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慢性鼻-鼻窦炎患者手术治疗基础上联合激素治疗与维生素D对患者鼻腔黏膜恢复以及肿瘤坏死因子α、C反应蛋白水平变化
2022-01-07邵军
邵军
南京医科大学盐城临床医学院耳鼻喉科,江苏盐城 224000
慢性鼻-鼻窦炎作为临床耳鼻喉科比较常见的疾病之一,属于一种慢性化脓性炎症性疾病[1]。该疾病发生后患者可表现出鼻塞、流脓涕、头痛等多种症状,若不积极采取正确治疗措施或治疗不当,导致病情加重则易引起眶内与颅内并发症,进而增大患者失明、死亡的风险[2-3]。目前,临床在治疗慢性鼻-鼻窦炎患者的首选治疗方式为鼻内镜手术,其不仅能在最大程度上保留患者的正常组织,同时还能有效清除患者的病灶,具有创伤较小、疼痛程度轻、恢复速度快、疗效显著等诸多优势,其治疗疗效已经获得临床医师的广泛认可[4-5]。但是,对于病情严重的慢性鼻-鼻窦炎患者来讲,仅采用单纯的手术方式治疗是无法达到理想的治疗效果,患者容易出现病情反复发作的情况[6]。故此,医学界的学者们还需要继续找寻一种疗效确切,且安全性更高的方案来治疗慢性鼻-鼻窦炎疾病。鉴于此,该研究方便选取该院2020年1—12月收治的90例慢性鼻-鼻窦炎患者为研究对象,探析在手术基础上采用激素、维生素D治疗后的临床应用价值,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方便选取该院收治的90例慢性鼻-鼻窦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不同的治疗方式分组,单纯组(n=45)采用鼻窦内窥镜手术结合激素治疗,其中男26例,女19例;年龄19~68岁,平均(44.82±2.36)岁;病程1~6年,平均(3.12±0.41)年。联合组(n=45)采用鼻窦内窥镜手术结合维生素D治疗,其中男24例,女21例;年龄20~66岁,平均(44.87±2.39)岁;病程1~7年,平均(3.17±0.45)年。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纳入标准:患者与家属均在医护人员的指导下了解研究内容,并签订同意书;均符合慢性鼻-鼻窦炎诊断标准[7],且经影像学检查确诊为慢性鼻-鼻窦炎者;该研究经该院伦理委员会批准同意;均无鼻窦内窥镜手术禁忌者。排除标准:中途退出该研究者;合并心肝肾等重要脏器严重障碍者;对该研究中应用药物过敏者;鼻部结构异常者;精神与认知、沟通障碍者。
1.2 方法
单纯组采用鼻内窥镜手术结合激素治疗:①术中患者采取仰卧姿势,给予患者麻醉、局部消毒后,切除中鼻甲并做好成型手术操作,不断纠正阻塞窦口,确保鼻腔外侧壁的解剖标志充分暴露在操作医师的视野中。在鼻内镜下切除增生的息肉,随后切除和剥离钩突,设置好开放窦口后彻底切除钩突的尾端。采用明胶海绵对创面进行止血处理,术后12~24 h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将填塞物拔除。术中若发现患者的鼻窦口存在黏膜水肿或是黏膜粘连情况,则需扩大患者的窦口范围;手术过程中动作轻柔,切勿撕伤患者的正常组织。②手术前1个月至手术后1个月给予患者布地奈德混悬液(国药准字H20140475)进行治疗,以雾化吸入的方式给药,1 mg/次,2次/d。
联合采用鼻窦内窥镜手术结合维生素D治疗:鼻窦内窥镜手术操作与对照组患者一致。同时在上述基础上,给予患者口服维生素D滴剂 (国药准字H35021450)进行治疗,1~2粒/次,1次/d。
1.3 观察指标
①临床疗效评估:两组患者采用不同方案治疗后,鼻塞、流脓涕等症状基本消失,且术后3个月经鼻内镜示鼻窦口开放良好、黏膜上皮化,无脓性分泌物,为治愈;两组患者采用不同方案治疗后,鼻塞、流脓涕等症状明显缓解,且术后3个月经鼻内镜示患者的鼻窦有轻微水肿、肥厚等情况,脓性分泌物量较少,为好转;两组患者采用不同方案治疗后,鼻塞、流脓涕等症状无变化,甚至进一步加重,为无效[8]。总有效率=治愈率+好转率。
②并症发生率:统计两组患者发生的出血、分泌物聚集、泪管损伤、窦口闭锁的例数。
③鼻腔黏膜恢复情况评估:采用Lund-Kennedy评分量表[9]评估两组患者的鼻腔黏膜功能,量表主要从水肿、息肉、结痂、鼻漏、瘢痕5个方面评价,总分20分,得分越高表示患者的恢复效果越不理想。
④炎症因子水平评估:采集两组患者术前与术后3个月清晨空腹状态下的静脉血(5 mL)作为检测标本,离心处理(速度3 000 r/min、时间10 min)后,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进行检测,包含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C反应蛋白(CRP)水平[10]。
1.4 统计方法
采用SPSS 23.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处理,计量资料以(±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n(%)]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治疗后的疗效对比
治疗后联合组治疗疗效为93.33%,高于单纯组的77.7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治疗后的疗效对比[n(%)]
2.2 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对比
联合组并发症发生率为8.88%,低于单纯组的24.4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对比[n(%)]
2.3 两组患者鼻腔黏膜恢复情况与炎症因子水平对比
两组患者治疗前鼻腔黏膜恢复评分、炎症因子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3个月后联合组鼻腔黏膜恢复评分以及TNF-α、CRP水平低于单纯组,且术后3个月与术前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两组鼻腔黏膜恢复情况与炎症因子水平对比(±s)
表3 两组鼻腔黏膜恢复情况与炎症因子水平对比(±s)
注:术后3个月与术前对比,P<0.05
?
3 讨论
慢性鼻-鼻窦炎是一种主要由细菌、致病菌感染所导致的,具有病程较长、治愈难度较大、易反复发作的特点,疾病发生后可对患者的正常生活、正常工作造成严重不良影响[11]。对于慢性鼻-鼻窦炎患者来讲,病情严重者甚至可能会发生呼吸道感染的情况,从而诱发与颅眼肺相关的并发症,进而对患者的生命安全构成威胁[12]。因此,科学、合理且有效地方法治疗慢性鼻-鼻窦炎疾病,对改善患者的预后与减轻患者的负担具有非常积极的意义。
该研究中联合组在手术基础上联合激素、维生素D治疗后,其临床治疗疗效为93.33%高于单纯组的77.78%,并发症发生率、鼻腔黏膜恢复评分分别为8.88%、(5.38±1.74)分均低于单纯组的24.44%、(10.07±1.96)分。谢枫等[13]学者的研究中,选取80例慢性鼻-鼻窦炎患者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接受手术治疗,其中有40例患者(对照组)联合布地奈德喷鼻剂治疗,有40例患者(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维生素D治疗,结果显示:观察组治疗后鼻腔黏膜恢复评分(3.17±1.23)分,显著低于对照组(5.56±1.85)分,与该研究结果一致。其原因分析:鼻内镜手术作为临床目前治疗慢性鼻-鼻窦炎患者的有效手段之一,能将患者鼻腔、鼻窦内的病情清除干净,可使气道阻力快速下降;且在对患者实施手术的过程中,可以通过内窥镜可视系统观察到患者的鼻腔深处比较隐蔽的部位,有助于临床医师明确患者的病变位置以及周围组组织的情况,降低对患者正常组织造成的损伤,使手术效果达到更加精细的目的[14]。但是,单纯应用手术治疗慢性鼻-鼻窦炎患者却只能纠正鼻腔、鼻窦的解剖异常情况、去除病变;无法完全缓解炎症因子所引起的症状,术后患者仍然可存在鼻黏膜水肿等现象,容易导致患者的疾病反复发作[15]。为了保护慢性鼻-鼻窦炎的鼻腔生理功能、结构,临床现阶段在采用手术的同时会联合激素共同治疗,术前术后给予患者激素对改善患者的症状、促使鼻黏膜功能加快恢复能起到一定的作用,具有抗炎、抗过敏、改善炎症水平的效果[16];但是,长期使用激素或是增大激素的治疗剂量,患者容易出现药物不良反应的情况,降低患者对激素的敏感性,从而进一步影响手术治疗效果,不利于患者恢复[17]。联合组经治疗后炎症因子水平均明显低于单纯组(P<0.05);其原因分析:维生素D水平降低作为慢性鼻-鼻窦炎患者最常见的特征之一,可以对细胞的转录过程产生一定的影响,属于一种免疫调节剂,能在相关的免疫与非免疫细胞中进行作用,发挥出抗炎的效果[18]。若是对手术联合激素治疗的慢性鼻-鼻窦炎患者给予维生素D后,能辅助激素提高抗炎效果,减轻患者鼻黏膜与相关修复组织因炎症造成的影响,对促使术后患者鼻腔功能恢复、降低术后并发症率均有积极意义,有助于提高临床治疗疗效[19]。
综上所述,采用手术联合激素治疗、维生素D治疗慢性鼻-鼻窦炎患者,能取得较好的治疗疗效,不仅能减轻患者的病症,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同时还能促使患者的鼻腔黏膜加快恢复,改善炎症因子水平,值得临床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