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高中数学教学中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2022-01-08周瑜

安家(校外教育) 2022年11期
关键词:思考问题思维能力创新能力

周瑜

摘要:传统的高中数学教学模式,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学生的创新能力,学生们思想守旧,不利于新事物的发展,显然已经不符合新时代的需求,社会发展需要大量的创新型人才,因此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越来越受到社会各界的重视,让学生冲破常规观念的束缚,学会从多个角度思考问题,才能适应社会飞速发展的节奏。

关键词:高中数学;创新能力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一、我国的高中数学的普遍教学模式

高中数学与其他学科不同,对高中生的思维逻辑性有一定的要求,这就对他们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有创新能力,学会从各个角度思考问题,深入研究数学知识体系,包括某些数学概念的认知、具体的解决方法等等。另一方面,高中生的身心发展较为全面,通过前期的学习积累,已经具有较为成熟的思想模式,所以在数学学习过程中,发散性思维的养成尤为重要,对以后人生发展有着重要意义。

虽然国家提倡素质化教育,但由于受到应试教育的影响,传播效果并不理想,学生们的高考压力不降反升,大多数高校应试观念极强,过于重视学生的应试成绩,忽略了学生们创新能力的培养。再加上高中数学的知识体系比较复杂,内容抽象很难理解,导致部分同学跟不上课堂的节奏,数学成绩直线下降,打击学生的自信心,久而久之丧失对数学学习的兴趣。“填鸭式”教学模式侧重于文化知识的传授,学生被动地接受知识的灌溉,自主思考空间小,想象力大大降低,学生容易养成习惯性思维方式,缺少创新思维,导致数学教学质量不高,学生们之间的数学水平差异很大,两极分化严重,因此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至关重要,不仅可以提高其数学教学质量,而且对于社会发展进步有着积极作用。

二、创新能力的特点及意义

顾名思义,创新性思维就是具有创新意义的思维活动,本质是发散性思维,打破了传统思维方式的禁锢,探究出更多的解决方式,创新性思维可以不断刷新人们的认知,提高人们的创新能力,尤其在社会飞速发展的今天,创新性思维的培养尤为重要。创新性思维比较灵活,不拘泥于某一种方式,可以从多个角度、不同层次来思考问题,从中选择最好的解决方法。

三、影响创新能力能力形成的因素

现代高中学生对于数学知识的学习普遍会产生片面的认识,会错误地认为只需要掌握知识并且解决数学问题即可完成数学学习任务,而这种片面的认识会造成学生创新能力能力的形成受到影响。由于数学知识对于学生思维能力要求较高,需要学生对于数学知识的认识,从形象思维转变为逻辑思维以及抽象思维学生具备创新能力能力,要求学生具备创新创造意识。而在数学教学中,学生能够产生独立意识,可以独立分析和思考问题,积极地探索和创新,并且有着个人独特的想法,有效解决问题,敢于克服困难,并且不会受到传统教学观念以及思维方式的限制和影响,对于数学中的原理、公示以及其他理论能够提出自己的想法和建议,并且表达自己的观点认识,而且还能够加以证明。一般而言,影响创新能力能力形成的因素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

首先,数学知识自身特点。由于数学知识自身显著的特点,并且学科的思维结构以及认知方式都需要学生具备良好的逻辑思维和抽象思维,这样学生在接触新的数学知识时,就能够通过自身的思维结构以及认知方式分析数学问题,并且探索解决的方式方法,从而可以通过不同的思维方式产生不同的理解。所以可以得知,思维是创造的前提条件同时也是基础,而学生思维结构以及认知方式是学生分析和理解数学知识以及数学问题的架构支持,同时也是必要条件。

四、培养高中生的创新能力学好数学

改变传统的教学理念,提高学生的解题思维能力,研究设计出更加有效的教学方法,但是创新能力的养成,需要长时间的努力,目前高中生的身心发育逐渐成熟,但自主思考意识不足,因此教师们要发挥引导作用,科学地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举例来说,高一数学“函数及其表示”,学习函数的有关概念,在函数y=f(x),x∈A中,x叫做自变量,x的取值范围A叫做函数的定义域,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自主思考,加深对函数概念的理解,激发学生对数学知识的探究意识,培养学习数学的兴趣。

在实际的数学教学中,教师不仅重视数学知识的传授,学生的解题思路也要重视,刚开始可以模仿教师的解题思路,准确找到解题的方法,慢慢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养成独立思考的好习惯,从而提高教学质量。比如在学习“三角函数的图像与性质”之前,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自主预习,自由组成学习小组,彼此交流学习心得,学生们对“三角函数的图像与性质”有了自己的认知,带着自己的疑问进入到正式的课堂中,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数学课的难度,也引起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更加高效地吸收课堂上的知识。

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也有利于学生培养创新思维,轻松有趣的上课氛围,可以让学生的状态更放松,学习效率更高,思维更加活跃,对于教师而言,要设计多种教学方法,灵活运用现代化教学工具,不同问题不同分析,避免长时间运用同一种教学方法,鼓励学生从不一样的角度解答数学题,在课堂上畅所欲言,大胆发表自己的看法,充分调动学生们的自主能力,引导学生主动思考问题,激发创新能力,从而提高学习效率,另外要增加教师与同学之间的互动,同学与同学之间的交流,冲破传统思维的禁锢,发散思维,找到新的学习方法。

每个学生都是一个独立的个体,对知识的吸收程度、发散性思维都是不一样的,教师要因材施教,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设计不一样的教学方法,学生在掌握了基础知识以后,不断的思考研究,有利于提高自身的创新能力。除此之外,教学地点也是灵活多变的,教学过程自由开放,全面提高学生的核心素质和辩证思维能力,教师多从学生的角度出发,创新教学环节,培养学生的个性化发展。例如自主学习能力较好的同学,学习效率更高,教师侧重科学引导,自主学习能力较差的同学,学习效率稍慢,教师要充分的指导和支持。科学的教学方法,有利于学生保持个性,发挥想象力,提高自身创新能力。

结语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培养创新型人才,是社会发展的必要条件,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尤为重要,高中数学是一门重要的学科知识,数学教师要改变传统的教育观念,运用现代化教学手段,丰富教学内容,营造良好的学习环境,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发散思维,锻炼自主思考的意识,打破传统单一的思维模式,从而提高學生的创新性思维能力。

参考文献

[1] 张玉萍.如何在高中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J].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20(01):238-239.

[2] 李艳圃.浅谈高中数学教学中创新能力能力的培养[J].才智,2019(16):85.

[3] 王奋志.高中数学教学中学生创新能力能力的培养[J].西部素质教育,2019,5(20):69.

猜你喜欢

思考问题思维能力创新能力
高中数学课堂教学中创新能力的培养
根据已知条件思考问题
创新能力培养视角下的无机化学教学研究
培养思维能力
培养思维能力
按图索骥
思考问题要全面
基于创新能力培养的高职音乐教育改革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