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互联网+”背景下林业电商发展策略探究

2022-01-08何仲达

中国林业经济 2022年1期
关键词:林产品林区林业

颜 烨,何仲达

(1.南京林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南京 210037;2.航天信息股份有限公司 企业服务公司,北京 100195)

伴随电子商务热潮,我国于2015年正式提出“互联网+”概念,提倡用互联网带动传统产业的发展。林业作为我国基础产业,产业结构逐年优化,但物流运输困难、库存商品积压等历史问题,阻碍着林业电商的发展。对此,林业企业应当“抓住机遇,挑战自我”,充分利用互联网流量与现代信息技术,解决林产品电商发展中出现的问题,让林业成为信息化、智慧化的产业[1],完成传统产业向现代科技产业的转型,将林业打造成更具生命力的朝阳产业。

1 文献综述

目前,我国对林业电商的研究主要集中于典型林区的问题探究,尚未对林业电商发展中的共性问题进行较为全面的探讨,赖媛媛[2]将山东省林业合作社与发达国家合作社进行比较,分析其在销售模式、经营方针、物流服务等方面的差距,并提出了利用电子商务平台以拓宽销售渠道的建议;吴振江[3]针对智慧林业发展瓶颈,以发展绿色和谐社会为目的,提出了相关建议;刘利花[4]立足于电商直播,剖析了电商直播为东北林企带来的机遇与挑战,并针对基础设施建设落后、转型能力不足等问题提出了解决方案。

2 “互联网+”背景下林业电商概述

“互联网+”旨在利用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等现代信息技术,促进传统产业与电子商务的融合,助力传统产业的转型升级,提高我国经济发展能力与收益,从而推动国民经济的有序发展。而“互联网+”背景下的林业电商,指的是将林产品销售信息化、智慧化,利用互联网信息技术解决线下销售存在的诸多问题。

我国林产品销售涉及范围较广,主要包括草木花卉、木制家具、森林食品。目前我国林业电商发展仍属于过渡时期,面临着“成本高、运输难、库存多”等问题。首先,林区大多分布在偏远地区,呈分散式经营,无法形成规模经济,交通与通讯的不便也对林产品销售造成了极大阻碍,仅仅将产品运往销售商这一环节就产生了高昂的运输成本,而线上销售能够最大化地压缩这一环节的成本。其次,信息不对称导致的供求不匹配问题让库存积压成为常态,这也导致了仓储成本的升高。“互联网+”背景下,利用大数据收集并分析消费行为,能够精准预测销量,同时结合市场需求,有目的、有计划地进行生产,从而有效解决库存积压问题,信息不对称问题也能够通过建立销售数据库解决[5]。再者,线上销售大量节约了人力与时间,降低了成本,同时也达到了良好的网络宣传效果。

3 我国林业电商发展共性问题

3.1 缺乏专业人才

林业电商的发展需要大批专业人才的助力,这些从业人员不仅需要掌握林业知识,还要了解电商运作和互联网技术,全方位的知识与技术支撑才能有效推动林业电商的长远发展。目前我国此类专业人才稀少,这对林业电商的发展极为不利。此外,虽然国家有相关扶持政策,但林区地理位置偏僻,当地教育水平落后,本地人才储备严重不足[6],只能依靠外来人才,但林区生活条件艰苦、整体待遇落后,2016—2018我国林区分地域平均工资如图1所示,仅2017、2018年东部地区平均工资达到当年城镇非私营单位平均工资。各方面条件的落后,都导致真正愿意深入林区发展的技术人才寥寥无几,使林业电商在发展初期就缺乏前进动力,难以实现更进一步的目标。

图1 2016—2018年我国林区分地域平均工资

图 2 2019年我国冷链物流企业分布

3.2 林区物流发展落后

我国快递业发展极为迅速,在城区甚至能够实现“当日达”,但在乡镇及偏远地区,“最后一公里问题”仍然存在并深刻影响着当地居民的生活。就林业而言,对于树苗等货物,要求运输设备配备保鲜的冷链存储设施,而我国冷链物流相较于普通物流而言,发展尚不完善,存在着设备落后、管理不善、成本高、冷链企业分布不均等诸多问题,2019年我国冷链物流企业分布如图2。由图可知,我国冷链物流企业大多分布在经济较发达区域,而我国天然林区主要分布在东北和西南地区,当地冷链物流企业数占比仅16%,无法完全满足林产品运输需求。此外,对于体积大、重量大的成套木质家具,如何销往乡镇农村等物流发展落后的地区,也成为林业电商发展的亟待解决的问题。

3.3 产品标准化程度低

林业作为我国传统基础产业,其产业结构受经济发展影响不断优化,呈现出一二三产业向三二一产业的发展趋势,至2018年我国已有519家林业龙头企业和261家标准化示范企业,但林产品种类繁杂,尤其是初级林产品形态大小各不相同,难以制定统一标准,要想将林产品上线销售,势必要制定统一的标准,这也为林业电商带来了巨大困扰。此外,林业下属的森林食品产业,存在着一些自主经营的农户,在这些产品上线经营前需要经过严格的森林食品认证,才能保证劣质产品不会流入市场,如何集中管理散户、培训散户,也成为林业电商发展的一大问题。

3.4 品牌知名度低

我国林业电商尚处于新生阶段,品牌发展呈小众化趋势,尚未涌现大批知名度较高的品牌。中国品牌力指数(C-BPI)作为我国首个品牌价值体系,能够直观地反映影响消费者对于品牌的认知度与忠诚度,以林业下属主要行业纯实木地板业为例,其近5年品牌力指数如图3所示。由图可知,纯实木地板行业中连续5年上榜的企业仅7家,且品牌力指数得分出现断层,370~450得分区间出现空白,说明该行业品牌建设尚未达到较高水平,无法充分发挥品牌效应。品牌知名度在一定程度上代表着好口碑、高质量,高知名度更容易引起消费者的关注、赢得消费者的青睐与信任,同时培养消费者的忠诚度,达到稳定并提升销量的目的,充分发挥品牌效应,提高企业在同类市场的竞争力,为企业未来的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图 3 2015—2019年我国纯实木地板行业品牌力指数

3.5 信息不对称问题严重

在林产品销售过程中,常常会出现供过于求的现象,这就导致大量库存积压,无法及时流转,大大增加了成本,生产者不了解市场情况、交易信息不对称是库存积压现象产生的主要原因。一些分散经营的商户对市场了解不够准确,仅凭经验及市场价格就随意制定产量,市场价格高就大量生产,市场价格低就减少生产,始终无法做到产销平衡,最终加剧了产品市场价格的波动。

4 我国林业电商发展建议

林业电商的发展应当得到多方的支持,电商从业者应当立足产品进行适度宣传营销,筛选优质林产品,致力于打造国民林产品牌;林区作为供货商,应当以提高产品品质为重中之重,优化林区环境、改善运输条件。对此,本文提出以下建议:

①着重培养专业人才,助推林业电商稳步前进。人才是社会发展的根本,解决人才问题可先从当地居民入手。林区居民对于林区环境及林木知识更为了解,可以开展电商培训课程,组织当地居民学习,以培养本土人才为主,同时建立技术人才引进机制,提高人才待遇,优化生活环境,从而实现林区人才与技术人才的强强联合[7],将林业电商打造成年轻一代向往的绿色金融区,为林业电商的发展注入新鲜活力。

②建设林区绿色物流网络,切实解决“最后一公里”问题。林业电商发展的首要问题就是物流问题,对此,可以加强林业物流信息化建设,实现产销与物流的信息共享,达到降成本、去库存的目的。同时加快建设林业专用物流网络,有效降低运输成本,提升运输效率。经济的发展理应兼顾环境与收益,大宗林产品的运输意味着大量的包装耗材,长途运输也会比普通快递产生更多的尾气与噪音污染,为减少污染,可以二次回收利用包装材料,避免浪费,或者采用可循环使用材料进行包装,做到绿色输出、绿色供应[8-10]。

图4 林产品交易信息共享体系

③加强基础设施建设[11],强化林产品标准意识。林业电商的长远发展离不开完善的基础设施,电商从业者及国家相关部门应当加强产业基础设施建设,统筹兼顾林区生态环境与林产品加工环节,加大道路建设资金投入[11-13],定期检修林区道路,合理规划林区物流运输网络,重点解决物流运输难的问题。同时制定林产品生产标准,提高产品上线标准,坚决抵制质量低下、参差不齐的产品流入市场,扰乱市场规则,营造良好的销售氛围,给予消费者更好的购物体验。适度宣传营销,提升品牌知名度。企业可以在电视、地铁及网络上适度投放产品广告,首先在视觉上进入人们生活,逐步提升品牌在消费者心中形象,同时开放线下门店体验服务,此外,企业可以在线上线下同时预告活动方案,提前营造购物氛围,提升消费者的参与感,利用O2O模式实现线上线下销售的相互促进,在提升企业效益的同时优化消费者的体验,同时有效降低退换货率,减少时间成本。

④建立林产品交易信息平台,有效解决信息不对称问题。针对散户经营过程中出现的信息不对称现象,可以建立如图4所示的林产品交易信息共享体系,分区域收集生产者生产信息,上传至公共林产品交易信息平台[14-15],形成透明、完善的林产品交易信息数据库,为生产者制定产销计划提供参考。同时对散户进行技能培训,充分利用龙头企业及示范基地的影响力指导散户进行有计划、有目的、有规律地进行生产,带动散户开展高效率的生产经营活动。

猜你喜欢

林产品林区林业
学思践悟 | 隋洪波代表:作好“林区三问”新答卷
◎Paper Excellence 收购Resolute 林产品公司
欢迎订阅《林业科学研究》
祁连山青海云杉林分布对土壤交换性盐基组成及比例的影响
《林业科学》征稿简则
《林业科技》征稿简则
林产品供应链研究综述*
land produces
昌宁林区有了首条水泥防火通道
非木质林产品认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