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幽门螺杆菌感染胃溃疡患者应用抗菌类药物治疗的临床研究

2022-01-05多布拉赤列措姆索朗吉巴旦增拉姆

现代医学与健康研究电子杂志 2021年22期
关键词:阿莫西林甲硝唑螺杆菌

多布拉,赤列措姆,索朗吉巴,旦增拉姆

(1.日喀则市人民医院药剂科;2.日喀则市人民医院消化内科,西藏 日喀则 857000)

消化性溃疡主要包括胃溃疡和十二指肠溃疡,幽门螺杆菌感染是导致胃溃疡患者发病的重要原因,临床上需给予抑制胃酸分泌,保护胃黏膜的药物治疗。奥美拉唑是消化科一种常用的脂溶性弱碱性药物,主要通过抑制质子泵而阻断胃酸的分泌,从而达到保护胃黏膜的作用,但长期使用易出现不良反应,不利于患者预后[1-2]。甲硝唑在临床多被用于治疗或预防由于厌氧菌所引发的系统或局部感染,是常用的抗生素,同时能够抑制细菌的脱氧核苷酸合成,并干扰细菌的生长繁殖,以达到灭杀细菌的作用[3];阿莫西林是广谱β-内酰胺类抗生素,属于临床中较为常用的半合成青霉素类,其抗菌谱较广,杀菌作用强,能够穿透细胞膜杀灭溶血性链球菌、革兰阳性球菌等菌体,且具有吸收效果良好、不良反应少等优势[4]。本研究旨在探讨甲硝唑、阿莫西林联合奥美拉唑治疗幽门螺杆菌感染胃溃疡患者的临床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将2018年6月至2021年5月于日喀则市人民医院就医的110例幽门螺杆菌感染胃溃疡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55例。对照组中男、女患者分别为35、20例;年龄25~65岁,平均(31.07±4.18)岁;病程5个月~11年,平均(2.48±1.11)年;溃疡直径0.4~2.5 cm,平均(1.21±0.15) cm。观察组中男、女患者分别为32、23例;年龄24~66岁,平均(31.11±4.10)岁;病程4个月 ~ 12年,平均(2.37±1.07)年;溃疡直径0.5~2.6 cm,平均(1.24±0.21) cm。对比两组患者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可实施组间对比。诊断标准:参照《胃肠道疾病中西医实用手册》[5]中关于幽门螺杆菌感染胃溃疡的诊断标准。纳入标准:符合上述诊断标准,经X线钡餐、胃镜等检查确诊者;伴有胃痛、食欲减退、泛酸嗳气、上腹部不适等表现者等。排除标准:合并可能会影响胃肠动力的全身性疾病;合并食管溃疡、十二指肠溃疡等消化道疾病者;合并胃部恶性肿瘤者等。本研究经院内医学伦理委员会审核批准,患者签署知情同意书。

1.2 治疗方法 给予对照组患者口服奥美拉唑肠溶胶囊(山东罗欣药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033444,规格:20 mg/粒),20 mg/次,2次/d。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联合口服甲硝唑片(上海上药信谊药厂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31022853,规格:0.25 g/片)口服治疗,0.25 g/次,3次/d;阿莫西林胶囊(浙江金华康恩贝生物药业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33021381,规格:0.25 g/粒),0.5 g/次,3次/d。7 d为1个疗程,两组患者均进行为期4个疗程的治疗。

1.3 观察指标 ①参照《消化性溃疡诊断与治疗规范(2016年,西安)》[6]评定治疗后临床疗效,显效:胃黏膜出血、水肿消失,临床症状改善明显;有效:胃黏膜出血、水肿未消失,但明显改善,临床症状基本缓解;无效:患者临床症状未见好转甚至加重。总有效率=(显效+有效)例数/总例数×100%。②胃肠激素指标水平,分别于治疗前后抽取两组患者空腹静脉血5 mL离心(3 0000 r/min,10 min)后取血清,采用放射免疫分析法对血清胃泌素(GAS)、胆囊收缩素(CCK)及胃动素(MTL)水平进行检测。③炎性因子水平,血液采集与血清制备方法同③,采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血清白细胞介素 -6(IL-6)、白细胞介素 -1(IL-1)、C-反应蛋白(CRP)水平。④将两组患者治疗期间头痛、腹泻、恶心等不良反应发生情况进行对比。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2.0统计软件分析数据,临床疗效与不良反应为计数资料,以[例(%)]表示,采用χ2检验;胃肠激素指标与炎性因子水平为计量资料,以(±s)表示,采用t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临床疗效 治疗后,观察组患者临床总有效率与对照组比显著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治疗后临床疗效比较[例(%)]

2.2 胃肠激素指标 治疗后两组患者血清GAS、CCK水平与治疗前比均显著降低,且观察组与对照组比显著下降;而血清MTL水平与治疗前比均显著升高,观察组与对照组比显著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胃肠激素指标比较(±s)

表2 两组患者胃肠激素指标比较(±s)

注:与治疗前比,*P<0.05。GAS:胃泌素;CCK:胆囊收缩素;MTL:胃动素。

组别 例数 GAS(μmol/L) CCK(pg/mL) MTL(ng/L)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前 治疗后对照组 55 102.22±11.24 82.67±7.85* 19.18±4.17 14.23±5.57* 185.31±18.64 220.51±22.67*观察组 55 102.58±11.55 70.83±6.22* 19.43±4.25 11.81±5.84* 183.23±18.65 235.21±21.89*t值 0.166 8.767 0.311 2.224 0.585 3.459 P值 >0.05 <0.05 >0.05 <0.05 >0.05 <0.05

2.3 炎性因子 治疗后两组患者血清炎性因子水平与治疗前比均显著下降,且观察组与对照组比显著下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见表3。

表3 两组患者炎性因子指标比较(±s)

表3 两组患者炎性因子指标比较(±s)

注:与治疗前比,*P<0.05。IL-6:白细胞介素 -6;IL-1:白细胞介素 -1;CRP:C-反应蛋白。

组别 例数 IL-6(ng/L) IL-1(ng/L) CRP(mg/L)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前 治疗后对照组 55 145.56±21.45 77.32±12.84* 50.13±10.65 27.75±5.47* 10.56±2.28 5.86±1.26*观察组 55 145.67±21.52 44.89±10.32* 50.15±10.74 20.89±5.43* 10.62±2.63 3.02±1.11*t值 0.027 14.600 0.010 6.601 0.128 12.543 P值 >0.05 <0.05 >0.05 <0.05 >0.05 <0.05

2.4 不良反应 观察组患者不良反应总发生率与对照组比下降,但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4。

表4 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例(%)]

3 讨论

胃溃疡发病机制较为复杂,主要为幽门杆菌感染所致,当机体免疫功能下降时,该致病菌趁机攻击胃黏膜组织,破坏胃黏膜屏障,而胃酸逐步腐蚀损伤部位,最终导致胃部溃疡发生。胃溃疡患者的主要临床症状表现为上腹部疼痛,且由于患者个体差异不同,部分患者还伴有上消化道穿孔、出血等并发症,若不及时治疗,不仅会导致患者生活质量大幅降低,还会影响患者身心健康。奥美拉唑是治疗胃溃疡的常用药物,该药可特异性结合胃壁细胞上的质子泵,阻止细胞内H+流入胃腔内,使胃部的酸含量降低,进而减少对胃黏膜屏障的刺激,减少胰腺细胞的坏死,抑制炎性细胞渗出,发挥治疗作用[7]。

甲硝唑是硝基咪唑类抗菌药物,其硝基可被易感生物激活还原成一种高活性自由基阴离子,以大的蛋白质分子和DNA为靶点,从而作用于细菌的DNA代谢过程,其通过抑制细菌脱氧核糖核酸的合成与释放,抑制厌氧菌繁殖和生存,促进细菌死亡,进而能够迅速缓解幽门螺杆菌感染所致的炎症反应[8];阿莫西林的β-酰胺环作为其基本结构而发挥抗菌活性作用,患者通过口服药物后,阿莫西林内酰胺基会立刻水解,迅速同细菌中的转肽酶相结合,抑制细菌黏肽合成酶的活性,破坏细菌结构;同时联合甲硝唑可对大部分厌氧菌起到较好的清除作用,进而促进患者临床症状的缓解[9]。本研究结果显示,治疗后观察组患者临床总有效率与对照组比显著升高,血清炎性因子水平与对照组比均显著下降,治疗期间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证实甲硝唑、阿莫西林联合奥美拉唑可有效缓解幽门螺杆菌感染胃溃疡患者炎症反应,提高临床疗效,且不增加不良反应。

MTL是小肠中的单核细胞分泌的消化道激素之一,具有促进胃肠运动的作用,可反映胃部肌肉的收缩蠕动力,其水平降低是“消化不良”症状的重要因素,可影响机体对正常营养物质的吸收,不利于患者病情恢复;GAS是重要的胃肠激素,主要产生于G细胞,可促进胃酸和胰液分泌,引起近端胃舒张,其在胃溃疡的发病过程中起重要作用,其水平升高可促进胃酸的分泌,加速病情发展;CCK是存在于小肠黏膜的Ⅰ型分泌细胞,其可参与消化系统的分泌进程,刺激胰腺,使胰酶和碳酸氢盐表达水平升高,促进胃部分泌胃酸,促进病情发展。本研究结果显示,相比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血清GAS、CCK水平均显著下降,血清MTL水平均显著上升,提示甲硝唑、阿莫西林联合奥美拉唑治疗幽门螺杆菌感染胃溃疡,可有效抑制胃酸分泌,调节患者胃肠激素水平。究其原因可能为,甲硝唑可使细菌的脱氧核糖核酸的合成被抑制,从而使细菌的生长、繁殖被抑制,最终致细菌死亡。此外,有研究表明,甲硝唑对幽门螺杆菌的作用不受胃内pH值的影响,始终能保持较高浓度,因此生物利用度好[10]。阿莫西林可通过与细菌菌体的青霉素结合抑制其细胞壁合成,从而破坏菌体、渗透屏障,可以有效杀灭幽门螺旋杆菌,促进上皮细胞分泌黏液,进而保护胃黏膜,加快幽门螺杆菌感染的胃溃疡处的愈合,促进患者病情恢复[11]。

综上,幽门螺杆菌感染胃溃疡患者应用甲硝唑、阿莫西林联合奥美拉唑治疗可有效抑制炎性因子分泌,调节胃肠激素水平,疗效显著,且不增加不良反应,安全性良好。但对于甲硝唑、阿莫西林联合奥美拉唑治疗幽门螺杆菌感染胃溃疡患者对机体免疫功能的影响机制尚不明确,仍需进行多样本量、多中心的研究。

猜你喜欢

阿莫西林甲硝唑螺杆菌
牙膏中甲硝唑和诺氟沙星的测定 高效液相色谱法(GB/T 40189-2021)
幽门螺杆菌阳性必须根除治疗吗
甲硝唑维B6和甲硝唑,是同样的药吗
探讨果胶铋与阿莫西林联合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临床效果
甲硝唑栓联合雌激素软膏治疗老年性阴道炎的临床观察
口腔与胃内幽门螺杆菌感染的相关性
注射用阿莫西林钠/舒巴坦钠(2∶1)有关物质的测定
阿莫西林与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不良反应的对比研究
幽门螺杆菌重组蛋白OipA6间接ELISA法的建立
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片溶出度对比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