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链与产业链协同创新研究
2022-01-09许福海李海涛唐虎元
许福海 李海涛 唐虎元
摘要:现阶段,我国产业链与创新链之间的协同程度较低,并且缺少必要的协同机制,这严重影响我国产业的快速升级与发展,已成为制约产业发展的重要瓶颈。为解决产业升级与发展的症结,需建立系统性、科学化的协同机制,实现产业链与创新链之间的协同发展,以使现有的产业满足市场化的需求,未来,研究人员要进一步探讨产业链与创新链之间的关系,发现两者的共性,在差异中寻找同一性,将两者连接起来,逐步构建产业协同创新机制。
关键词:产业链;创新链;协同;创新机制
产业的创新与升级离不开完备的创新链与产业链,它能帮助产业突破现有的技术瓶颈,推动产业的优化升级。同时,还能推动多方主体共同参与,即形成以企业为中心,政府、高校协同参与的发展模式,逐步打造集产业化、营销化于一体的网络链性的创新性系统。
一、创新链研究综述以及相关理论研究
(一)产业链创新链研究综述
产业链与创新链的有机耦合又被成为产业创新链,旨在有效的解决产业链与创新链脱轨的状况,致力于寻找协同创新机制,促使产业链与创新链的共同发展,为产业的优化升级提供动力支撑。
1.国外研究综述
通常来说,国外学者是通过产业发展的生命周期,来进一步分析产业的发展以及未来演化等。但随着国内外学者研究的深化,众多学者开始将研究中心放在产业链与价值链的融合创新,注重探讨两者融合的具体路径以及未来发展的战略办法。国外学者相继探讨了产业链与创新链的源流与发展,例如罗斯韦尔[1]认为产业链创新链的思想院子技术与市场的发展,通过市场与技术的反馈,进一步实现产业链和创新链的有机联合;Tidd等人指出,众多创新性意见以及创新性方案之所以没能达到预期效果,主要原因在于:未能应用系统、科学的办法,同时未能准确发现各元素之间的关联,所以,产业创新链是提升产业发展与创新能力的最佳路径。
2.国内研究综述
现阶段,国内研究主要集中于产业链的演进、创新链的基本结构以及实行机制。国内学者陆国庆指出,产业演进过程中的四种动力因素分别是技术、供给、分工和需求。另外,部门学者还进一步研究了与产业演进四种动力因素相关的其他因素,例如产业创新的内外动力因素;国内学者杨瑾通过生产性服务行业,进一步分析产业发展的创新模式,并具体阐述了创新过程中的内外部动力因素,以及未来创新发展的四种模式。除此之外,学者张贵提出了产业创新发展的几种创新活动,并具体阐述了两者的具体运作过程,即两者如何运行作用来促进产业创新的运转。
(二)理论研究
在协同理论与系统动力学理论基础上,注重探析产业链和创新链的协同发展模式以及具体演进路径,这也为产业创新链的探究提供了具体理论基础。在深入研究产业链与价值链的演进时,可以通过系统动力理论绘画图形、建立模型,从而使整个协同创新演进过程更为清晰明了。所謂的协同理论,发展与20世纪70年代,最早由德国斯图加特大学教授提出,该理论的理论基础包括系统论、控制论、信息论等各个学科,同时也结合了部分耗散理论。系统动力学是由美国麻省理工学院的教授福瑞斯特提出,直到20世纪50年代才逐渐发展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该学科系统理论为基础,同时又借鉴了新理论等较为核心的理念与价值精髓,并伴随的信息科技的发展,又逐渐融入到计算机领域。
二、产业创新链协同创新机制
随着国内外学者对产业链与创新链的研究,国内学者开始将价值链与知识链引入到产业链当中,旨在实现三者的有机融合,在产业创新发展过程中,存在四个基本动力因素,其分别是市场化学会、产业利益、竞争压力以及外部市场环境等。而创新的过程本就是包罗万象,极为多元复杂,单一的主体无法完成整个创新过程,它需要在产学研的合作体系上,密切联系市场化的总体需求,然后落实到具体的实践阶段,为产业带来巨大的经济效益。在创新链的演进机制中,需要将动力因子以及影响因素考虑在内。其产业链与创新链的严禁机制模型如图1图2所示。
三、结语
尽管我国的产业创新链存在四个方面的问题,在发展过程中也日益暴露出其中的弊端,但总体而言,我国的产业链与创新链的发展正面向独立自主的康庄大道,未来将对整个市场经济产生潜在、广泛的影响,有力的推动产业经济的发展。本文系统的阐述了产业链与创新链在国内外的研究综述,以及详细阐释了产业攒新链的理论研究,旨在进一步深化产业链与创新链的内涵,加强人们对两个理论的了解,从而有效的建立两者之间的联系,实现连着的协同创新与发展。
参考文献:
[1]昌盛.广西战略性新兴产业高质量发展对策研究——基于产业链与创新链协同视角[J].市场论坛,2020(12):28-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