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扎根理论的一流企业核心能力分析

2022-01-05张军伟

全国流通经济 2021年30期
关键词:一流编码核心

陈 晨 张军伟

(曲阜师范大学,山东 日照 276827)

一、引言

培育具有全球竞争力的一流企业,是中国共产党十九大对国有企业提出的工作要求,也是国有企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举措。2010年国资委提出了“做强做优中央企业、培育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世界一流企业”的目标,拉开了学术界讨论一流企业的序幕。当前,我国正处于新旧动能转换的关键时期。随着我国资源环境紧约束的加剧,由要素投入驱动的企业发展模式必须向依靠技术和管理驱动的高质量发展转变。培育世界一流企业、引领行业发展已成为国家发展战略的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2020年7月习近平总书记在企业家座谈会上的讲话也明确提出办好一流企业、实现高质量发展的要求。

识别一流企业的特征并寻找企业竞争优势的来源是企业研究的重要目标之一。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国有企业生存和发展的最重要的支撑力量是企业核心能力。企业能力理论能够很大程度上解释企业核心竞争力以及这种竞争力的来源。本文结合企业能力理论,在分析国内外文献的基础上利用扎根理论探究一流企业竞争的优势及优势来源。

二、文献综述

企业能力理论起源于对企业竞争优势根源的探讨,以资源为基础的企业理论、企业能力理论、企业核心能力理论构成了该理论的基本框架。企业能力理论可追溯到亚当·斯密的劳动分工理论,亚当·斯密认为分工降低了企业生产成本、提高了劳动效率,增强了企业竞争力。Hamel和Heene(1994)认为企业本质上是各种能力的集合体,是生产技能、管理技能等能力的沉淀和积累的特殊能力体,企业能力体现在战略、人力资本、规章制度、企业文化之中。企业的能力众多,拥有一项或几项具有突出的能力最多会取得短期优势,只有具备核心能力才能使企业长期处于领先地位。

关于企业的核心能力构成,不同的学者关注的侧重点也存在差异。Prahalad和Hamel在1990年首次提出了企业核心能力的概念,他们认为企业重要能力的组合构成了企业的核心能力,并给出了判定企业核心能力的标准:满足顾客对最终产品的需求,并创造接近潜在市场的机会。关于企业核心能力理论,主要有以下几种观点。① Prahalad和Hamel整合观:强调各种技能和技术的组合,方便企业内外交流沟通,但这种观点可分解性差,层次性弱(Prahalad和Hamel,1990)。② Sanchez协调观:强调企业各种资源和关系的协调,重视企业结构、组织和行为的良好运行,这种观点过多强调组织文化方面的因素(Sanchez,1996)。③ Dorothy知识能力观:强调知识的重要作用,明确核心能力的载体,具有可操作性,但这种观点更重视知识的静态存量特性,轻视了知识的动态增量(Dorothy,1992)。④ Meyer平台观:强调平台对企业发展的重要作用,重视构建连接企业和市场的高质量平台,这种观点对知识技能重视不够(Meyer,1997)。⑤ Patel和Pavitt专利指标观:用专利指标的数量和份额凸显企业的技术竞争优势,这种观点可以看作知识能力观的显性化,对组织文化的作用重视不够(Patel和Pavitt,1997)。关于企业的核心能力构成虽然学者们没有达成一致,但知识、技能、组织文化等指标构成了企业核心能力的要素(王毅等,2000)。

虽然企业核心能力的观点比较多,但关于一流企业的核心能力方面的文献还比较少。目前,培育一流企业已成政府的战略目标之一。因此,对理论界而言,有必要梳理一流企业的核心能力、丰富一流企业的内涵;对企业而言,明确企业发展的核心目标。为了更好地了解一流企业核心竞争力,为有志于成长为一流企业提供可借鉴的经验,本文利用扎根理论,采用文献分析法,对一流企业的核心能力进行分析。

三、研究设计

1.研究方法与数据来源

对于一流企业的核心能力,当前还缺乏成熟的理论、变量范畴和研究方法。由于缺少权威部门对我国一流企业名单的界定,设计结构化问卷大范围对企业职工或管理人员进行大样本量化研究未必有效。因此,本文采用质性研究的方法,具体来说采用文本分析和扎根理论相结合的方法对一流企业核心能力进行分析。扎根理论不提前预设或假设理论,研究者带着研究兴趣和模糊概念进入研究情景,同时对情景严谨地观察,结合自己的判断,自然地得出研究结论。扎根理论可以看作质化主导的研究引入量化研究手段,是质性和量化技术的结合,可以有效克服质性研究中信度差、通则化程度低的难题,又可以有效克服量化研究中深度不足、效度偏低的难题。

本文对2000年以来发表的关注一流企业的CSSCI期刊进行筛选,选取56篇以一流企业能力为主题的文献进行研究。另外,文献还包括国资委发布的培育国际一流企业的13项共性要素等文件。

2.数据编码与提炼

根据扎根理论的要求,需要对样本文献已有的研究内容和预期的研究方向进行编码,主要包括开放式编码和聚焦式编码两个步骤;并在此基础上,抽象出核心的理论脉络和知识框架。

(1)开放式编码

开放式编码又称一级编码,是在阅读样本文献的基础上对内容进行编码标记,从资料中发现并记录初始概念。为减少研究者主观的判断,使用样本文献中的原始内容进行编码。由于原始文献中概念庞杂,且部分初始概念涵义相同或相似,需要对初始概念进行范畴化。具体来说,对涵义相同或相似的概念进行合并,并剔除出现频次少于3次的原始概念,即本文中只显示出现频次大于3的原始概念。开放式编码概念的报告见表1。

表1 开放式编码范畴化

(2)聚焦式编码

本文依据不同的范畴之间在内在逻辑上的关联性,将范畴进一步归纳出5个类属,分别是决策能力、经营能力、创新能力、文化建设和企业家精神。从5个类属中,进一步挖掘归纳出核心类属和其他类属。聚焦编码类属关系见表2。

表2 聚焦编码类属关系

(3)理论饱和度检验

本文随机抽取1/3的文献进行扎根理论的饱和度检验。结果表明,模型中包含的范畴已经完备,对于建设一流企业的5个类属没有新的贡献,5个类属之间也没有出现新的构成因子。因此,可以认为上述扎根理论模型在理论上是饱和的。

四、一流企业的核心能力阐述

通过前文分析可以发现,一流企业由3个主类属构成,包括企业核心能力、文化建设和企业家精神。一流企业的核心能力包括战略决策能力、经营管控能力和创新能力3个类属。

1.决策能力

相对于一般的企业,一流企业经营的范围越来越宽、层次越来越多,在全国甚至全球范围内进行资源优化配置。一流企业要在基于外部环境变化和内部能力正确评估的基础上,动态地制定企业发展战略来指引企业的经营活动。一流企业越来越重视国际市场的运行,但各自的发展战略又差别巨大。有的企业力图控制产业链的高端环节,掌握行业规则的话语权;有的企业继续优化配置低端性环节,开拓具有增长性的新业务;有的企业延伸产业链,增强企业多元化经营能力。企业战略选择正确,可以实现量的扩张和质的提升,可以开辟新的增长点保证企业的竞争优势。因此,战略决策能力是企业核心能力之一。

2.经营能力

战略决策制定以后,组织经营是最迫切需要的环节,它关系着决策的执行力、组织激活和企业运行效率。优秀的经营模式可持续地为企业提供制度保障,控制和防范市场风险。一般而言,一流企业具有较大的规模,企业需要在更高层次上完善对企业的管控。企业经营能力主要体现在管理系统、企业效益和品牌建设等方面。一流企业要从战略管理、形成具有特色的、职能管理、专项管理、专项管理等方面建立一套具有自身特色、具有一定先进性的管理模式。一流企业追求高质量发展,提高经济效益、提高企业利润总额、净利率与资产收益率是必经之路。一流的企业还要创造自己的品牌,品牌是一个企业产品、管理、科技、质量、文化等要素的结晶(张文魁,2012),直接体现企业的发展水平、有效提升产品的知名度。

3.创新能力

自主创新能力是一流企业的灵魂,是企业成长为一流企业的必经之路。自主创新主要包括技术创新和制度创新两大方面。一流企业的技术创新要有前瞻性、引领性、独特性,要始终保证企业在激烈的国内外竞争中处于领先地位。技术创新离不开大批具有创新意识和能力的科技人才,以及足够支撑科技成果转化为生产力的科研投入。一流企业技术创新离不开制度创新,制度创新是最不可少的软实力。制度创新主要体现在管理和治理体系完善方面,能够降低企业运行成本、提高资源配置效率、提升企业的利润、支撑企业在所属行业的领军地位。

五、中国一流企业核心能力的进一步分析

根据《财富》发布的2020年世界500强企业排行榜,中国内地和香港特区有124家企业进入榜单,首次超过美国上榜企业数量(121家),成为全球上榜最多的国家。在规模上,也逐渐接近或达到世界一流企业的标准。但依然存在核心能力不足的问题。我国企业要与世界一流企业对标,找出各自企业在核心能力方面的差距,制定适合企业自身发展的策略。

1.决策能力

我国企业在发展战略方面存在的问题主要在全球化经营方面。伴随着“一带一路”倡议,我国企业走出国门走向世界的数量和比例逐年增加。但从数据来看,中国企业的跨国指数、企业数、海外资产占比、海外营业收入占比、海外员工占比,比美国、日本、法国、德国和英国这些国家在世界500强的企业低得多。我国的跨国指数是21.45%,美国是45.06%,日本是56.10%,法国是63.90%,德国是63.04%,英国是81.64%(黄群慧,2020)。因此,中国企业“走出去”的力度还远远不够。

在国际化战略方面,我国企业要“走出去”,以全球化经营为目标,深度参与国际分工,统筹利用“两种资源”“两个市场”,实现全球资源的优化配置。企业重视国际化人才队伍的建设,加强国际化人才的储备。学习国际一流企业先进的管理经验和技术,提高企业的国际化程度。同时,加强国际化经营风险的预防和管控。

2.经营能力

在经营能力方面,战略决策制定以后,组织管控是最为迫切的环节,它关系着决策的执行力、企业利润、品牌建设和效率。但我国至今还未形成独特的可向世界推广的经营模式(黄群慧等,2017)。无论是品牌还是效率,我国企业与世界一流还存在一定的距离。从品牌方面看,《2020年世界品牌500强排行榜》显示,我国有76家企业上榜,而美国有206家上榜,中国上榜数量不到美国的40%。从效率方面看,我国的大型企业在资本效率和劳动效率方面和世界一流企业存在不少差距。突出表现在世界500强企业中,中国企业的劳动回报率和资产回报率(ROA)远低于世界平均水平。由此可见,中国企业要接近或达到美国一流企业的水准还需很长时间的积累。

在品牌方面,对企业而言,企业要以提高产品和服务质量为根本,提高产品的附加值,拓展产品的美誉度和知名度;对政府而言,要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出台相关政策支持企业品牌建设。在效益方面,对企业而言,坚持市场导向,推进技术升级,促进企业各项效益目标全面提升;对政府而言,要营造公平竞争的营商环境,促进企业降本增效。

3.创新能力

科技创新还未成为我国企业发展的核心动力。根据2020世界500强榜单,我国企业营收超过千亿美元大部分为能源、通讯、银行等国有企业,他们更多地依靠垄断而非科技创新。依靠技术跻身榜单排名最靠前的民营企业华为仅为49名。即使是倚靠科技创新的华为,高端芯片的核心技术仍未完全掌握在自己手里。2020年,华为受到美国持续制裁,华为手机的麒麟芯片面临断供的窘况。我国民族企业深切领悟“缺芯少魂”的刀绞之痛。我国在高端芯片、发动机等技术上还受制于人,还十分缺乏原创性、引领性、颠覆性的核心关键技术。在国外企业加强“专利池”管控,恶化关键核心技术转让环境的情况下,自主掌握关键核心技术显得更为重要。此外,我国企业发展的产学研合作效率不高。高校、研究结构的研究目标与企业需求目标存在不一致性。

在自主创新方面,对企业而言,需要进一步发挥引领作用,聚力关键核心技术突破,实现技术一流。因此,未来我国企业要有充盈持续的科研投入作为创新的有力保障。对政府而言,改革和完善有助于关键核心技术突破的综合性环境,提升企业创新能力。创建促进高校、科研机构人员与企业高效合作的科研机制,引导科研机构技术供给和企业技术需求无缝衔接,提升合作的效率。

猜你喜欢

一流编码核心
我是如何拍摄天和核心舱的
近观天和核心舱
你好!我是“天和”核心舱
生活中的编码
关注一流学科
《全元诗》未编码疑难字考辨十五则
我校获批4门省级一流本科课程
子带编码在图像压缩编码中的应用
“双一流”建设如何推进
Genome and healthca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