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选择性药物灌注介入治疗股骨头缺血坏死的疗效分析

2022-01-06武平残疾人康复医院外科福建龙岩364300

吉林医学 2021年12期
关键词:髋臼假体股骨头

马 华 (武平残疾人康复医院外科,福建 龙岩 364300)

股骨头缺血坏死亦称为股骨头坏死,为骨科常见疾病,是指股骨头周围的血运破坏,导致股骨头的血运障碍引起的股骨头以及股骨头内部的骨质缺血坏死[1]。该病以关节疼痛、跛行、活动受限为主要临床表现,发病原因与糖皮质激素的大量使用、关节外伤与酗酒密切相关,加之股骨头为关节面的长骨与负重骨,髓腔内压力更大,在各种诱因下更易发生缺血,最终发展为股骨头缺血坏死,需积极治疗,最大程度减少骨关节炎、瘫痪等并发症发生,提升患者生存质量。纵观临床针对该病患者治疗,手术治疗在其中占重要价值,如关节置换术,能快速改善患者髋关节功能,减轻患者疼痛,提升患者生活质量,但随着临床对其深入研究发现,该手术治疗后感染、假体松动等并发症发生率较高,无疑会影响治疗效果,且对患者创伤较大,疗效亦仅能维持10年左右,患者二次手术风险较高,增大患者医疗费用。随着临床对该类患者及治疗方案不断研究,出现介入治疗这一手段干预,其为微创治疗手段,但其疗效临床存在争议,此次研究为进一步探析选择性药物灌注介入治疗股骨头缺血坏死的疗效,选取相应患者展开研究,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以2015年7月~2020年1月我院选取的80例股骨头缺血坏死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进行分组,对照组、观察组各40例,研究经我院医学伦理委员会同意。对照组,男22例,女18例,年龄56~80岁,平均(68.65±2.06)岁,病程5个月~2年,平均(14.08±0.07)个月;观察组,男20例,女20例,年龄56~81岁,平均(68.56±1.55)岁,病程6个月~2年,平均(15.06±0.01)个月。两组基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有可比性。

1.2入选和排除标准:入选标准:①均为股骨头缺血坏死患者;②均有髋部外伤史;③均表现出不同程度关节活动受限与疼痛;④临床资料完善;⑤患者均知情研究,签署同意书。

排除标准:①依从性较差者;②合并肝肾等脏器疾病者;③近一个月内有手术史者;④精神疾病者;⑤凝血功能异常者。

1.3方法:对照组关节置换术治疗:指导患者处仰卧位,患侧朝上,实施全身麻醉干预。采取外侧入路方式进行手术,以大转子顶点为中心,进行远侧与上后侧切入。逐层切开患处皮肤,钝性分离臀大肌纤维,在牵开器辅助下使大转子与臀中肌暴露。应用电刀切断松解臀大肌,内旋股骨后,应用电刀切除外旋肌群、关节囊与梨状肌,松解髋臼上方与股骨上端软组织,轻旋股骨,使股骨头脱出髋臼。再松解关节囊使其呈完全暴露状态,距患者小转子1.5 cm截骨干预。应用髋臼锉磨削髋臼,注意磨削过程中注意把控深度,避免破坏内壁。再彻底磨掉软骨面,注意观察深度以最大程度加深扩大髋臼假体外侧覆盖程度,以髋臼至软骨下骨可见均匀渗血停止磨削。再进行扩髓处理,使其直至髓腔内抵达皮质,上述操作完毕后,将假体植入,注意需将假体周围骨赘多余部分去除。安装假体前,应用试模复位检查,待假体包容性、稳定性及髋臼位置均满意后可将试模取出,对髋臼与髓腔冲洗,依据试模尺寸植入非骨水泥假体,并使用螺旋钉固定。植入成功后测量患肢长度,观察患者髋关节稳定性与活动度,逐层切口缝合,清洗关节腔,常规放置引流管,逐层关闭切口,术后抗感染药物干预。

观察组采用选择性药物灌注介入治疗。应用Seldinger法穿刺技术,经对侧股动脉进行插管干预,使用Cobra4F导管,并使用对应导丝引导至患侧髂外动脉,通过股深动脉选择性进行插管至旋内动脉,进行靶动脉血管造影,评估股骨头血供情况,并将稀释一倍金纳多注射液灌注后,将导管退出送至患侧髂内动脉,闭孔动脉髋臼支,靶动脉血管造影,进行股骨头血供观察,再次注入稀释的金纳多注射液,将动脉插管取出,常规进行敷料加压包扎。术后嘱咐患者平躺1 d,并加强患肢皮肤性状观察,术后2 d,鼓励患者进行耻关节主动练习,被动进行屈伸膝关节练习,常规予以抗感染处理,加强并发症观察,术后1周可叮嘱患者扶拐行走,指导其进行患髋联系。术后2周,可进行髋关节外展与抗阻锻炼。

1.4观察指标:①观察对照组、观察组临床疗效。显效:关节活动障碍与疼痛等临床症状消失,较治疗前,Harris评分提升50%以上,有效:症状有所改善,Harris评分提升30%以上,无效:症状未见改善。总有效率=(显效+有效)÷总例数×100%。②观察对照组、观察组Harris及VAS评分。Harris为髋关节功能评定量表,满分为100分,分值高低与髋关节功能成正比。VAS为视觉模拟量表,满分为10分,分值高低与疼痛程度成正比。③观察对照组、观察组并发症发生情况,计算并发症发生率。

2 结果

2.1两组临床疗效比较:对照组(97.50%)、观察组(87.50%)治疗有效率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例(%)]

2.2两组Harris及VAS评分比较:治疗前后,对照组、观察组Harris及VAS评分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Harris及VAS评分比较分)

2.3两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 对照组感染4例、下肢静脉血栓2例、髋关节脱位2例、关节僵硬3例,并发症发生率为27.50%;观察组感染1例、下肢静脉血栓2例、髋关节脱位0例、关节僵硬0例,并发症发生率为7.50%;较之对照组,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更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541,P=0.017)。

3 讨论

股骨头缺血坏死为临床常见疾病,近年来该病发生率有所提升,需积极治疗,最大程度减轻疾病对患者生存质量影响[2~3]。观察临床针对股骨头缺血坏死患者治疗手段发现,有药物保守治疗、髋关节置换治疗等,但前者多为暂时性缓解患者临床症状,不能彻底解决患者痛苦,后者虽治疗效果显著,但对早期患者不大适用,且术后感染、假体松动等并发症发生率较高,影响患者预后,由此可知,探索具有与关节置换术一致的治疗效果一致,且术后并发症较少的治疗方案意义重大[4]。

随着临床对该类患者治疗方案不断研究与改进,出现选择性药物灌注介入治疗这一治疗手段,其作用原理为通过股动脉穿刺,直接将溶栓药物以及扩血管药物注入股骨头供血动脉,溶解血管内形成的脂肪栓及小血栓,使骨内微小血管再通,扩张局部血管,改善微循环缺血状态,疏通髋关节周围微血管,增加侧支循环,改善股骨头营养,使坏死骨质被吸收,促使新骨形成,修复股骨头,最终达到改善股骨头微循环,缓解因骨水肿及关节积液导致的疼痛,创造骨坏死修复条件目的,具有操作简单,多患者创伤小,并发症小等优势,此次研究结果显示,较之对照组,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更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可知选择性药物灌注介入治疗在与关节置换术保持一致治疗效果同时,还能有效弥补关节置换术治疗术后并发症较高的缺憾,安全性较高[5-6]。此外,治疗中用药量小,在达到较高局部浓度同时,耐药风险较低,不良反应较小,一般治疗5 d左右,疼痛、关节活动受限等症状可基本消失,显著提升患者髋关节功能,缓解患者疼痛。此次研究结果显示,使用选择性药物灌注介入治疗的观察组治疗有效率与治疗后Harris及VAS评分与关节置换治疗的对照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即说明选择性药物灌注介入治疗能与关节置换治疗效果接近[7]。此外,观察组治疗中选取的为旋股内侧动脉、闭孔动脉进行药物灌注治疗,有利于血管吻合,且灌注药物为银杏叶提取物即金纳多,能在局部发挥扩血管、降血脂、抗凝与改善股骨头血液供应功效,促使成骨形成,增强治疗效果。

综上所述,选择性药物灌注介入治疗在股骨头缺血坏死患者中应用价值较高,能获取近似关节置换术治疗效果,能显著提升患者髋关节功能,缓解患者疼痛,且在减少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方面更具优势。

猜你喜欢

髋臼假体股骨头
人工髋关节翻修术中髋臼骨缺损的重建方法
当归六黄汤治疗假体周围骨折术后低热疑似感染1例
全髋翻修术后组配式与一体式假体下沉率比较
股骨头坏死的中医治疗
易于误诊为股骨头坏死的股骨头内病变的鉴别诊断
保留假体的清创术治疗急性人工关节感染
改良髋臼横韧带定位法植入髋臼假体的准确性研究
髋关节翻修术Gross型髋臼骨缺损重建的研究进展
多孔钽杯及钽金属垫块在Paprosky Ⅲ、Ⅳ型髋臼缺损翻修中的应用研究
不同粗细通道髓芯减压治疗早期股骨头坏死的疗效比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