盖范围、改变评价方式、拓宽招生渠道、强化考试命题等方面不断完善,更加科学、规范。

(三)志愿填报不断完善、趋于合理

调查表明。内地西藏班现实行考试成绩公布并划线后学生再填报志愿,有利于学生志愿填报科学化。72.41%的调查对象认为目前内地西藏班志愿填报已比较合理。访谈时内地西藏班领导和专家指出,2016年以前,内地西藏班普通高中和插班高中执行“志愿优先、按分排序”的投档原则,普通高中和插班高中志愿数仅有4个。2016年,教育部印发《关于2016 年内地西藏班招生录取工作相关政策调整的通知》,对志愿填报进行调整[18]:第一,调整插班高中投档原则。普通高中单独划线,投档原则不变,插班高中投档原则调整为“分数优先、遵循志愿”,以减少调剂录取人数。第二,增加插班高中志愿条数。从2016 年起插班高中志愿由4 个增至8 个,普通高中不变,均设学校是否服从调剂选项,以降低考生志愿填报风险。第三,增设征集志愿。对未完成招生任务学校的剩余计划实行征集志愿,按分数由高到低满额录取。由此可见,内地西藏班不断调整投档原则、增加志愿条数、增设征集志愿,给予考生更多自主选择权,更加关注学生的意愿,并最大限度保障学生的权益,使得内地西藏班志愿填报不断完善、趋于合理。

二、内地西藏班招生选拔的实践困境

在党和国家高度重视和亲切关怀下,内地西藏班办学成就斐然,呈现出从无到有、渐趋规范与完善的发展轨迹,为西藏地区人才培养和治边稳藏、繁荣社会作出了重要贡献,已成为促进内地与西藏经济效益协同发展的坚不可摧的纽带[19]。内地西藏班招生选拔作为人才入口,在招生规模、招考方式、志愿填报等方面,都紧紧围绕西藏社会稳定、经济发展和人才需求而不断调整,在维护祖国统一、增强民族团结、促进西藏发展等方面正在并将继续发积极作用。但在招生规模、评价标准、录取分数线等方面还有提升空间。

(一)招生规模供求矛盾突出

西藏的人口规模和社会发展速度决定了对人才的需求数量,但规模扩张或收缩并不简单只关注经济建设,也应重点考虑满足社会需求,力求努力与西藏社会人才的动态变化需求相契合[20],这样才能在经济效益和教育规律上找到合理依据。内地西藏班招生历经36 个春秋,招生规模正达到一个扩张抑或紧缩的临界点。调研显示,内地西藏班的招生规模增长与西藏教育规模增长不匹配,如西藏普通高中招生人数从2010年的1.51万增长到2018年的2.27 万(增长50.33%),然而内高班招生人数从2010年的2791人增长到2018年3468人(仅增长24.26%)。西藏区内干部群众认为内地教育资源优质,到内地接受教育能有更多的发展机会和较好的发展前途,送子女到内地西藏班就读的愿望十分强烈,然而目前内初班和内高班的招生规模虽稳定增长但仍远远不能满足西藏人民群众的教育需求,招生规模供求矛盾突出成为当前内地西藏班招生的突出问题。然而供求失衡这种现实的隐忧不容忽视,因此从教育消费的需求上讲,内初班和内高班招生规模仍存在弹性的扩张空间,但这种扩张空间一定是基于经济发展和社会需求而确定的。

(二)多元评价标准亟待完善

评价标准是全面发展培养目标下招生选拔的关键要素,恪守公平是基本的底线,追求科学评价是努力的方向。西藏教育发展需要大量具有扎实的基础知识与深厚的人文素养以及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国际竞争力的高素质人才,而这一人才需求的突破口在于选拔方式,关键在于评价标准。调查表明,97.86%的调查对象认为内地西藏班仅以统考方式招生有失妥当,这使得部分西藏学生虽有良好的综合素质,但因考试成绩较低而被拒之门外。访谈时专家也指出,在小考中“一考定终身”现象明显,以成绩水平作为主要考察点对学校、教师、学生评优劣、分等级,导致学校、教师、学生以追求高分为目的,有悖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培养目标。多元智能理论认为,人的智能是多元的而非单一的。从考试测量学的基本原理看,单一的测试尤其是纸笔测试有着天然的局限性,难以准确测出学生的非智力特质。[21]美国《教育与心理测试标准》也明确规定:“在进行对学生可能产生重要影响的决定时,不能单凭考试分数,还必须依据其他信息。”[22]西藏教育发展需要全面发展的综合性人才,多元的评价标准是时代的诉求。目前,内地西藏班基于全区统一招录的中考已开始转型,初二业已启动“初中学业水平考试+综合素质评价”评价,小升初也正稳中求进、积极探索更符合西藏实情的招生选拔方式。如北京西藏中学依据多元智能理论,制定《北京西藏中学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方案》,树立多元评价观。[23]但内地西藏班招生评价还处于“摸着石头过河”的阶段,招生选拔阶段出现了多元评价的苗头,但并未建立多元评价体系。

(三)录取分数线公平问题凸显

录取分数线是决定学生是否升学的生命线:太低,生源质量无法保证;太高,生源进不了门槛。若绝大多数学生不能入学,内地西藏班这一优惠政策的公平性就会大打折扣。调研显示,内地西藏班录取分数线存在“显失公平”的隐患。第一,内高班农牧民子女录取分数线仅比城镇户籍子女低20-30分。教育作为一种社会平衡器,有一个基本功能,它是个人向上流动的基本途径和促进社会平等的工具。[24]教育中每一个社会阶层都应有适当比例的人群,以保证整个教育进程取得相似的教育成效。然而农牧民子女目前的录取分数线可能会降低农牧民子女获取更多的社会资源,加剧教育机会不公平和阶层固化,阻碍向上流动。第二,区内外录取分数线差距悬殊,区内考生分数线远高于内初班考生(每年差距在70分左右)。这种对内高班录取分数线予以政策倾斜的做法,虽在客观上契合了罗尔斯“正义即公平”中的“差异补偿”原则[25],但内地西藏班学生与区内学生间较大的差距易使区内学生产生不公平感,引发教育不公现象。

三、内地西藏班招生选拔的优化路径

内地西藏班招生的效应和价值随时间的延续而累积、衍生,适应了我国经济社会与民族地区教育发展双重需求的转型,实现了从追求数量与规模到注重质量与发展目标的关键性转变,彰显了选拔优秀人才促进西藏教育发展的价值诉求,诠释了“民族地区发展关键在于人才”的涵义,真正着力于“补民族教育之所短”,从而结构性地优化教育公平。在新时代,继续改革与优化招生,补全短板,是内地西藏班招生永葆生命力的法宝。为切实发挥内地西藏班招生的可持续发展效应,从系统论的视角出发,未来应将其作为社会大系统的组成部分予以考量,紧紧围绕“为谁培养人、怎样培养人、培养什么人”这个核心问题,抓住“服务需求、提高质量、保证效率、促进公平”的主线,凸显求“精”、求“远”和求“深”的本真价值。具体优化路径如下:

(一)耦合招生规模与需求的隙裂,寻求供需结构性平衡

发展规模与保证质量的矛盾是一个客观存在而又不可回避的事实[26]。西藏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决定了所需要的劳动力数量、素质及层次,其教育规模与需求的矛盾将长期存在。[27]但规模发展往往发挥短时效应,从规律性和长效性看,规模与需求的结构性平衡才是内地西藏班招生完善的关键秘诀。目前,内初班和内高班招生规模与社会需求的矛盾突出,与西藏教育规模增长间存在较大差距,西藏人民对教育的需求存在“吃不饱”的现象,招生规模尚有弹性的扩张空间。已有研究也指出,西藏人民对子女被选送到内地西藏班接受更加优质教育资源的愿望非常强烈,愿意送自己的孩子或者支持亲朋的孩子到内地读书的比例高达94.07%。[28]援藏干部、城镇职工以及农牧民这三类群体表示内地西藏班招生名额太少,迫切希望扩大内地西藏班招生名额,但每年内地西藏班招生名额有限。[29]访谈时有专家也建议可适当增加内地西藏班招生人数。由此,内地西藏班招生应协调规模与需求的结构,在适度扩大规模化发展中坚守需求之维,但又不恪守于单一性的需求之维,而是在二者耦合中达成规模与需求的统一,从而实现招生规模从“供求失衡”到“渐趋平衡”的转变、招生名额从“落差悬殊”到“相对均衡”的转变。根据西藏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要求,结合调研结果科学预测和充分考虑,未来可从“量”的维度,以西藏人民教育需求为导向,以调整存量结构、递增存量基数等多种形式适度扩大内初班、内高班招生规模,将弹性的招生增量作为招生规模的弹性补充,从而实现供需结构性平衡。

(二)确立全面发展的培养理念,完善多元评价标准

公平与质量是教育追求的目标,完善招生方式有助于该教育目标的达成。[30]然而,招生考试在很长一段时间内被窄化为“唯智考核”,忽视了学生发展的全面性和丰富性。十八大以来中央启动了新一轮考试招生制度改革,其中《关于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明确提出到2020 年要形成分类考试、综合评价、多元录取的考试招生模式[31],这体现了当前迫切需要公平而有效的人才选拔标准。中共中央、国务院也印发《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总体方案》,强调要扭转不科学的教育评价导向,健全综合评价体系。教育评价是撬动育人方式变革的有力“杠杆”[32],为此,着力破除“应试”导向的顽瘴痼疾,建立科学的、符合时代要求的教育评价机制是内地西藏班招生改革的重点。访谈时有专家提出可完善小升初综合素质评价制度。因此,借鉴目前内地西藏班中考采取全区统一招录、实行“初中学业水平考试+综合素质评价”的多元评价标准的经验,未来内地西藏班应确立全面发展的培养理念,继续探索“学业水平考试+综合素质”的多元评价标准,从“育分”走向“育人”,并将多元评价从选拔阶段延伸,加快建立多元评价体系,将“德体美劳”纳入评价范畴,积极构建引导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考试内容,创新德智体美劳过程性评价方法,使“一考定终身”的选拔方式真正“破冰”,坚持以德为先、能力为重、全面发展,坚持以实践能力及创新精神和能力为导向,不拘一格选拔人才。

(三)恪守“公平+效率”的价值取向,协调招生指标分配

教育公平有起点公平、过程公平和结果公平三大层次,是社会公平在教育领域的延伸和体现,也是公平原则在教育中的施用。[33]融合效率和公平,实现高效率的公平化,是内地西藏班招生的核心理念和价值取向,对推动西藏地区发展和社会稳定至关重要。目前,内地西藏班录取分数线存在些许罅隙,因此,兼顾效率和公平,发挥录取分数线选拔人才的尺度和杠杆作用,保证教育公平势在必行。第一,调整农牧民子女录取分数线。已有研究指出,国家政策不断探索对教育利益的补偿措施,如从录取分数线上保证相对弱势群体接受内地上学的教育权利[29]。因此应根据农牧民子女的实际情况,在广泛调研的基础上合理调整内高班(普通高中)招收农牧民子女的录取分数线,以保证农牧民子女受教育的机会。第二,关注地区教育质量差异,招生指标分配要保证区域诉求。照顾差异是真正的公平,而“统考”将会以一种形式上的公平伤害真正的公平。从群体来讲,在阻断贫困代际传递,突破“士之子恒为士,农之子恒为农”,促进社会阶层的垂直流动和公平正义上,教育发展水平及资源分配非常重要。[34]偏远落后区域的生源极为有限(如高海拔地区),政策提供的优惠条件难以真正落实到少数民族学生中的弱势群体中,而录取分数线按不同地区的经济水平和教育水平划分等级则是保证弱势群体公平地接受优质教育的表现之一。因此,内地西藏班要继续争取中央在教育资源和配置上的倾斜支持[35]。其中,内初班要改变统一考试和划线的方式,尝试划分指标到各市、县、地,招生可继续根据不同地区教育基础对区内不同地市实行差异化分数线,给各地区相对均衡的入学机会,以实现教育资源和教育机会在区内各地区科学配置,推进教育公平。

总之,内地西藏班招生选拔作为人才培养机制中人才输入——培养——输出三部曲的第一步,也是决定后两步的关键环节,[36]用实践证明了党中央正确的战略决策,为西藏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把好了第一道质量关口,也为内地青海高中班、内地新疆高中班招生提供了实践参考,发挥出示范性效应。目前,内地西藏班招生改革全面步入攻坚克难的“深水区”,进一步优化内地西藏班招生仍然任重而道远。今后,内地西藏班招生还需不断改革和优化,真正实现招生规模、结构、质量和效益“四位一体”的协调发展,并基于选才—育才—用才的发展视角,逐步探索出一条真正适合内地西藏班学生的招生选拔新路子,坚持为内地西藏班人才培养“扣好第一颗扣子”,提高人才培养的质量,从而推动西藏教育整体发展,实现西藏教育高质量、跨越式发展的奋斗目标。

猜你喜欢

分数线公平西藏
公平对抗
都是西藏的“错”
我省近两年普通高校专升本选拔考试第二批招生院校录取最低控制分数线对比
笨柴兄弟
2017年-2018年专升本院校录取分数线
必须公平
神奇瑰丽的西藏
一个人的西藏
西藏:存在与虚无
公平的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