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省旅游业碳足迹与碳承载力的动态研究
2022-01-08孔琳
孔 琳
(南京林业大学 经济管理学院,南京 210037)
1 引言
青海省位居青藏高原东北部,是亚欧大陆上孕育河流最多的地区,同时也是中国生态安全战略中重要的屏障组成部分[1]。二十世纪六十年代以来,受到全球环境变化和人类行为影响,青海的生态环境遭受了极大破坏,林草覆盖率降低,水资源减少,生物多样性遭受威胁[2];2009—2014年,青海省土地沙化面积约为 1 248 万hm2,占全国沙地面积的7.2%。
为维护珍贵的水源涵养地、保护自然生物资源,青海省人民政府发布《青海省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06—2020年)》,将近九成的辖区面积归属为限制开发与禁止开发区域。2011年,国务院颁发《青藏高原区域生态建设与环境保护规划(2011—2030年)》,要求对青藏高原的植被退化和环境污染问题进行着力解决。在开发受限的情况下,青海省将环境保护放在中心,同时重视经济发展。作为当地分布最广阔的生态系统,草地占青海省总面积的56.5%,是旅游业、畜牧业发展的重要基石,也对水土保持、温室效应的缓解有举足轻重的作用。青海省以草地为重要资源,以三江源国家公园、大通国家森林公园、青海湖、金银滩草原、祁连山等为生态文明建设的名片[3-5],致力于发展生态旅游,帮助农牧民摆脱贫困、增收致富。青海省旅游业收入迅速上升,随之带动GDP的提升,2019年其旅游业收入已占总收入的19.1%,对比发达地区江苏省的旅游收入占比14.4%、广东省14.1%,旅游已成为青海省的重要经济社会活动之一。
虽然旅游业普遍被认为是低污染产业,仍然可能产生植被退化、生态破坏、碳排放等生态安全问题[6-8]。青海省独特的生态景观和相对落后的经济事实决定了旅游业应作为重要的支柱产业,而脆弱的草地生态结构又需要人们谨慎限制其旅游规模处在安全程度范围。本文运用碳足迹理论,研究了青海省十年间的旅游业碳足迹与碳承载力动态变化,推测旅游碳排放对青海省环境的影响情况,为相关部门制定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策略提供理论参考。
2 研究内容
2.1 旅游碳足迹测算模型
旅游业是散布于不同产业中的部分集合体,需要交通运输业、食品产业、商业、农业等的共同支撑。生产的终端是消费,旅游活动中的一切产品、服务、消耗等所产生的碳排放都可以体现在终端消费中,因此旅游业碳足迹(tourism carbon footprint)可以从旅客的消费角度来核算。参考王立国等[9]的研究,旅游业碳足迹的测算模型可以表示为:
TCF=E×G
式中,TCF是某年某地的旅游业碳足迹,单位t;E是当年当地的旅游业总收入,单位美元;G为旅游经济的综合碳排放强度,单位 kg/1 000 美元;TCFn是某年某地的旅游人均碳足迹,单位为t/人;n是当年当地的旅游人数,单位人。本文G值采用世界平均旅游碳排放强度数值,为623.13 kg/千美元。
2.2 旅游碳承载力测算模型
碳承载力指区域植被通过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的量,也称碳汇。旅游碳承载力(tourism carbon capacity)指区域植被光合作用可固定的旅游业二氧化碳的最大量。本文参考董红艳等[10]的研究,碳承载力测算模型可以表示为:
CC=∑CCx
式中,CC是某年某地的区域总碳承载力,单位t;CCx指当年当地x类植被的碳承载力,单位t;Sx指当年当地x类植被的面积,单位hm2;CNEP,x指x类植被每hm2每年可吸收的净碳量,单位t。参考吴庆标等[11]的研究,将青海省的森林净生态系统生产力 (NEP)取值1.43 t·hm-2·a-1;参考韦良焕等[12]的研究,将草地净生态系统生产力取值0.36 t·hm-2·a-1。
TCC=CC×p
式中,TCC是某年某地的旅游碳承载力,单位t;p是当年当地旅游业总收入所占当年当地生产总值的百分比。TCCn是某年某地的人均碳承载力,单位t/人。
2.3 旅游净碳足迹测算模型
参考曹永强等[13]的研究,本文将某年某区域的旅游业碳足迹减去旅游业碳承载力的差值定义为旅游净碳足迹(tourism net carbon footprint),其测算模型为:
TNCF=TCF-TCC
式中,TNCF即为某年某地旅游业净碳足迹值,单位t。TNCFn为当年当地旅游业人均净碳足迹值,单位kg/人。当TNCF>0时, 表明该区域为碳盈余, 旅游活动过多,不利于生态平衡;当TNCF<0时, 则该区域为碳汇, 有利于遏制气候变暖,旅游活动不会损害当地生态环境;当TNCF=0时,则该区域碳收支平衡,生态稳定。
2.4 数据来源
本研究中草地面积、森林面积数据来源于《中国环境统计年鉴》,旅游人次、旅游业收入相关数据来源于《青海统计年鉴》,汇率和GDP数据来源于国家统计局。
3 结果与分析
3.1 青海省旅游业碳足迹核算
如表1,2010—2019年,青海省旅游人数自 1 226 万人逐年增加至 5 080.2 万人,旅游收入上升至81.34亿美元;2010—2015年,旅游业总收入增长速率高于旅游人数增长速率,此后二者增长趋势近似;旅游碳足迹自2010年的65.37万t至2019年碳足迹506.85万t,增长趋势明显;旅游人均碳足迹从2010年的53.32kg/人逐年增长到2015年的107.17kg/人,此后到2019年的旅游人均碳足迹趋于相对稳定状态,不再有明显增长(见图1)。国际旅游碳足迹有幅度较低的增长,但国内旅游仍然占青海省旅游的主导地位。总旅游碳足迹增长快于旅游人均碳足迹增长,说明旅游者的消费情况相对稳定,而旅游人数的增长迅速。
图1 2010—2019年青海省旅游业碳足迹动态
表1 2010—2019年青海省旅游业碳足迹核算
3.2 青海省旅游业碳承载力核算
碳承载力依托于植被碳汇来计算,植被主要包括草地、森林、耕地。青海省草地面积最大,约为森林面积的11.5倍,而耕地面积仅占青海省土地面积的0.8%,暂不考虑。将相关数据代入碳承载力模型计算。
如表2,青海省旅游业收入占总GDP的比重从2010年的6.21%上升至2019年的19.07%;总碳承载力变化不大,旅游碳承载力由460.23万t逐年增加到3倍,即1381.15万t;旅游人均碳承载力出现明显下滑,到2019年人均旅游碳承载力已经降至271.87 kg/人,比起2010年下降了28%(见图2)。通过皮尔逊对比分析,发现近十年间旅游碳承载力与旅游人均碳承载力呈现显著负相关(r=-0.806,p=0.05)。
图2 2010—2019年青海省旅游业碳承载力动态
表2 2010—2019年青海省旅游业碳承载力核算
3.3 青海省旅游业净碳足迹核算
如表3,青海省旅游净碳足迹从2010年的-394.86万t下降到2019年的-874.3万t,均为负值,表明该区域仍为碳汇,这九年青海省的旅游活动并没有对植被生态造成更严重的伤害;而旅游人均净碳足迹值从2010年的-322.07kg/人上升到2019年的-172.10kg/人,表明旅游碳排放效率较低。
表3 2010—2019年青海省旅游业净碳足迹核算
4 讨论
从2010—2019年,青海省旅游业不断发展。2018年,青海省投资7.66亿元推动旅游扶贫特色项目,数万贫困人民受益;2019年,青海省131个旅游扶贫村实现脱贫,证明旅游业的推动对青海省经济发展有显著的积极影响。
十年间,青海省旅游碳足迹与旅游碳承载力的数值都有明显上升。截至2015年,旅游人数与旅游人均碳足迹逐年增加,旅游人数的增长速率在11.97%~15.45%范围内波动,而旅游人均碳承载力在352.63~394.93 kg/人之间波动;2016年,青海省旅游业投资约84亿,金额近似“十二五”规划四年间旅游业投资总和;2017年,青海省政府公布《创建生态示范省工作方案》,提出要在2017—2020年内将青海省全面建设成为国家生态示范旅游省。与此相对,2016年青海省旅游人数增长速率从15.45%跃升至24.25%,人均旅游碳足迹开始呈现相对稳定波动,不再有显著增长;而旅游人均碳承载力从此呈现下落趋势;人均旅游净碳足迹仍为负值,但存在显著提升现象。这表明青海省的旅游业推广已经有所成效,游客人数增长速度快,其生态环境虽尚未因旅游活动出现严重损害,但承受的压力却日渐增加,以此为代价,旅游所获收益效率却不高;对比发达地区江苏省2015年的旅游业人均碳足迹145.10 kg/人[10],青海省的人均碳足迹已经稳定在102.63 kg/人左右,人均消费偏低且趋于饱和。
由于气候寒冷干旱,青海省的旅游季集中在5~9月,游客在短时间内涌入部分允许开发的旅游区,会给当地草场造成巨大压力,这种局部压力在整体的碳足迹和承载力核算中难以体现。此外,青海环境严苛,植物的生长期仅有90~120天,旅游业主要依赖自然景观,其生态系统的恢复能力却比较弱,草原普遍存在退化问题。由于缺乏青海省草原碳汇的具体研究数据,且难以全面核算草原退化情况带来的碳汇下降问题,本文利用净生态系统生产力去计算草原碳汇会与实际情况出现一定偏差。
5 结论
分析十年间青海省旅游业碳足迹与碳承载力的动态变化,可得:
①2010—2019年间,青海省旅游碳足迹和碳承载力持续增长至506.85万t和 1 381.15万t,二者呈正相关关系。入境旅游与国内旅游碳排放均有增长,但仍以国内旅游为主。旅游人均碳足迹明显增长至2015年,此后在102.63 kg/人左右波动。
②2010—2019年间,青海省旅游人均碳承载力由相对稳定波动转变为明显下降,至2019年为271.87 kg/人,与旅游碳承载力呈显著负相关关系。旅游净碳足迹由-394.86 kg/人降低至-874.30kg/人,而旅游业人均净碳足迹逐渐升高至-172.10 kg/人。
综上所述,十年间青海省的生态系统总体优于旅游经济系统,但大量游客的涌入仍给青海省的草原与森林生态带来持续压力,相对的人均收益却未能持续增长,青海省整体的旅游生态发展速度已经低于其旅游消费需求的日益增长速度。因此,应当对旅游业进行精细化的投入开发,将单一的旅游产品进行更新升级,结合人文特色挖掘其潜在价值,刺激旅客消费;同时,考虑到其生态环境本身的脆弱性和受损情况,旅游管理部门可以在自然保护区外围设置试验地带,并探索工业旅游、文化旅游和体育旅游交融发展新方法[14],降低旅游业对草地生态的依赖性;重视草原退化的治理,增加植被碳汇,依据整体和局部环境承载力严格控制旅游业的规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