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扎根理论的中国高速铁路融合创新模式研究
2022-01-07陈向博
陈向博
(北京交通大学 经济管理学院, 北京 100044)
高速铁路(以下简称“高铁”)已成为我国自主创新的一个成功范例。技术创新是中国高铁发展的显性驱动力,为中国高铁带来了规划自由、研发自由和生产自由。研究中国高铁的创新路径,有利于剖析在中国产业链发展成熟且完备的大背景下,更好地利用政策实践生产要素的融合,支持创新生态系统和创新微环境的建设与发展,实现以创新谋求发展的目标,为其他行业提供经验借鉴。
多数学者将中国高铁的创新演进归功于政策支持[1-3],也有学者从微观层面探索中国高铁创新演进的重要影响要素[4-8],还有人认为技术创新能力基础的作用是在其他因素之上[9]。
本文认为中国高铁的创新是具有融合性的,包含了创新需求、创新基础、创新环境、创新要素、创新效率等等。融合创新的概念始于熊彼特对创新理论的定义,即建立一种新的生产函数。Iansiti[10]提出通过组织过程把资源、工具和方法相结合进行应用是技术集成,被认为是“融合创新”概念前身。后续学者们结合社会和市场需求[11]、联系相关产业的发展[12],拓展了融合创新的概念。微观层面,李文博等[13]认为融合创新是创新主体将创新要素优化、整合相互之间以最合理的结构形式结合在一起,形成具有功能倍增性和适应进化性的有机整体;Freeman[14]强调管理对创新具有显著影响。
目前关于中国高铁的创新研究基本以线性发展为主,较为单一地去分析和论述单维度要素的影响。本文基于扎根理论质性研究方法,立足于整体观,对中国高铁全产业链进行深入研究,结合中国高铁发展的内生与外部因素、中国社会经济和工业水平的发展,全面研究中国高铁创新演进的影响要素,构建中国高铁融合创新模型,并考虑各要素之间的相关关系以及共同的作用力,分析其逻辑关系。同时为我国高端装备制造业的培育和建设提供理论和实践指导。
1 研究方法
扎根理论是一种质性研究方法,认为只要有新的经验数据就可能产生新的理论[15],通过系统的收集和分析资料衍生出理论,是探索性研究运用的重要研究工具。中国高铁融合创新模式是全新概念,同时中国高铁创新演进的影响要素较多,且互为影响,具有非线性特征,因此选择扎根理论从整体分析经验数据以研究中国高铁创新演进各维度间的互动关系。
对中国高铁融合创新模式的研究,要求以全新而中立的立场对经验数据进行整理归纳,通过资料编码及分析,以自下而上的模式建立理论模型,即“提纯”经验数据直至通过编码分析收集到的大量资料数据建立起新的理论或者丰富现有理论,方法流程见图1。
图1 扎根理论研究流程设计
基于扎根理论研究的样本选择的取样方法,选取具有代表性的访谈对象作为研究样本,受访对象涵盖中国高铁的勘察设计、理论与技术创新、基础设施建设和装备制造等环节,包括团队带头人、团队部门分管领导和一般科研人员,样本的描述性统计见表1。
表1 样本描述性统计表
除访谈外,还通过其他渠道收集了相关资料,目的是通过多元化的信息对研究结论进行补充和交叉验证,以提高理论框架的构建信度和效度,收集资料数据共计3万余字,主要来源见表2。
表2 资料数据来源表
2 资料编码与分析——构建中国高铁融合创新模型
2.1 开放式编码——中国高铁创新模式的构成要素
开放式编码是对原始资料所记录的任何可被编码的内容给予概念化标签,从中产生初始概念和发现概念范畴,通过赋予概念和重新的排列组合使其成为利于研究的有效资料,部分资料见表3。通对已有资料的分析归纳,得出25个概念( aa1—aa25) 和9个范畴( A1—A9) ,见表4。
表3 部分原始资料示例表
表4 开放式编码结果表
2.2 主轴编码——中国高铁创新模式的主要结构
主轴编码可发现、识别并建立开放式编码所产生的概念范畴的主要联系,以表现资料中各个部分的主要关联。基于2.1节开放式编码结果,通过梳理、 归类与合并有关内容,共产生3个主范畴,社会发展要素、政策扶持要素、内源发展要素。各主范畴及其对应的开放式编码范畴见表5。
表5 主轴编码示例
2.2.1 社会发展要素孕育中国高铁创新环境
在中国高铁的技术创新中,社会经济的发展为高铁提供了实现满足快速-规模化交通需求的机会,现阶段的工业发展为建设高铁打下了能力基础,二者结合成为中国高铁技术创新的双动力,也符合技术创新动力的二元论。
高铁作为满足交通出行需求中处于中高端层次的铁路客运产品,兼具快速、安全、舒适等个性化交通需求的特点,逐渐成为偏好于时间价值和服务品质的长途旅客出行的选择。
中国工业规模大,产业细分程度高,有利于降低生产成本,同时在技术高度密集化发展中,不断推动技术创新,为中国高铁供应链的发展提供了技术支持。
2.2.2 政策扶持要素支持中国高铁创新机制
长期慢性压力必然引起脑卒中病人家庭照顾者知觉压力提高。本次调查结果表明:脑卒中病人家庭照顾者知觉压力处于较高水平,且得分高于国内常模,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3和表4结果显示:知觉压力水平较高者,承受的压力较大,心理健康水平较低。
高铁概念在国内产生伊始,便有国家意志和政策的支持。从《中长期科学技术发展纲要》[16]针对高铁技术开启专业化的研究,到《中长期铁路网规划》[17]建立起较为完善的高铁技术体系,从“四万亿计划”到“新基建计划”,国家通过宏观政策形成投资导向,吸引企业进行创新实践。
中国高铁主要由政府主导,在创新演进发展的过程中更多地融合了政策优势。在土地征收、高铁开发建设、装备制造、运营管理等方面,国家具有宏观层面的统筹管理、资源整合能力。由于国有企业的信用支撑,商业银行对高铁借贷更具有信心,有利于中国高铁规避建设过程中存在财务风险等不稳定要素。
2.2.3 内源发展要素推进中国高铁创新要素再整合
内源要素主要是创造适于中国高铁产业技术创新的微环境,通过融合更丰富的创新要素,运用更合适和科学的创新方式,提升高铁产品质量和生产效率,创造竞争优势,以期走向国际市场。
2.3 选择性编码——中国高铁创新模式的逻辑关系
中国高铁技术创新演进动力主要源于社会发展要素、政策扶持要素和内源发展要素,见图2。
图2 中国高铁融合创新构成要素理论模型
由图2可见,社会发展是中国高铁创新演进的基础,政策扶持是中国高铁创新演进的支柱,而内生发展决定中国高铁的发展的上升空间。从供给侧变革视角,高铁可以填补中国交通市场供应在中长距离快速-规模化客运的空白,完备产业链和工业规模水平的提升培育了中国高铁的创新环境。在此基础上,政策扶持为中国高铁提供了更多发展的可能性。政府通过一系列政策引导支持中国高铁网的规模扩大,通过投资驱动、风险控制和资源整合等手段鼓励更多的企业进入高铁领域,营造了良好的创新氛围,有助于创新机制的落地实施。高铁产业链在此发展空间上,从创新基础、协同创新、持续创新和优化管理四个维度不断深化内源发展,从宏观的协同创新系统到微观的内部管理环境都给予中国高铁良好的创新生态,有助于融合更为丰富的创新要素。高铁作为技术导向的产业,内源发展的上升空间决定中国高铁的发展前景,以此为中国高铁未来可持续发展增添动力。
2.4 理论饱和度检验
当无法通过获取额外数据进一步发展新的范畴时,即达到了理论饱和,这也是决定何时停止分析的依据。本研究的访谈对象覆盖以及资料收集途径广泛,来自于高铁创新生态系统中不同环节的各创新主体,保证了数据的全面性和针对性。此外,本研究还在编码前预留了两份样本资料,在编码完成后,使用相同的方法对其进行编码,没有发现之前未出现的概念生成,因此,上述理论框架是饱和的。
3 编码结果分析——探寻中国高铁可持续发展的动能
通过上文对中国高铁创新模式的研究,本文认为中国高铁融合创新模式是指高铁在建设、运营、管理实践过程中根据实际情况而采取的推动方式,以工业生产能力等高铁硬实力为载体,以中国的文化制度、创新精神为核心理念,以满足快速-规模化交通需求为使命,凝聚整合行业内外人才、知识、技术、供应链等各种内源要素,形成的一种增进中国高铁内生发展、外界认同、推动国家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竞争力。既是国家科技实力的典型缩影,又是工业实力的重要标志,还是中国铁路高端制造实力的集中体现。中国高铁未来发展的研究重点在于如何保持中国高铁的发展态势并增强竞争力。
3.1 充分利用中国现阶段发展优势
人口众多,中等收入群体庞大,撑起了中国高铁的庞大需求;中国新型城镇化建设发展的政策背景下,高铁具有较大的发展潜力;中国通用技术的劳动力数量和专有技术的人才积累,使中国高铁的大规模建造成为可能。
随着全球科技发展趋势和市场需求的动态变化,“智慧高铁”俨然成为高铁产业下一个发展目标。目前,中国贯彻智慧经济新发展理念,大力发展5G、特高压、新能源、大数据中心、人工智能、工业互联网等多领域,中国高铁应充分利用新科技的发展成果,率先进行“智慧高铁”创新活动,以获得高铁发展新领域的市场地位,积极参与国际化竞争。
3.2 保持政府在中国高铁发展中的角色地位
高铁作为新型基础设施建设的主要内容之一,是聚焦区域一体化发展薄弱环节补短板的重要手段。同时,高铁作为交通纽带也是新型城镇化建设发展的重要依托。因此,中国高铁依托发展规划的支持,以新发展为理念,以技术创新为驱动,以信息网络为基础,面向国际化竞争和可持续发展的需要,加强数字转型、智能升级、融合创新。
在未来世界高铁版图的画写中,企业的职责仍主要为研发、生产、制造与维护,而政府的角色则愈发重要。因此,需要政府在培育利于国内高铁产业链内化提升环境的同时,在中国高铁参与国际化竞争的未来发展中更具有战略策略。
3.3 深化中国高铁产业链内生发展
中国高铁产业链内生发展主要为两个维度,在宏观层面上是中国国家铁路集团有限公司牵头组织的产业协同创新系统,这个系统能够联动产业链各个环节及相关企业、机构和科研单位,具有导向、协调和管理的作用。微观层面上企业是创新的主体,更加要求企业创新的效率和效果。在中国特色的产业发展环境下,两者之间的协作关系也直接影响了高铁产业的未来走向,因此国家提出要坚持高质量发展和深化改革创新以实现交通强国、铁路先行和建设世界一流铁路企业[18]。
4 结论
本文研究表明,社会发展要素、政策扶持要素和内源发展要素对中国高铁的创新演进存在显著影响。其中,社会发展是中国高铁创新演进的基础,政策扶持是中国高铁创新演进的支柱,而内生发展决定中国高铁的发展的上升空间。在此基础上,本文探索性地构建了上述3个主范畴对中国高铁融合创新模式的作用机制模型。本研究在中国高铁创新能力基础的基础上进行了如下拓展:交通市场对快速规模化的出行需求不断提升、完备产业链下的工业生产水平不断突破,创造中国高铁发展机遇;在宏观统筹机制和一体化管理模式形成的制度集约大背景下,将政府与企业共筑的创新环境与创新要素相融合,使一批企业通过技术融合实现高铁产业链的协同创新,提升中国高铁的产品品质和技术级别;在相关政策的支持和投资驱动带动生产建设的助推下,创新方式的改变激励企业通过持续创新与优化管理等内源要素促进了与中国高铁整体发展的互相成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