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属参与健康教育模式在妊娠期糖尿病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2022-01-04梁淑雯李小贝
梁淑雯 李小贝
妊娠期糖尿病是孕妇在妊娠过程中出现的糖耐量减低或明显糖尿病[1]。妊娠期糖尿病患者易发生早产、胎儿宫内窘迫等情况,且因其普遍存在高胰岛素血症,易导致新生儿死亡,严重威胁母婴健康。世界卫生组织提出,对妊娠期糖尿病患者的主要干预方式包括药物、运动、饮食、健康教育等,其中健康教育在妊娠期糖尿病干预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2]。因此寻找科学有效的健康教育模式对于改善妊娠期糖尿病患者预后具有重要临床意义。传统健康教育只单独针对孕妇,导致家属参与较低,且对糖尿病的危害认识不足,影响护理效果。而家属参与健康教育模式充分发挥出家属对患者的支持与监督作用,帮助孕妇强化健康教育内容,为孕妇建立有效的支持系统。基于此,本研究拟通过临床对照,探讨家属参与健康教育模式在妊娠期糖尿病患者中的应用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将笔者所在医院2019年2月-2021年2月收治的110例妊娠期糖尿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诊断标准:参照《美国糖尿病学会2020年孕期糖尿病诊治指南摘译和解读》中关于妊娠期糖尿病的诊断标准[3]。纳入标准:(1)符合上述诊断标准;(2)年龄18岁及以上;(3)妊娠24~28周;(4)单胎自然妊娠。排除标准:(1)患有恶性肿瘤或精神疾病;(2)肝、脑、肾等脏器功能不全;(3)语言沟通障碍。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5例。观察组年龄18~35岁,平均(27.66±2.54)岁;文化程度:本科及以上25例,专科及以下30例。对照组年龄19~35岁,平均(27.71±2.58)岁;文化程度:本科及以上24例,专科及以下31例。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有可比性。本研究经患者及家属同意及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
1.2 方法
对照组给予传统健康教育干预,为患者发放糖尿病宣传手册,告知其危害性,严格遵照医嘱,护理人员为患者合理搭配饮食,定期接受糖尿病检测,维持血糖稳定。
观察组给予家属参与健康教育模式,具体如下,(1)成立健康干预小组,小组成员由主治医生、高年资护士、实习护士组成,根据患者孕期增重及每日运动量计算每日摄取热量。少量多餐,严格按照医嘱进行;每日采用血糖仪监测血糖,根据血糖水平调整饮食计划。(2)患者家属干预:护理人员对患者及家属进行妊娠期糖尿病知识的宣传,要求家属强化患者糖尿病健康行为。①饮食:以豆制品、蔬菜、鱼、蛋、奶为主,水果以青苹果、西红柿、木瓜为宜,少食多餐,注意食物种类、烹调方法、餐次分配问题。②运动:家属每日督促患者,以慢走、骑车等有氧运动为主,每天进行不少于30 min的中强度运动。③产检:患者家属注意督促患者定时产检,护理人员重点关注血糖和糖化血红蛋白的变化,并为家属发放健康知识手册,告知下次产检的时间。④健康课程:医院定期举办糖尿病课程,并邀请患者及家属参加,每周固定时间为患者及家属进行集中教育,解答患者及家属的顾虑和疑问,了解患者及家属对疾病知识的掌握程度。为家属讲解家庭的支持在患者治疗过程中起的作用,家属加强对患者的鼓励,提供心理上的支持和帮助,提高患者的依从性。
1.3 观察指标及评价标准
(1)血糖水平。于干预前后抽取患者空腹静脉血3 ml,肝素抗凝,离心分离血浆,采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空腹血糖和餐后2 h血糖水平。(2)比较两组干预前后疾病知识掌握度,采用自制考卷进行考试,考卷包括诊断标准、临床指标、危险因素、血糖指标、并发症的预防和处理5个方面,每个方面20分,总分100分,分数越高表明疾病知识掌握程度越高。(3)依从性。从饮食、运动、糖尿病监测3个方面进行评价,分为优(9分以上)、良(6~9分)、差(6分以下),总依从性=(优+良)/总例数×100%。(4)血糖控制满意度。采用自制血糖控制满意度评价表进行评价,患者80%的血糖结果在目标范围内为满意,相反则为不满意,满意度=满意/总例数×100%。(5)母婴并发症,包括早产、巨大儿、新生儿窒息、羊水过多。
1.4 统计学处理
本研究数据采用SPSS 22.0统计学软件进行分析和处理,计量资料以(±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血糖水平比较
干预后两组空腹血糖和餐后2 h血糖水平均较干预前降低,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 1。
表1 两组血糖水平比较 [mmol/L,(±s)]
表1 两组血糖水平比较 [mmol/L,(±s)]
*与本组干预前比较,P<0.05。
组别 空腹血糖 餐后 2 h 血糖干预前 干预后 干预前 干预后对照组(n=55) 7.77±1.52 6.24±0.51* 9.74±1.34 8.14±1.21*观察组(n=55) 7.67±1.53 5.99±0.32* 9.76±1.29 7.61±1.10*t值 0.344 3.079 0.080 2.404 P值 0.732 0.003 0.937 0.018
2.2 两组疾病知识掌握程度比较
干预后,两组疾病知识掌握度评分均较干预前升高,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 2。
表2 两组疾病知识掌握程度比较 [分,(±s)]
表2 两组疾病知识掌握程度比较 [分,(±s)]
*与本组干预前比较,P<0.05。
组别 干预前 干预后对照组(n=55) 60.35±3.49 76.20±2.26*观察组(n=55) 59.94±3.67 81.55±5.42*t值 0.554 3.146 P值 0.627 0.000
2.3 两组依从性、血糖控制满意度比较
观察组总依从性高于对照组,观察组血糖控制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两组依从性、血糖控制满意度比较 例(%)
2.4 两组母婴并发症发生情况比较
观察组母婴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4。
表4 两组母婴并发症发生情况比较 例(%)
3 讨论
妊娠期糖尿病是妊娠期并发症之一,其对孕妇、胎儿均造成极大的危害,在孕妇方面,容易发生妊娠高血压、胎盘早剥、胎膜早破、产程延长、产后出血等;在胎儿方面,易出现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畸形胎儿、胎儿死亡等[4]。传统的健康教育干预只在孕妇进行产检时进行,护理人员没有充裕的时间去了解孕妇疾病知识掌握程度、生活习惯及健康教育意识,且家属未进行系统的培训,导致血糖控制不理想[5]。因此寻找一种科学有效的健康教育模式是解决当前问题的关键。
家属参与健康教育模式是生理-心理-社会模式的体现,其为患者营造一种支持、信任和尊重的家庭氛围,针对患者的病情特点,调动家庭的力量,发挥家庭在健康教育中的帮助和监督作用,进而提高护理质量。研究显示,孕妇在妊娠期间会产生较多的应激反应,家属参与健康教育模式重视家庭成员的作用,家属对孕妇进行鼓励,提供心理上的支持和帮助,使孕妇养成健康的生活方式,进而提高护理依从性[6-7]。
本研究结果显示,干预后两组空腹血糖和餐后2 h血糖水平均较干预前降低,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干预后,两组疾病知识掌握度评分均较干预前升高,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表明家属参与健康教育模式可有效改善妊娠期糖尿病患者血糖水平,提高疾病知识掌握程度,与文献[8-9]研究结果相符。分析其原因在于,护理人员对患者及家属进行妊娠期糖尿病知识的宣传,要求家属强化患者糖尿病健康行为,使家属对预防和护理糖尿病的知识充分了解与掌握,家属督促患者按时产检与合理饮食与运动,帮助患者养成良好的健康行为和生活方式,进而有利于稳定患者的血糖水平[10]。
本研究结果还显示,观察组总依从性和血糖控制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母婴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表明家属参与健康教育模式可有效提高妊娠期糖尿病患者依从性和血糖控制满意度,降低母婴并发症发生率,与全莉芳等[11]研究结果相符。分析其原因在于,由于家属与患者的关系较亲近,让家属参与到护理工作中,和患者一起学习疾病和护理方面的知识,参加医院定期举办的糖尿病课程,在一定程度上提高患者的积极性,使其在饮食、运动方面积极地配合,进而血糖得以有效控制,达到减少妊娠期并发症的效果[12]。另外通过家属的积极配合,孕妇可强化自我管理技能,提高控制糖尿病的技能与疾病认知程度,从而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
综上,家属参与健康教育模式可有效改善妊娠期糖尿病患者血糖水平,提高疾病知识掌握程度,提高患者依从性和血糖控制满意度,并降低母婴并发症发生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