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肇庆古城墙南薰门遗址发掘简报

2022-01-08陈雨生

客家文博 2021年4期
关键词:平铺隔墙门道

陈雨生

肇庆古城墙遗址位于广东省肇庆市端州区宋城路,始建于北宋,“高要城,即今府治。汉置县治此。宋皇佑中始筑城,环土为垣。政和三年改筑石城。明洪武元年复增拓之,天顺、嘉靖间皆尝修筑。有四门。城周四里有奇。”1肇庆古城平面略呈长方形,东西长、南北窄,周长约2800米,保存比较完整。城墙原依丘陵而建,北近七星岩,再北为北岭山,其南地势较低,紧邻西江(图1)。2001年被列为第五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图1 肇庆古城墙南薰门遗址位置示意图

2017年,为配合古城墙申遗和肇庆市府城保护复兴项目,广东省文物考古研究所、肇庆市博物馆对肇庆古城墙遗址进行了考古调查勘探,在此基础上,2017年6月至12月,对肇庆古城墙的朝天门(北门)、南薰门(南门)、景星门(西门)遗址进行了考古发掘,发掘面积2000平方米。发掘分为3区,本简报报道Ⅱ区(南薰门)发掘的主要收获。南薰门即肇庆古城的南门,共布正方向10×10m2探方10个,因发掘、安全所需,个别有扩方或局部未做发掘(图2)。本区发掘清理出城门、月城与其它相关遗迹等,出土铭文砖、柱础石、瓦当、滴水等建筑构件,以及陶、瓷、玉、石等生活用器,遗存年代以明清至民国时期为主。

图2 南薰门遗址总平面图

一、地层堆积

门道处和月城内堆积主要为民国时期回填的废弃堆积,形成时间短,堆积层较厚,包含大量生活、建筑垃圾。但门道处与月城内堆积又有明显差异,故分别介绍。

(一)门道处堆积

以TN1E4、TN1E5南壁为例(图3),介绍如下:

图3 TN1E4、TN1E5南壁剖面图

第①层:灰白色现代路土,厚0.05~0.1米。碎石与水泥砂浆筑成。

第②层:深灰色土,厚0~0.2米。土质较致密,包含碎砖、瓦片和塑料制品等。出土较多近现代青花瓷片。门道前端夯土遗迹开口此层下。

第③层:黄灰色土,厚0~2.05米。土质疏松,包含大量碎砖、瓦片。主要分布于TN1E4东部、TN1E5西部,即门道处,两侧薄中间厚呈沟状。出土少量清至民国时期青花瓷片。门道东壁开口此层下。

第④层:黄褐色粘土,厚1.1~2.9米。土质疏松,包含大量碎砖。主要分布于门道处,两侧高中间低。出土零星瓷片。

第⑤层:红褐色粘土,厚0.95~1.45米。土质疏松,包含较多石条、碎砖及白灰等。主要分布于门道内及其两端。出土少量清至民国时期的青花瓷片。

(二)月城内堆积

以TG1和TS3E5东壁为例(图4),介绍如下:

图4 TG1、TS3E5东壁剖面图

第①层:黄灰色土,厚0.05~0.1米。土质疏松。包含较多红砖、碎石、水泥等现代建筑垃圾。

第②层:深灰色土,厚0.9~2.3米。土质疏松。包含大量碎砖、瓦片等。南薄北厚,表面近水平。出土较多清至民国时期的青花瓷片。

第③层:浅灰色土,厚0.45~0.6米。土质疏松,包含大量碎砖、瓦片,局部呈纯砖瓦碎片堆积。南高北低,呈斜坡状。出土较多清至民国时期青花瓷片。

第④层:黄灰色土,厚0~2米。土质疏松,包含较多碎砖、瓦片和白灰等。主要分布于探沟东南部,南高北低,南厚北薄,呈斜坡状。出土少量清至民国时期青花瓷片。

第⑤层:深灰色土,厚0.55~1.35米。土质疏松,包含大量碎砖。西高东低,西厚北薄,呈斜坡状。出土少量清至民国时期青花瓷片。

二、遗迹

(一)城门

清理城门遗址1处,可细分为城门墩台、门楼与门道等部分(图5)。

图5 城门遗址平、剖面图

1.城门墩台

除东西两侧偏北处被现代修缮城墙所叠压外,已揭露大部,整体保存较完整。城门墩台平面形状呈长方形,东西长约26.7米,南北宽约13.7米,残高约4.4米。四壁陡直,收分小于0.5米。从建筑结构上看,城门墩台与两侧城墙是分别修筑的,墩台的营造方法为:以较纯净的、土质较硬的红褐色山岗土夯筑,但夯层不明显;四周以长方形砖砌墙包边,墙宽1.40~1.75米,底部为条石砌筑墙基。包边砖墙外沿砌筑规整,砌法以一顺一丁为主,砖缝之间以白灰勾缝粘合,内侧多用残砖,略显杂乱无章。外侧墙面平整陡直,表面以水泥与石灰砂浆批荡,厚度1~3厘米。用砖规格常见两种:一为青灰色砖,规格16×34-6厘米,此类砖烧制火候较高,质地坚硬,部分砖面见有“军造”字样;二为黄色砖,规格18×36-5厘米,烧制火候及质地较前者略差,部分砖面见有“四会二”等字样。

2.门楼

门楼地面建筑无存,基座破坏严重,与城门墩台已不可分。仅于城门墩台顶部清理出砖砌柱洞6个,对称分布于门道东、西两侧,依发现柱洞时间的先后编号,门道东侧柱洞自北向南分别编号D1、D6、D2,西侧柱洞自北向南编号分别为D3、D5、D4。

一号柱洞(D1)位于门道东侧、城门墩台近北端,西距门道东壁约3.4米(以柱洞中心计算,后同),北距城门墩台北壁约1.95米。开口现代路土层下,距地表约0.15米。保存较完整。平面形状近圆形,内径约0.64、外径0.9、残深约0.76米。周壁以灰色半砖和少量完整砖平铺叠砌,北壁与墩台包边墙相接。柱洞内壁上部较直,下部近底略内收,砌砖较规整,残存砖10~11层。底较平,为红褐色土,较纯净,与墩台夯土基本相同,土质坚硬。内填夹浅灰斑黄褐色土,土质松疏,包含少量碎砖,出土少量布纹瓦片、素面陶片等。

二号柱洞(D2)位于门道东侧、城门墩台近南端,北距D6约2.8米,西距门道东壁约3.8米,南距墩台南壁约1.85米。开口现代路土层下,距地表约0.15米。保存较完整。平面近圆形,内径约0.62、外径约0.9、残深约0.6米,口部北高南低。周壁以灰色半砖和少量完整砖平铺叠砌,南壁与墩台包边墙相接。内壁较直,砌砖较规整,残存砖8~9层。底较平,为红褐色墩台夯土。内填夹浅灰斑黄褐色土,土质松疏,包含少量碎砖,出土少量布纹瓦片等。

三号柱洞(D3)位于门道西侧、城门墩台近北端,北距墩台北壁约1.9米。与D1对称分布于门道两侧,二者相距约11米。北侧残毁。平面近圆形,内径0.6~0.62、外径约0.9、残深约0.22米。从解剖的情况看,结构与D1、D2基本相同。残存砖4层。内填夹浅灰斑黄褐色土,土质松疏,未出土遗物。

四号柱洞(D4)位于门道西侧、城门墩台近南端,距墩台南壁约1.85米。与D2对称分布于门道两侧,二者相距约10.7米。开口现代路土层下,距地表约0.25米。西北侧残毁。平面近圆形,内径约0.62米。向下解剖约0.1米,结构与D1、D2基本相同。内填夹浅灰斑黄褐色土,土质较松疏,包含少量碎砖。

五号柱洞(D5)位于门道西侧、城门墩台中南部,北距D3约7、南距D4约2.8米。开口现代路土层下,距地表约0.15米。保存较差,南部残毁。现存部分平面近半圆,内径约0.62、残深约0.42米。结构与上述柱洞基本相同,残存砖5~6层。内填黄褐色杂土,土质松疏,未出土遗物。

六号柱洞(D6)位于门道东侧,北距D1约7、南距D2约2.8米,西距门道东壁约3.3米。与D5对称分布于门道两侧,二者相距约10.6米。开口现代路土层下,距地表约0.2米。保存很差,残存北部少许。平面近圆形,内径约0.62、残深0.04~0.14米。结构与上述柱洞基本相同,残存砖2层。内填夹浅灰斑黄褐色土,土质松疏,包含少量碎砖。

3.门道

门道位于城门墩台中部,正南北向,长约14.6米。由南、北两段组成,南窄北宽,底平面呈“凸”字形,南段宽3.5、北段宽4.5米。发掘时考虑安全因素,门道南部东西两侧各保留部分填土,以支撑防护支架,故未揭露门道两段相接处,北段已揭露长度约8.9米。

(1)夯土遗迹

门道废弃后于其内南段筑夯土封堵,距地表深约0.35、南北长3.5~3.8、东西宽3.6、厚4.7米。夯土为黄褐色粘土自下而上逐层夯筑,土质坚硬,夯层厚0.15~0.2米,夯层之间均夹有一薄层白灰面,可能为防止行夯时粘连。夯土包含少量砖渣、瓦砾、粗沙等,出土少量布纹板瓦、青绿釉瓦当。

(2)侧壁与券顶

门道东、西两壁保存较好,东壁残高0.85~2.45米,宽1.4~1.85米。壁面陡直,收分约1厘米,以规格不一的条石错缝叠砌,砌法每层多顺一丁,用白石灰勾缝粘合。石壁外侧以长方形砖错缝平铺叠砌,与“丁”向条石咬合,完整砖与半砖并用,外侧边沿不规整。西壁残高1.2~2.2米,宽1.4~2米。壁面陡直,收分约2厘米,筑法与东壁相同。用砖常见规格有两种:16×34-6厘米、18×36-5厘米,以后者居多。条石规格差异略大,以90×25-20厘米为主。门道两壁皆有白灰批荡,厚度2~4厘米,可分三层,层厚0.5~1厘米。每层批荡表面均见有红色颜料涂饰,最外层批荡另用白石灰作水平线条装饰,线条间距约0.36米。

门道顶部破坏无存,仅存两侧砌砖。本次发掘在景星门(西门)遗址清理出同时期门道遗迹,两壁顶部残存起券处和部分券顶石,据此推断,南薰门遗址门道顶部应为石砌券顶。

(3)闸门

门道南段底部有两条东西向灰砂凹槽,平行排列,间距约2.2米,南侧凹槽距门道南端约1.4米。凹槽两端被门道两侧保留的夯土所叠压,未完整揭露。南侧凹槽保存较差,边沿大部破损,平面近长方形,长约2、残宽约0.1、残深0.03~0.05米;北侧凹槽保存稍好,平面近长方形,长约2、残宽约0.12、深约0.05米。门道两壁上部各有凹槽一处,东西对称,揭露甚少,破坏较严重,从位置上判断,应与上述门道底部南侧凹槽相对应。

城门门道多以装门处分为内外两段,内宽外窄,易守难攻。结合本次发掘于景星门(西门)遗址揭露的城门遗迹情况,门道结构与南薰门遗址门道相似,长12米,前窄后宽,前段长3.7、后段长8.3米,前后段相接处两壁上部对称设有凹槽,应为闸门位置。由此推断南薰门遗址发现的门道底部及两壁上部凹槽应为闸门所在,可能存在两道闸门。

(4)门洞底部路面

门道底部为路面,依据叠压关系可分为上下两层。

第一层路面,北部出门道与城内道路相接。南北向,东西宽约3.7米,路面中部被晚期破坏无存,残存东、西两侧,为黄灰色土夹碎砖、瓦片筑成,土质坚硬,整体南部稍高,北部略低。路面厚约15厘米,其下垫土可分两层:①层,灰褐色沙土,土质较致密,包含少量碎石、碎砖和白灰颗粒等,厚10~15厘米,未出土遗物。②层,夹黄褐斑深灰色土,土质较松疏,包含少量碎石、碎砖,厚10~20厘米。出土零星清花瓷片,时代应属晚清至民国时期。

第二层路面,开口第一层路面垫土下,揭露面积较小。路面为较纯净的黄褐粘土夯筑而成,土质极其坚硬,揭露部分东西宽约2.2米,南北约1米。

(5)门道排水沟

门道底部两侧各有一条排水沟,编号分别为G2、G3,均为水泥灰砂建造,形制结构相同,其年代与门道底部第一层路面基本一致,属民国时期。

G2紧依门道西壁,保存较好,南北向。北端于门道口向东折转,而后向北延伸至发掘区外。为安全考虑,南端仅揭露至门洞内保留的夯土处。已揭露部分呈长条状,南北长约11.7米,东西宽约0.2米,深约0.15米。沟壁及底均为水泥灰砂筑成,剖面呈长方形,壁较陡直,底部南高北低。

G3紧依门道东壁,保存较好,南北向。已揭露部分南北长11.75米,东西宽约0.2米,深约0.1~0.15米。形制结构与G2基本相同。

(6)水闸

清理水闸1座。位于门道前端,与城门墩台南侧外壁相接,距地表约0.9米。水闸由东、西对称的两个闸墩与底部墩台构成,立面呈“凹”字形。水闸内宽约3.6米,厚约2米。

西侧闸墩,平面呈直角扇形,顶部为平面,外壁微弧,内壁陡直,前窄后宽。闸墩为青砖、水泥砌成,四周用水泥粉饰,表面光滑,顶部东西最宽约1.3米,南北长约2米,高约3.8米。

东侧闸墩形制与西侧基本相同,宽度较西侧略小,顶部东西最宽约1.15米。两闸墩内壁对称,各有竖向方形门槽两道,间距约1米,门槽宽约0.15~0.2米,深0.15米。

水闸底部铺设石条,北部残毁严重。表面用水泥涂饰,较平整,其上见有两道方形门槽,与两侧闸墩内壁门槽相接,北侧门槽残损较多。

门槽为两块石条拼合而成,组装方式为:在一块石条的一边凿出“L”形缺口,与另一块边缘完整的石板拼接形成门槽。

(二)月城

月城位于城门墩台南侧,平面呈不规则圆角矩形,东西长约29米,南北宽约17.45米,由东、西、南三墙合围而成,北接城门墩台。墙体结构为中间填土,内、外两侧以砖墙包边,内外墙之间设隔墙支撑,南墙的内侧墙面缩进约0.40米,与东、西两墙相接处形成错位,连接处的夹角分别为82°、77°(图6)。

图6 月城平面图

1.东墙

北接城门墩台南壁,外包边墙伸入墩台东侧约0.35米,局部被现代房基叠压。方向4°,南北长约14.9米,宽约2.7~3.1米。外包边墙宽0.6~0.7米,墙体以长方形青灰砖平铺叠砌,砖缝用白灰勾缝粘合,内壁揭露高度约0.9米,砌法未见明显规律,外壁较规整砌法以三顺一丁为主。内包边墙宽约0.85~0.95米,墙体砌筑方法与外包边墙大致相同。用砖常见规格20×10-5厘米。内、外包边墙间距1.55~1.60米,中间填黄灰色沙土,土质松疏,夹较多碎砖、瓦片。

东墙北段内外墙间填土之上,残存少许砖铺面,分布范围较小,破坏严重,铺砖较零乱,所用砖有两种:一为长方形灰色砖,规格20×10-5厘米,二为灰白色砖,未见完整砖,宽约15、厚约5厘米。该砖铺面北侧见隔墙一道,编号隔墙6。

隔墙6:位于东墙近北端,东西向,宽约0.3~0.35米,揭露部分高约0.2米。墙体以三道长方形砖顺向错缝平铺叠砌,不甚规整。

2.南墙

顶部近完全揭露,局部被现代砖墙、砖柱叠压或打破,总体保存较好。方向169°,长26.4米(以外侧墙体长度计算),宽3.45~3.95米,外侧高出现地面约3.5米。内包边砖墙宽约0.75、外包边砖墙宽0.8~0.85米,间距2~2.4米,包边墙平面所见砌砖结构以及其间填土与东墙基本相同。

内外包边墙之间发现隔墙4道,近南北向,自东向西编为隔墙1~3,说明如下:

隔墙1,位于南墙的东端,宽约0.3米,以三道长方形砖顺向错缝平铺叠砌。墙体中段被晚期扰动,砌砖较散乱。

隔墙2,位于隔墙1西侧,相距约2.2米。宽约0.35米,砌法与隔墙1相同。墙体中段被晚期扰动,砌砖散乱。

隔墙3,位于南墙近西端,墙体南端被现代建筑破坏,东距隔墙2约11.6米。宽0.3~0.35米,砌法与隔墙1相同。

隔墙7:位于南墙近中部,东距隔墙2约5.65米,西距隔墙3约5.8米,北部未揭露。揭露部分宽约0.35米,砌法与隔墙1相同。

南墙顶部残存砖铺面,据层位和结构编为一、二号砖铺面。

一号砖铺面位于南墙的中西部,破坏严重,残存较少,原范围不清,直接叠压于二号砖铺面之上,以长方形青灰砖顺向错缝平铺墁地,砖多断裂。用砖常见规格25×10-5厘米(图7)。

图7 一、二号砖铺面(其二)平面图

二号砖铺面破坏甚多,现残存两处,其一位于南墙中东部,分布面积约3平方米,其二位于南墙的中西部,北端被一号砖铺面叠压,分布面积约2平方米,地面以长方形青灰砖顺向错缝侧砌铺墁。用砖常见规格25×10-5厘米(图7、图8)。

图8 二号砖铺面(其一)平面图

本次发掘揭露了部分南墙内壁面,揭露部分高约4.6米(未至底),壁面陡直,以长方形青灰砖错缝叠砌,砌法为三顺一丁,即每三层顺砖间隔一层丁砖,砖缝用白灰勾缝粘合。用砖常见规格:20×10-5厘米(图9)。

图9 月城南墙内立面局部正视图

3.西墙

北接城门墩台南壁,外包边墙伸入墩台东侧约0.35米,局部被现代砖柱打破。方向1°,长约10.7米,宽约3.05~3.95米,外侧高出现地面约4.5米。外包边墙宽0.8~0.95、内包边墙宽约0.6~0.75米,间距1.65~1.7米,用砖常见规格20×10-5厘米。墙体北端内外墙间填土之上,残存砖铺面一处,保存较差,主要为长方形青灰砖东西向平铺,以碎砖居多,完整砖常见规格20×10-5厘米。

内外包边墙之间发现东西向隔墙2道,自南向北编为隔墙4、隔墙5。

隔墙4,位于西墙南部,中东部被现代砖墙叠压。宽约0.32米,墙体以三道长方形砖顺向错缝平铺叠砌。

隔墙5,位于西墙中部,南距隔墙4约3.7米。宽约0.32米,砌法与隔墙4相同。

4.附属建筑

一号附属建筑,位于月城东南角内外包边砖墙之间,被现代扰坑打破。平面呈长方形,已揭露部分南北长约2.35、东西宽约1.25、残高0.25~1.26米。分西南、东北两台面,西南台面高出东北台面约0.84米。西南台面揭露的铺砖破坏较少,为长方形青灰砖平铺,铺砖无明显规律。东北台面铺砖破坏较多,仅残存西南部少许,为长方形青灰砖“一”字形平铺。四面墙体均以长方形青灰砖错缝平铺叠砌,东南侧墙体紧贴月城墙外包边墙内壁,宽约0.45米,其余三面墙体尺寸不明。西北角设过道通往月城内,宽约0.5米,过道底部为三级砖砌台阶,每级台阶高0.05~0.1米,宽约0.1米。

二号附属建筑,位于月城西南角。平面近三角形,由东墙、北部台阶与月城外墙围合而成。东部砖墙近南北向,长约1.6、宽约0.35米,揭露部分高约0.25米,北端略有破坏,南端与月城南墙的外墙内壁相接,墙体以长方形青灰砖顺向错缝平铺叠砌,内壁略外弧。北部台阶为三层砖台,自北向南依次渐低。第一层砖台残存7块长方形青灰砖丁向侧砌,南部顺向侧砌一排包边砖,东西残长约0.45、宽约0.25米。第二层砖台顶部以长方形砖侧砌,残存东端三块,下部用砖平铺,砖台东西长约1.25、宽约0.28、残高0.05~0.15米。第三层砖台台面残存一层长方形砖平铺,下为黄褐色沙土,东西残长约0.96、宽约0.3、残高约0.05米。

5.月城门

位于月城西侧近北端。门道废弃后以砖墙封堵,为安全考虑,仅揭露门道外侧入口。方向84°,净宽约2.4、净高约2.15米。两壁以长方形砖顺向错缝平铺叠砌,净高1.4米处向上起券,券砖三层。门外两侧对称竖立一长方形石条,南侧石条高出地面约1.65米,宽0.34、厚0.26米。北侧石条因镶入晚期砖墙内,仅知高约1.6、厚约0.3米,宽度不详(图10)。

图10 月城西门及月城西墙外立面正视图

6.月城底部路面

月城底部共清理出3层路面(图11)。

图11 月城底部路面平面分布图

第一层路面,仅揭露路面北部,位于水闸南侧,距地表约4.6米。东西向。路面以黄灰土夹碎砖、瓦片等夯筑而成,较坚硬,厚约6~8厘米。北侧见有数块条石呈东西向平铺,应为路基包边。

在第一层路面北侧进行解剖,于其下又发现两层路面,由于揭露面积有限,无法准确得知路面走向,据第一层路面与月城门道设置情况推断,应为东西向。

第二层路面为砖铺面,北部破坏严重,揭露部分东西长3、残宽0.25~0.5、厚0.05~0.06米。路面以长方形青灰砖东西向平铺,多为断砖,完整砖常见两种规格:20×10-5厘米、 30×15-5厘米。路面下垫土厚约0.8米,可分2层:①层,灰褐色土,土质较疏松,包含少量碎砖、瓦片,厚0.08~0.14米。②层:红褐色粘土,土质致密,较纯净,无包含物,厚0.58~0.75米。

第三层路面揭露范围较小,南北长1.3、宽0.9米。路面主要以长方形砖东西向平铺,中部南北向侧置一道长方形砖。所用多为半砖,砖色有红褐、灰白、灰色三种,以灰色砖居多,完整砖规格:30×15-5厘米。

(三)其他遗迹

1.建筑基址

共清理建筑基址5处,其中 3处位于月城内,编号建筑基址1~3号,2处位于城门墩台北侧,编号建筑基址4~5号。

(1)一号建筑基址

位于月城中东部,距地表约4.25米,保存很差。揭露部分南北长2、残宽约2.1米。建筑基址中部为南北向隔墙,长约1.5、残高约0.1米,残存砖2层。隔墙两侧以长方形砖平铺幔地,大多为断砖,砖向为东西向。铺砖有灰、红二色,以灰色居多。灰色砖仅数块完整,规格20×10-5厘米;红色砖未见完整砖,厚约4厘米。铺砖下为黄褐色夹浅灰斑土,土质坚硬,或经夯筑(图12)。

图12 一号建筑基址平面图

(2)二号建筑基址

位于月城东南部,距地表约4.15米,保存很差,仅存少许砖铺面。揭露部分平面近长方形,南北残长约1.85、残宽约0.65米。以断砖平铺,铺砖略显杂乱,大致呈南北向,砖缝较大。铺砖残存2层,厚约0.12米。未见完整砖,砖宽约10、厚约4厘米(图13)。

图13 二号建筑基址平面图

(3)四号建筑基址

位于城门墩台北侧、门道入口东侧,距地表约4.5米。南端紧依城门墩台北壁,西端与门道东壁相齐,东、北部延伸至发掘区外。揭露部分平面近长方形,东西长约2.85、宽约1.3米。底部以长方形青灰砖南北向平铺幔地,铺砖紧凑,表面平整,多用半砖,完整砖规格20×10-5厘米。北侧铺砖上残存少许黄褐土硬面,厚约3厘米;西部铺砖上见一层长方形砖东西向平铺,平面近方形,用途未知;西侧以不规则石块平铺包边。包边石之上置长方形门墩一个,近南北向摆放,长约66、宽约33、高约30厘米,通体磨光,一侧中间凿有长方形凹槽,凹槽宽约7、深约8厘米。从门墩的摆放位置及方向来看,应经扰动(图14)。

图14 四号建筑基址平面图

2.城墙护坡

(1)护坡1

位于城墙南侧、城门墩台西侧,城墙与城门墩台西壁相接处,距地表约1.75米。平面呈“L”形,分北、东两段。北段紧依城墙南壁,揭露部分长约5.9、顶宽0.7~0.75米、高约1.9米。东段紧依城门墩台西壁,与北段夹角近直角,南端与月城西墙的外墙相接,长约4.5、顶宽约0.55~0.60米。护坡为三合土夯筑,分为露明、埋深两部分,横截面呈“阶梯”状,上窄下宽。露明部分高约1米,顶部为北高南低的斜直面,表面用水泥涂饰,平整光滑。埋深部分为基础,高约0.9米,较露明部分宽出约0.25米,边沿不规整(图15)。

图15 城墙护坡平面分布图

(2)护坡2

位于护坡1外侧并与之相接。平面形状与护坡1相似,亦分北、东两段,高约1.5米,北段长约3.85、宽约1.25~1.45米,东段长约4.15、宽约1.3米。以黄褐色三合土夯筑,极为坚硬,顶部为北高南低的斜坡,坡面平整。外沿不规整,壁略斜收,壁面粗糙,应为埋深部分。该护坡应为加固护坡1所筑。

三、遗物

出土遗物不多,按用途可分为建筑构件与生活用品两类。生活用品中,青花瓷占绝大多数,年代集中在清至民国时期。该类大都出土于废弃堆积之中,与城门、月城等建筑遗迹关系不大,故简报中略过。

建筑构件有砖、瓦、瓦当、滴水等类。

(一)砖

皆长方形砖,夹砂灰陶。以铭文分类,对纹饰砖进行介绍如下。

“四会一”砖 正面戳印“四会一”,长36、宽18、厚5.5厘米(图16:1)。

“四会三”砖 侧面戳印“四会三”,长34、宽18、厚5.5厘米(图16:2)。正面戳印“四会三”,长36、宽18、厚5.5厘米(图16:3)。

“高要县”砖 正面阴刻“高要县”,长36、宽18、厚5.5厘米(图16:4)。

“新州”砖 正面戳印“新州”,长36、宽20、厚8厘米(图16:5)。正面戳印“新州”,残长20、宽18、厚6厘米(图16:6)。

“军造”砖 正面戳印“军造”,长34、宽18、厚6厘米(图16:7)。

“张一”砖 正面戳印“张一”,长36、宽18、厚5.5厘米(图16:8)。

纹饰砖 正面阴刻符号,未识别,长34、宽20、厚6厘米(图16:9)。

图16 出土铭文砖

(二)瓦

板瓦 TS1E5③:2,残损严重,夹细砂黄褐陶,正面阴刻“洪武”二字。残长5.4、残宽7.5、厚1.1~1.3厘米(图17:1)。

图17 出土瓦片与滴水

(三)瓦当

“寿”纹瓦当 3件。S1E5②:10,保存完整,夹细砂灰陶,当心饰“寿”字纹。当面直径10、边轮宽0.5、厚1.3厘米(图18:1)。TG1⑥:3,残,夹细砂黄陶,当面施绿釉,当心饰“寿”字纹。当面直径10.2、边轮宽0.5、厚1.1厘米(图18:4)。TG1②:24,残,泥质黄陶,当心饰“寿”字纹。当面直径8.4、边轮宽0.3、厚1.3厘米(图18:5)。

花卉纹瓦当 1件。TN1E4④:1,保存完整,夹细砂黄陶,表面施绿釉,边轮略宽且凸出当面,当心饰花卉纹。当面直径10.4、边轮宽1.1、厚1.1厘米(图18:2)。

莲花纹瓦当 TN1E5⑤:1,保存完整,泥质灰陶,当心饰莲花纹。当面直径2.5、边轮宽2.5、厚1.6厘米(图18:3)。

图18 出土瓦当

(四)滴水

三角形垂尖花边滴水 TS1E5③:1,夹细砂黄陶,面施绿釉,饰龙纹。与后部瓦面夹角约120°。宽20、高9~12、厚1.2厘米(图17:2)。TN1E4⑤:3,残,泥质黄陶,面施绿釉,饰花草纹。与瓦面夹角90°。残宽14、残高7.5、厚1.3厘米(图17:3)。

四、结语

南薰门遗址此前为道路等现代建筑物覆盖,加之其上堆填有较厚的废弃堆积,对遗址的保护起到了良好作用,使得本次发掘得以完整揭露遗址废弃时的情况。

通过对南薰门遗址的发掘,我们形成以下初步认识:

其一,遗址废弃于民国时期。门道后段填土包含较多门洞建筑构件,应是拆毁城门形成。门道前段的夯土极为坚硬,夯筑较好,说明封堵城门是有意识的行为,该行为发生于拆毁城门之前。门道及月城内废弃堆积层位简单,多呈中间低、两侧或四周高的形态,故回填门道及月城应是从顶部向下倾倒填土。

其二,南薰门城门系统由城门墩台、门道、水闸、城楼与月城等部分组成,各部分建造时间略有早晚。城门墩台建成于明代,门道、月城等遗迹均建成于清代,水闸则至民国时才建成。此次工作大体厘清了南薰门的年代、平面布局、建筑结构和营建方式,印证了文献中对南薰门修葺情况的记载。

其三,明代《武备志》记:“纪效新书曰,大凡城高,除垛城身必四丈,或三丈五尺,至下亦三丈,面阔必二丈五尺,底阔六丈。次城,除垛城身高二丈五尺,底阔五丈。小城,身高二丈,面阔一丈,底阔四丈。此其大较。” 2肇庆南薰门遗址及古城墙与小城规模相似,相较国内其他古城,小于北方、中原地区府城规模,应是明清时期岭南地区府城的典型规格。

其四,城门结构清晰,门道直壁券洞,前窄后宽,前段长约3.7、后段长约10.9米。内设闸门,极可能为两道,其一置于门洞前段,其二置于门洞前后段相接处。城楼仅揭露6处柱洞,面阔不知,进深应为两进,据南薰门遗址历史照片判断,城楼为重檐歇山顶,其南侧即月城北部亦设月城楼(图19)。此外,发掘虽未发现雉堞,但观照片可知,月城墙与主城墙顶部皆有雉堞,且雉堞顶部垛墙呈矩形,悬眼为单个。“元明清时期新筑或维修改建的城池城垣, 绝大部分都改‘凸’字形垛口墙为矩形形式。” 3“垛墙的变化(由唐宋前‘山’字形到明清时期平头垛墙),悬眼的变化(由单孔到‘品’字再到单孔)” 4。可见,南薰门遗址月城墙与主城墙的雉堞为明清时期典型形制。

图19 南薰门遗址古今对比图

其五,发掘工作在南薰门外发现了小城城墙、城门遗迹,考查文献,应为南薰门月城。月城源于南北朝时期的却月城;唐代始有月城的称谓,主要指修筑于水边的半圜形军事城堡,其形似新月,因而得名;南宋时,月城成为城墙防御体系的一部分,却无常式,其功能因修筑的位置不同而起到不同的防御作用,如南宋静江府城,瓮城前临护城河,河对岸筑半月形小城名“西月城”“南月城”;至明清时期,月城的形制及位置发生了变化,其功能逐渐演变至与瓮城相似,如山西《(民国)马邑县志》中记明代县城“……东西二门各有重楼,月城二座……”5,清代《(光绪)肇庆府志》、《(道光)高要县志》均称“四门月城”6。

关于瓮城形制,文献亦有记载。如北宋《武经总要前集》记:“其城外瓮城,或圆或方,视地形为之。高厚与城等,惟偏开一门,左右各随其便。”7 明代《武备志》载:“瓮城,约正城大小为广狭,门上不用敌楼,以有正城,横立可卫也。瓮城高必不减于正城,或谓瓮低城高,贼即登,可于正城卫之,孰如使不得登乎。”8

南薰门遗址月城平面呈不规则圆角矩形,形似弯月,由东、西、南三墙合围而成,北接城门墩台,墙高约4.6米,而肇庆古城南城墙高约6.5米,月城墙高度较主城墙低出较多,与文献所载瓮城形制略有差异,或是岭南地区的地域特征,为研究明清时期月城建筑形制、结构、功能提供了宝贵的资料。

其六,从南薰门遗址的发现情况来看,城门及月城结构一应俱全,军事防御功能十分完备。同时,南薰门紧邻西江,月城的另一作用便是防洪,月城墙的存在使得洪水不能直接冲击城门,进入月城的洪水又为闸门所阻。发掘在门道外侧清理出了保存较完整的民国时期水闸遗迹,充分证明肇庆古城墙南薰门不仅拥有军事防卫功能,还具备防洪功能,是集防御、防洪功能于一身的综合体系。

限于发掘面积,发掘工作未发现马道遗迹,但城门墩台、门道、门楼柱洞和月城等与城门相关的遗迹均有发现,已揭露的城门包含土、砖、石、木构建筑等,组成完整、结构复杂,保存较为理想,填补了肇庆古城城门建筑资料的空白,为研究明清时期城门形制提供了珍贵的实物资料,为肇庆古城墙遗址的保护和利用增添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领队:邓宏文

发掘:陈雨生、席松甫、龚海洋、尚中克

整理:陈雨生、席松甫

线图:席松甫

摄影:陈雨生、席松甫

图20 南薰门遗址部分遗迹

注释:

1(清)顾祖禹.《读史方舆纪要》(贺次君、施和金点校)[M].中华书局,2005:4629-4630.

2(明)茅元仪.武备志·军资乘[M].华世出版社,1984:4424.

3 贾亭立、陈薇.中国古代城墙的垛口墙形制演进轨迹[J].东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0(2):437.

4 王浩钰.中国古代城墙雉堞发展及演变探析[J].四川建筑科学研究,2013(1):253-254.

5《(民国)马邑县志》卷一《舆图志·城池》,《中国地方志集成·山西府县志辑》第10册,页14。

6《(光绪)肇庆府志》卷五《建置·城池》;《(道光)高要县志》卷七《建置略·城池》。

7(北宋)曾公亮、丁度《武经总要前集》卷十二《守城》,明万历27年刊。

8 同2,第4437页。

猜你喜欢

平铺隔墙门道
山西离石德岗遗址
沧州市南北绕城公路PPP项目装配式料仓隔墙
亲自动手做顶皇冠就算落单也不孤单
清扫机器人对光伏发电量的提升分析
清扫机器人对光伏发电量的提升分析
屈服耗能隔墙的减震性能
拆掉那些习以为常的“隔墙”
可折叠3D魔方
中俄南海联合军演的三个“门道”
回乡探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