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试论财政学课程考核模式的改革措施

2022-01-09张旭

商业2.0-市场与监管 2022年2期
关键词:财政学考核方式人才培养

张旭

摘要:从现代社会的教学教育模式与社会需求来看,传统的财政学考核方式已经不能够适应当前社会人才的培养,为了能够提高学生的知识应用能力,提高学生的创新意识,我们需要对传统的考核方式进行一定的改变。从而促进学生学习财政学从知识的学习到能力提升的一个转变。这就要求靠课程考核方式必须进行相应的改变。考核方式要从传统的终结性考核转变为当今的形成性考核。要求考核的内容必须要多元化,考核的方式也要多样化。考核的课程要全程化,但是受到传统的授课方式和教学模式的限制。考核方式必须进行一个改革,必须不断的探索与调整考核方式。

关键词:财政学;考核方式;人才培养

随着教育教学改革的不断推进,高等教学人才培养的理念也在逐渐转变。从之前简单的知识传授到现在应用能力的提升,再逐渐到综合素养的培养。并且学习模式,教学模式也在不断的适应与转变,课程考核制度作为检验教学效果,评价教学质量的一个标准。它也需要进行相应的转变,财政学作为我国大学本科经济类专业的核心课程之一,也在经济类专业人才培养中具有重要的地位。简单的通过对财政学课程考核方式改革的实践与探索,建立一套更能体现当今高等教育人才培养需求的考核方式。

一、传统的考核方式及其存在的问题

我们通过财政学课程的特点来分析财政学课程,它综合知识的应用性及其理论性。财政学是经济学类的主干课程。它衔接政治经济学,西方经济学等经济学基础课程,与投资学,金融学,国际经济与贸易等经济学专业课程等相关联。它要求学生通过学习,不仅能够掌握课程的基本知识,还要求学生能够对知识进行综合运用,能够联系所学课程分析现实中的实际问题。在传统考核方式的一个固有思维的影响下,财政学课程的考核方式还存在着众多问题,无法对学生进行一个综合的考察。

1.考核方式单一,

教学课程由于传统考核方式太单一,这不利于对学生的综合能力进行培养。当今我国的大学考核方式基本以期末考试为主,而平时成绩占比很小。大多数学校期末成绩甚至超过了总成绩的一半。且期末考试一般采用闭卷考试的方式,题型大多数是选择题,填空题,名词解释,简答题及其论述题。这些统一的题型,机械标准的答案,使得教师与学生在操作上相对比较方便,极其简单。但是这种考核方式有很大局限性,它只是体现学生对基本知识的一个记忆情况。但是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学习过程的投入及其知识的灵活运用,综合能力的提升,加上联系实际的能力都没有办法体现。平时成绩也由出勤情况,课后作业,课堂表现等构成,无法体现学生学习过程的努力程度。尤其受到大班教学学时有限等现实情况的一些限制,期末考核只是形式而已。并且随意性比较大,对一些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应用能力及其努力情况考核等内容固化。

在考试的过程中,考试内容固定化,模式化。这对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的培养是非常不利的,财政学是一门经济学类专业的传统专业基础课程,财政学在多年发展的过程中,课程的知识重点及其考核的要点相对而言比较固定。教师对于这种传统的闭卷考试的题型也是非常熟悉。例如今年出的卷子,明年只要在稍微的变动,就可以再当做新的试题来给下一届学生。传统的老旧的考题,对于学生创新性的发展非常不利。并且不利于顺应时代发展。并且这种传统的考试只能检测学生对于基础知识及其课本理论的情况。然而这些财政学的知识及其理论,如果不能够运用于实践。那么这就相当于纸上谈兵。学生在考试之前通过短时间内的突击,就可以记住相关的知识要点。在考试中就能够获得理想的成绩。但是一旦考试结束,学生依旧不能够运用所记忆的知识去分析理解现实生活中的一些财政问题。

2.考核目标错位

考核目的的错误导向,这对于学生自主学习,独立思考,终身学习的培养是极其不利的。学校进行考核的目的就是为了检验学生对于课程及其课本知识的掌握情况,是为了让学生能够以更饱满的激情投入到学习之中。这是教学的目的所在,同时也是教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我们可以这样说,考核是为教学所服务的考核方式,引导与教学为目的的人才培养,三者相互适应。但是传统的考核方式使得学生考核集中于分数,让学生只关注考试的结果及其分数。这也成为评价学生学习好坏的一个唯一的标准。但是这样的想法以及做法是本末倒置,会让学生以考试为目的的去学习,教师考什么学生就学什么。从而失去独立思考的能力,也失去了对学习的兴趣及热情。对于教师来说,在课程教学中也比较倾向于传统的教学方式,从而让学生只学习考试要考的内容,忽视内容的扩展,并没能够联系实际的情况,使得教學也为其考试服务。

二、财政学课程考试改革的必要性

伴随着现代高等教育改革的推进,传统的课程考核已经不再适应当今时代。对于课程知识掌握的要求,传统的课程考核已经不利于当代学生综合能力的一个提升,财政学考核的改革有利于促进课程改革。当今时代,为了满足现代高等教育课程改革的需要,财政学课程的内容的重点也应随之发生变化,学校对于学生的财政学课程的掌握情况也要随之变化。其次,财政学课程考核是考核学生综合能力的需要。学校对学生能力考查,不应该仅仅是局限于考查学生。对于课本知识的掌握的一个情况,最主要的考查学生对于教材基础理论知识。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情况,把学生理论联系实际能力的考核放在一个侧重点,多角度,全方位的考查学生的综合能力。显然传统的教学模式已经不能够再使用于现在的考核。最后财政学课程考试改革,有利于提升高等学校教学效率。对财政学课程考核的改革,一定程度上有利于提高经管类学生的综合素质,进而提高学生学习财政课程教学的一个整体质量。传统的教学之中,学生侧重于对于基础理论知识的记忆,教师也侧重于教材及其PPT,学校更是把期末成绩作为学生学习能力的一个重要的目标考核标准。因此,为了更好的体现财政学课程的价值,必须顺应财政学课程改革目标。在现阶段,对于课程考核的模式进行一个整体的改革。

1.考核方式改革的总体思路

对于考核方式改革的总体思路进行梳理后,得出了充分发挥考核方式在教学过程中的引导、评价、反馈以及激励作用是十分重要的,学生是课堂的主体,是学习知识的主力军,有效的激发学生在课程学习过程中的参与性、主动性和自觉性,有利于学习质量与效率。因此,我们应结合财政学课程特点,建立起“全面考核、突出能力、注重过程、促进发展,全面出击”的考核方式新理念,并且进行客观、全面,公正地反映学生的真实学业知识水平,调动教与学的积极性,使教学相长,共同进步。全面提高财政学课程教学质量。改革应遵从一下基本原则:一是考核方式多元化,以多元化的考核方式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热情,提倡多种考核方式的有机结合,充分调动起学生的积极性与主动性。二是考核内容综合化,根据课程教学大纲中所确定的教学目标设返回百度×勺容,注重对学生知识运用、实践能力、创新思维和综合素质的考核。三要注重形成性评价,考核要贯穿学生学习的全程,体现不同阶段的学习成果。,充分发挥考核方式的导向作用,从以教师和教材为中心转向以学生和问题为中心,并有序推进。

2.考核方式改革的措施

(1)提高平时成绩占比

考核方式不仅仅只局限于期中期末成绩的考核,更应该丰富考核方式,且将平时成绩占比提高到60%左右,充分体现出对形成性评价的重视,对平时习惯,素质自己各个方面的全面发展。当然,平时成绩应打破传统以考勤、课堂表现和课后作业为主的基本模式。减少考勤成绩和课堂表现,出勤是对学生的基本要求,对于多次或经常旷课的学生采取直接取消考试资格的方式,目的性强制性的执行,传统课堂表现的成绩随意性过大,很难对其标准化执行。应当设置课堂笔记、新闻分享、小组讨论、专题演讲和社会调研五个考核项目,其中后四个考核项目由学生人自发组成学习小组共同完成,为保证小组全员参与,小组成员控制在4人以内,具体实行措施如下:课堂笔记占平时成绩的20%,课堂笔记的好坏体现了学生听讲的情况,督促学生记课堂笔记可返回百度×三在课堂上更加集中精力,跟随着老师的思路进行学习和思考。新闻分享占平时成绩的15%,每节课开始由23分钟的新闻分享引入,由于财政学涉及包括政治、民生、经济、社会等等各个方面的内容知识。所以可以更加开放广泛的讨论学习。当然,学生们之间主要内容之一还有新闻,可分享的新闻素材非常宽泛,新闻简要介绍完成后可分享的新闻素材非常宽泛,新闻简要介绍完后,还要求小组其他成员介绍新闻内容与所学财政知识、理论、原理的联系,对于锻炼学生独立思考、善于发现、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都非常有好处。小组讨论占平时成绩的15%,每堂课教师会根据课堂内容设置一到两个小组讨论议题,各小组讨论时间为2到5分钟,讨论完成后各小组给出自己的观点,互相提问。通过这样的方式不仅可以让老师充分了解到学生对于知识的掌握运用程度,也可以调动学生解决问题的积极性,促使学生更多的参与课堂,提高专注力。专题演讲占平时成绩的30%,每学期将设置若干专题研讨课,专题内容以社会关注的热点问题为主,如教育不公、贫富分化、社会化养老、房价过高等等,课前坦前分配好各小组演讲的专题,要求学生“自给自足”,给自己的演讲准备充足的内容,且最后用投票的方式选出最精彩的小组,并给予鼓励与计入考核标准内容中,提高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与团体精神。

在研讨课上做演讲,阐述自己的观点,实现课堂翻转。以此来锻炼学生的学习能力、表达能力。演讲结束后设置提问环节,形成有效反馈,增强学生参与能力,锻炼学生的交际能力等。

(2)改革期末考试题型

现今社会,更注重需要的时候综合能力的人才,运用型实用型人才,在期末成绩的考核中,也应该更加注重运用能力的要求,如将体现运用能力期末考试成绩比重降低到总成绩的40%左右,当然考试形式依然为闭卷监考型考试,但与以往通篇客观题的题型不一样。整张试卷最好应分为两大部分,由客观题和主观题共同构成。其中客观题全部为单项选择题,设置40道题,覆盖财政学的全部基本理论知识。主观题为两类,一类为材料分析题,难度由简到难,接着再设置两道题,为选答题,学生可任选其一进行回答,内容以生活中的事例为主,要求学生理论联系实际,体现学生运用知识的能力;另一类为开放性小论文,同样设置两道题,学生任选其一作答,内容偏向学术性,课本知识性,体现学生对于财政理论的理解深度与实际掌握情况,这样一来学生需要死记硬背的客观题仅占到试卷的大约40%,剩余的分数要求学生能对所学知识灵活运用、深刻理解,这就要求学生必须将功夫用在平时,而不是考前突击。这六有效的对于学生在对待期末成绩的态度不再是期末复习周的突击型,而更加注重平时的各个方面的学习与知识性的掌握,使学生更好的掌握专业知识,以便于适应毕业后的工作压力与社会环境。

三、需要进一步解決的问题

1.解决考试内容过窄的问题

传统财政学考核内容太过于拘泥于教材,以至于大部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以教材为纲”,只注重于教材中的那些知识,而不关注和重视财政学经典书籍和期刊文献的学习和积累,不重视观察和解释现实生活中的财政问题和现象,没有将知识运用到实践到中去,从而限制了学生学习的视野,不利于拓展学习知识的广度和深度。所以,这是需要解决的问题之一。

2.解决考试形式单一的问题

传统考试一般只选择期末考试这一种形式,因考试成绩的高低而定论一名学生的“好坏”。不但不将学生平时学习成绩不计入总成绩,而且也不设置期中考试,导致学生陷入“应试学习”的困境,局限了学生“研究性学习”的能力,不利于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和运用能力。

3.解决考试结果片面的问题

考试结果只有一个期末考试成绩,只注重考试结果,学生的平时学习能力无法全面考察和体现,导致学生在期末考试前“死记硬背”“挑灯夜战”进行突击性学习,甚至还能拿到奖学金,不利于调动学生在整个学习过程中的积极性,也不利于形成优良学风。所以解决这一问题也迫在眉睫。

四、结束语

基于人才培养模式的转变以及财政学课程改革的需要,构建基于能力培养与过程性评价的课程考核体系改革非常有必要,而对于新模式的探索难免遇到这样那样的问题,只有遇到问题、解决问题,才能使改革有效推进,使财政学这门课程在人才培养的过程中发挥其应有的作用。

参考文献:

[1]顾荣华.财政学课程考核模式的改革措施[J].中外企业家,2020(18):173-174.

[2]赵德昭.大数据背景下高校地方财政学课程教学质量提升路径[J].新乡学院学报,2020,37(05):67-69.

[3]温桂荣,龚旻.“财政学”课程考试改革的探讨[J].教师,2017(32):102-103.

猜你喜欢

财政学考核方式人才培养
现代财政学的发展历史、现状和趋势
地方性院校财政学类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定位探讨
全国高校财政学教学研究会2017年年会召开
金融管理与实务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探究
《桥梁工程》课程的试卷分析及教学改进措施
方法决定成败
职业能力视角下的高职语文教学策略探讨
基于人才培养的中职生日常管理研究
基于人才培养的高校舞蹈教育研究
女子中专班级管理共性问题与解决策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