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业银行票据贴现利率的市场化转型研究
2022-01-09吴丕
吴丕
摘要:本文将围绕商业银行票据贴现利率现行模式存在的不足之处进行分析讨论,并提出一系列切实可行的促进其市場化转型的相应对策,以此使票据贴现利率更符合市场发展形势,防止倒挂背离现象的频繁发生。
关键词:商业银行;票据贴现利率;市场化转型
票据贴现属于企业筹集资金的一种形式,是指应收与应付票据的贴现,而票据贴现利率则是银行在办理相关业务时,需要依照一定利率完成利息的计算,并从票据面值中扣除借款日到票据到期之间产生的利息,其数值大小主要由金融市场利率决定。为了确保商业银行票据贴现利率市场化转型的有序开展,首先要对现行模式下存在的不足之处进行深入分析。
1.商业银行票据贴现利率现行模式存在的不足之处
1.1倒挂背离现象屡禁不止
我国的票据贴现业务主要包含周转快、成本收益稳定、期限相对较短等特点,具有调整资产结构的应用优势,因此也得到了各商业银行的密切关注。但也正因此,导致票据贴现的市场竞争日益激烈,造成交易价格呈大幅度下跌的趋势变化,即使政府推出了新一轮的宏观调控,但随着央行持续降息,部分银行的贴现利率明显低于调整后的再贴现利率,两者之间的倒挂现象反复发生。
1.2再贴现利率的功能性不强
再贴现主要是指一种货币政策手段,政府可以凭借调整再贴现利率的高低来更好的把控货币市场,商业银行也会随着再贴现利率的波动,在借款成本方面发生相应改变。随着我国商业银行的资金不断充裕,以往的再贴现利率已难以起到调节货币供应量的作用。即使出现短时间的资金紧张,商业银行也能够利用同业拆借的方式实现资金融通。这也就导致再贴现利率的应用功能被大幅度削弱,与贴现利率的相关性也在不断消失,背离状况较为严重。
1.3再贴现利率与票据市场匹配度较低
再贴现利率在制定时需要将银行同业拆借利率、银行存贷款利率、资金供求、未来经济预测、当下社会经济情况以及货币供求情况等因素考虑到位,其中对贴现利率影响最大的即是票据市场的实际供求情况。但当前我国再贴现利率的制定与其他子市场的利率制定缺少联动性,再贴现利率不仅难以决定市场化程度,也缺少对供求关系的敏感性,难以真实、全面的反映资金供求关系,造成票据贴现利率与再贴现利率的背离程度不断加深。
1.4风险把控效果不佳
商业银行本身出现风险溢价的可能性较高,容易在竞争压力极大的市场环境下出现资产负债管理溢价,如果业务人员没有及时维系客户的加减点,会使市场风险、应用风险的形成几率大幅度提升。当前商业银行总体流动性的管理不够严格,没有及时完成信用规模的有效调节,导致EVA经济成本管理溢价现象严重,不仅使票据融资业务的定价工作难以有序开展,也使加减点的影响因素更加复杂化,无法准确量化。因此商业银行在实现票据贴现利率市场化转型的过程中要强化风险控制效果,保证回购交易可以更好的管理流动性,不会占用信贷规模,将资产负债、经济资本管理溢价考虑到位,明确商票贴现本身的信用风险度较高,在进行加减点确定时制定具有针对性的定价策略[1]。
2.促进商业银行票据贴现利率完成市场化转型的有效对策
本文将主要以上海银行间同业拆放利率,即SHIBOR,作为基准定价模型,以此展开对票据贴现利率的市场化转型研究。上海银行间同业拆放利率的报价团队主要由多个商业银行组成,通常是以一级交易商或是外汇市场作为市商,要求银行的信息披露相对充足,人民币交易足够活跃,同时中国人民银行成立的SHIBOR工作小组要切实遵守上海银行间同业拆放利率的实施准则,以此确定银行团的人员结构,及时监督与规范报价银行与指定发布人的相关行为。
2.1提高对票据贴现利率的重视程度
上海银行间同业拆放利率是指高信用等级的银行完成同业拆除利率的自主报出,并确定最终的算术平均利率,具有无担保、单利的特性,其主要作用在于推进货币市场进一步发展,有效填补货币市场出现的交易空白,强化债券产品的指导持续性。因此商业银行想要在竞争激烈的市场上占据有利位置,便必须加强对SHIBOR的重视程度,要充分掌握我国下发关于利率报价、票据贴现的一系列要求,形成SHIBOR与货币市场的良性互动格局,在票据业务运营过程中要充分体现以上海银行间同业拆放利率为基准的定价工作,切实加强SHIBOR在票据业务中的实际影响力[2]。
2.2拓展票据业务的办理范围
我国最早将SHIBOR作为票据贴现、利率定价以及交易模式的为工商银行,通过将上海银行间同业拆放利率作为基准最小点差,不仅使不同利率的比价关系更加合理与清晰,还使金融产品的成交更为活跃。正是凭借以SHIBOR作为基准的贴现利率定价模式使银行的经济效益得以大幅度提升,使得各大银行纷纷将其作为参考对象,并进行效仿,在大力开展票据贴现业务的同时,也进一步提升了其办理范围与种类。商业银行需要根据人民银行下发的利率定价调整通知进行适当修改,结合自身经济状况,确立放款日期,并将银票、信贷规模划入到考虑范围内,确保票据交易能够将贴现、转贴现等业务包含在内。同时商业银行还要在此基础上实现一定程度的创新与优化,一方面要扩大与SHIBOR挂钩的票据产品应用范围,另一方面要丰富产品类型,将以往汇票转贴现、买方付息贴现以及票据贴现等票据融资业务涵盖在内。
2.3加强票据产品的管理效率
商业银行要积极开展票据产品的定价管理,实现管理效率与质量的大幅度提升,保证获取的经济效益能够达到预期目标。第一,商业银行要尽快实施以上海银行间同业拆放利率为基准的产品定价,构建相应运营体系,实现产品定价的统一化、规范化管理。第二,要完成银行系统的全面升级,确保票据利率定价模式得以有效推广,通过结合SHIBOR在市场中的实际运用状况,制定贴现率的形成模式,并大力开展相关知识的培训教育工作,帮助业务人员掌握切实可行的操作方法,同时也使客户能够对以上海银行间同业拆放利率为基准的票据交易具有一定的基本认知。第三,要强化票据产品定价的精细化管理程度,提升相应的市场敏感度,商业银行需要时刻注重SHIBOR的变化形势,加强对不同票据产品的状况把握,横向比对不同银行的SHIBOR定价状况,并采取针对性的分析与研究,在票据贴现业务上下限范围内确定与上海银行间同业拆放利率的点差,并进一步总结具体的定价规律。第四,要不断推出与SHIBOR相关联的票据产品,要求商业银行将SHIBOR的定价创新作为发展基础,提升其对票据产品的实际影响力,普及客户对票据交易利率定价模式的熟悉与掌握。
2.4消除利率风险
第一,要控制基准风险,需要将票据业务定价与SHIBOR基准利率相互统一。第二,要消除收益曲线风险,保证前期尚未到期的票据资产不会在出现收益曲线上升时导致收益水平下降,要将SHIBOR作为债券市场的基准利率,满足不同期限银行的市场交易要求,构建具有代表性的收益率曲线。而站在SHIBOR报价的真实性角度来看,三个月内的SHIBOR与交易价差值相对较小,市场交易较为活跃,而三个月以上的中长端报价与交易利益差值相对较高。因此商业银行要将票据到期日控制在六个月以内,在实际报价过程中,要充分结合市场经济变化形势以及相应政策的出台,从而选取更适合规避利率风险的SHIBOR[3]。
3.结论
综上所述,通过对当前商业银行票据贴现利率现行模式存在的不足之处进行分析讨论,提出提高对票据贴现利率的重视程度、拓展票据业务的办理范围、加强票据产品的管理效率等促进商业银行票据贴现利率完成市场化转型的有效对策,以此促进与其他金融市场的紧密联系,推动货币政策的有效实施,降低票据贴现利率的市场波动性,使各商业银行能够在竞争激烈的市场环境下保持较高的核心竞争力。
参考文献:
[1]刘高明.民间票据贴现行为的界定及对票据市场发展的启示[J].金融市场研究,2020(01):110-122.
[2]龙俊桃,严若婷.探索发展票据直贴市场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现状、机遇与制约[J].西南金融,2019(07):44-50.
[3]廖琼.商业银行票据贴现业务风险点及防范对策[J].经济视角(下旬刊),2019(09):63-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