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凝长津湖 遥寄爱国情
——观战争电影《长津湖》有感
2022-01-08贺丽琼
文_贺丽琼
国庆长假期间,恰逢自己生日,老公请了婆婆帮着带娃,说陪我去看场电影,算是庆生。我们看的是陈凯歌、徐克、林超贤三位大佬联合导演的史诗级战斗片《长津湖》。
与《金刚川》不同,《长津湖》开篇以颇具生活气息、轻松明快的节奏,讲述穿插7连连长伍千里(吴京扮演)带着战死沙场的兄长伍百里的骨灰,回湖州江南渔家探亲的情节。一骑快报使他提前结束探亲,从东南战区紧急迁徙北上抗美援朝,一场战事从此拉开序幕。故事以弟弟伍万里(易烊千玺扮演)偷偷跟着他参军参战,从一个半大孩子到经历战场洗礼而逐渐成长成熟为主线,从普通小战士的视角,再现了那场艰苦卓绝的惨烈战斗,更描绘出抗美援朝无数不知名英雄众生相。
影片多用对比强烈的画面,镌刻出对这场71 年前的战斗的认知。美军战备精良,飞机坦克应有尽有,可谓“武装到牙齿”却傲慢轻敌、消极作战。而中方白日潜伏、夜间靠双脚以快于美军的速度行军,在美军“总觉着有人在盯着我们”却监测不到任何蛛丝马迹的情境下,悄然布下天罗地网,如神兵天降,将美军切割成零星几块。美国将领在战前轻松许诺感恩节前结束战斗回家乡,却到圣诞节前夕仍在战地吃鸡腿喝咖啡;而中国军人缺衣少粮,且后备兵力及供给几次三番被敌军阻截,身着单衣卧冰饮雪,一天靠一个冻得崩掉牙的土豆充饥,其中一部分战士成为冰天雪地中被冻死饿死仍保持战备姿势的“冰雕连”。
战争是残酷的,尤其是在一个孩子眼里。伍万里从第一次在干涸的河床眼睁睁看着身边的战友瞬间被炸得血肉飞溅吓得说不出话来,到上了战场却在近身肉博中因犹豫迟疑险些让哥哥、战友陷入险境;从主动吸引火力、协助抢占高地、炸毁美军信号塔的英勇无畏,再到连歼10 余名敌军、拼死打进“北极熊团”被哥哥伍千里告诫“哪些枪必须开,哪些枪可以不开”的仁义,直到伍万里在名字前冠以穿插7连第677名战士,行了军礼,才宣告他也历经战火淬炼,百挠成钢!
而对我而言,最美的画面莫过于三帧场景。一是入朝前从火车上看到夕阳照耀下的祖国长城,那是留在战士心中最美的壮丽河山;二是信号灯齐发射在夜空形成绚烂的“烟花秀”,那是急急催促潜伏多日的战士发起总攻的号角;震撼最大的还是那个惯常爱捉弄、调侃人的炮兵排长雷雎生(胡军扮演),从拿起坐标弹一路开车到敌军指挥基地,到身受重伤嘴里仍哼唱着家乡沂蒙小调,再到死前留下请战友带他回家的殷殷叮嘱……我隔着银幕都感受到他的喘息和痛苦。
哪有什么“打不死的英雄”?!那些被炮弹或炸死、或炸伤在后方医院痛苦呻吟的人是不是英雄?那些零下三四十度冻死在战斗爆发之前的人是不是英雄?那些背炸药包与敌人同归于尽的人是不是英雄?在吞噬生命、无视生命的战争中,我们如何做生命的深度思考?
我突然想起烈士纪念馆那些泛黄照片中的肖像,哪一个不是和我们一样鲜活的生命,也有七情六欲,也会饥寒交迫?透过雄壮绝美而又惨烈的画面,我在对比反差中瞬间理解了战争与和平的意义。这是新中国成立后第一场大规模战斗,“打得一拳开,省得百拳来”“这一战,我们不打,就得由我们的下一代来打”……就连新中国最高领导人毛泽东最器重的儿子毛岸英也主动请缨,第一个当志愿军上战场,最终血洒异国他乡。试问,还有什么比这更坚定的信念、更坚毅的决心?!在人的承受力已达极致的极端环境下,中国志愿军拿着简陋的武器,秉承着义无反顾的大无畏战斗精神,冒着猛烈密集的炮火弹雨勇往直前,最终赢得战时、抢占先机,更刷新了美国人的对中国认知。美军陆战1 师师长史密斯说:“长津湖战役,是钢铁部队在和钢铁的人作战”。战后多年,作战处长鲍泽仍心有余悸,“我相信,长津湖的冰天雪地和中国军队不顾伤亡的狠命攻击,是每一个陆战队员心中永远挥之不去的噩梦。”这是朝鲜战争中志愿军唯一一次成建制地全歼美军一个团的光辉战例,以“钢少气多”力克“钢多气少”,震撼东线美军,迫使美军向南撤退。“冰雕连”前,美军将领也举起右手向无名烈士行军礼,那是对中国志愿军心比冰坚、殊死战斗的作风的信服与崇敬。
长达3 个小时观影,直到银屏谢幕,我仍沉浸于水深火热的酣战中,只觉血涌贲张、意犹未尽。走出影院已是子夜时分,赣西萍城秋收起义广场上仍然霓虹灯闪耀,路边夜市繁忙,人们或两两成双夜行散步,或三五成群推杯换盏大快朵颐。这烟火气息的生活画面与银幕中71年前的壮烈战争对比,竟是换了天地。我想这正是先辈们抛头颅、洒热血的意义所在——他们的无畏与牺牲,才换来后辈过上如今这样的和平生活。《长津湖》在9月30日烈士纪念日上映,蕴含着全国人民向烈士致敬,缅怀先烈、不负英魂的爱国之情的寓意。自己有幸生在工运摇篮江西小城,世代传承红色基因、时常经受红色故事洗礼,又从事着光荣的电力事业,为千家万户输送着光明和温暖……一时间,我从骨血里油然生出自豪感和使命感。我也一定能循着英雄足迹,传承先辈信念,为着建设我们祖国、建设小城未来而有所作为和建树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