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色文化的当代价值探析
2022-01-09李岩
摘要:红色文化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重要内容,它继承了中华优秀的传统文化,贯穿了革命文化,延伸到社会主义文化中,它是中国人的精神食粮,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当代社会活动中,它有具有巨大的文化价值、社会价值和经济价值。红色文化以红色精神为内核,它是文化自信的重要组成,它是爱国主义教育的重要手段,它对社会、国家的具有引领作用。
关键词:红色文化;红色精神;当代价值
“红色文化”是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各族人民在长期革命、建设、改革进程中创造凝练的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为核心的先进文化,既代表鲜血与牺牲,又象征着希望、热烈、勇敢、创造和奋斗,同时,红色是党旗、军旗和国旗的颜色,与我们党和人民的共同理想、品格情操、精神气质形成了“同构”关系,红色文化蕴含着丰富的革命精神和厚重的历史文化内涵。
一、红色文化以红色精神为内核
红色文化的精神内核是红色精神。“红色精神继承丰富和发展了中华民族精神,它以爱国主义为主线,构建了忠诚爱国的民族情怀;以勤劳勇敢为基石,培育了不畏艰险、不怕牺牲的英雄气概;以自强不息为动力,铸就了刚健有为的进取精神,以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为宗旨,体现了共产主义的核心观念。”红色精神是凝聚国家力量和社会共识的重要精神动力,是推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动力,是中国共产党从胜利走向胜利的致胜法宝,是中华民族走向伟大复兴的重要武器。中国共产党百年艰苦卓越的奋斗史,既是红色文化的形成史,也是红色精神的传承史。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华民族处于危机存亡的艰难时刻,中国共产党以救亡图存、民族解放为旗帜,带领中国人民与日本帝国主义和白色政权进行了英勇卓绝的斗争,最终推翻压在中国人民身上的三座大山。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高度凝练概括了伟大的建党精神:“坚持真理、坚守理想,践行初心、担当使命,不怕牺牲、英勇斗争,对黨忠诚、不负人民的伟大建党精神,这是中国共产党的精神之源。”它浓缩了党的百年奋斗历程,揭示了历史真谛,这是马克思主义政党的精神史诗,也是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人以史为鉴、开创未来的郑重宣言。作为中国共产党的精神源头和起点,既有深刻的历史基础,又有鲜明的时代特征。在这之后,又形成了以井冈山精神、苏区精神、长征精神、遵义会议精神、延安精神、抗战精神、红岩精神、西柏坡精神、照金精神、东北抗联精神、南泥湾精神、太行精神(吕梁精神)、大别山精神、沂蒙精神、老区精神等为代表红色革命精神,它们与伟大的建党精神一脉相传,是建党精神的延伸和拓展,它们成了中国共产党人最显著的标识和力量的源泉。这些精神代表着中国共产党人为心中的主义和信仰,前赴后继,不畏生死,坚如磐石,百折不挠的拼搏与奋斗,它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沉的精神追求。在这些精神的激励鼓舞下,建立了人民当家作主的中华人民共和国。
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中国满目疮痍、经济落后,中国共产党的使命是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工业、农业、国防,发展社会主义科技文化和教育事业,在帝国主义抵制封锁的情况下,中国共产党建立了社会主义制度,逐步实现了国家的强盛。此时涌现了许多劳动模范和模范团体,“两弹一星”精神、雷锋精神、焦裕禄精神、大庆精神(铁人精神)、红旗渠精神、北大荒精神、塞罕坝精神、“两路”精神、老西藏精神(孔繁森精神)、西迁精神、王杰精神等,这些精神的实质是热爱祖国、建设祖国、自力更生、无私奉献、艰苦奋斗。在此阶段红色精神中的吃苦耐劳、锐意革新的内容更加突出。此时,我们确立社会主义基本制度,推进社会主义建设。
改革开放时期,中国共产党人坚持把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作为兴国之要,把四项基本原则作为立国之本,把改革开放作为强国之路,全力推进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程,不断把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推向前进,在此过程中,红色文化有了更丰富的内涵,包括改革开放精神、特区精神、抗洪精神、抗击“非典”精神、抗震救灾精神、载人航天精神、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工匠精神)、青藏铁路精神、女排精神等,同时又注入了新时期的时代精神。这是这些红色精神的助推我们的国家才创造了在短时间内经济迅速腾飞的奇迹,确立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改革与创新。
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们创造了更加丰富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中国比历史上何时期都更接近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红色精神进一步丰富,如脱贫攻坚精神、抗疫精神、“三牛”精神、科学家精神、企业家精神、探月精神、新时代北斗精神、丝路精神等,彰显了中国人攻坚克难、不屈不挠、追逐梦想、开拓创新、勇于探索的新时代精神,彰显了中华民族在新时代的精气神。
二、红色文化是文化自信的重要组成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文化自信,是更基础、更广泛、更深厚的自信。在五千多年文明发展中孕育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党和人民伟大斗争中孕育的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层的精神追求,代表着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红色文化继承了中华优秀的传统文化,贯穿了革命文化,延伸到社会主义文化中,它是中国人的精神食粮,是中华文化的内核的重要组成部分。
红色文化发端于近现代中国人民捍卫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的斗争。在波澜壮阔、艰苦卓绝的革命斗争中,在改天换地、震古烁今建设中,在披荆斩棘、砥砺奋进的改革中,孕育了红色文化,铸就了红色文化,赋予了红色文化的内核,那就是中国共产党人的革命精神、理想信念、德行操守和价值追求。
三、红色文化是爱国主义教育的重要手段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我们要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不断增强全党全国各族人民的精神力量”。
红色文化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重要内容,蕴含着深厚的家国情怀,有着鲜明的爱国主义色彩。习近平总书记在革命老区考察时,多次提到要铭记革命历史、传承革命传统,并用以教育广大干部群众,教育一代又一代青少年。一个个红色故事,一个个革命英雄,既浓缩着中华民族的共同历史记忆,也体现着时代的价值追求。每一次对英雄的缅怀,都是精神的洗礼;每一次对红色故事的重温,都是信念的传承。红色代表革命、热血、激情、勇敢、舍身取义、艰苦奋斗、自强不息等,无数革命先烈用自己的生命和行动不断为其注入新的内涵和力量,在他的激励下,中华民族从日本帝国主义的铁蹄下挣脱出来,从落后挨打走向了独立富强,从低迷衰落走向复兴繁荣。红色文化彰显马克思主义的正确性、先进性、真理性,是中国共产党人信仰、理想、作风、情怀、道德、革命精神、革命传统等的综合体现,具有鲜明的民族性、科学性、大众性、普适性,对于培养教育党员、干部的斗争精神和工作作风具有重要作用。要坚持不懈用红色精神滋养党员、干部初心、淬炼灵魂,使红色基因渗进血液、浸入心扉、催人奋进。
“少年强则国强,少年智则国智”。青少年是中国的未来,习近平总书记强调:“革命传统教育要从娃娃抓起,既注重知识灌输,又加强情感培育,使红色基因渗进血液、浸入心扉,引导广大青少年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青少年了解红色文化,理解红色文化,传承红色文化是一项重要的课题和任务。尤其革命先烈、英模人物的英勇事迹、崇高理想和革命献身精神是对青少年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重要手段。特别在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下,西方社会不断对中国进行文化入侵和意识形态渗入,红色文化能激发青少年爱国主义学习兴趣、坚定爱国主义立场与社会主义信念,能帮助青少年树立家国情怀,爱国思想,红色文化借助其感召力能正确引导青少年,形成文化认同感和归属感,红色文化借助其影响力将爱国的种子播撒在青少年心中,让爱国思想在青少年心中生根发芽。红色基因借助其号召力不断激励青少年坚定理想信念、继承革命事业,为共产主义事业奋斗不止。红色文化借助其凝聚力将青少年紧紧围绕党中央周围,听党话,跟党走。
四、传承红色基因之于社会、国家的现实价值引领
红色文化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的共同记忆,是中国共产党人和中国人民一起抗争、奋斗、不屈服的历史,它能凝魂聚气,引领社会和国家和谐发展,走向复兴。首先,从心灵深处对于民族灵魂的滋养能极大提高民族凝聚力和向心力,从而在多种矛盾的态势下引导社会的和谐发展。当今社会是一个多元化的社会,人们的意识、思想不断受到来自于各种文化和价值观的冲击,红色文化的影响力和认同感,能潜移默化影响人們的价值观,润物无声地强化人们的理想信念,提升整个民族的共同意志,形成民族共同体的。有助于化解各种问题和矛盾,放弃个人蝇头的小利,为大局着想,为民族利益牺牲。其次,红色基因中所蕴含的红色资源的充分开发也是潜移默化实现爱国理想教育的有效手段。同时,革命传统教育与爱国主义教育对社会公德走向起到良好的引导功能。以红色文化为背景开展红色旅游,组织对于革命遗址等地区的实践考察活动,发展红色旅游经济,无论从赋予地方旅游价值促进当地经济发展新的战略制高点的形成抑或是在改善生态环境方面,都能为革命老区经济发展状况作出贡献,为打造以红色文化为核心的健康绿色经济奠定基础。世界各地的游客在领略历史痕迹的同时,都会切身体会到中国民族红色基因的崇高与伟大,以民族精神与时代精神贯穿其中,无形中提高了我国的国家形象,为我国综合国力和广大群众文化自信的提升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
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中华民族实现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进入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伟大历史进程,我们更应该坚定红色信仰,传承和发扬红色文化、红色传统、红色理念、红色基因,让红色文化在实现当代价值,坚定文化自信,实现伟大的中国梦。
参考文献:
[1]丁德科,王昌民.《红色精神百年史述论》 渭南师范学院学报 2016,Vol.31 Issue (20): 5-30 .
[2]习近平《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 2021年第14期《求是》.
[3]习近平《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大会上的讲话》,《求是》2021年第8期.
[4]《 人民日报 》 2021年06月25日09版
作者简介:李岩(1985-)女,汉族,辽宁朝阳,研究生,讲师,研究方向:红色文化、社会文化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