惠东县古树资源特征分析
2022-01-07吴胜平黄华毅赖锦超郭德森
吴胜平,黄华毅,赖锦超,郭德森
(1.广东省惠东县林业局,广东 惠东 516300;2. 广东省林业科学研究院/广东省森林培育与保护利用重点实验室,广东 广州 510520)
1 引言
古树是指树龄在100年及以上的树木,是人类历史进程中遗留下来的、年代久远的树木,是悠久历史与文化的象征,是时代留给我们的宝贵财富,具有不可替代性和不可再生性,被称为“活化石”“活文物”“绿色文物”等[1]。我国历史悠久,幅员辽阔,地理和气候环境复杂多样,植物种质资源丰富,更具有丰富的园林植物种质资源,造就了我国古树名木数量多、种类丰富的特点,被誉为“世界园林之母”[2]。因此,调查和分析古树资源本底情况,对古树的保护工作具有重要科学意义。早在2001年,全国绿化委员会、国家林业局就在全国展开了古树名木普查建档工作[3]。广东省在2002年组织有关专家及技术人员在全省范围内对古树名木进行了调查建档,2016年又根据《全国绿化委员会关于进一步加强古树名木保护管理的意见》和《广东省绿化委员会关于开展新一轮古树名木资源普查建档工作的通知》要求,启动了新一轮古树名木资源普查建档工作,至2018年底,基本完成了本次普查建档任务,结果显示全省共有古树80324株[4]。然而,长期以来,由于古树名木生长环境的变化、自然灾害的危害、人为破坏和树龄老化等原因,相当一部分古树名木长期处在生长衰弱状态,有的甚至濒临死亡的边缘[5]。因此,开展古树名木的保护工作刻不容缓。
惠东县位于广东省东南部、惠州市东部,拥有丰富的森林资源,森林覆盖率达到72.28%。新一轮的古树名木普查结果显示:惠州市现有古树和名木共10881株,其中古树10866株,名木15株;古树群144个。惠东县是惠州市古树资源大县,拥有大量的古树资源。为更好地了解惠东县古树资源的整体情况,通过全面系统调查惠东县的古树资源,分析其树种组成、树龄结构、特征分布、生长状况等,以更好地了解惠东县古树资源现状,为惠东县乃至广东省古树的科学保护和可持续利用提供基础性的研究资料。
2 材料与方法
2.1 研究地概况
惠东县地处广东省东南部、惠州市东部,地理位置位于东经114°33′10″~115°25′13″,北纬22°32′39″~23°23′17″之间。全县东西最宽90 km,南北宽298 km,国土总面积352780.00 hm2。东连汕尾市海丰县,北靠河源市紫金县,西接惠阳区,南临南海的大亚湾和红海湾。惠东县全县下辖2个街道办事处、12镇、2个滨海旅游度假区管委会和2个市属林场,即平山街道、大岭街道2个街道,白花镇、梁化镇、稔山镇、铁涌镇、平海镇、吉隆镇、黄埠镇、多祝镇、白珠镇、安墩镇、高潭镇、宝口镇等12个镇,港口、巽寮2个滨海旅游度假区管委会,梁化林场、九龙峰林场2个市属林场。惠东县县域地形多样,属沿海山地丘陵县。内陆呈东西宽、南北窄的狭长形,延伸至沿海海岸。森林面积255008.40 hm2,占林地面积的93.97%。全县森林覆盖率72.28%,林木绿化率74.02%。年平均日照时数1313.0 h,年均气温22.1 ℃,年平均降雨量2101.3 mm,年均无霜期日数大于300 d。其中,东北部山区霜冰多且重,中部沿江丘陵区次之,南部沿海低丘区轻霜无冰。全年降雨主要集中在4~10月份,占全年降雨量的90.5%。
2.2 研究方法
2.2.1 古树资源调查方法
根据《广东省古树名木普查操作细则》,采用实地调查、访问群众等方式相结合的方法,于2017~2018年对惠东县进行逐镇、逐村全面的实地调查,测量每株古树的树高、胸径、冠幅,地理坐标、生长环境及生长势,详细调查其古树历史和文化,参照《广东植物志》[6]、《中国植物志》[7]等植物志文献资料进行鉴定。中文俗名、拉丁学名、科属种统计均参照《中国植物志》。
2.2.2 古树树龄判断
根据当地史料、村民传说以及广东省林业调查规划院的胸径生长模型方法确定古树树龄,根据古树树龄共分为3个等级,一级古树为树龄500年及以上的古树,二级古树为树龄300~499年之间的古树,三级古树为树龄100~299年之间的古树。
2.2.3 生长势等级划分
参照《广东省古树名木普查操作细则》,根据树木叶片、枝条和树干生长情况将古树生长势划分为正常、衰弱、濒危和死亡4个等级。①正常古树:正常叶片量占叶片总量大于95%,枝条生长正常、新梢数量多,无枯枝枯梢,树干基本完好,无坏死;②衰弱古树:正常叶片量占叶片总量50% ~ 95%,新梢生长偏弱,枝条有少量枯死,树干局部有轻伤或少量坏死;③濒危古树:正常叶片量占叶片总量小于50%,枝杈枯死较多,树干多为坏死,干朽或成凹洞;④死亡古树:叶片、枝杈和干皮部全部坏死。
3 结果分析
3.1 古树种类组成特征
惠东县2个街道办事处、12镇、2个滨海旅游度假区管委会和2个市属林场共有4322株古树和4个古树群,隶属于32科56属77种。由表1所示,古树的科内属数介于1~7之间、种数介于1~10之间,古树数量所占比例位于前五位的科由多到少分别为:无患子科(33.53%)>桑科(31.65%)>漆树科(8.70%)>壳斗科(7.70%)>樟科(2.34%),这五个科包含古树株数占惠东县古树总株数的83.92%,其余27个科的古树株数总和仅占惠东县古树总株数的16.08%,其中无患子科和桑科的古树株数占古树总株数的65.18%,说明惠东县古树主要由无患子科、桑科、漆树科、壳斗科和樟科构成,其中最为主要为无患子科和桑科。
表1 惠东县古树资源统计
由表2所示,惠东县古树77种树种中,古树树种株数排在前十的树种分别是榕树(Ficusmicrocarpa)、荔枝(Litchichinensis)、龙眼(Dimocarpuslongan)、杧果(Mangiferaindica)、红锥(Castanopsishystrix)、木荷(Schimasuperba)、阳桃(Averrhoacarambola)、朴树(Celtissinensis)、秋枫(Bischofiajavanica)和橄榄(Canariumalbum),共计3719株,占古树总株数的86.05%,而其他67个树种总共仅占总株数的13.95%,而排在前五的树种所占古树总株数的77.22%,说明惠东县古树树种之间数量分布差异明显,主要树种组成是榕树、荔枝、龙眼、杧果和红锥,其中榕树、荔枝和龙眼的数量在惠东县古树数量中所占的比例均超过10%,分别达到29.92%、22.49%和11.04%。
表2 惠东县古树优势资源统计
3.2 古树空间分布特点
惠东县的12个镇,2个街道和1个林场中有古树资源存在,其中,古树株数排名前三位的分别为多祝镇(687株)、梁化镇(619株)和大岭街道(460株),古树株数总和占到惠东县古树总株数的40.86%;其后古树株数排名分别为平海镇(368株)、平山街道(346株)、白花镇(312株)、铁涌镇(285株)、稔山镇(261株)、宝口镇(229株)、安墩镇(167株)、吉隆镇(142株)、黄埠镇(137株)、高潭镇(132株)、梁化林场(103株)和白盆珠镇(74株)(图1),表明惠东县各个镇、林场和街道之间的古树数量分布存在较大差异,总体来说,惠东县古树数量在北部山区分布较多,而在沿海地区相对分布数量较小。
图1 惠东县古树分布情况
据统计,惠东县的古树资源中,共有4292株古树生长地区位于乡村,占全县古树总株数的99.31%,而城镇地区的古树数量仅为30株,表明了惠东县古树主要分布在乡村地区。根据调查的古树生长的具体位置信息,发现大多古树分布在村落周边地区,集中分布的多数是生长在村落后方的风水山上,或者作为防风树种植在村落四周;榕树多种植在房前屋后祠堂边作为“伯公树”;龙眼、荔枝和芒果等果树则多种植在村落附近、村口和房前屋后。
3.3 古树树龄、冠幅、树高及胸径分布特征
惠东县的古树树龄按等级划分,一级古树14株,二级古树201株,三级古树4107株。一级古树包含了8株榕树,4株荔枝,1株木棉和1株杨桃,树龄最大700 a,为榕树(表3)。三级古树在惠东县古树总株数中占绝对优势,总株数占惠东县古树总株数的95.03%。古树树龄分布在100~700 a之间,平均树龄在149.03 a,从图2(a)可知,树龄总体呈现正偏态分布,主要集中分布在100~200 a之间,共有3780株,占到古树总株数的87.46%,树龄100 a的古树最多,共有1001株,占到古树总株数的23.16%。
表3 惠东县一级古树名录
惠东县古树冠幅分布在2~57 m之间,平均冠幅在10.85 m,从图2(b)可知,冠幅总体呈现正偏态分布,主要集中分布在5~20 m之间,共有4013株,占到古树总株数的92.85%;古树树高分布在3~38 m之间,平均树高在12.72 m,从图2(c)可知,树高总体呈现正偏态分布,主要集中分布在4~20 m之间,共有4043株,占到古树总株数的93.54%;胸径分布在17.5~600 cm之间,平均胸径在93.25 cm,从图2(d)可知,胸径总体呈现正偏态分布,主要集中分布在17.5~200 cm之间,共有4034株,占到古树总株数的93.34%。
表4 惠东县古树生长环境和生长状况统计 株
3.4 古树生长势和生长环境
惠东县的古树生长环境和生长状况整体良好(表4),生长环境好的古树有4236株,占古树总株数的98.01%,生长环境中的古树有85株,生长环境差的古树仅有1株;生长势正常的古树有4262株,占古树总株数的98.61%,衰弱株古树有57株,濒危株和死亡株分别仅有2株和1株;综合生长环境好且生长势正常的古树总共有4214株,占古树总株数的97.50%。此外,经过分析发现古树生长势情况分布和古树等级之间没有明显的关联性。
4 结论与讨论
惠东县古树呈现数量多、种类丰富、树龄集中、分布差异明显、健康状况和生长环境良好等特点。共有古树4322株,隶属于32科56属77种。古树分布以无患子科、桑科、漆树科、壳斗科和樟科等为主,与广东省的古树树种分布高度重叠,广东省古树分布排名前五的科分别是桑科、无患子科、樟科、壳斗科和金缕梅科[1]。惠东县树种构成以榕树、红锥、木荷、朴树、秋枫等具有观赏价值及荔枝、龙眼、杧果、杨桃、橄榄等具有经济价值的乡土树种为主,所占比例近九成。惠东县的古树树种构成分别与吕浩荣等[8]、何贤平等[9]、李亭潞等[10]、许东先等[11]和魏丹等[12]报道的广东省其他地区的古树树种组成多数重叠,均表现出了典型的地方特色,这些古树资源不仅仅是自然选择的结果,同时和当地的文化社会活动、经济活动关联密切。
图2 惠东县古树结构特征
惠东县的古树树龄主要分布在100~200 a之间,平均树龄在149.03 a,树龄最大的为700 a的榕树,整体古树树龄结构相对全省总体水平偏低。惠东县古树分布呈现北部山区和乡村地区较多,沿海和城镇地区相对较少的特点。古树在北部山区分布较多的原因有多方面:其一,是沿海地区受到台风影响大,古树受到台风严重危害的概率高,从而导致古树资源留存的较少;其次,北部山区存在较多的古驿道,古人世代迁徙移栽种,逐渐形成了以古驿道为线的古树分布特征;另外,以前山区交通不便,难以达到,对古树的盗采盗伐成本高,也间接保护了古树资源。古树主要分布乡村地区的原因除了城镇化建设对古树的破坏以外,最为重要的是古树在乡村具有广阔的生存空间,生长状态受外界环境影响小,古树生长在村落附近常作为风水林、防风树、经济树和“神树”等,见证了乡村的历史和文化变迁,寄托了村民的无限回忆,被当做乡村和村民的守护者,从而也受到了村民的更好的保护。
惠东县古树生长状况整体良好,但在调查过程中也发现了衰弱、濒危和死亡的古树,同时正常的古树也存在一些影响健康的不利因素。通过调查分析发现影响惠东县古树健康的因素主要包括内因和外因。古树树龄大,营养器官的功能下降,生活力差,再加上其树型较为高大,抵抗力较差,对病虫害的危害和风雨的侵蚀的抵抗能力弱,这是古树逐渐衰弱甚至死亡的内在原因。惠东县靠近大海且海岸线较长,每年受台风影响较大,易发生极端天气导致大风、大雨和雷电火灾给古树带来危害;林业有害生物对惠东县古树的危害也不容小觑,在调查过程中,发现惠东县古树均受到林业有害生物的危害,其中白蚁(Coptotermesformosanus)危害较为普遍,很多古树主干被蛀空,其他寄生和攀缘植物、食叶害虫、木腐菌危害也较为常见,严重危害的会导致古树生长衰弱并逐渐枯死。而古树健康状况急速下降的主要原因之一是人为因素的干扰,往往为了市政建设、村民建房等工程建设活动,严重压缩了原有的古树生长空间,导致古树生长环境急剧恶化,最终导致古树生长衰弱和死亡。
5 研究结论
经过新一轮的普查建档工作,目前,惠东县已完成了所有古树的建档和挂牌工作,但由于财政经费投入较少,后期古树管理和保护工作并未大力开展,对古树健康缺乏全面的诊断和评估,同时未建立定期的古树巡查和监测体系,发现古树衰弱、濒危甚至死亡的状态时已难以进行有效的复壮。为此,惠东县应加大财政资金投入,设立保护责任人,对存在安全隐患的古树进行修复和复壮,定期开展病虫防治等。古树作为一个地区历史和文化的见证,承载了当地丰富的历史和文化,保护古树应当推陈出新,充分挖掘古树的历史、文化、科学和景观价值,开展多形式的保护和科学利用模式,通过建设古树公园、绿美乡村、科教宣传基地,开展古树旅游、古树摄影等活动,在保护古树的同时,传承古树文化,丰富群众的生活,充分发挥出古树的生态、经济和社会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