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广绣金银线绣工艺探析

2022-01-08

客家文博 2021年4期
关键词:银线针法刺绣

李 晋

刺绣产生于生活实践,是我国人民生活中流传最广的古老工艺之一。刺绣最早的记载在文献中是虞舜时期,《尚书·益稷》中记载:“予欲观古人之象,日、月、星辰、山、龙、华虫六章画于衣也,藻、火、粉、米、黼、黻、絺、绣、以五彩彰施于五色,作服。汝明。” 1“以日、月、星辰、山、龙、华虫六章画于衣也,藻、火、粉、米、黼、黻绣于裳也。”2 十二章的绘绣并用,证明了虞舜时期已用刺绣纹样装饰服装。至唐宋,开始从装饰服装和帷幕等生活用品进而仿制书画名迹、饰件等,一度盛行。关于广绣的记载,唐人苏颚在《杜阳杂编》中载:“唐永贞元年,南海贡奇女卢眉娘,年十四,工巧无比,能于一尺绢上绣《法华经》七卷,字之大小,不逾粟粒,而点划分明,细如毫发。”3明末清初屈大均《广东新语》载:“(广绣艺人)又有以孔雀毛绩为线缕,以绣至谱子及云肩袖口,金翠夺目,亦是可爱”。4由此可见,广州刺绣工艺早在一千年以前已经有了深厚的基础,技艺精湛。明清时期广绣工艺日臻成熟,其将中国传统刺绣工艺融合西方工艺美术风格,以构图饱满、色彩斑斓、形象传神、针法多变、装饰性强而名扬海内外,与蜀绣、苏绣、湘绣一起,并誉为我国“四大名绣”。

一、广绣金银线绣的历史文化成因

广绣,指以广州为中心的珠江三角洲民间刺绣工艺的总称,包括广州、佛山、南海、番禺、顺德、东莞、宝安、香山、台山等地的刺绣,是中国传统刺绣工艺中极具自身特色的品种。广绣中最具特色的工艺之一是其中的金银线绣工艺,俗称为“钉金”或“盘金”。虽在明代以前,关于广绣金银线绣的记载暂未有发现,但明嘉靖三十五年(1556年),葡萄牙人克路士(1520~1570)在广州逗留数十日写下的《中国志》游记中写道:

(广州)很多手工业工人都为出口贸易而工作。制出的产品也丰富多彩。有用彩色丝线盘曲绣在鞋面上的绣花鞋、彩漆会画盒、硬木家具、镀金的铜盘、瓷器等,都是绝妙的艺术品。5

在克路士记载的几种广州绝妙手工艺品,首当其冲的便是用彩色丝线盘曲绣成的绣花鞋,可见明代盘绣工艺已非常成熟。

而从广州本地考古发现亦可证实明代广州盘绣工艺亦或金银线绣工艺水平之高。1956年底至1957年初,广州市文物管理委员会在广州东山梅花村南面,发掘的明代正德年间南海县人戴缙夫妇墓葬中出土了多件精美金银线绣衣裙,据《戴缙夫妇墓清理报告》记录,戴缙的殓装第十四层用绣绢巾包裹头部,绣图共两方,用金线秀凤凰形,6 其尸体穿着的服装第二层,穿绸袍一件,胸背用金线绣麒麟补子各一方,补子方度32×36厘米(图1),戴缙妻子周氏身穿金线织花锦袍一件,下身穿金线绣花裙一条。7出土的这三件金银线绣衣裙,花纹针法,都具有很高水平,很显然广州金银线绣的发源年代,至晚在明代以前就已经较为成熟。出土的这一批服装,部分收藏于广州博物馆,除了质料、花纹、工艺可供我们研究明代的纺织工艺外,也给我们提供了明代服饰的多种样式,具有价高的研究价值(图2)。

图1 明戴缙夫妇墓葬中出土金线绣麒麟补子

图2 明戴缙夫妇墓葬中出土织花缎衫

清乾隆年间,“一口通商”政策的实施,更是促进了广绣的进一步发展。据1922年出版的《南洋勘业会报告书》摘引中有这样两句记载“光绪二十六年经由广东海关出口的绣品达四十九万六千七百五十两银”“吾国绣品销外洋者广东最多”,广州普遍设立绣行、绣庄、绣坊,从事刺绣已十分普遍。广绣金银线绣,也以其针法多样、色彩华丽、构图饱满、花纹繁缛、纹理清晰、形象传神、善于变化的艺术特色而闻名宇内。

二、广绣金银线绣的分类及特点

广绣金银线绣以金银线为主要绣线,制作时先用金线或银线铺在或叠在绣地上,依靠不同色泽的绒线,把金银线好好地钉牢,并以这些色素不同的绒线来表现物象的颜色、明暗及其特点,色彩丰富的绣线和变化针法结合起来,绣品显得富丽堂皇,光彩夺目。

广绣金银线绣的传统针法主要有平绣、编绣、绕绣、凸绣、贴花绣、织锦等六类十二种8。

1.平绣

平绣是金银线绣中最基本的针法,大多数平钉的物象都适用。其针法都施于平面绣品上,操作方法比较简单,应用较广泛,其绣图细致入微,纤毫毕现,富有质感。它包括有平针(图3)、撕针(图4)两种针法9。

图3 平针基本针法图示

图4 撕针针法图示

平针,以广州博物馆藏民国红缎地金线绣花卉纹椅背套(图5)为例,采用平针,绣面顺次回旋均密,利用同色绒线把金银线钉牢固定,使花卉图案平整大方。

图5 民国红缎地金线绣花卉纹椅背套

广州博物馆藏清金鹤补子(图6)、(图7)则较椅套体现了更多的变化,采用平针针法,金线与银线相间或夹金绣,运用不同的绒线钉绣,而两种不同的线合在一起要回旋得同样的匀称无间,技术要求就更高,艺术效果更有层次。

图6 清金鹤补子及局部

图7 钉金云水龙纹裙及局部

撕针,也叫舒针,一般情况撕针只绣线条,以表现弯曲的线条为主。广州博物馆藏花鸟屏(图8、图9)中雀鸟等的胸部、嘴部及孔雀的尾部绣法,都使用了撕针,疏密不等的撕针针法,将雀鸟羽毛的飘逸和姿态的轻盈描绘地活灵活现。

图8 清红木雕八仙框白缎地绣花鸟纹掛屏及局部

图9 解放初期红缎绣麒麟送子图门帘及局部

2.编绣

使用类似编织的绣法来表现物象的特征,是一种富有图案性的针法。编绣针法有方格网针(图10)、三角网针(图11)、竹织针(图12)等三种10。

图10 方格网针法图示

图11 三角针法图示

图12 竹枝针法图示

方格网针,俗称“二莲花”或“二列针”,从广州博物馆藏清末青缎平金绣天宫赐福图挂帐(图13)局部可见,方格的横直线条都是由金银线充当,为了固实和调色,只在方格交叉点等进行绒线绣钉,金银线回旋均在绣料面上,方格的运线几乎见不到剪线。比较一般线绣的图案,很明显物象更为规整立体、起伏极具厚重感。

图13 清末青缎平金绣天宫赐福图挂帐及局部

三角网针,俗称“三莲花”或“三列针”。广州博物馆藏清仙鹤花鸟纹挂帐(图14)、民国红色棉布绣人物瑞兽花鸟纹挂件(图15)图案中均有采用三角网针法,无论是周边纹饰还是主图中的人物衣饰,均通过此针法,体现出了强烈的层次感,让图案立体分明,特点突出。

图14 清仙鹤花鸟纹挂帐局部

图15 民国红色棉布绣人物瑞兽花鸟纹挂件局部

竹织针,又名“二叠针”,是在金银线绣花篮图案时,刺绣花篮脚必用的针法。通过广州博物馆藏清绣博古文挂屏(图16)中花篮底部图案,可清晰观察到竹织针绣法,有着竹编的视觉效果,通过这种针法,让图案凹凸鲜明、简洁穏实。

图16 清绣博古文挂屏及局部

3.绕绣

绕绣,是把绕成环形的东西相叠而成,编织图案或表现物象的特征时采用的针法。主要包括扣圈和叠鳞两种针法11(图17、图18)。

图17 扣圈针法图示

图18 叠鳞针法图示

扣圈,是用金线或银线弄成一个圈子紧踏一个圈子,以绒线扣着所组成的针法。广州博物馆藏清双凤椅套(图19)和民国红色棉布绣人物瑞兽花鸟纹挂件(图20)中看,凤鸟的扣圈纹样很象鳞状,针法均匀紧密,图案扎实而丰满。远看似兽毛或羽毛,所以刺绣龙凤、走兽或鸟类等物象的身体部位也常使用这种绣法。

图19 民国红缎地金线绣凤凰牡丹纹绣件及局部

图20 清绿缎地绣凤凰花卉纹窗帘局部

叠鳞,是用并列的金线或银线所滚成的椭圆形象鳞一般的的绣图,一个叠一个所组成的针法。广州博物馆藏红色暗花缎地金银线绣凤戏牡丹纹女褂(图21)中,凤鸟身体部位所绣绘的鳞部,均采用叠鳞绣法,鳞片层层叠叠,繁而不杂,生动极具层次感。

图21 红色暗花缎地金银线绣凤戏牡丹纹女褂局部

4.凸绣

凸锈,也叫“凸高针法”(图22)。它以棉垫底,使物象隆起,然后再在其上施绣,达到立体逼真的艺术效果 12。在刺绣花卉、兽类及人物面部等均适用此法。

图22 凸绣针法图示

广州博物馆藏民国浅绿缎地绣接引童子图(图23)中的人物服饰采用这种凸绣,服饰飘逸丰满,极具动感;此外,广州博物馆藏清青缎平金绣天官赐福图挂帐(图24、图25),人物面像中眼、鼻、唇部分也运用了凸绣,让人物五官绣工精致,面相立体,凹凸有致,更显柔和温情。

图23 民国浅绿缎地绣接引童子图局部

图24 清青缎平金绣天官赐福图挂帐局部

图25 清青缎平金绣天官赐福图挂帐局部

5.贴花绣

贴花绣,以有色的乔其绒,根据绣品图案物象的大小和色泽,钉贴在绣料上,然后用金银线进行刺绣,并象勾勒似的把物象清楚地显现出来。广州博物馆藏清红地排金绣花卉纹马面裙(图26),清红缎地贴绣“百福駢臻”珍禽花卉纹横幅(图27)中运用了此法。我们看到贴绣工艺形成的图案立体强烈,随着光线的变化图案若明若暗,装饰性强,色彩悦目,并兼顾展现画面鲜艳多姿和绚丽夺目的要求。广州博物馆藏的刺绣旗袍等实用品也运用到此法,尤擅在表现花鸟题材的图样时效果显著。

图26 清红地排金绣花卉纹马面裙及局部

图27 清红缎地贴绣“百福駢臻”珍禽花卉纹横幅局部

6.织锦

广绣织锦,指用染好颜色的彩色经纬线,经提花、织造工艺织出图案的织物。织锦类的针法,主要是通过绒线在银线上的图案性的交织,以构成花纹艳丽,织造精细纹样。针法有织锦(图28)、锦上织花(图29)、锦上添花(图30)等三种13。

图28 织锦针法图示

图29 锦上织花针法图示

图30 锦上添花针法图示

织锦是在平排的银线上,以绒线钉成小方格,并綴以海棠花、桂花或九针的图案的针法。从广州博物馆藏清红缎绣花恭座椅套中花瓶图(图31)看,花瓶的器身采用的是织锦绣法,运用反差强烈的颜色组成精致的图案,质地坚柔,色泽华丽,具有浓郁的岭南风格。

图31 红缎绣花恭座椅套及局部

锦上织花,是一边织锦的同时,一边参照织锦的方法织绣花样。广州博物馆藏清银线品兰地梅花纹瑞草绦(图32),便是采用锦上织花绣法,织花与纹样吻合,图案规整,色泽对比和谐。刺绣花鸟、人物、山水亦可运用此法。

图32 清银线品兰地梅花纹瑞草绦

锦上添花,指在织锦图案的基础上再添绣花样的技法。广州博物馆藏清蓝地金色斜万字广缎(图33)、清银线银地五彩时花牡丹绦(图34)即运用此针法,先用“织锦”的方法把底层绣好的同时,在预留的地方绣上添花。从广州博物馆藏织绣类文物看,通常的博古纹、花边等图案多为此绣法。

图33 清蓝地金色斜万字广缎局部

图34 清银线银地五彩时花牡丹绦

三、结语

传统广绣除金银线绣外,还具有很多丰富且变化万端的针法,广绣绣品的构图饱满,繁而不乱,针步均匀,光亮平整,纹理清晰分明,物像形神兼备,充分体现地方风格和艺术特色。不仅是品质高的生活用品,又是富有收藏意义的精美艺术品。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的广绣,其材料、技艺方法、艺术风格、审美方式等方面与其它的刺绣都有着一定的区别。广绣艺人们不断解放思想,大胆创造,予以改革,结合传统技艺与现代艺术元素,在创作设计时既贴近生活又重视传统,承前启后,继往开来,正呈现出新的艺术效果和感染力,将优秀的广绣艺术传统代代相传。博物馆有责任和义务收藏整理和研究中国传统手工艺的历史,挖掘其中蕴含的物质文化遗产和非物质文化遗产,探究其背后的时代文化内涵,促进民族文化历史的保护与传承。

注释:

1 李学勤.十三经注疏(标点本)[M].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116.

2 同[1],第119页。

3〔唐〕苏鹗.杜阳杂编[M].中华书局,1978:33.

4〔清〕屈大均.广东新语[M].中华书局,1978:427.

5 龚泊洪.万缕金丝——广州刺绣[M].广东教育出版社,2010:14.

6 黄文宽.戴缙夫妇墓清理报告[J].考古学报,1957(3):113.

7 同[6],第114页。

8 广州市工艺美术研究所.广州刺绣针法[M].广东人民出版社出版,1959:31.

9 同[8],第32页。

10 同[8],第36页。

11 同[8],第38页。

12 同[8],第39页。

13 同[8],第33页。

猜你喜欢

银线针法刺绣
董氏奇穴动气针法治疗下肢骨折内固定术后肿胀的疗效观察
揿针穴位埋针法在胸腰椎骨折术后患者便秘中的干预价值
手指飞舞 编出玲珑花边
刺绣织成的日本传统美食
起风了
李雅华:精美的石头能“刺绣”
问缘
【花样盛年·欲望清单】华美刺绣
竹zhú 笋sǔn
湘绣针法的英译方法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