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电白区竹子园遗址发掘简报
2022-01-08叶龙刘长
叶龙 刘长
竹子园遗址位于电白区麻岗镇仙桃园村委会上圩尾村东部,西南距离电白县城约26公里(图1)。2018年10~11月,广东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对新建茂名东站至博贺港区铁路项目用地范围内进行文物考古调查、勘探,发现该遗址。为配合新建茂名东站至博贺港区铁路项目建设,广东省文物考古研究所于2020年5~7月对竹子园遗址进行了抢救性发掘。共布设5*5米探方20个,依次编号2020DZTN1E6~TN4E4、2020DZTN3W1~TN5W2,实际发掘面积为400平方米。
图1 遗址位置示意图
一、地层堆积
遗址地层堆积南厚北薄,遗址南部地层堆积较厚,可分为四层;遗址北部地层堆积分为三层,缺少②b层,且各层堆积较薄,③层下即为生土层。
现以TS1E6东壁(图2)为例,介绍地层堆积情况:
图2 TS1E6东壁剖面图
①层:厚0.2~0.27米。灰褐色沙质土,土质疏松,包含有少量植物根系。较均匀地分布于整个探方。出土少量素面板瓦、筒瓦。为耕土层。
②a层:厚0.05~0.27米。浅黄褐色沙质黏土,土质较致密,包含少量植物根系、石英石颗粒等。探方西北部无分布,地层整体呈波浪状堆积,东南部较厚。为明代文化层。
②b层:厚0.10~0.23米。青灰色沙质黏土,土质较致密,包含少量植物根系。主要分布于探方东南部。出土少量筒瓦、板瓦。为明代文化层。
③层:厚0.08~0.28米。黄褐色沙质黏土,土质较致密,含少量红烧土颗粒。基本分布于整个探方(除西北角)。为唐代文化层。
③层下为黄色生土层及沉积岩。
二、遗迹
本次工作共发现遗迹12处,其中建筑基址1座、沟3条、灶2座、灰坑3座、废弃堆积2处、以及墓葬1座(图3)。
图3 竹子园遗址遗迹总平面图
F1 位于遗址中部,包括TN3E1东部,TN3E2、TN3E3、TN3E4、以及TN4E1、TN4E3、TN4E4南部。开口②b层下,距地表深0.15~0.75米,向下打破第③层。
F1平面呈长方形,整体东西长15.1米,南北宽4.4米,残存基址北高南低,略呈斜坡状(图4)。F1残留部分墙体和房屋倒塌形成的瓦砾堆积,墙体为黄褐色土,土质较致密,内含少量炭粒及红烧土颗粒,残存高度0.10~0.18米,宽0.35~0.90米。其为一进三开间式,进深约3.00~3.45米,开间宽度从东至西分别为3.35、3.50、6.50米。
图4 F1、G1平剖面示意图
G1 位于遗址北部,含TN4E3中部、TN4E4东南部、TN3E4东北部,开口②b层下,距地表深0.15~0.25米,平面呈“╗”形(图4)。
其中北段呈长条形,东西残长7.95、宽0.30~0.60、深0.05~0.25米,斜壁、近平底,较规整;东段呈不规则长条状,已发掘长4.80米,向东、向北分别延伸至发掘区外,宽0.30~0.45米,斜壁、平底,较规整。沟内为黄褐色填土,土质较为疏松,未分层,含少量的粉砂岩碎块,未出土文化遗物。
G2 位于遗址中部,含盖TN3E1北部、TN3E2北部、TN3E3中部、TN3E4西南部以及TN2E4北隔梁。开口③层下,距地表0.52~0.66米,向下打破生土。该沟平面形状为长条形,向南内弧,南、西端均延伸至发掘区外(图5)。
图5 G2平剖面示意图
G2东西长18.5米,宽0.55~1.55米,深0.35~0.46米。斜壁,平底,较规整,无工具痕。沟内为黄褐色填土,土质较为疏松,较纯净,含少量的砂质岩碎块,堆积整体较均匀,未分层。出土少量泥质灰陶及夹砂黄陶片。
G3 G3位于TN5W2、TN4W2,开口②b层下,距地表深0.45~0.6米,向下打破生土。整体呈西北—东南走向,平面呈长条状,向西、向南延伸至发掘区外(图6)。
图6 G3平剖面示意图
已发掘部分南北长10、宽0.3~1.5、深0.15~0.3米,斜微壁、圜底,壁略粗糙,沟边东高西低,整条沟呈北高南低之势。沟内为深青灰色沙质填土,土质较疏松,包含植物根系与红烧土粒、砾石块。出土有泥质灰陶、夹砂灰陶、泥质红陶片和瓦砾等。
Z1 位于TN4E1东南部,开口于①层下,距地表深0.17米,向下打破生土。
此灶破坏严重,保存状况较差,仅残留火膛、火道部分,根据残存复原推测该灶平面近圆形(图7)。
图7 Z1平剖面图
Z1内为黄褐色填土,土质结构较为疏松,内含少量红烧土颗粒,未出土文化遗物。整体残存南北长1.16、东西宽0.70米。火膛位于灶的南部,平面形状为近圆形,斜壁,圜底,较规整,无工具痕。直径0.50~0.60、深0.50米。火道位于Z1北部,现存可辨认有2条火道,火道周壁为红褐色烧结面,底部为生土,东西宽0.10、残长0.63米、残深0.11米。
Z2 Z2位于TN4W2东北部,开口②b层下,距地表深约0.4米,向下打破第③层。平面近似梯形,东宽西窄,上部破坏殆尽,残留底部结构(图8)。
图8 Z2平剖面图
残长约1.2、宽约0.36~0.74、深0.64~0.82米。东部有一烟道口,火膛壁内收,有明显烘烤痕迹,烧结面较为平整,圜底,整体呈漏斗状。灶内填土为深黑灰色沙质黏土,包含较多植物根系,红烧土块和小石粒。出土少量素面泥质灰陶,可辨为罐腹片与罐底,罐底有明显手捏制的痕迹。
M1 位于TN2E2西部和TN2E1东隔梁,开口于②b层下,打破生土层。该墓为竖穴土坑墓,墓口距地表深0.65米,平面形状为长方形,直壁,较规整,无工具痕,平底,较规整(图9)。墓室填土为黄褐土,土质疏松,较纯净。墓长2.5、宽0.7~0.8、深0.15~0.25米。出土1件四系罐,编号 M1:1,位于墓葬北部。因墓葬腐朽严重,人骨、棺已腐朽不可辨认,故葬式、葬具不详。
图9 M1平剖面图
H1 位于TN4W2东北角,开口②b层下,距地表深0.57米,向下打破生土。平面呈扇形(图10)。长1.4、宽0.6、深0.64米。斜壁内收,壁面粗糙,底部近平。灰坑内填土为深灰色沙质黏土,土质较疏松,包含少量植物根系与若干大块红烧土。出土遗物有泥质灰陶、夹砂灰陶和泥质灰白陶等。
图10 H1平剖面图
H2 位于TN3W1西南部,开口③层下,距地表深1.2米,向下打破生土。平面形状呈圆形(图11)、直径0.6、深0.72、底部直径0.55米。壁微斜,壁面较粗糙,底部近平,整个灰坑呈筒状。灰坑内填土分两层,第一层黄褐色黏土,土质致密,较纯净;第二层为深灰色沙质黏土,土质疏松,较纯净,无出土物。
图11 H2平剖面图
H3 H3位于TN4W1西南部,开口③层下,距地表深0.6米,向下打破生土。平面形状近圆形(图12),直径约0.82~0.88米,口部大于底部,斜壁内收,壁面粗糙,凹凸不平,未发掘至底部,发掘深度为1.24米,距地表深约1.84米,整个灰坑为锥形尖底状。灰坑内填土深褐色沙质黏土,土质疏松,包含少量植物根系。出土遗物有泥质灰陶,质地较硬,素面,轮制痕迹明显,可辨器形有罐;夹砂灰陶,素面,可辨器形为罐。
图12 H3平剖面图
DJ2 位于TS1E6西部,开口②b层下,距地表深0.2~0.5米,叠压于③层上。该遗迹为大量残瓦堆积,有筒瓦、板瓦。平面呈不规则形,主要分布在探方西部,东北部有零星分布,总体顺地势北高南低,北窄南宽,堆积层厚0.1~0.25米。瓦的形制与F1出土瓦相同,该堆积不成形,且堆积下未发现柱洞、墙基等建筑支撑设施,又位于F1南部(遗址地势北高南低,北距F1约10米),瓦片绝大部分较为残破,推测为F1的次生堆积。
三、遗物
出土遗物有碗、钵、罐、器盖、提梁、甑形器、铁器等生活用品、生产工具;以及筒瓦、板瓦、砖等建筑构件。
碗 2件。灰白胎,撇口,尖圆唇,圈足,内底微凹。
标本2020DZDJ2:1,斜弧腹,外底鸡心突起,内壁刻划海水纹,器表满施青白釉,釉面较为均匀,有较多鬃眼,圈足内刮釉。口径11.3、底径4.0、通高3.8厘米(图13:1)。
图13
标本2020DZTN2E4②a:1 ,浅弧腹。内底有明显制作螺旋痕,器表满施青白釉,圈足刮釉,施釉较薄且不匀,内底有较多鬃眼,外底少量粘砂。口径13.5、底径7.5、通高4.0厘米(图13:2)。
铁器 1件。
标本2020DZTN2E1②b:1,方形铁铲类用具,锈蚀严重不见本体。长15、宽14.5、厚约3.0厘米(图13:3)。
提梁 2件。
标本2020DZG2:1 ,泥质白陶,为提梁壶一部分,置于提梁壶上端。器身为尖头圆底,上部锥形,边身略弧,中部圆穿孔,下部有明显制作粘痕。残高6.8、宽4.0、孔径1.8厘米(图13:4)。
标本2020DZG2:2,圆柱形尖头三角状,带一圆形穿孔。残高6.9、底宽4.1、孔径1.9厘米(图13:5)。
器盖 1件。
标本2020DZTN3E3③:3,为泥质灰陶残片,圆唇,敞口,弧腹,通体可见轻微弦纹。残片长14.6、高4.6厘米(图13:6)。
盘 1件。
标本2020TN2E4②a:1,灰白胎,圆唇,敞口,弧腹,平底,器型翘棱。釉面剥落严重,内部可见四处方形支烧痕。口径为16、高3.9厘米(图13:7)。
钵 1件。
标本2020DZTN3E3③:1,泥质灰陶,含细砂。口微敞,方唇,斜弧腹,平底。内、外壁有明显轮制旋痕。口径14.5、底径9.0、通高6.0厘米(图13:8)。
罐 2件。直口,溜肩,肩部横置4对称泥条耳及饰一道凹弦纹,平底。
标本2020DZTN3E3③:2,泥质灰陶,方圆唇外翻,直口略敛。口径12、底径15.2、通高22.0厘米(图14:1)。
图14 1.罐(TN3E3③:2) 2.罐(M1:1)
标本2020DZM1:1,灰白胎,直口微侈,方唇,颈微束,鼓腹,腹部饰两到凹弦纹,外壁施青釉及底,釉面开细冰裂纹,大面积釉层脱落。口径15.4、最大腹径22.0、底径15.8、通高22.0厘米(图14:2)。
筒瓦:有红陶、灰陶,素面,长28~34、宽13、厚1.0~1.3、唇长约5.0厘米。
板瓦:有红陶、橙白陶,素面,尺寸有20×30×1.1、60×50×1.0厘米。
青砖:方形,素面,质地较硬,残长33、宽15、高15厘米。
四、结语
竹子园遗址遗存年代可分二期。第一期为唐代中晚期,属于第一期文化遗存有G2、H2、H3、M1等,主要出土水波纹泥质灰陶、夹沙黄陶陶片以及青瓷器等,可辨器型有罐、提梁、青瓷盘等遗物。其中水波纹泥质灰陶遗物与电白丁村遗址以及茂名区域近些年考古所调查发现1基本相同,M1出土四系罐(标本2020DZM1:1)与南越王宫Ⅰ式青釉四耳罐(97T44⑤b:6)2 、韶关张九龄墓Ⅰ式青釉四耳青釉罐3、乳源泽桥山Ⅱ式青瓷宽耳罐(ⅡM9:2、ⅡM21:7)4 相似,属盛中唐时期。标本2020DZTN3E3③:1罐,与乳源泽桥山第八期5、莱山遗址第八期6出土梭腹罐相似,为晚唐时期。第二期为宋代,属于第二期文化遗存有DJ2、F1、G1、G3、Z1、Z2、H1等,出土酱褐釉陶片、铁器以及短薄瓦砾等遗物,可辨器型有碗、四系罐、陶罐、砖、筒瓦、板瓦等。另第二期遗存中出土有2件撇口青白瓷小碗(DJ2:1、TN2E4②a:1),属明代时期,而第二期遗存为宋代,可见其为晚期混入。
F1只发现有倒塌的瓦砾堆积和残存的墙体,未发现柱坑、砌墙的砖石,应是一种较为简易的居址。南宋周去非:《岭外代答》中关于南宋广西“屋室”的描述:广西诸郡富家大室覆之以瓦,不施栈板,唯敷瓦于椽间。仰视其瓦,徒取其不藏鼠,日光穿漏。不以为厌也。小民垒土墼为墙而架宇其上,全不施柱。 7与F1存在相似之处。G1斜壁、平底较为规整,且平均宽度约0.35米、平均深度约0.25米,符合排水沟的特征,且两段分别位于F1北侧和东侧,平面呈“╗”形,与F1同开口于②b层下,应为F1的排水沟。Z1位于F1西北角,F1顶部瓦砾倒塌堆积压在Z1火膛上,其应为F1的附属设施。
领队:刘长
发掘:邹俭平 杨雪巧 孙明山 陈琦倩
郭朝杰 朱汝田
整理:柯传伦 叶龙
绘图:朱雅卉
注释:
1 广东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内部资料,尚未发表。
2 南越王宫博物馆、广州市考古所.南越宫苑遗址1995、1997年考古发掘报告[M].文物出版社,2008.
3 广东省文管会、华南师范学院历史系.唐代张九龄墓发掘简报[J].文物,1961(06).
4 广东省文物考古研究所.乳源泽桥山六朝隋唐墓[M].文物出版社,2006.
5 同④。
6 广东省文物考古研究所.乳源莱山六朝至唐时期墓葬发掘报告[M].科学出版社,2021.
7 周去非:《岭外代答·风土门·屋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