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动常州高校与城市产业创新融合发展的对策研究*
2022-01-06业绪华常州大学产学研合作处
文/业绪华(常州大学产学研合作处)
高校不仅是国家创新的策源地,也是城市经济的发动机,决定城市创新能力和科技创新水平的高度。城市为高校的建设和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政策扶持和物质支撑[1],高校为城市经济社会发展提供着人力资本和科技支撑。二者之间互动发展相得益彰、互利共生,存在高度的联动效应。因此,在推进长三角特色鲜明的产业技术创新中心城市建设中,需要进一步发挥在常高校的创新作用,推动在常高校与常州产业创新融合发展。
一、常州高校和城市产业创新融合发展现状
常州具有相对丰富的高校资源,拥有常州大学等 4 所全日制普通本科院校(校区)和江苏信息技术职业学院等 7 所高等专科学校。这些高等院校对常州市吸引和培养专业人才,推动产业结构升级、促进科技创新等方面都做出了大量贡献。
(一)提供人才及智力支持
高校作为知识创新、知识应用、知识传播的高地,能够通过集聚创新人才、培养创新人才,从而为驻地城市积累高素质人力资源,输出科学研究成果,直接或者间接地促进城市产业技术进步,提供城市经济增长源动力。截至2020 年,常州本科高校有专任教师 4050 人,其中高级职称近2000 人,专任教师中有博士近2300 人,每年毕业生人数近 3.5 万[2]。2017 至2019 年,在常高校和常州企业合作的江苏省“双创计划”科技副总类项目为78 个,占总数的 73 %。在常高校为常州市提供了大量的高素质的人力资源,很大程度上缓解了常州市高科技产业发展创新人才不足的矛盾(表1)。在常高校以人力资本的形式对常州市经济提供支持,成为城市经济发展的强劲动力。
表1 常州本科高校学科专业与常州市十大产业链匹配情况
(二)促进科技产业升级
高校集聚着创新链中的人力资源、科研资源和技术资源。充分利用高校的创新资源,可对城市发展新兴产业、升级传统产业起到驱动和支撑作用,引领城市产业结构转型,实现城市经济跨越式发展。近年来,常州市实施了高校协同创新计划,支持在常高校与企业围绕重大需求和关键共性问题开展协同创新、集成攻关。目前,常州大学等9 所在常高校已经分别作为秘书长单位牵头建成9 个产学研合作创新联盟[3]。每个联盟各自围绕常州市不同的产业特色领域,形成一所在常高校牵头、一批科技产业园区、一批国内外知名高校院所、一批专业化高水平科技服务机构、一批常州市科技型企业“五个一”共同参与建立、有效运行的产学研合作创新机制,围绕常州市特色产业链建设,攻克产业链发展过程中的关键核心技术,提升特色产业综合竞争力和科技创新水平,成为常州创新型企业技术创新的“桥头堡”和“中继站”。
(三)提供科技创新支持
高校的人才培养与科学研究是城市竞争力提升的活力源泉,是推动城市发展的不竭动力,高校通过其教育产出和效益为城市竞争力提供内生发展动力[4]。2017 至2019 年常州高校共争取到各级各类科研项目(纵向项目)823 项,获资助经费2.56 亿元,共承担校企联合技术攻关项目1833 项,合同金额达4.29亿元;累计申请发明专利3480 件,授权发明专利1403 件;常州高校作为依托单位,联合常州企业承担江苏省重点研发计划项目7 个,一批科研成果转化为生产力,同时为企业获得省拨经费超过亿元,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 项,江苏省科学技术一等奖2 项、二等奖8 项、二等奖11 项。2020 年常州市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比达48%,科技进步贡献率达65.8%,万人发明专利拥有量40.19 件,其中,常州高校作出了很大贡献,发挥出了创新“策源地”作用。
二、政府推动常州高校和城市产业创新融合发展存在的不足
2018 年以来,常州市政府陆续出台了鼓励常州高校与企业开展产学研合作创新的专项政策,调动了常州高校与城市产业合作创新的积极性,但仍然存在思想解放不足、资金投入不足、政策扶持不均衡和组织协同不力等方面问题。
(一)思想解放不足,困于管理体制藩篱,对常州高校发展存在责任缺失现象
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生产力发展和科技进步,使得高校与政府、高校与城市的相互关联性越来越显著,依赖程度越来越高,明确自己所处的位置,从微观角度来看,能促进高校与城市、政府协调相处;从宏观角度来看,将影响一个地区的强弱兴衰。由于多数常州高校是省属高校,在行政领导、经费划拨等方面直接隶属于江苏省,与常州市没有组织隶属关系。因此,常州市政府在教育发展事业中,基本上没有将常州高校的发展列入职责范围。又因为常州高校在办学层次、办学水平、综合实力等方面较弱,致使市政府在“科教兴市”战略规划中,也常常更期盼与重点大学、名牌大学著名科研院所的合作,而对身边的高校视而不见,忽略不计。
(二)科技创新政策保守,投入不足,抑制了高校围绕城市产业创新的意愿
全市对加强常州高校科技创新重视程度不够,缺乏战略思维和长远考虑,支持常州高校提高办学水平和创新能力的力度还不够大。从已经出台的科技创新驱动政策来看,市政府鼓励常州高校技术创新举措远少于企业,并且支持力度也很小。2017 至2019 年,常州市科技计划项目总资金额为2.33 亿元,常州大学作为全市唯一的综合性、研究性大学,获得市科技计划资金仅占总金额的3%。显而易见,其他在常高校所获市科技计划资金必定更少。在《常州市关于支持重大科技创新平台建设助力产业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政策》中仅有两条涉及在常高校,其余十多条都是有关企业的支持政策。其中对在常高校优势学科与市重点产业建立重点实验室,给予财政支持金额不超过 200 万元,与深圳市对市重点实验室财政支持金额不低于 500 万元相比,支持力度明显弱。
(三)重视创新资源引入,轻视创新人才培育,抑制了高校创新动能
常州以建设创新型城市作为核心引擎引领未来发展,为加速产业提档升级,有效缓解科教资源相对匮乏、科研院所稀缺、高端科技人才不足的现实困境,积极开展大院大所名校合作和“科技长征”工作,以中科院为龙头的大院、大所和名牌大学的优质科研资源为了分享常州科技政策红利蜂拥而至。政府及部门先后与清华大学、北京大学等国内一流高水平大学签订协议,共建科技研发机构,开展多层次、全方位合作。常州高校由于办学时间短,办学基础相对薄弱,在与外地名牌大学和大院大所争取政府支持和企业合作资源中,处于明显劣势,创新资源集聚困难重重。另一方面,对本地高校实力认识上,政府及部门还存在不到位状况,总认为“本地姜不辣,外地姜才辣”。
(四)重视政策制定,忽视组织协同,降低了校企协同创新效能
政府在本市的产学研合作领域的“越位”和“缺位”依然存在。在对产学研合作上,重组织、轻支持;重视项目前期决策管理、轻视项目后期乃至全过程服务的现象依然比较普遍。在产学研协同创新政策引导上,往往比较重视前期政策制定而忽视后期执行监管,一些政策细节考虑不到位,政策对在常高校和企业引导性不足,执行力不高,调控效力效率不高等,对高校和地方产业融合创新,推动常州市高质量发展带来不利影响。例如常州市产学研合作创新联盟建设项目,此政策不区分高校类型和实力,每校支持一个,搞平等分配制,“撒胡椒面”式的支持政策,既影响了高校的积极性,也影响到了创新联盟建设质量。
三、推动常州高校与城市产业创新融合发展的对策
推动常州高校与地方产业创新融合发展,不仅有利于加快将常州打造为长三角特色鲜明的产业技术创新中心和提高常州高校科技创新能力,而且对提升全国其他高校与城市产业科技创新融合发展水平具有一定的示范带动作用。地方政府需要在解放思想、合作办学、加大投入、组织协调四个方面加强支持措施。
(一)解放思想,建立引进外部优质创新资源与充分挖掘本地高校创新优势相结合思路
常州大学、江苏理工学院、常州工学院等在常高校在本地区形成了优质高等教育群,对常州的发展与需求有着准确而深刻的认识,为地方产业发展培养了大量高素质创新创业人才,成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积极推动力。各校在准确预判省市发展方向的基础上,对接常州市十大重点产业,谋篇布局,推出了多个与地方发展息息相关的学科专业并取得一定的办学成果,成为城市产业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的中坚力量。所以,常州市应充分发挥在常高校已有的专业优势和立足地方、服务地方的准确定位,给予政策和资金支持,帮助各校发展成为地方重要行业职业化人才培养基地和地方产业技术创新研究高地。加快推进大学科技园建设。坚持把推动大学科技园建设发展作为推进常州科技创新工作的一项重要任务,充分发挥在常高校创新人才和研发力量,着力推动高校的综合智力资源与技术服务平台、创新创业载体、科技金融资本等社会优势资源结合,打造科技成果转化、高新技术企业孵化、高新技术产业培育的综合性科技创新平台和自主创新基地。市政府要有远见,将本地高等教育作为优质资源培育,而不是视为莫大的负担加以推诿,要将支持常州高校建设发展列入城市发展规划和年度重点工作任务,引导高校主动服务“长江经济带”“长三角区域一体化”、苏南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等重大国家发展战略,助推常州高校迈入全国高水平大学行列。
(二)合作办学,通过多层次共建促进高校发展
通过校地合作,地方政府能协助高校办学,提供先进资源,同时能加大高校办学力度。省市共建高校,可以全方位促进省属地方高校的高质量发展,加强地方高校与城市融合,让大学生不仅身在驻地城市,同时心系驻地城市,达到互促共赢的效果。常州市可借鉴此成功经验,开展省市共建在常高校,推动常州高校与城市产业创新融合发展,转变城市与高校发展错位、产业结构与优势学科脱节的状态,形成紧密的依存关系,让高校不仅身在常州,且心系常州,切实将城市的人才需求和科技创新需求转化成高校的工作方向,集聚力量为常州发展培养应用型创新人才,推动重点产业关键技术攻关,促进科研成果落地转化。此外,以实现大学共建成立协同创新中心,共建学院、共建联合实验室、研究院以及理事会等为载体,统筹利用各种城市和企业资源。
(三)加大投入,设立学科建设专项资金,精准对接常州产业
常州市以要素驱动,加大对常州高校的关注和投入,引导各高校不断优化学科布局,对接常州重点产业链建设技术研发与成果转化平台。支持在常高校建设一批常州急需的轨道交通产业、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太阳能光伏产业、碳材料产业链、新医药产业、新光源产业、智能数控和机器人产业相关学科专业,尽快补齐常州有关学科专业短板,促进高等教育加快融入常州经济社会发展和新旧动能转换重大工程,实现高校与城市协同发展。在常高校已在常州扎根发展多年,有了土地和校区,这在扶持本地高校时,成本便相应减少。常州市可将科教高端人才纳入“龙城英才”支持计划,全力引进和扶持高层次人才在常州高校工作生活,支持其科技创新活动和教学研究。另外,要着力投入对本地普通高校的资源倾斜力度,建立“政产学研用”协同育人平台,让从小在常州长大读书的学生能够成长为“人才”,并且留在常州发展,最终反哺常州。
(四)组织协调,积极搭建产学研平台,促进政产学研高效互动
市政府应当高度重视产学研合作,积极发挥组织协调功能,鼓励高校与企业开展深度的产学研合作。全力支持在常高校建设和发展大学科技园,在孵化用地、物理空间、产业化科研平台、天使投资基金等创新创业方面给予大力支持。引导和推动在常高校紧密结合常州市社会发展需求办学,全面及时地向高校提供城市发展的规划和战略、核心产业发展动态和战略新兴产业培育与发展等方面的信息。提供人才需求信息,促进校企人才交流。鼓励高校选派教授、研究生以“企业创新岗”(科技副总)等形式到企业服务。鼓励高校科研人员带着科技成果到企业实施技术转移、创新创业,支持企业人员到有条件的高校担任产业教授。常州市可与在常高校组建“高校融合发展办公室”,推动常州市的“政产学研用”深度融合,使市政府与常州高校的合作常态化、长期化、运行规范化、管理程序化,实现校地优势资源多向流动与优化配置,实现“共建、共享、共进、共益”,从而最大限度地调动常州高校加快发展的积极性,最大限度地挖掘常州高校的优势创新资源,最大限度地支持常州高校加快发展。
四、结语
总之,高校需要进一步推进开放办学,坚持“以贡献求支持、以服务促发展、有为才有位”的理念,为城市经济、产业发展提供人才、科技、智力支撑,实现创新链与产业链的有效链接,打造校地融合发展共同体。地方政府应将学校纳入城市战略发展规划,进一步提升常州的吸引力、聚合力,增强常州高校对常州的向心力、融合力,推进“城市+大学”建设,支持高校学科建设、科学研究、高层次人才队伍建设,实现高校与城市全面和深度融合,协同创新高质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