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境教学法在小学语文中高段口语交际教学中的应用
2022-01-06柴艳红
柴艳红
摘要: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口语交际教学是极为重要的构成要素,因此要针对口语交际教学采取更有效的策略,一方面推动小学生口语交际能力的不断发展,另一方面让学生太口语交际能力的带动下不断增强语文综合能力,并构建良好的人际关系。开展口语交际教学和相应环境相关联可获得更好效果,因此为了达到预定的教学目标充,分发挥口语交际教学的作用,本文结合情境教学法对小学语文高段的口语交际教学做了简要分析。
关键词:小学语文;口语交际教学;情境教学法;应用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小学教育的主要任务是帮助学生打好知识基础和能力基础,而作为影响人际关系和语文学习的重要因素,口语交际能力的培养当前备受重视,口语交际教学在小学语文中的占比因此显著提升。但我国多数小学的口语交际教学现状都不是特别理想,很多教师依然对识字、书写、阅读等传统能力的培养特别重视,虽然也能够开展口语交际教学,但缺少了相应方法的指导,而且一些小学的口语交际教学只是在反复朗读或者进行简单对练,并没有结合真实情境。针对这种情况,非常有必要加强情境教学法在口语交际教学中的应用,这样才能真正做好小学语文教学,并为学生的未来发展提供强大推动力。
一、利用多种方式创建口语交际情境
既然要在口语交际教学中应用情境教学,那么首先就要合理创建口语交际情境。创建情境的途径有很多,但最基本的应该是结合教材,也就是说首先应根据教材内容创建情境,目的是充分发挥教材的作用,让学生能够在充分理解和掌握教材基础上提升口语交际能力。比如在《草船借箭》的教学中,可结合教材内容创建一个表演类的情境,让学生分别扮演《草船借箭》中的不同人物,然后站在相关人物的角度上思考并互相对话[1]。对话结束后再让学生结合具体人物针对这篇课文展开讨论,这样学生既能充分理解这篇课文,而且口语交际能力也在对话和讨论中得到了一定提升。除了利用教材创建情境,还可以结合现实生活、游戏、多媒体等多种方式,具体要根据实际情况灵活应用,但是有一点必须注意,无论通过怎样的方式创新情境,都必须充分体现学生主体,要让学生在情境中自由发挥,教师只是负责引导,以此才能真正发挥情境教学法的作用,并推动学生口语交际能力的不断发展。
二、創建故事情境
创建故事情境指的是,通过延伸教材内容或者讲故事的方式锻炼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比如在一篇课文的教学结束之后,可以让学生根据个人的理解和想象对教学内容进行延伸。以《自相矛盾》为例,这篇课文的教学结束后让学生进行简短思考,然后通过语言表达延续这个故事。但最开始学生的能力可能还不能顺利拓展课文,对此可为学生布置一个每天阅读成语故事的任务,并且在每次课堂教学开始之前随机挑选一名学生为大家讲述其阅读的成语故事,当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得到一定提升以后再利用延伸课文的方式加强锻炼。
三、开展课堂辩论
开展课堂辩论指的是通过确定辩论主题,然后去创建辩论情境的方式引导学生主动表达个人看法,让学生在表达过程中充分调动思维,同时也锻炼口语交际能力[2]。前文已经提到可让学生针对教学内容展开讨论,而辩论和讨论不同,学生可以在辩论中表达其对学习内容的不同见解,仍然以《草船借箭》为例,有的学生在学习这篇课文时会觉得诸葛亮机智勇敢,而有的学生认为周瑜信守承诺。另外也可以选择一些争议性比较大的内容创建情境,比如在《桥》的教学中,这篇课文彰显了共产党员的伟大,文中的老父亲就身为共产党员的儿子拉到了队伍的最后面,将生的希望留给了群众,而最后自己和儿子被洪水淹没。接下来就可以让学生为这一行为进行辩论,且在学生辩论过程中就是不需要做任何约束,只进行观察,最后再据学生的辩论结果进行总结。这样即完成了课文教学,同时也利用课堂辩论提升了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
四、布置口语交际的课后作业
你在口语交际教学中,应用情境教学法不止体现在课堂上,对课外的因素也要充分利用。课堂教学结束后,可通过布置口语交际作业的方式引导学生继续锻炼口语交际能力,比如可以让学生记录其在放学回家的路上都遇到了哪些人,听到了哪些事,或者让学生和家人主动聊一聊今天在学校都学了什么,有什么收获等。这样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就会在一个非常自然的情境中得到锻炼,即使不经过刻意培养也能不断发展[3]。
结束语:
综上所述,作为小学语文教师,对口语交际教学要提高重视,然后通过多种方式在口语交际教学中应用情境教学法,并结合口语交际的课后作业帮助学生不断提升口语交际能力。最终让学生在口语交际能力的推动下不断提高语文水平,同时也推动小学语文教学在新时期的良好发展。
参考文献
[1]陈曦.情境教学法在小学语文口语交际教学中的应用[J].2018,23(2):46-47.
[2]季靖雅.情境教学法在小学语文三年级口语交际中的运用[J].课外语文,2018,21(15):17-19.
[3]吕萌萌.小学语文教学中口语交际教学的策略[J].情感读本,2018,30(33):15-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