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在简算算理分析中培养学生的数感

2022-01-08郑敬炜

安家(校外教育) 2022年11期
关键词:数感小学数学

郑敬炜

摘要:所谓数感,通俗地讲就是对数的一种感觉,主要表现在:理解数的意义;能用多种方法来表示数;能在具体情境中把握数的相对大小关系;能用数来表达和交流信息;能为解决问题而选择适当的算法。简便运算是基于综合运用计算原理,将较复杂的计算变得简单的一种技能。因此,培养数感有助于学生思考出简便计算的方法;简便计算方法的教学,也有助于培养学生的数感。

关键词:数感;简算;小学数学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数感,是人能主动、自觉地理解数和运用数的态度与意识,是人能正确、习惯地用数去交流,会数学化地思考。它同“乐感”、“语感”一样,是人的一种基本素养。简算要求学生观察算式的特点,分析数与数之间的关系,依据四则运算定律或运算性质,灵活改变运算顺序,使算式变得简便易算。下面笔者将结合北师大版小学数学教材和教学时的所记所悟,谈谈在简算中培养小学生“数感”的几种具体案例。

四年级学生,在学习了第四单元“运算律”之后,利用运算定律进行简算,是本单元知识点的重要应用。以“125×88”为例,学生主要运用以下方法解答题目:(1)竖式计算:直接相乘;(2)加法分解:将因数“88”分解成“80+8”两个加数的和的形式,再分别与“125”相乘,运用了乘法分配律;(3)乘法分解:将因数“88”分解成“8×11”两个乘数的积的形式,接着用“125”和“8”、“11”先后相乘。

但是练习的结果显示令人失望,大部分的同学使用竖式计算直接相乘,没有使用简算。这并非单纯表示学生对于运算定律不熟悉,事实上,大部分同学都能够说出学习过的运算定律的种类和表示方式。而在此题目上的失误,更主要的原因在于学生对数字的敏感度不足,因此,应该在简算过程中渗透对数感的培养。

实际教学中可以采用以下策略:

1.强化数字之间的联系

在使用乘法或者除法进行计算时,学生很容易感觉到28与2,4,8联系密切,而与3,5联系不密切。在这样对数字进行联系的过程中,可以逐步培养学生的数感,也有助于使用简便方法解决数学计算问题。

在上述题目的第3种方法中,将因数“88”分解成“8×11”两个乘数的积的形式,实质上是培养学生将乘法运算中的数字与其他数字进行联系。通过联系数字,可以减少学生所要学习的乘法事实,例如:在知道“25的4倍是100”后,就能够很快的计算出,2倍的“25×8”的结果;在知道“125的8倍是1000”后,就能够很快的计算出,11倍的“125×88”的结果。

2.在情境中进行教学

如果从学生将来要用到的概念或者定义开始进行数学教学,比较抽象,不易理解。而从需要丰富的数学知识的情境开始进行数学教学,则更加直观形象。例如这样一个问题:淘气需要买两本书,价格分别是48元和47元。淘气付了100元后,需要找给他多少元?

解决该问题时,除了常规的“100-48-47”或者通常的简便算法“100-(47+48)”,还可以让学生联系实际。人民币有50元的纸币,一张100元相当于两张50元,就容易想到“(50-48)+(50-47)”,这样通过口算就能得到精确的答案,即“2+3元”。

3.引导学生从不同的角度看数字

在传统的教学中,对数字进行描述时,多是描述“由几个十、几个一组成”,但通过思考简便算法,将“88”可以表示成“80+8”,也可以表示成“90-2”,这需要教师引导学生用不同的角度看待数字。采用不同的方式进行拆分时,也可以联系数字应用的不同情境,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数字结构。例如:80公里+8公里;90厘米-2厘米;

4.设计发散思维小游戏

数学课堂可以设计一些较为简单的,没有固定答案的讨论题目。例如:将28与“2、3、4、5、7、9”等数字用你喜欢的方式联系起来。学生会给出很多惊喜的答案:

(1)28是2、4、7的倍数;

(2)28可以拆分成20+3+5;

(3)28=24+(9-5);

......

随着答案的增加,学生会感受到数字的奇妙之处,对于数字之间的联系也会更加敏感,这对于使用简便算法有很大帮助。

5.加强估算能力

学生容易出现计算错误,此时应该引导学生利用估算的方法进行检验。例如:“125×32×25”,根据常用的“125×8=1000”和“25×4=100”,以及“32=8×4”,我们可以利用簡便算法:

125×32×25=125×(8×4)×25=(125×8)×(4×25)=1000×100=100000;然而由于对运算定律混淆,学生容易计算成“(125×8)+(4×25)=1100”。虽然符号的错误不易发现,但是计算结果与实际的准确结果相差较多。通过引导学生尝试估算,可以发现运算中的问题所在。

简算教学中不仅要关注运算结果,更要利用算式模型指引学生探究简算方法,发展数学思维。关注简算的思维过程,运用简算算理,使学生学会思辨,发展数学逻辑,探索计算过程的趣味性,提高对数学的兴趣。

参考文献

[1]李文芳.小学数学简便运算及改进策略[J].求知导刊,2020,(9).

[2]周振宇.浅议小学生数感的培养[J].文理导航,2012,(1).

[3]汤召远.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数感[J].文理导航-教育研究与实践,2015,(7).

[4]岳祯.小学数学简算教学的短板解析[J].小学教学参考,2020,(2).

猜你喜欢

数感小学数学
浅谈构建数学模型,建立千以内数的数感
西师版小学数学教材中关于“数感”的培养
数学错题的自主管理与有效利用研究
建模思想在数学教学中的渗透研究
农村学校数学生活化教学探析
培养学生自主探究能力的策略研究
体验式学习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培养数学意识发展思维能力的研究
新理念下学生数感培养策略
巧估算 妙解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