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信息环境对开源情报开发利用影响分析

2022-01-07唐振宇赵宁张斌马海群

现代情报 2022年1期
关键词:信息环境系统动力学开发利用

唐振宇 赵宁 张斌 马海群

摘 要:[目的/意义]分析信息环境对于高效开发利用开源情报及其产品的影响,为开源情报产品在各个领域更好地发挥作用提供借鉴和参考。[方法/过程]对国内外涉及到开源情报开发利用的文献进行分析,归纳总结其中涉及到哪些技术类因素和信息环境因素,采用系统动力学的方法对各个因素进行仿真模拟以测试不同因素在不同条件下对开源情报开发利用的影响。[结果/结论]从因果关系图来看,“及时获取特定语种的开源情报”“完备的技术体系”“数据可视化”3个因素都能对开源情报产品的开发和利用产生正向的影响,而且随着测试时间的延长,三者呈现出快速增长的趋势。在进行合理准确度的“背景评估”情况下,选择合适、恰当的搜索引擎,同时快速准确地提取所需要的数据往往能够促进开源情报产品开发更加符合用户的预期;越是能够及时广泛地提取所需要的数据,情报产品开发的可用性以及可行性就越高;选择合理恰当的搜索引擎,不仅能有效进行实物信息搜集,间接促进开源情报产品的开发,而且能够直接促进产品化模式下的开源情报的开发。

关键词:开源情报;系统动力学;信息环境;开发利用

DOI:10.3969/j.issn.1008-0821.2022.01.003

〔中图分类号〕G250.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0821(2022)01-0024-09

Abstract:[Purpose/Significance]Analyze the impact of the information environment on the efficient development and utilization of open source intelligence and its products,and provide reference for the better function of open source intelligence products in various fields.[Method/Process]In the study,the literature related to the development and utilization of open source intelligence was analyzed at home and abroad,the technical factors and information environment factors involved were summerized,and the method of system dynamics was used to simulate each factor to test the influence of different factors on the development and utilization of open source intelligence under different conditions.[Result/Conclusion]From the causality diagram,the three factors,namely“timely access to open source intelligence of specific languages”,“complete technical system”and“data visualization”can have a positive impact on the development and utilization of open source intelligence products,and with the extension of testing time,the three factors show a rapid growth trend.In the case of“background assessment”with reasonable accuracy,choosing the right search engine and extracting the required data quickly and accurately can promote the development of open source intelligence products,which is more in line with users expectations;The more timely and extensirely data can be extracted,the higher the availability and feasibility of intelligence product development;choosing a reasonable and appropriate search engine can not only effectively collect physical information,indirectly promote the development of open source intelligence products,but also directly promote the development of open source intelligence in the mode of productization.

Key words:open source intelligence;system dynamics;information environment;development and utilization

2020年12月11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就切實做好国家安全工作举行第二十六次集体学习。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坚决贯彻落实总体国家安全观,并提出了具体的10点要求,其中包括“坚持统筹推进各领域安全,统筹应对传统安全和非传统安全……”,而开源情报在各个领域中应对非传统安全问题的时候可以有效避免出现“信息不对称”的劣势[1]。信息化时代有着越来越广泛、众多的数据,虽然技术发展日新月异,但是关于利用信息环境进行开源情报深层次挖掘、分析并以适当形式展示的研究却很少。特别是在互联网、全媒体和自媒体终端越来越普及的今天,更是需要将开源情报中的有价值信息清晰、准确地提取出来加以分析,并以适当的产品化的形式展现给需要的用户[2],从而更好地展现开源情报的价值,促进开源情报的发展。由此可见,不管是从国家层面还是开源情报自身层面,对开源情报的开发和利用都是一个重要问题。

1 国内外文献简述

关于技术因素和信息环境对于开源情报影响的分析,国内学者的研究较少,散见于其他文献中,主要有:栗琳等[3]认为,技术的发展与情报之间存在天然的联系,同时给情报的搜集、处理、存储等方面带来了变革,同时如何发挥在情报工作的各个流程中数据智能技术的潜力是今后各国在情报竞争之中需要占领的制高点;郑少秋等[4]认为,网络信息技术在我国海外非军事行动中能起到巨大的支撑作用,同时指出网络信息技术只有形成关键的技术体系,才能对我国的海外利益起到保障作用,并对网络信息技术发展路线进行合理的规划,以期为下一代网络信息项目提供借鉴和参考;张猛[5]提出了一种基于Hadoop大数据组件生态的开源情报处理框架,该框架能够有效改进目前基于TF-IDF权值的开源情报特征提取算法,有效提升数据的提取速度和数据量,并通过实例验证了所提方法的准确性。

而国外信息环境和技术对于开源情报的影响分析主要集中在如下两个方面:第一,具体的分析技术。美国国土安全部通过采用超级计算机数据处理分析系统,对于可获得的海量信息之间的隐藏关联进行分析,从而获得需要的情报[6];南非的Bradbury D[7]开发了一款用于公开源信息采集和处理的软件,通过对人所在的社会网络进行分析,进而理解多种抽象的概念并找出其在内部存在的联系;Will U K[8]也指出,将社会网络分析软件和地理信息可视化技术结合起来,能够有效地挖掘恐怖分子的人际网络以及预测可能存在的恐怖袭击意图。第二,开源情报在具体领域中的应用,目前主要存在于反恐领域。美国康涅狄格大学[9]通过研发自适应安全与分析系统,采集来自各种渠道的开源情报信息,进而实现信息的搜寻、共享以及理解,从而帮助情报分析人员识别恐怖分子的活动,并对可能产生的下一步行动进行预判;Hale W C[10]认为,需要将关系数据库理论与开源情报的搜集、分析结合起来,研究恐怖分子和恐怖活动之间存在的可能联系,从而更好地进行相关分析和研究。

总体而言,国内外已经普遍认识到开源情报的价值,但是分析信息环境对于开源情报影响的研究不论是国外还是国内都较少,同时也尚未形成相对完整的体系,已有研究或者是局限于某一具体的技术,或者是考虑将两个或者三个技术进行综合分析,或者是局限于某一具体领域进行研究,或者是处于呼吁层面的分析。将开源情报以产品化的思维进行整体看待,分析不同因素之间彼此的因果关联以及进行相关的数据仿真模拟研究还较为欠缺,而信息环境和大数据等技术的发展也使得开源情报的搜集和分析与以往产生了较大的变化。因此,本文采用系统动力学的方法,对开源情报开发和利用过程中涉及的技术因素和信息环境因素进行系统建模和仿真分析,同时结合分析结果提出相应的建议,为开源情报的产品化利用起到推动作用,促进开源情报产品流程的优化。

2 影响因素分析

在运用系统动力学进行分析时,合理、准确的确定影响因素是确保所构建方程、模型质量的关键。李宇佳等[11]认为,系统动力学涉及的影响因素是多方面的,且不同因素之间能够相互影响、相互作用;姜钰等[12]认为,同一影响因素在不同水平或者不同利用程度下会对整体系统的结果产生长期的影响;张丽丽等[13]在采用SD方法对旅游业进行研究时显示,影响因素的选取既要考虑已有研究并与专家学者进行适当的沟通,同时还应考虑自身研究面临的实际情况来综合判定将哪些因素纳入研究范畴之中;高航等[14]指出,应该根据所研究问题不同阶段或者回路来分别确定涉及的影响因素有哪些。据此,本文在中国知网以及WOS数据库中做如下文献调研:马增军等[15]认为,合理的信息需求能够确保开源情报在搜集和分析的时候有一定的指向性,从而可以提前为情报决策作出准备,并实现情报内容的专属定制;王一帆[16]指出,搜索引擎是搜集开源情报的重要方式之一,在网络侦查中能够实现对特定对象以及特定图片信息的查询;张恒[17]认为,在信息化环境下,庞大而复杂的数据内容要求数据分析与情报处理技术体系具有更高的分析能力,才能为情报的搜集、分析、处理和研判提供更可靠的技术支撑以及更加准确的技术平台;韩娜等[18]在分析外媒报道的涉华暴恐报道时指出,开源信息以不同语种进行发布,因地制宜地结合不同地区的自媒体终端,能够更贴近国际受众,达到情报发布方的目的;Parra V M等[19]认为,在商业领域对开源情报获取的大数据进行分析时需要合理利用工具进行恰当的数据分析和文本挖掘,并通过对比开源情报工具Pentaho和Jaspersoft在处理不同大小数据时的指标说明应该将两个工具结合起来使用,从而达到最合适的效果;Thomsen C等[20]的研究指出,分析工具和技术在开源情报的应用中不可或缺,运用二者所搜集的信息完整程度越高,信息描述的越清晰准确,得到的结论往往具有更强的说服力,并通过实例验证了所提思路的准确性;Prevedello L M等[21]认为,将开源情报的搜集与分析和信息可视化相结合,能够更好地拓宽开源情报的使用范围,同时增加根据开源情报分析得到的结论的说服力,并列举出了具体的使用步骤。

结合上述文献调研的信息,提取其中涉及的关于信息环境和技术领域对于开源情报的影响因素,之后同專家学者进行沟通交流,听取相关领域专家的意见并对影响因素进行适当的补充和修改,最终得到信息环境对开源情报开发利用的影响因素表,共计16个二级影响因素,如表1所示。

3 系统动力学模型构建

系统动力学建立在非线性动力学以及反馈控制理论的基础上[22],采用系统动力学方法分析信息环境因素对于开源情报的开发利用产生的影响,不仅能够分析因素之间的相互依赖作用,同时能够了解系统内部结构、功能以及行为之间的动态关系,并针对发现的问题提出相关建议。

3.1 因果关系图的构建

在前述识别出的“信息环境”因素及其各自包含的二级影响因素的基础上,使用Vensim软件构建其对开源情报开发利用影响的因果回路图,如图1所示。

图1中,共计包含两个反馈回路:

回路1:数据挖掘→数据可视化→及时获取特定语种的开源情报→数据的可信度分析→数据的可行性分析→数据集的清洗和预处理→数据挖掘;

回路2:数据的可信度分析→情报产品→清洗搜集实物信息→完备的技术体系→技术链和技术平台→数据可视化→及时获取特定语种的开源情报→数据的可信度分析。

3.2 系统流图的构建

构建合理、恰当的系统流图是后续采用系统动力学方法分析“信息环境”因素对开源情报的开发利用造成哪些影响,并进行数据仿真模拟的重要基础。根据图1的信息环境对开源情报开发利用影响的因果关系图,借助Vensim软件构建系统流图,如图2所示。

3.3 主要方程及设计说明

近十多年来,开源情报已经成为越来越被关注的研究课题。同时,随着信息化环境的变革以及总体国家安全观的提出,不仅仅使得情报工作面临的问题与之前有了很大的不同,而且开源情报也慢慢地成为国家安全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国内外各个领域中都发挥着自己的作用。因此,单纯的通过一份调查问卷、访谈或者已有数据的衡量往往不能够准确地表达不同因素之间的关系及其对整个系统的影响。通过已有的系统动力学研究文献可以看出[23],采用该方法进行分析,不囿于具体的数值,而是更加注重要素之间的相互作用关系以及动态的变化过程。所以本次研究在借鉴已有学者研究[22-23]的基础上,结合研究的实际情况,对涉及的因素进行初始化设定并进行多次仿真模拟,以求得最终与理论预想较为符合的仿真模型。具体方程以及设计说明如下,其中常量如E5、E6等按照重要程度进行赋值,重要程度越高,赋值越大,反之越低。

E1:信息搜集准确性=Time*2;

E2:信息搜集连续性=Time*2,即随着模型运行时间的增长,越来越能够准确以及连续地搜集情报产品的相关信息;

E3:及时广泛的提取数据=9;

E4:及时获取特定语种的开源情报=INTEG(0.9*(及时获取特定语种的开源情报+背景评估+数据可视化),2),即初始值设为2;

E5:反馈=5;

E6:合理的搜索引擎=5;

E7:合理识别信息需求=Time*反馈*及时广泛的提取数据;

E8:完备的技术体系=0.5*技术成熟*清晰搜集实物信息;

E9:情报产品=0.5*(合理识别信息需求+数据的可信度分析)*IF THEN ELSE(背景评估>5,6,IF THEN ELSE(背景评估=5,5,4))/(反馈*改进);

E10:技术成熟=Time*4;随着时间的增长,技术的成熟程度越来越高;

E11:技术链和技术平台=完备的技术体系*1.5;

E12:改进=7;

E13:数据可视化=(技术链和技术平台+数据挖掘)*1.5;

E14:数据挖掘=(技术链和技术平台+数据集的清洗和预处理)*1.8;

E15:数据的可信度分析=背景评估*0.3*及时获取特定语种的开源情报;

E16:數据的可行性分析=数据的可信度分析*0.4;

E17:数据集的清洗和预处理=数据的可行性分析*0.7;

E18:清晰搜集实物信息=(信息搜集准确性+信息搜集连续性+合理的搜索引擎)*(情报产品+IF THEN ELSE(及时广泛地提取数据<9,2,IF THEN ELSE(及时广泛地提取数据=9,10,20)))*0.8;

E19:背景评估=5。

3.4 模型检测

系统流图以及相关方程设定完毕之后,需要进行系统检测以确保构建的模型完整以及合理运行。在Vensim软件中使用“Check Model”模块,经检测得到“Model Is Ok”的结果,即所构建的模型可以运行并进行下一步的分析。

4 模型仿真及结果分析

在上述对模型进行检测的基础上,通过对模型的初始条件进行设定,能够有效地进行系统动力学的仿真模拟。在本次研究中的初始条件设定如下:平台采用Vensim PLE7.3.5,INITIAL TIME=0,FINAL TIME=24,TIME STEP=1,UNITS FOR TIME=MONTH,INTEGRATION TYPE=EULER。通过调整不同参数的数值来了解系统的变化情况。

4.1 模型的仿真模拟

在既定参数的条件下,结合已有文献分析发现,“及时获取特定语种的开源情报”“完备的技术体系”“数据可视化”3个因素在不同学者进行开源情报研究中占据比较重要的位置,因此选择上述3个因素,观察它们随时间的变化情况,如图3所示。

如图3(a)所示,对特定语种的开源情报进行获取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在刚开始的时间段内进行试探性的摸索,第20个月左右开始产生缓慢的增加,同时随着“背景评估”越来越精准,“数据的可视化”以及“数据的可信度分析”能力的提高,获取特定语种开源情报的能力越来越强,在第20个月之后呈现出快速增长的态势。

“完备的技术体系”不仅需要技术上的成熟,同时还需要有一整套的技术链和技术平台以及对实物信息的准确搜集。从图3(b)的数据上来看,“完备的技术体系”构建在前10个月的上升是缓慢的,主要是由于技术的积累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进行长时间的积淀,但是从第10个月开始,完备的技术体系构建程度逐渐加快,到第20个月之后的增长速度越来越快,并在研究时间段内处于逐步上升的态势。

“数据可视化”不仅仅依赖于成熟的技术链以及技术平台,同时还与“数据挖掘”有着较密切的联系,而“数据可视化”能达到的程度对于是否能够及时有效地获取特定语种的开源情报也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从图3(c)的数据来看,在前20个月的时间里,“数据可视化”的程度基本随着时间的增长没有变化,这说明该变量的基础需要进行长时间的积淀,技术、平台等都需要进行慢慢地积累,而从第20个月之后,技术的积累已经达到了一定的程度,而且相关平台的建设也基本符合数据可视化所提出的要求,随着时间的增长,“数据可视化”的能力逐步增强,从而更好地对获取特定语种的开源情报起到支撑和帮助作用,有力地促进开源情报的产品化。

4.2 模型的灵敏度分析

灵敏度分析是采用Vensim软件进行系统动力学仿真模拟的一个重要步骤,通过调整某一变量的大小,观察不同数值下该变量的变化对系统最后结果的影响[24]。基于对开源情报产品开发利用影响因素的分析以及由此构造出的因果关系图、系统流图的分析,对背景评估、及时广泛的提取数据、合理的搜索引擎采用灵敏度测试,根据测试结果对开源情报产品的开发和利用提供科学化的策略与建议。之所以选择上述3个因素进行灵敏度测试,主要原因在于信息技术的发展日新月异,同样的技术在不同的背景环境下可能会产生不同的效果,而及时有效地进行广泛的数据提取不仅能够为背景评估提供有效的分析依据,也能够为开源情报的分析和利用提供有效的资料支撑。同时,情报产品、实物信息以及数据可信度也能够直观反映开源情报的开发和利用效果。

1)背景评估。合理有效的背景评估不仅能够为开源情报产品的开发和利用提供参考,同时也能够克服前期资料搜集工作中所遇到的障碍。现将“背景评估”的数值进行调整得到3条不同颜色的曲线,其中绿色曲线的数值为4,红色曲线为5,蓝色曲线为6,如图4(a)~(c)所示。

如图4(a)~(c)所示,随着“背景评估”数值的逐渐提高,对“数据的可信度分析”“清晰搜集实物信息”以及“情报产品”的影响逐步增强,在前20个月的时间里,数值的改变对上述三者的影响不是很大,但是从第20个月之后呈现出较大的差别。结合3条曲线在第24个月所能达到的数值来看,“背景评估”进行得越充分,越能够清晰有效地搜集实物信息,有助于开源情报产品开发利用技术的有效积累,提高情报产品的开发和利用效率[25],其次是对情报产品的影响,能够确定开源情报产品具体的市场前景,从而扩大情报产品的利用范围,最后是对数据可信度分析的影响,能够尽量使得数据与现实情报产品的情况更加匹配。

2)及时广泛的提取数据。及时、广泛地提取与开源情报产品有关的数据能够有效地支撑开源情报产品的开发,并以量化的方式对产品的开发进度进行衡量。据此,调整“及时广泛地提取数据”的数值,得到3条曲线,其中蓝色曲线代表的数值为10,红色曲线为9,绿色曲线为8。3个数值下对应的“清晰搜集实物信息”“情报产品”以及“数据的可信度分析”灵敏度如图5(a)~(c)所示。

从图5(a)~(c)中可以看出,随着时间的延续,“及时广泛地提取数据”对3个变量的影响基本都是正向的。但是在第20个月之前基本都是处在一个慢慢积累的过程,因为开源情报的来源较广,数据的提取需要一个时间段才能够完成,从第20个月开始,前期数据积累的效果逐渐显现,而且提取数据越全面、广泛,那么实物信息搜集的就越完整,情报产品的开发和利用就能够得到越广泛的数据支撑,数据的可信度就越高。

3)合理的搜索引擎。适当的搜索引擎能够帮助开发人员筛选有价值的信息,找到需要的数据,进而提高工作效率。因此调整“合理的搜索引擎”数值,得到3条曲线,其中红色曲线对应的数值为4.5,绿色曲线对应的数值为5,蓝色曲线对应的数值为5.5,如圖6(a)~(c)所示。

从图6(a)~(c)中可以看出,搜索引擎的合理程度对于实物信息搜集程度、“情报产品”以及“数据的可信度分析”三者明显呈现出正相关且长期的影响。在初始阶段尚处于数据积累时期,对三者的影响没有完全显现。在第18个月之后,不同合理程度的搜索引擎所产生的影响区别较为明显,且随着时间的延续,区别越来越大,而且在一定范围内,搜索引擎选择得越合理,第24个月所得到的数值越好;从第24个月各曲线与纵轴相交的数值来看,“合理的搜索引擎”对于“清晰搜集实物信息”和“情报产品”的影响比对于“数据的可信度分析”的影响要高。

5 结论与建议

近年来,随着总体国家安全观的一步步落实以及我国所面临的日益严重的非传统安全问题带来的威胁,开源情报越来越能体现出其独有的作用。以产品化的思维对开源情报的内容进行挖掘,并准确、完整地展示给用户,从而真正让开源情报的观念和内容深入人心是开源情报在开发和利用过程中需要考虑的主要问题。通过本文的研究可以发现:信息环境方面对开源情报的影响不是线性的,“背景评估”“及时广泛地提取数据”“合理的搜索引擎”对于“情报产品”“数据的可信度分析”以及“清晰搜集实物信息”基本呈现出正相关的影响。

而且背景评估越合理,提取数据越及时广泛,以及选择的搜索引擎越合理,越有利于情报产品的开发。同时根据系统流图以及仿真模拟来看,及时获取特定语种的开源情报有助于数据的可信度分析,并进一步促进情报产品的开发,而“及时获取特定语种的开源情报”随着时间的延续是慢慢增长的;而“完备的技术体系”随着时间的延续其增长态势较之于其他几个因素较快,该因素不仅有助于“数据的可视化”,同时也能够进一步促进开源情报产品的合理开发和使用。因此,综合系统流图的仿真模拟以及各因素的灵敏度分析来看,只有在确保技术到位、信息充足以及分析合理的情况下,才能够保证开源情报价值得到最大程度的挖掘,开源情报产品得以最合理的利用。所以,本文在从产品化思维的视角下对开源情报进行开发和利用提出以下建议,希望不仅有助于开源情报自身的研究得以更进一步,同时进一步推动开源情报在总体国家安全观视阈下发挥应有的作用。

第一,科学、合理、有效地进行开源情报产品的背景评估。以产品化的思维进行开源情报的开发和利用[26],首先需要对该产品的背景情况进行充分的调研与评估,才能够更加及时地获取针对此种情报产品的特定语种的开源情报。此外,背景评估是否充分也是对数据可信度进行检验的方式,而数据可信度的高低直接影响情报产品的质量。同时,背景评估也是对开发出的开源情报合理性与否的一个直接衡量指标,开发出的开源情报产品必须是在现行背景下能够合理发挥作用的才可以,如果产品性能过于落后,则不能体现出开源情报的优越性,如果产品性能不能有效发挥,则是对开源情报产品的一种浪费,也不能体现开源情报的作用。因此,采用包括文献调研、实地调研、走访调研、访谈调研等多种方式作为背景评估的手段,从而为后续情报产品的开发和利用打下基础。

第二,广泛、快速、及时有效地提取涉及开源情报评估以及产品开发需要的数据。提取恰当的数据不仅有助于对实物信息进行更加全面、宏观的掌握[27],同时也能够合理地识别用户对于开源情报产品的潜在需求,进而更好地指导开源情报产品的开发。但是从前文分析来看,使数据发挥应有的作用是一个需要前期漫长积累的过程,因此,可以结合大数据等技术在前期对可能需要的数据进行预判、预先整理或者搜集,从而节省开发时间,提高产品的开发效率。

第三,根据不同情报产品的类型,合理选择不同的情报引擎来进行情报搜索。针对不同年龄段、不同阶层、不同文化程度的用户,提供满足其自身需要的不同开源情报产品类型[28],而这些不同的产品类型对数据的侧重点各不相同。不同的搜索引擎获得的信息类型各不相同,有的侧重于图形、图像,有的侧重于具体数据,有的偏向于文字表述,这就需要灵活采用一种或者几种搜索引擎来结合使用,从而给不同类型的用户更好的体验,发挥情报“耳目、尖兵、参谋”的作用。

第四,注重从社交媒体等“大环境”中提取有效的开源情报。随着5G、物联网等信息技術的广泛普及,各种移动终端、自媒体等数量呈现出井喷式的爆发增长,而由此带来的信息基数的增长也是快速的,而如何从中提取出准确的开源情报也成为摆在情报分析人员面前的挑战。将日常的环境因素、信息因素以及信息技术的发展等有效地结合起来,才能够尽最大可能获得全面有效的开源情报产品,最大化地发挥开源情报自身的作用。

总体来看,在信息化环境的变革下,特别是技术日新月异发展的情境下,情报所涉及的内容和范畴已经和之前有了很大的差别,既需要传统的秘密情报,也需要将目前的开源情报纳入其中来发挥作用,应用产品化的思维对开源情报进行利用,能够探索出促进开源情报为国家做出贡献的新路径。

参考文献

[1]唐超.基于开源情报的风险监测—预警—决策系统构建[J].情报杂志,2013,32(1):145-149.

[2]刘文礼.面向网络媒体的开源情报解析方法与诱导策略研究[D].长沙:国防科学技术大学,2014.

[3]栗琳,孙敏.数据智能技术驱动的情报全流程变革及发展[J].情报理论与实践,2020,43(10):7-12.

[4]郑少秋,汪中原,邓克波,等.面向海外非战争军事行动的网络信息技术需求[J].指挥信息系统与技术,2020,11(1):7-11,29.

[5]张猛.基于大数据框架的开源情报特征提取算法[J].舰船电子工程,2020,40(9):36-40.

[6]李会明.美国国家公开情报研究中心[J].国际资料信息,2008,(6):29-31.

[7]Bradbury D.In Plain View:Open Source Intelligence[J].Computer Fraud & Security,2011,(4):4-9.

[8]Wiil U K.Counterterrorism and Open Source Intelligence[M].Berlin:Springer,2011:1-6.

[9]陈勇,张佳骥,吴立德,等.基于开源信息的情报分析系统[J].无线电工程,2009,39(5):25-28.

[10]Hale W C.Twenty-first Century Terrorism,Twenty-first Century Answers-the Why and How of Collection,Analysis,and Dissemination of Open Source Intelligence[D].Huntsville:Sam Houston State University,2005.

[11]李宇佳,张向先,张克永.用户体验视角下的移动图书馆用户需求研究——基于系统动力学方法[J].图书情报工作,2015,59(6):90-96,119.

[12]姜钰,贺雪涛.基于系统动力学的林下经济可持续发展战略仿真分析[J].中国软科学,2014,(1):105-114.

[13]张丽丽,贺舟,李秀婷.基于系统动力学的新疆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研究[J].管理评论,2014,26(7):37-45.

[14]高航,丁荣贵.基于系统动力学的网络舆情风险模型仿真研究[J].情报杂志,2014,33(11):7-13.

[15]马增军,王净.美军开源情报发展历程及任务管理体系综述[J].现代情报,2015,35(7):172-176.

[16]王一帆.开源情报在我国反恐工作中的应用研究[D].北京:中国人民公安大学,2017.

[17]张恒.基于开源情报的情报处理系统模型构建[J].情报杂志,2014,33(3):54-57.

[18]韩娜,杨光.基于公开源情报的涉华暴恐问题国际舆论研究——以1996—2017年外媒报道为例[J].情报杂志,2019,38(8):113-120.

[19]Parra V M,Mohammad A,Syed A.et al.Pentaho and Jaspersoft:A Comparative Study of Business Intelligence Open Source Tools Processing Big Data to Evaluate Performances[J].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Advanced Computer ence and Applications,2016,7(10):20-29.

[20]Thomsen C,Pedersen T B.A Survey of Open Source Tools for Business Intelligence[J].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Data Warehousing and Mining,2009,5(3):56-75.

[21]Prevedello L M,Andriole K P,Hanson R.et al.Business Intelligence Tools for Radiology:Creating a Prototype Model Using Open-Source Tools[J].Journal of Digital Imaging,2008,23(2):133-141.

[22]马海群,张涛,李钟隽.新冠疫情下政府数据开放与安全的系统动力学研究[J].现代情报,2020,40(7):3-13.

[23]马海群,冯畅.信息资源管理政策执行力影响因素研究——以《关于加强信息资源开发利用工作的若干意见》为例[J].中国图书馆学报,2020,46(2):56-74.

[24]石永强,彭树,张智勇,等.基于系统动力学第三方直通集配中心模式研究[J].管理科学学报,2015,18(2):13-22.

[25]杨建英,余至诚.开源情报在中国国家安全情报中的地位和作用分析[J].情报杂志,2019,38(10):21-26,145.

[26]丁波涛.国外开源情报工作的发展与我国的对策研究[J].情报资料工作,2011,(6):103-106.

[27]傅畅.面向专题应用的开源情报挖掘系统研究与应用[D].成都:电子科技大学,2016.

[28]文旆.开源运动及其影响研究[D].长沙:国防科学技术大学,2014.

(责任编辑:孙国雷)

猜你喜欢

信息环境系统动力学开发利用
基于随机函数Petri网的系统动力学关联分析模型
信息环境下高校学生学习动机激发刍议
信息环境下的企业管理路径与信息安全探索
大学生网游成瘾的系统动力学研究
审计供给侧改革背景下的审计成果利用探析
基于SD模型的文化产业发展科技需求仿真研究
天台县忍冬科野生观赏植物资源及开发利用
云南食用花卉开发利用浅析
档案的开发利用在供电公司全面管理中的作用
泛在信息环境下高校图书馆《信息检索与利用》课程设计与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