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三角非中心区城市“医养结合”养老服务需求研究
——基于安徽省蚌埠市的调研
2022-01-06周吉洁李玉春
王 军, 周吉洁, 李玉春
(安徽财经大学 金融学院, 安徽 蚌埠 233000)
近年来,社会人口老龄化问题日趋严峻,而老年人口的养老、医疗需求与社会有效供给不足之间的矛盾日益加剧。据统计,2019年末,中国老年人口达到2.54亿人,其中60周岁及以上老年人口达到25 388万人,同比增加约439万人,总人口占比近18.1%,在较长周期社会人口结构老龄化现象仍将显著[注]资料来源:国家统计局网站。。另一方面,在长三角地区一体化发展规划上,2019年12月1日国务院发布的《长江三角洲区域一体化发展规划纲要》明确规划范围包括沪苏浙皖沪三省一市,其中上海、南京、杭州、合肥等27个城市作为中心区,而在中心区外还有不少非中心城市都属于经济欠发达地区。同样,长三角地区人口结构老龄化带来的社会养老问题凸显,据统计截至2018年底,长三角地区60周岁及以上老年人口数为4 589.97万人,人口老龄化水平为21.47%,明显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其中上海市人口老龄化水平最高,为34.39%,安徽省人口老龄化水平最低,为16.37%,接近但仍高于全国平均水平。预计到2035年,长三角地区60岁以上老龄人口增加至7 500万,老龄化程度达33%[注]资料来源:《长三角养老服务发展报告》(2019)。。
为缓解人口老龄化带来的巨大的社会养老压力,2013年起国务院先后颁布了若干文件,明确提出支持企业和机构开展“医养结合”新型养老服务模式,提供相关医疗护理、养老服务。2018 年 3 月,政府工作报告强调要继续推进“医养结合”新型养老模式,提高养老质量。同时,包括长三角地区的安徽省在内的一些欠发达省份,也相继出台关于推进“医养结合”具体实施指导意见。“医养结合”新型养老服务模式是整合有限社会养老、医疗资源,集中提高养老照顾、医疗与健康护理服务,实现养老与医疗双重功能,有效缓解社会资源紧缺压力,提高社会养老服务效率,满足老年人口健康养老需求,一定同时体现经济效益。其具体发展存在多种模式,其本质就是医疗和养老融合发展。长三角地区的老年群体在收入、健康、职业等特征上存在异质性,尤其是在非中心地区城市。这些差异使得该地区老年群体表现出不同的“医养结合”养老服务需求,而长三角非中心区城市社会养老的具体影响因素及这些因素如何对“医养结合”养老保障需求产生影响,将是在长三角地区开展一体化“医养结合”新型养老服务的关键问题,也是本文研究的重点。
1 文献综述
“医养结合”养老服务社会供给与有效需求须保持一致,其中需求状况对于该种医疗和养老相结合的新型养老模式发展产生显著影响。一般而言,国内外学者基于老年人口群体的个体特征、健康状况及家庭状况等3方面养老服务需求影响因素及实施效果维度进行研究。
国外方面,对于“医养结合”养老方式的研究时间较为长远。Chatterji等[1]对当时美国实施的失能老年人口“医养结合”养老的政策方案——PACE计划的执行效果进行研究,结论表明该养老政策方案可以大幅减少老年人口对医疗资源的消耗,同时显著提高其养老生活质量和养老照护服务满意度。Henk和Philip[2]提出应针对老年人口相关的群体养老需求提供包括长期及短期医疗照护、居住交通及饮食服务在内的医疗和养老相结合的一整套“整合照料”。Candy等[3]研究表明,采取高程度的专业分工及细化的专业服务模式的卫生服务机构并不能满足老年人口医疗和养老的整合性需求。
国内也有许多学者对此做出过深入理论研究。刘宏等[4]研究发现,老年人口的经济能力和独立居住特征对于其个体健康和养老满意度产生显著影响,独立性与其满意度呈现正相关。赵晓芳[5]根据养老需求影响因素,运用SWOT 模型进行分析研究,提出“医养结合”养老服务模式应采用“以居家养老为主、社区养老为依托、机构养老为辅”的多层次养老服务。王琼[6]基于城市老年人口状况调查的数据,通过 Logistic 模型研究发现,老年人的生活自理能力越差、经济状况越好,则其对医疗保健和健康护理服务的需求就更加明显。蔡海燕[7]基于“医养结合”实践中对老年人口养老服务需求的瓶颈问题,提出建立制度完善、保障机制健全的多层次医养结合养老服务体系。在长三角地区“医养结合”养老服务研究中,刘俊、冯安东[8]通过对安徽省合肥市医养结合试点的调研,在财政政策支持、专业人才资源等方面存在缺口,无法满足养老服务需求,并从建立医养结合型人才培养机制和资金保障制度等方面提出建议。宋仲夏、王娜[9]对安徽省亳州市开展的失能五保老人进行集中提供医养结合养老服务进行研究,发现目前在协调监管、医疗养护质效、专业护工队伍建设等方面还存问题,需进一步深化医养结合模式下失能五保老人养老工作,完善服务机制,提高服务水平。另外,赵杨、吴宪[10]通过对安徽省“医养结合”养老模式发展路径的研究,提出目前开展“医养结合”存在人才储备和信息资源瓶颈问题,而政府与社会一方面要注重相关人力资源储备和管理,另一方面也需要加强和推广“互联网+”等措施,积极应对信息资源不足。
综上所述,国内外学者对“医养结合”养老服务需求影响因素的研究,主要包括老年群体的性别、年龄及受教育水平、独立生活能力及居住情况、健康及婚姻状况、经济收入水平及子女赡养情况等。国内外对于“医养结合”养老需求的研究一直没有间断,但大多数都是从国家或行业发展层面,研究整个国家现行的“医养结合”模式,缺乏对于具体较大地区具体经济发展水平下的养老服务模式研究。特别是缺乏在长三角地区经济一体化背景下,考虑到长三角地区存在经济发达地区和欠发达地区在经济条件、社会生活和文化水平等方面都存在显著的差异,如何开展“医养结合”养老服务的研究。因此,本文主要调查研究欠长三角非中心区城市欠发达地区老年人口对“医养结合”养老服务的需求影响因素,并从中找出规律性特征,为该地区建立和实施“医养结合”一体化养老服务体系,提供相应的思路和政策建议。
2 “医养结合”养老需求实证分析——以安徽省蚌埠市为例
2.1 研究对象
安徽省地级市蚌埠位于安徽省北部,淮河中游,总面积5 950.72 km2,亦是省内非常重要的综合性工业基地,常住人口约341.2万人。蚌埠是全国文明城市、全国性综合交通枢纽城市、皖北地区中心城市,之所以是长三角非中心区城市,是因为在生活便宜度、环境优美度、社会发展度、经济富裕度等层面不符合中心城市综合指标体系的评价要求,故而蚌埠没有划为长三角中心城市。
本文选取具有代表性的长三角非中心区城市安徽省蚌埠市为研究对象,具体包括蚌山区、禹会区、淮上区、龙子湖区,采用系统抽样和整体抽样的方法随机选取了蚌埠市区12个小区,8个街道和4个养老服务站的近310位老年人作为研究标的。
2.2 数据来源
选取了调研小组在2019年9—10月蚌埠市老年人口“医养结合”保障需求调查数据。本次调研采用问卷和访问的形式记录调研数据,共计发放问卷310份,收回310份,筛除调查对象年龄不符合要求问卷5份,有效问卷305份,有效率98.4%。由于问卷调查的限制和沟通存在一定的障碍,并且为了保证调查数据的真实性和有效性,以消费者是否真正参与“医养结合”政策来表示对“医养结合”的需求。
2.3 描述性统计
2.3.1 蚌埠市老年人口个体特征
在此次问卷统计的调查对象个体特征方面,可以看出个体结构特征,男性占56.45%,女性占43.55%,年龄在51~60岁的占34.6%,61~70岁的占29.5%,71~80岁的占22%,81~90岁的占11.9%,91岁以上的占2%。文化程度统计,小学及以下占27.32%,初中的占23.9%,高中的占23.87%,大专或本科及以上的占24.91%。从健康状况看,近3年来,身体健康的占28.06%,小病缠身且无手术治疗的占44.52%,接受过小型手术治疗占的12.58%,接受过大型手术治疗占14.84%。近一年医院看病次数统计,没去过的占23.23%,1~2次的占36.77%,3~4次的占24.15%,5次以上的占2.58%,长期住院的占13.27%。对于老年人自理能力情况,超过67.1%的老年人能够独立完成日常衣食住行的活动。
2.3.2 蚌埠市老年人口家庭特征
从蚌埠市老年人家庭特征各方面看,子女数量特征上,没有子女的占13.33%,1~2个的占42.78%,3~4个的占27.74%,5个及以上的2.88%。家庭每月平均净收入情况,2 000元及以下的占26.77%,2 001~3 000元的占38.06%,3 001~4 000元的占23.87%,4 001~5 000元的占6.77%,5 001元及以上的占4.53%,从整体上看家庭净收入多数在5 000元以下。老年人对于子女赡养满意度,非常满意占26.78%,比较满意占50.32%,一般满意占7.74%,不太满意占7.1%,非常不满意占8.06%,总体来说老年人还是觉得子女比较孝顺的。从目前的养老方式看,子女养老占39.35%,养老保险占34.84%,存款养老占9.04%,政府救济占16.77%。
2.3.3 老年人对养老生活的期望
从老年人对老年生活的期望看,期望“医养结合”所需花费在1 000元以下的占21.94%,1 001~2 000元的占30.65%,2 001~3 000元的占33.86%,3 001~4 000元的占5.16%,4 001元以上的占8.39%。整体上看,期望的老年生活保障服务比较均匀地分布在医疗方面和养老方面。
2.3.4 老年人对“医养结合”养老服务需求的情况
从老年人看待“医养结合”情况,35.48%的老年人目前更需要医疗服务,21.29%的人更需要养老服务,还有15.81%的人两者都迫切需要,27.42%的老年人是暂时都不需要。对“医养结合”的了解程度,超过60%的老年人都听说过,但非常了解的只占9.03%。老年人买过商业寿险的占43.87%,买过商业健康保险的占25.48%,其余的还有买过商业意外险和年金保险的占17.1%,剩下部分人以上商业保险都没有买过。老年人目前没有参与“医养结合”的主要原因也比较均匀分布在经济条件、交通条件、居住条件和对政策的不够了解几方面。对于参与“医养结合”的意愿,占70.65%的绝大多数老年人都愿意参与。
2.4 模型构建及结果分析
2.4.1 模型选择与变量说明
考虑到被解释变量Y“医养结合”意愿只有两个取值1和0,即愿意和不愿意参加两类,运用最大似然函数法,建立Logistic回归模型进行估计。
(1)
式中,Xi(i=1,2,…,12)依次为年龄、子女数量、受教育程度、健康状况、人均月收入、购买商业人身保险类别、养老方式、对“医养结合”了解程度、对“医养结合”月费用接受价格、对“医养结合”服务需求类型、自理能力、参加医养结合意愿等解释变量,具体解释变量选取和赋值见表1。
为识别各因素对于老年人参加“医养结合”意愿的影响方向及影响大小,模型采用Wald统计检验,各因素,即各解释变量,的系数Wald数值越大,说明系数通过检验,也就是因素对老年人参加“医养结合”的影响力越显著。
2.4.2 模型结果及分析
运用SPSS24.0统计软件对相关数据进行处理,研究思路是对回归方程中引入的相关变量通过反复剔除Wald数值最小的,达到模型所有变量全部显著为止。其中,健康状况、购买的商业人身保险类别、对“医养结合”服务需求类型通过了检验,在模型中具有统计学意义。结果见表2。
表1 变量赋值
表2 模型回归结果
根据模型结果,说明老年人的健康状况、购买的商业人身保险类别、对“医养结合”服务需求类型3个因素对参加“医养结合”意愿有着显著影响,具体分析如下:
1)老年人身体健康状况影响参加“医养结合”意愿,显著性水平为0.007,且呈负相关,即老年人身体健康状况越好,老年人越不愿意参加“医养结合”。老年人身体条件越好,就会有一种不需要别人照顾自己或去参加保险的想法。参加“医养结合”的积极性不高,也可能是出于家庭条件的考虑,不愿承担“医养结合”费用。
2)老年人购买过商业人身保险(显著性水平为0.03)对参加“医养结合”意愿有影响,且购买过商业健康保险和商业意外伤害保险参加意愿呈负相关,购买过商业人寿保险和商业年金保险与参加意愿呈正相关。这反映出,老人购买过医疗保险后,觉得身体健康已经得到保障,生活方面不要再考虑其他因素,因此不会去通过参加“医养结合”来获得照顾。而购买过商业人寿保险和商业年金保险后,生活方面虽然有了保障,但需要考虑身体素质下降的事实,因此会选择参加“医养结合”来获得医疗保障。
3)“医养结合”养老服务类型需求(显著性水平为0.003)影响着参加“医养结合”意愿。通过模型结果可以看出,相比较养老服务,对于生活待遇和环境方面,老年人对于晚年身体健康状况更加重视,因此,有了医疗服务需要,老人就会去参加“医养结合”。
3 政策建议
结合“医养结合”养老服务需求影响因素研究,对长三角非中心区城市欠发达地区“医养结合”养老服务开展给出以下建议:
1)建立和完善长三角非中心区一体化“医养结合”新型养老服务体系。
根据老年人口对于医疗健康护理需求,在“医养结合”模式中,更加关注老年人健康与护理,不断提高养老服务质量,以老年人口养老需求为出发点,切实实现医疗与养老相结合。完善“医养结合”养老服务机制,因地制宜开展养老与医疗健康护理为一体的多种形式的“医养结合”创新服务,积极进行参与“医养结合”新型养老模式的各种机构的医疗养老资源整合和信息共享,充分协调居民社区养老、医疗机构,公立医院、养老院等医疗养老机构互相作用。
2)商业保险机构应积极参与“医养结合”养老服务。对于投保商业健康、商业养老等保险产品的老年群体,商业保险公司作为提供养老服务的商业机构,在保险产品服务上应不断满足把老年消费群体的养老和医疗需求,积极参与“医养结合”养老服务,不单单从保险金给付方面,更多可以向社会直接提供养老、医疗服务,或增加商业保险的资本投入、建立“医养结合”养老服务基金,以及参股相关医疗养老机构,积极参与养老服务建设与管理。
3)加强财政政策支持,在地区协调养老资源分配,加快养老产业发展。减轻积极运用财政政策工具对长三角非中心区“医养结合”养老服务产业进行支持,对于该地区可支配收入较低的老年群体参与“医养结合”养老服务提供相应的财政补贴,对于在该地区提供养老服务企业进行一定的政策优惠倾斜。进一步,将社会医疗保险覆盖面扩大到“医养结合”养老服务,正实现长三角地区老年人口的养老服务健康有序发展。
4)注重专业人才培养和管理,加强医养服务队伍构建。完善长三角非中心区城市“医养结合”新型养老服务体系的过程中,医养结合型的专业人才严重不足,这在很大程度上阻碍了医养结合新型养老模式的发展,所以培养复合型人才势在必行。除了医院以及养老院,高校也要发力,从而补足人才短板,增强人才队伍的实力。一方面,人才储备要从源头准备,医学院校要着重对口专业的增设,进行老年养护学、老年康复学、老年心理学等课程的开设,并且建立人才输送机制,医科类大学和医院建立长期稳定的合作机制,从而达到高校和医养机构的互利互惠。另一方面,适当地提升医养工作人员的工资待遇。根据地区的实际情况,合理地制定工资增长制度和工资补贴制度,并完善人才激励机制,使医养人员的收获感和幸福感不断提升,提升行业的社会影响力和吸引力。
5)落实制度政策,完善保障机制。制度与政策支持是推动医养结合养老服务体系发展的重要保障。要考虑地区的实际情况制定医养结合的相关政策,通过试点工作,发现政策制度存在的优缺点进而修正。此外,可以适当推行倾斜政策,使医疗养护服务机构的审批流程和手续不断简化,适当补贴那些推动医养结合服务的机构。通过政策和保障机制的制定完善,推动长三角非中心城市老年人口的养老服务健康有序发展。
6)推广“互联网+”模式,促进资源共享。长三角在推进医养结合服务的过程中,要积极运用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更好地实现信息系统的完善和信息对接的通畅。在实际运行过程中,要做好全局把控,进行合理规划,运用互联网来解决长三角医养结合资源分散的不足。通过基本信息板块、健康档案板块、医养资源板块的信息采集,运用互联网对采集的信息整予以整合,分别建立对应的3个板块。在信息整合之后,医院和养老院要对信息进行及时管理,通过云端登录对信息库的信息予以查询,进而安排老人进行就医转诊,使医院和养老院的资源得到合理配置,也打破两者的信息壁垒,实现资源共享。除此之外,也要积极融合物联网、云计算等先进技术来推动“互联网+”的发展,使咨询、预约会诊不再受到时空的制约,更好地为老人提供生命健康服务,促使长三角医养结合服务更加有序高效地运行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