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下外生性骨疣1例
2022-01-10笪苏蓉柳文宏马立飞孙秀娟闵廷喻张鑫
笪苏蓉,柳文宏,马立飞,孙秀娟,闵廷喻,张鑫
(淮安市第四人民医院,江苏 淮安 223001)
1 临床资料
患者女,29岁。因右足拇趾肿块8个月伴疼痛,于2021年2月16日来我科就诊。患者8个月前无明显诱因下右足大拇趾处出现红色肿块,逐渐增大,伴有明显触痛,趾甲远端缺如,肿块增大后有出血现象,多家医院求治,曾诊断为“甲周疣”、“甲下纤维疣”、“化脓性肉芽肿”等,治疗效果不佳,未见明显好转,遂来我院就诊。既往体健,无其他系统性疾病史。否认家族遗传及传染病史,家族内亦无相同病例。体格检查:体温:36.8℃,脉搏:82次/min,呼吸:20 次/min,血压:119/68 mmHg,发育正常,营养中等,神志清楚,全身浅表淋巴结未触及,系统检查未见异常。皮肤科情况:右足大拇趾末端趾甲缺如断裂,见蚕豆大小半圆形隆起性结节,表面鲜红光滑、浸润湿漉,质稍硬,有明显触压疼痛,见图1。实验室检查:血、尿、便常规检查均正常。肝肾功能、电解质正常、胸部计算机断层扫描(CT)平扫未见明显异常。右足部数字化X射线摄影(DR)检查示:右足诸关节在位,第一远节趾骨粗隆部骨性隆起,余组成骨未见骨折及骨质破坏征象,见图2、3。病理结果示:表皮组织分化良好,灶区见急慢性炎细胞浸润,真皮纤维组织增生,可见增生的纤维母细胞,纤维软骨层,其下为软骨化形成的骨小梁,小梁之间为增生的纤维组织,见图5、6。诊断:甲下外生性骨疣。治疗:行右足拇趾肿块切除术。手术经过:平卧位,常规消毒铺巾,予止血带置于右足拇趾近端止血,剥离趾甲。沿肿物周边外侧缘逐层切开皮肤及筋膜,直达骨面。在末节趾骨骨质与甲床之间分离并剥离甲床,充分暴露肿物。切除周围骨膜,剥离部分皮质骨,完整切除肿物送病理检验,双氧水、碘伏冲洗,咬骨钳清除肿物基底部直至正常骨质及周边组织,再次冲洗,见拇趾甲床缺损,约1.0cm×1.0 cm。从甲床和趾骨再次充分分离,于拇趾甲床腓侧设计一旋转皮瓣,并切开,使甲床远端和甲床胫侧能缝合并覆盖趾骨上缺损区域,仔细修剪甲床,修复甲床,缝合周边创面,原趾甲修整后覆盖甲床。油纱布和无菌纱布覆盖,松开止血带,见拇趾远端充血良好,肤色红润。术中患者血压、呼吸平稳、创面无明显出血,术后伤口愈合良好,目前随访中。
图1 甲下外生骨疣患者右拇趾皮损
图2 甲下外生骨疣患者右拇趾X线影像图
图3 图2放大
图4 甲下外生性骨疣患者术后皮损
图5 甲下皮损组织病理(HE 染色×40)
图6 甲下皮损组织病理(HE 染色×40)
2 讨论
甲下外生性骨疣是Dupuytren于1847年首次报道[1]。是一种发生于末端指(趾)骨甲板下的单发性良性骨肿瘤。多见于青少年,男女发病率约为1∶2,以女性偏多[2]。该病可累及手指和足趾各指(趾),但足拇趾发病率最高[4],且发病部位多位于指(趾)背内侧[3]。病因不明,可能与外伤、感染、遗传基因异常、软骨囊肿的激活等有关[4],也有学者认为该病多由外伤刺激引起[5]。临床表现为指(趾)末端外向生长的结节肿块,质稍硬,自由活动度差,可伴有指(趾)甲畸形、缺损或溃疡形成,生长缓慢,初起无明显疼痛感,当出现指(趾)甲机械性摩擦、受压、继发感染时可伴有局部的轻度疼痛、肿胀和功能障碍。影像学有重要诊断价值,X线表现为末节指(趾)骨远端有骨性肿物隆起于背侧骨皮质,顶端可以呈球形、杯形、半圆形、不规则形,基底可呈蒂状或较宽与趾骨皮质相连续,肿块基底部为松质骨,骨小梁清楚,与正常骨结构相同,无溶骨性破坏及骨膜反应[6]。组织病理表现可见分层结构,典型的结构分为4层:最表面是纤维细胞层,往下是增生活跃的成纤维细胞层,再向下是纤维软骨层,最下层是软骨化骨层形成的骨小梁[7]。在不同的病期其表现也略有不同,早期:核深染,核分裂像,细胞增生活跃,纤维软骨帽厚,可见多核软骨细胞。晚期:成骨细胞稀少,软骨帽变薄,提示肿物已停止生长。
本病例有以下特点:①青年女性,长期穿高跟鞋机械性摩擦;②发生于右足大拇趾趾甲缘下;③皮损为单个半球形隆起性结节,肿胀疼痛,伴甲板缺损、畸形;④X线和病理结果支持。甲下外生骨疣的诊断明确。临床上本病极易误诊,需与甲下纤维瘤、黏液纤维瘤、甲下黑素瘤、化脓性肉芽肿、嵌甲、甲下疣、内生软骨瘤、甲下血管球瘤、骨软骨瘤等相鉴别[4,7-8]。治疗上以局部完整切除病灶组织为原则,同时切除基底部四周部分正常骨质可减少复发,本病预后良好,无恶变倾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