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钙型低品位铜矿酸性浸出动力学研究①

2022-01-06高昭伟曹成超李耀山孔德鸿唐大才王铧泰

矿冶工程 2021年6期
关键词:粒级铜矿粒度

高昭伟,曹成超,李耀山,孔德鸿,唐大才,刘 远,王铧泰

(1.西部矿业集团科技发展有限公司,青海 西宁810000;2.青海省高原矿物加工工程与综合利用重点实验室,青海 西宁810000;3.青海省有色矿产资源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青海 西宁810000;4.肃北西矿钒科技有限公司,甘肃 酒泉736300)

全球已探明铜资源储量7.9亿吨,中国铜资源储量约占全球的3.4%。我国铜矿资源富矿少、贫矿多[1],随着富矿资源减少,合理开发利用贫矿已成为铜行业十分重要的问题。铜冶炼主要有火法和湿法2种技术。火法冶炼生产的铜约占全球的85%[2],但冶炼过程中产出的SO2和烟尘会污染环境;湿法冶金因流程短、成本低、环境友好等优点逐渐被认可[3-5]。本文采用硫酸浸出西藏某高钙型低品位铜矿,研究较适宜的硫酸浸出条件,并分析其浸出过程动力学,拟为高钙型低品位铜矿的硫酸浸出提供技术依据。

1 实 验

1.1 实验原料及仪器

实验原料取自西藏某低品位铜矿,其化学成分见表1,矿物学能谱图见图1。由表1、图1可知,铜矿主要成分为铜、铁、硅、钙和镁;铜有氧化铜、硫化铜和其他铜,其他铜为铜铁连生物;钙、镁主要以碳酸盐形式存在。

表1 西藏某低品位铜矿化学成分(质量分数)/%

图1 铜矿能谱图

实验仪器包括电子天平、球磨机、精密电动搅拌仪等。

1.2 实验原理及方法

铜矿浸出过程中,硫化铜不能直接与硫酸发生反应,在有氧化剂存在的条件下,硫化铜先被氧化为氧化铜,再与硫酸反应,故浸出过程大多是氧化铜与硫酸反应,化学反应式如下:

实验时,按20%的矿浆浓度采用球磨机对100 g铜矿进行湿磨处理,将处理后的料浆转移至1 L烧杯中,搅拌的同时进行水浴加热,达到设置条件后,缓慢加入不同浓度的硫酸,控制终点pH值在1.5~2.0之间。反应结束趁热过滤,采用去离子水洗涤滤饼2次,采用ICP⁃MS检测浸出液中各离子浓度。

1.3 动力学分析

氧化铜在硫酸体系中的浸出过程是复杂的固⁃液反应过程,浸出首先在固体颗粒表面发生,随着反应进行,反应逐渐向固体颗粒中心收缩,未反应核缩小,因此铜矿的浸出过程可用未反应核收缩模型来描述。浸出速率可能由液相传质、固膜扩散、表观化学反应三者中最慢环节控制或混合控制,高速搅拌时液相传质的影响可以忽略,故浸出速率由固膜扩散、表观化学反应或二者混合决定[6]。表观化学反应、固膜扩散和混合控制方程如下:

式中α为浸出率,%;kr为化学反应速率常数;kd为扩散速率常数;km为混合速率常数;t为时间,min。

阿伦尼乌斯方程反映速率常数和温度之间的关系:

式中k为速率常数;A为频率因子,s-1;Ea为活化能,J/mol;R为理想气体常数,J/(mol·K);T为绝对温度,K。

2 结果与讨论

2.1 矿物粒度对铜矿浸出过程的影响

将100 g处理好的铜矿转移至烧杯中,按液固比4∶1加入水和2.5 mol/L的硫酸,控制终点pH值在1.5~2.0之间,水浴加热至60℃,考察矿物粒度对浸出过程的影响,结果见图2。

图2 矿物粒度对铜浸出率的影响

由图2可知,铜浸出率随时间延长而增大,相同时间内,-0.074 mm粒级占比越大,铜浸出率越高。

反应开始的120 min内,铜浸出率增加较快;超过120 min后,铜浸出率变化趋于平缓。开始反应时,参与反应的原料丰富,浸出剂与其接触面积大、概率高,铜浸出率增加较快;随着反应进行,原料和浸出剂含量减少,二者接触的可能性降低,且生成物含量逐渐增大,这会阻碍浸出剂进入未反应的矿料内部,反应速率降低,最终铜浸出率变化趋于平缓。当-0.074 mm粒级占比85%、反应120 min时,浸出率为95.34%。综合考虑,选择矿物粒度-0.074 mm粒级占比85%。

2.2 浸出温度对铜矿浸出过程的影响

矿物粒度-0.074 mm粒级占比85%,其他条件不变,浸出温度对浸出过程的影响见图3。

由图3可知,反应开始时,温度越高,铜浸出率越高,反应速率越快;随着反应进行,速率逐渐减缓,温度对后期反应速率影响较小。

图3 浸出温度对铜浸出率的影响

相同时间内,铜浸出率随温度升高而增大,30℃时反应30 min,铜浸出率50.70%,当温度升至60℃时,浸出率75.00%,增加了约24个百分点。温度主要通过改变离子在溶液中的迁移速度来影响浸出过程,温度升高,离子移动速度加快,浸出剂扩散到矿料表面所用的时间缩短、速率加快;随着反应进行,浸出剂浓度逐渐降低,矿料中未反应部分含量减少,且其外层附着的生成物会阻碍反应进行,反应速率降低,此时,浸出剂的扩散速率和生成物的阻碍作用共同决定浸出过程,二者之间的扩散力和阻力维持相对平衡,浸出速率趋于平衡。综合考虑,选择浸出温度60℃。

2.3 硫酸浓度对铜矿浸出过程的影响

浸出温度60℃,其他条件不变,硫酸浓度对浸出过程的影响见图4。

图4 硫酸浓度对铜浸出率的影响

由图4可知,硫酸浓度较低时,铜浸出率随时间变化较慢,相同时间内,硫酸浓度越高,铜浸出率越高,反应速率越快。

硫酸主要影响溶液中浸出剂浓度,浓度越高,浸出剂与矿料碰撞的概率越大,浸出反应更容易发生,速率越快;随着反应进行,浸出剂浓度逐渐降低,反应趋于平衡状态。由表1可知,该铜矿中CaCO3质量分数为22.47%,反应开始时,硫酸先与CaCO3发生反应,大量的硫酸被CaCO3消耗,若硫酸浓度不高,CaCO3会将大部分硫酸消耗,导致浸出剂不足,铜浸出率较低。综合考虑,选择硫酸浓度2.5 mol/L,此时铜浸出率96.23%。

2.4 液固比对铜矿浸出过程的影响

硫酸浓度2.5 mol/L,其他条件不变,液固比对浸出过程的影响见图5。

图5 液固比对铜浸出率的影响

由图5可知,液固比相同时,反应初期,铜浸出率随浸出时间延长而增加,120 min以后,浸出率变化趋于平缓,反应接近终点。同一时间内,反应初期铜浸出率随液固比增大而降低;反应120 min后,不同液固比条件下铜浸出率趋于一致。液固比较大时,单位质量矿料的浸出剂量随之增大,有利于溶液中可溶性铜离子的扩散[7],反应容易进行;此外较大的液固比使溶液的黏度和扩散阻力减小,且反应结束时容易过滤。综合考虑,选择液固比4∶1,此时铜浸出率96.19%。

2.5 验证实验

由单因素实验结果可知,较适宜的浸出条件为:矿物粒度-0.074 mm粒级占85%、浸出温度60℃、浸出时间120 min、硫酸浓度2.5 mol/L、液固比4∶1,在此优化条件下进行了验证实验,铜浸出率为96.23%,浸出渣含铜低于0.16%。

浸出前后铜矿XRD分析结果见图6。

图6 浸出前后铜矿XRD图谱

由图6可知,浸出过程中,CaCO3与硫酸反应生成CaSO4,SiO2在浸出过程中基本不发生变化,铜以CuSO4形式进入溶液中,故浸出渣主要成分为CaSO4、CuSO4和SiO2,部分含量较少的铁和镁超出XRD测量范围,未检测出。

2.6 浸出动力学分析

动力学反映浸出过程的控制步骤,将不同温度时铜浸出率变化的实验结果代入式(2)~(4)进行线性拟合,结果见图7~9。

图7 不同温度下与t的关系

图8 不同温度下的关系

由图9可知,采用混合控制方程拟合的相关系数大于0.98,说明铜浸出过程主要受混合收缩核模型控制,即固膜界面传质和扩散共同控制铜浸出反应。不同温度时,混合控制方程的斜率(即混合控制速率常数)分别为km1=0.004 570,km2=0.005 420,km3=0.006 060,km4=0.006 220,以lnkm对1/T作图得到铜浸出过程的阿伦尼乌斯曲线,如图10所示。由式(5)和图10计算可知,浸出过程的活化能Ea为8.78 J/mol,活化能较低,进一步说明该铜矿的浸出过程为固膜界面传质和扩散混合控制。

图9 不同温度下的关系

图10 lnkm与1/T关系

3 结 论

1)铜矿中的铜主要以氧化铜、硫化铜和铜铁连生形式存在。硫酸浸出过程中氧化铜和硫化铜以CuSO4形式进入溶液中,CaSO4和SiO2进入渣中。

2)适宜的硫酸浸出条件为:矿物粒度-0.074 mm粒级占比85%、浸出温度60℃、硫酸浓度2.5 mol/L、液固比4∶1,此时铜浸出率96.23%。

3)浸出过程可用未反应核收缩模型来描述,其反应速率受固膜界面传质和扩散混合控制,浸出过程的活化能Ea为8.78 J/mol。

猜你喜欢

粒级铜矿粒度
云南省某高岭土矿的工艺矿物学研究
超重力场中煤泥颗粒沉降规律研究①
关于粒度重要性公式的改进
降低粗选石灰PH值在沙溪铜矿的运用
动态更新属性值变化时的最优粒度
机制砂形貌特性的测试与分析
情感粒度
邯郸永年地区土壤粒度试验及其意义
全球最大铜矿开始罢工
不同粒级煤矸石风化物总有机碳含量比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