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教学中的多元化教学方法
2022-01-10闵智国
闵智国
摘要:初中语文课堂上,老师采取多元化教学办法能够让教学过程更为多元化,满足初中生学习需求,从而提高整个课堂效果。文章从多个角度阐述了初中语文课堂上多元化教学办法的运用,以期初中语文老师可以有效开展教学工作,提高初中生语文综合素养。
关键词:初中语文;课堂教学;多元化;兴趣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课程教学工作的开展要结合课程特征找到恰当的、有效的学习办法。语文课程是融入学生学习终身的关键课程,其地位与关键性不言而喻。所以,针对这一重要课程,怎样学习且把握知识、提高能力就成了一个难题。当前,教育人员已探究出多元化教学办法,且将之用于语文课堂上,相信在该种教学模式的影响下,初中生能更好了解且掌握语文课程知识及特征。
一、激发初中生兴趣
语文是一门基础性课程,能培养同学们的人文意识与文學素质,对学生今后发展有显著意义。初中是培养初中生文学素质的关键阶段,对提高语文教学效果有较大作用。所以,初中语文老师要创新传统教学方法,保证教学方式更为多元化,进一步扩展初中生视野,创造良好的教学气氛,从而保证初中生对语文学习形成浓厚兴趣。传统课堂教学中,老师大都采用“填鸭式”教学方法,遏制了初中生学习兴趣[1]。这种教学状态下老师一般占主导地位,使得初中生处在被动地位,长期如此会令初中生失去学习兴趣,最终影响教学效果。所以,老师要创造良好教学气氛,实际教学中要克服传统教学方式的束缚,保证教学办法的多样化,使初中生能多元化解析课文,深度思考课文表达的情感。比如,在讲解《黄河颂》这篇文章时,老师要指引初中生多元化解析文章内涵,经探究文章景象深度挖掘作者情感,让初中生更深入理解文章,从而整体提高教学质量及效率。
二、创建多元化课堂情境
初中语文课堂上老师能按照教学内容创建有针对性的课堂情境,由此使初中生在多种体验中更好理解授课内容,并且通过创建课堂情境可以让初中生的思想意识和思维拓展形成整体碰撞,进一步培养同学们的质疑能力与探索精神,为初中生的语言学习引入新的生机和活力。经调查得知,因受应试教育思想束缚,在语文课程学习中通常只关注学习成绩的提升,由此导致初中生对学习语文缺少热情及兴趣,这样必定会影响学生的学习效果与效率[2]。为处理这种问题,初中语文老师要转变教学方式且增强课堂教学的有趣性,如此方可激发同学们的学习热情。老师能按照教学内容设计多种课堂游戏,在游戏中师生和生生之间可以增强沟通与互动,从而营造一个更为融洽积极的教学气氛,同学们也可以更为主动的学习语文,并且在一个良好心态的指引下还可以提高学习质量。比如,在学习词语内容时,老师能设计成语接龙游戏,使同学们按照座位顺序接龙,若同学们不能作答,就要表演才艺。采取这种游戏形式,明显调动了初中生的活动参与热情,并在活动中增强了他们的发散性思维,使之在充分把握词语的基础上提升应用水平。
再如,在教学《背影》一文时,老师能借助多媒体设仔细刻画出父母送别的背影,而且让初中生可以充分体验到情境教学过程传送的情感,加深与朱自清老先生之间的精神互动,同学们会站在自己的角度解读课本的情节、内容,进一步扩展他们的思维分析水平。
3、创新教学模式
初中语文课堂上,若想体现教学特征并提高教学效果,老师就要合理采用信息技术,确保有效使用多元化教学办法,并丰富教学方式。由此,老师要借助线上资源全面采集教学素材,再有效结合课本内容,设置精美课堂,保证初中生在学习知识时能眼前一亮,从而刺激初中生视觉,使之可以踊跃融入课堂学习,进而创造良好课堂气氛[3]。比如,老师针对课本内容编制PPT课件,既要有序罗列课本内容也要科学使用线上资源,确保初中生可以踊跃参与学习,提高语文教学效率。经科学使用多媒体系统,能够让初中生系统梳理与研究课上所学知识点,从而改进教学手段,提高教学质量。例如,老师在讲解《三顾茅庐》时,应科学使用多媒体系统再现当时的社会背景,向同学们展示三顾茅庐的基本过程,让初中生更加深刻了解课本细节,从而充分突出课本创作特色。然后老师组织同学们参与角色扮演活动,指引同学们接受任务对话,让同学们深入理解三顾茅庐的含义,而且还能增强初中生的课文内容记忆,提高他们的学习效果。
4、结束语
简而言之,语文属于初中教育教学中非常关键的一门课程。初中语文授课内容较多,但传统教学方法难以适应新的教学要求,经采用多元化教学手段可以更好满足初中语文课程的现实需求,把初中生视为教学主体展开教学活动,有效提高同学们的学习兴趣,且加强同学们对语文授课内容的理解,提升了初中语文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杨小敏.新课改下初中语文教学的多元化教学方法探究[J].学周刊,2021(35):19-20.
[2]龙虹.初中语文教学中多元化教学方法运用研究[J].新课程,2021(45):114.
[3]茅铖铖.灵动教学,提高质量——浅析多元化教学方法在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中的运用[J].新课程,2021(45):1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