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全媒体时代高校思政育人混合式教学的全覆盖创新路径

2022-01-06刘佳男朱尚品

高教学刊 2022年1期
关键词:思政育人全媒体创新路径

刘佳男 朱尚品

摘  要:信息技术与思政育人的深度融合是全媒体时代的发展必然。思政课的混合式教學改革必须全面融入当代青年的网络叙事与信息文化,实现线上线下思政教育的全覆盖。通过经验性地探讨网络平台、课堂教学、社交媒体等教学渠道在高校思政育人方面的实际应用,文章试图形成思政课混合式教学的“3+3+3”全覆盖创新路径。以期在全媒体时代提升思政课的针对性、自主性和亲和力,实现高校思政育人的因势而新和与时俱进。

关键词:全媒体;思政育人;混合式教学;创新路径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2096-000X(2022)01-0046-04

Abstract: The combination of information technology and ideological education is the inevitable development in omnimedia era. The blended learning reform of ideological course must be integrated into the network narration and information culture of contemporary youth. By empirically discussing the practical application of network platform, classroom teaching and social media in ideological education, this paper attempts to form the "3+3+3" full coverage innovation approach of ideological blended learning. In order to enhance the pertinence, autonomy and affinity of ideological courses in the omnimedia era, to achieve the constant renewal of ideological education in universities.

Keywords: omnimedia; ideological education; blended learning; innovation approach

习近平总书记在 2019年召开的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充分强调:“创新课堂教学,给学生深刻的学习体验,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理想信念、学会正确的思维方法。”面对我国全面进入以移动通信为主的网络互联时代,这一重要论述点明了创新教学手段对高校思政课改革的根本性意义。在这其中尤其需要运用全媒体来丰富高校思政育人的教育理念和教学手段,将立德树人推进到当代青年网络文化和信息生活的整体过程。所谓全媒体指的是在新技术支撑体系下出现的新媒体形态,如手机信息、数字广播、移动电视、数字电影、触摸媒体等[1]。大学生作为全媒体使用的主力军,其生活习惯、学习方式、人际交往等活动都烙上了全媒体的痕迹。这迫切要求高校思政育人顺应时代潮流,将思政课混合式教学与全媒体有机结合。引导广大学生充分发挥青年人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使其在现实生活中自主维护主流意识形态,自觉抵制各种错误思潮。做到言行课上课下一致,网上网下一致。

一、全媒体与高校思政育人混合式教学的全覆盖

新时代高校思政教育的根本任务就是要培养社会主义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就是要使当代青年坚定共产主义的理想信念。面对当下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和互联网应用的持续扩展,基于全媒体的网络互联逐渐成为当代青年自我表达及其文化叙事的主要载体。由全媒体所彰显的网络生活已然构成青年学生展现其思想底蕴、讲述其精神内核的重要场所。这也为当下的思政教育工作带来了新的考验和契机。一方面,当代大学生是最早和最直接融入到网络生活的现实群体。网络信息沟通的宽广化和快捷化等特点,都会促使青年学生的思想行为朝向独立化、碎片化和多元化的方向发展。另一方面,当代大学生的网络文化已经构成这一群体自我表达和思想流露的主要形式。这为思政教育得以切实融入到青年学生的日常生活,融入到广大青年的价值信念至深处提供了支持和保障。

为贯彻高校思政育人所面对的新历史任务和时代使命,就必须把思政课的立德树人贯彻到青年学生网络生活的全部过程,实现思政课混合式教学在课上课下、网上网下的全覆盖。所谓全覆盖是指高校思政课不仅要以课堂宣讲本身为主,还要扩展到课前与课后不同阶段。教学方式也不能单纯以传统混合式教学仍然聚焦于课堂互动为主,而是要在教学渠道上扩展至网络平台和社交媒体等不同层次。教育主体不仅要覆盖学生与教师,同时也需要家长作为反馈者全面参与到日常交流的整个过程。实行这样一种全覆盖式的思政课混合式教学体系,目的在于切实提高思政教育与青年网络生活的结合度。积极调动全媒体的一切可利用资源,开展具有针对性、自主性和亲和力的思政育人工作。

传统的混合式教学(Blended Learning)是指依靠互联网和信息技术进行学习的方法,打破了时间和空间的限制,使随时随地的自主学习成为可能[2]。然而混合式教学不应只局限于面对面指导和计算机在线学习的有限结合。正如杜世纯等人所分析的,混合式教学的开展模式必须是一种全信息、全方位、全覆盖的立体化学习机制[3]。国内目前很多综合性大学已经开始在本科生思政课的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研究生公共课自然辩证法概论中采用混合式教学模式,积极建设“互联网+”课堂的网络资源和教学平台。但在网络移动互联的当下时代,单纯基于慕课(MOOC)的在线课程学习仍然需要在开放性、课程规模、完成度和学习体验等各方面提升混合式教学与学生日常生活的结合度。

因此,积极运用全媒体平台、调用全媒体资源,是最有效地建立这样一种混合式教学全覆盖体系的方法手段。在高校思政教育中通过全媒体来创新思政育人渠道,可以充分提升教学的实效性、全面性和吸引力。利用全媒体的技术优势和信息优势,将思政课融入到青年学生的日常生活和网络文化中去。根据学生的现实境况随时调整思政教育的内容,真正做到从高校思政育人的“大水漫灌”向“精准滴灌”的积极转型和有效过渡。将全媒体融入到思政课混合式教学的整体环节,从过往改革教学方法为主转变为思政教学过程的全覆盖。这样才能更有效地掌握学生们最真实的思想状况,及时准确地回应学生面临的现实问题。进而切实引导学生自主树立正确的理想信念,增进学生对社会主义中国的价值认同和文化自信。

二、思政课混合式教学的“3+3+3”全覆盖创新路径

新时代思政课教学改革的最终目的就是要真正做到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当代青年正处在信息快速流通和生活深度数字化的互联社会当中,为了使青年群体肩负起新时代所赋予的历史使命,成为“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的时代新人,单纯的课堂教学已经远远不能满足思政教育的综合需要。因此,高校思政育人必须将自身扩展至线上线下等各个层次,强化思政课与当代青年现实生活的结合度。这进一步要求我们在思政课教学改革中形成一种对青年学生进行全方位思想熏陶的全覆盖创新路径。

在这方面,现有研究已经集中论述了在思政课中运用信息化混合式教学手段的可能性和有效性。如黄荣怀等人针对高校形势与政策课构建了混合式教学的基本框架,旨在及时掌握学生的关注热点,了解学生的思想动态[4]。但仍然缺乏将具有实操性的教学框架应用到具体的思政育人工作当中,形成思政课混合式教学的全覆盖体系。本文以习近平青年理想信念教育思想有机融入高校思政教育为宗旨,以切实提升思政课引导广大青年学生树立正确价值观与人生观为目的,以建构可操作的思政课线上线下教学体系为手段,最终试图搭建起思政课混合式教学的“3+3+3”全覆盖创新路径(见图1)。

所谓“3+3+3”的全覆盖创新路径即要求思政教育的过程要覆盖课前、课中和课后三个阶段;思政教育的载体要覆盖课堂教学、网络平台和社交媒体;思政教育的主体要覆盖教师、学生和家长。通过构建这样一种全覆盖式的高校思政教育混合式教学框架,才能切实地在网络互联的信息化时代贴近当代青年的日常生活,才能在国际国内形势复杂多变的当下,有效引导广大青年坚定共产主义远大理想。总结而言,思政课混合式教学“3+3+3”的全覆盖体系试图汲取混合式教学的基本理念,进而达到多种教学手段的混合、多种信息平台的混合、多种教授内容的混合,以及多种评价方式的混合。

其具体实操手段和目标包括,第一,在课前阶段,教师与学生之间借助网络教学平台完成指导与反馈的信息交流过程。包括确定授课主题,在线提前预习等。教师可通过网络平台及时获知学生关注的热点话题,有助于对课堂教学内容进行有针对性的改进。第二,在课中阶段,采取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二元化模式。教师要通过具有时效性的实例开展教学,配合数字化应用充分发挥课堂教学的主渠道功能。第三,在课后阶段,借助师生使用的社交媒体进行随时交流和互动,实现对思政课教学效果的日常评价和再强化。第四,在课余时间通过社交媒体和学生家长保持适当接触。在沟通中掌握学生的思想常态,将青年思政教育深入到家庭层次,杜绝产生严重意识形态安全问题的可能性。

更进一步的实施方法包括:在课前通过网络课程平台开展备课活动,确定授课专题,研制信息化教学课件,上传教学辅助材料。鼓励学生展开网络小组讨论预习内容,并在网络课程平台通过留言进行互动。在课中充分利用数字化教学手段和新媒体资源,通过超星学习通、雨课堂等移动APP实现基于课堂的师生实时互动交流。鼓励学生及时反馈学习感悟,谈论课堂体验,展开焦点话题辩论,或展示课程学习成果。在课后则主要依靠社交媒体平台,如微信、QQ等移動媒介进一步拉近师生之间的距离。定期推送时事热点并开设网络讲坛,达到教学内容的再强化。积极倡导学生之间结成网络讨论小组,鼓励同伴互评,形成“以评促学,以评促教”的思政教育评价体系。

三、全媒体融入思政教育全覆盖体系的策略机制

在高校思政育人中合理采用“3+3+3”全覆盖式的混合式教学体系,旨在促进学生在日常生活中自觉树立社会主义的政治认同、文化认同和价值认同。在继续发挥思政课堂教育规训主导功能的同时,做到高校思政育人的因势而新和与时俱进。全媒体技术的有效融入是形成思政教育全覆盖体系的核心策略,只有以全媒体时代为视野,以全媒体资源为依托,以全媒体平台为渠道,才能切实做到信息化教学与网络生活的全面互融。使思政育人工作触及到学生真实的思想样态、生活状况和学习困惑。

全媒体强调利用一切信息平台形成基于受众的超细分式内容服务,这就促使思政教育得以形成针对不同学生的差异化“精准滴灌”。而全媒体所具有的传播快、范围广等特点,为思政教师跳脱课堂本身的束缚,将师生互动全面扩展至课外领域提供了条件。全媒体的融入也会促使青年学生的学习地位发生根本性转变,教师得以引导学生从思政教育的被动接受者向主动阐述者进行角色转换,从而切实提升高校思政育人的针对性、自主性和亲和力。

为使全媒体有效融入到思政课混合式教学“3+3+3”的全覆盖体系当中,首先,应当构建思政课混合式教学全覆盖所需要的全媒体平台基础。如搜集数字化教学资源、建立课程学习线上平台、创设社交互动媒体、搭建内容投送渠道。其次,要构建系统化的课后教学评价体系,掌握学生即时性的思想动态。分析与学生家长之间网络交流的反馈结果,根据不同学生的生活状况传递不同的思政教育内容。再次,要引导学生在日常生活中自主维护主流意识形态,自觉抵制各种错误思潮,激发学生维护社会主义中国的主体意识。最后,通过微博、微信公众号、学习强国等渠道实时推送热点新闻和学习资源,亦可利用流行的视频直播平台定期投放与思政教育相关的视听内容。

在这方面,本文试图通过应用“雨课堂”“腾讯课堂”等全媒体教育平台,更进一步地探索思政课“3+3+3”全覆盖体系的可操作性。“雨课堂”是2016年清华大学推出的面向在线高等教育的智慧教学工具,其教学过程能够有效囊括课前、课中和课后的每一个环节[5]。在课前预习环节,思政教师能够通过“备课功能”将带有视听素材的理论教学内容发送到学生手机上。在课中教学环节,学生可以针对授课内容按下“不懂”键实时向思政教师反馈信息,消息将以弹幕的方式呈现。在课后反馈环节,思政教师通过“考试功能”为学生布置课后作业并对教学效果进行及时巩固,学生可以使用“课程评价”将感悟与建议回馈给任课教师,帮助思政教师不断对教学内容进行反思完善。

为实现高校思政育人“3+3+3”的全覆盖教学体系,还应在学生日常生活中通过社交媒体保持实时沟通。在这方面“腾讯课堂”能够较好地依托QQ群具有的平台优势,形成思政教育与青年学生网络文化的深层融合。思政教师可以在任何时间使用QQ群中的“腾讯课堂”,通过语音连线进行思政课理论教学,也可以利用在线视频为学生开展直播学习。借助多人音视频交互,思政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和辩论赛等活动,开设实事讲坛定期推送热点新闻与相关评论。通过QQ群展开师生家长的沟通交流,将思政育人真正推进到家庭生活层次。运用“腾讯课堂”全媒体平台可以进一步落实思政育人混合式教学的常态化,让学生在混合式学习的情境下自觉培养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的使命感和责任感。

四、结束语

全媒体时代,高校思政育人的未来与挑战如何真正发挥思政课立德树人的根本使命是新时代思政课教学改革的重中之重。文章认为,高校思政育人必须构建一种全面立足于学生日常生活的混合式教学全覆盖体系,才能使思政教育真正触及当代青年的心灵深处。在全媒体的时代发展下,思政课教学必须将全媒体的文化建设纳入其总体格局之下,注重全媒体虚拟空间与大学生现实生活的有机结合。文章论证了全媒体融入思政课混合式教学,构建“3+3+3”全覆盖体系的可能性和实操性。强调必须通过网络平台、社交媒体、课堂互动等各方面的协同配合,才能为青年学生营造一种“体验式”和“沉浸式”的思政教育氛围。与此同时,伴随全媒体时代发展向技术全面化的持续推进,思政课的混合式教学也应当时刻反思信息化教育的边界、意义和目的。厘清混合式教学是为了提升思政课本身与教育受众的结合度,而非相反。避免“全媒体”与“旧载体”的脱钩与抵牾,导致师生之间丧失面对面交流的机会与兴趣。对全媒体的运用要服务于思政教育本身的宗旨和使命,不能使混合式教学分化了高校思政育人的集中性功能[6]。這就意味着我们在贯彻思政课混合式教学全覆盖体系的同时,依然要深刻把握新时代下思政教育的本性和底色,真正领会这一时代之思在多种意义上的全面交融[7]。

参考文献:

[1]徐礼平.新媒体时代提升思想政治理论课实效性谫论[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6(2):38-39.

[2]王国华,俞树煜,黄慧芳,等.国内混合式学习研究现状分析[J].中国远程教育,2015(2):25-31.

[3]杜世纯,傅泽田.混合式学习探究[J].中国高教研究,2016(10):52-55.

[4]黄荣怀,马丁,郑兰琴,等.基于混合式学习的课程设计理论[J].电化教育研究,2009(1):9-14.

[5]蒋雯音,杨芬红,范鲁宁.雨课堂支持下的智慧课堂构建与应用研究[J].中国教育信息化,2017(10):14-17.

[6]顾海良.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论指导和发展理念——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18(1):4-10.

[7]关锋.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理论特质的三维解读[J].湖湘论坛,2019(2):5-15.

猜你喜欢

思政育人全媒体创新路径
运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提高思政育人效果机制探究
高职院校院系思政育人工作实效性探究
“大思政”视域下公安院校思政育人模式的思考
论思政课与公安院校政治忠诚教育的关系
极致新闻:回归受众本位的创新路径
浅析电视民生新闻的现状及发展趋势
以网络为载体的政府管理模式创新路径分析
新形势下高校安全稳定工作创新路径研究
全媒体环境下主持人竞争力的提升
地方广电媒体融合发展中的困境和出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