驻岛官兵训练伤现况及相关因素分析
2022-01-04胡超群戴志鑫唐碧菡
胡超群,戴志鑫,唐碧菡*
(1.海军军医大学卫生勤务学系卫生勤务学教研室,上海 200433;2.海军军医大学卫生勤务学系,上海 200433)
训练伤是指参训人员因训练而造成的实质性损伤,是非战斗减员的重要原因之一[1]。训练伤严重影响官兵的生活与训练,阻碍其军事素质的提高,损害其身心健康,并可降低一线部队的战斗力,已成为卫勤保障亟需解决的难题之一[2]。随着训练任务不断增加,官兵的训练负荷也大幅度加重。经调查,驻岛官兵经常发生训练伤,而由于较大的个体差异性、繁重的训练任务以及较差的海岛医疗卫生条件,受伤官兵无法得到及时救治,因此导致日常训练时人员不齐、训练任务无法及时完成[3]。国内学者已逐渐关注到训练伤影响因素,并对其发生特点、危险因素、干预策略等方面进行深入探讨[4-5],但目前鲜有关于驻岛官兵训练伤发生情况及其影响因素的研究。因此,本研究旨在调查驻岛官兵训练伤的发生情况及其影响因素,以期为部队开展训练伤防治工作提供理论参考和科学指导。
1 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2019年12月,在某岛礁采用分层整群抽样法调查驻岛部队3个连队的258名官兵。年龄<25岁156人,≥25岁102人;高中及以下132人,大专90人,本科及以上56人;军官23人,士官185人,义务兵50人。
1.2 研究方法采用自行设计的调查问卷,问卷内容包括基本信息(年龄、文化程度、婚姻状况等)、一般健康状况(身高、体重、饮食习惯等)、训练情况(训练时长、自我感觉训练强度、训练前是否做热身运动等)、训练伤情况(训练伤类型、训练伤部位等)。本调查以匿名形式开展,当场回收并检查问卷,如有漏填项及时告知研究对象进行补充。本研究共发放问卷258份,回收有效问卷258份,有效率100%。
1.3 统计学方法使用Excel进行数据整理,使用SPSS 23.0进行数据统计分析。计数资料以例数、百分比表示,组间比较采用卡方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基本情况参与调查的258名驻岛官兵中,共有164人发生训练伤,发生率为63.57%。统计结果显示,不同年龄、不同饮食习惯、不同入伍前体能成绩、不同睡眠质量、有无慢性病、不同自我感觉训练强度的驻岛官兵训练伤发生率不同,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1)。
表1 不同特征驻岛官兵训练伤的发生情况[例(%)]
续表
2.2 驻岛部队训练伤的损伤种类及部位分布情况参与调查的258名驻岛官兵中,共发生337次训练伤。其中,损伤种类构成比前三位依次是关节扭伤(20.77%)、腰肌劳损(13.65%)、擦伤(13.35%);损伤部位构成比前三位依次是下肢(43.32%)、上肢(23.15%)、腹(腰)部及骨盆(会阴)(20.77%);最常见的损伤是下肢关节扭伤,其次是腰肌劳损(表2)。
表2 337次训练伤的损伤类型及部位分布情况
3 讨 论
3.1 加强健康教育 提高防治意识本研究发现,随着年龄的增加,训练伤的发生率不断增加。其原因可能是,一方面,年龄越大,暴露于危险因素的时间相对越长;另一方面,机体的肌肉骨骼系统随着年龄的上升而呈现出退化趋势[6]。因此,随着高负荷训练造成急、慢性损伤的累积,官兵更容易发生训练伤。挑食会导致营养摄入不均衡,这可能会加大训练伤的发生概率。此外,良好的饮食习惯、均衡的膳食搭配不仅能促进官兵保持身体健康,还能保证其具有足够精力以完成繁重的训练任务[7]。入伍前体能越差的官兵越容易发生训练伤,其原因可能是体能的储备不足[8]。入伍前体能较好的官兵经常参加体育锻炼,在身体耐力、服从口令、肌肉张力等各方面具有优势,能更好地适应军事训练,降低过劳性损伤的发生率。睡眠质量差的官兵更易发生训练伤。研究已证实,睡眠质量差是部队训练伤发生的重要危险因素,原因可能是睡眠不足导致第二天训练时官兵状态不佳,反应力较差,从而造成训练伤的发生[9-10]。此外,睡眠质量差的官兵多存在焦虑、抑郁等负性情绪,容易发生训练伤[11-12]。有慢性病的官兵更易发生训练伤,原因可能是长期繁重、高负荷的训练任务致使驻岛官兵经受多种训练伤的折磨,长期以往会导致其患有腰肌劳损、膝关节磨损等慢性病。此外,在训练时,患有慢性病的官兵易产生害怕、退却等心理,导致无法按规范动作完成训练,反而容易发生不必要的创伤[13]。自我感觉训练强度超负荷的官兵更易发生训练伤,驻岛部队训练任务多、条件艰苦,官兵在执行超负荷训练任务的过程中,肌肉、韧带及骨关节等处于高度疲惫状态,容易造成身体出现较大损伤[14]。因此,应根据驻岛官兵训练伤发生的危险因素,合理安排训练任务、保证充足休息时间、加强健康教育,以提高官兵的防治意识。
3.2 贯彻科学组训理念 保障防治措施有效实施本调查发现,驻岛官兵最常见的损伤是下肢关节扭伤及腰肌劳损。在访谈过程中,官兵普遍反映天气太热、过度疲劳、睡眠不足是导致军事训练伤发生的重要因素。尽管岛礁当前生活条件有一定改善,但仍存在淡水资源不足、物资补给不便等不利因素。考虑到外部环境的不可控性,制定合理的训练计划能有效预防军事训练伤的发生[15]。而训练不足达不到良好训练效果,训练过度更易引发训练伤[16]。研究发现,高强度、高负荷训练而未得到有效恢复是训练伤发生的重要危险因素[17]。因此应结合其训练伤流行病学及作战任务需求,设计针对性的训练方案,保证内容科学性和负荷合理性,达到训练强度有效控制的目的。
4 小 结
驻岛官兵常发训练伤,严重影响日常训练与工作。不同年龄、不同饮食习惯、不同入伍前体能成绩、不同睡眠质量、有无慢性病、不同自我感觉训练强度是驻岛官兵发生训练伤的重要因素。下肢关节扭伤、腰肌劳损为最常见的驻岛官兵训练伤。因此,应从加强健康教育、提高防治意识、贯彻科学组训理念、保障防治措施有效实施等方面考虑,以预防训练伤的发生。而本研究仅为横断面调查,无法确定各因素与训练伤之间的因果关系,未来可进行健康档案等队列研究,进一步验证训练伤危险因素以及防治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