罂粟碱注射液对缺血性肠病患者胃肠功能及焦虑情况的影响
2022-01-04陈四八邓高振
陈四八 邓高振
缺血性肠病是消化内科较为常见的疾病,主要是由于小肠、大肠的血液供应不足,致使肠道出现缺血缺氧,从而引起肠道梗死,临床上主要表现为腹痉挛性疼痛、腹胀、腹泻等病症,且经检查发现患者胃肠功能紊乱,因其误诊率较高,常因治疗不及时,使患者的生活及生命受到严重的影响[1]。目前,临床较为常见的药物为低分子右旋糖酐,可调节肠道毛细血管的血液循环,但容易引发过敏性反应,导致大多数患者无法接受[2]。罂粟碱注射液可以有效抑制环核苷酸磷酸二酯酶,其在临床上常被用来治疗缺血性疾病,例如肝硬化、结肠炎等,效果显著且安全性好[3]。本研究旨在探讨罂粟碱注射液对缺血性肠病患者胃肠功能及焦虑情况的影响,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将笔者所在医院2016年6月-2021年5月102例缺血性肠病患者,纳入标准:(1)符合文献[4]《2020年中国急性肠系膜缺血诊断与治疗专家共识》中缺血性肠病患者的诊断标准;(2)入组前未接受其他治疗;(3)经检查确诊;(4)临床资料齐全。排除标准:(1)患有精神疾病;(2)合并其他类型的恶性疾病;(3)药物过敏;(4)免疫系统性疾病。经患者家属同意及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按照简单随机化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1例。其中对照组男30例,女21例;年龄45~86岁,平均(61.43±1.15)岁;病程3个月~3年,平均(1.45±0.21)年。观察组男36例,女15例;年龄49~87岁,平均(62.35±1.85)岁;病程4个月~3年,平均(1.52±0.23)年。两组患者性别、年龄、病程等一般资料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两组患者入院后均给予常规治疗,例如抗生素抗感染、禁食禁水、维护水电平衡、积极治疗原发病、胃肠减压等,并测量血压、脉搏、血糖等,根据病情给予低流量吸氧。
对照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采用常规剂量低分子右旋糖酐(上海长征富民金山制药有限公司,国药准字 H31022786,规格:250 ml)静脉滴注,500 ml/次,1次 /d。
观察组患者则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用罂粟碱注射液治疗(江苏恒瑞医药股份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32020967,规 格:1 ml∶30 mg),缓慢静脉滴注,30~120 mg/次,每3小时1次,每次注射时间不少于2 min。
两组患者均连续治疗14 d。
1.3 观察指标及评价标准
临床疗效,显效:临床症状及腹痛消失,肠黏膜恢复至正常;有效:临床症状及腹痛改善,肠黏膜呈恢复趋势;无效:病情加重;总有效率=显效率+有效率[5]。
不良反应:包括胃肠道反应、血管炎、过敏等。
临床指标:记录两组患者的胃肠功能恢复时间、住院时间、便血消失时间、腹痛缓解时间、肠黏膜恢复时间。
满意度:采用自制的满意度调查表,对两组患者治疗满意情况进行统计,总分10分,1~3分为不满意,4~7分为满意,8~10分为很满意,评分越高说明患者对治疗效果越满意。总满意=很满意+满意。
焦虑评分:对治疗前后的患者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进行评分,总分100分,分数低于50分为正常,50~59分为轻度焦虑,60~69分为中度焦虑,高于69分为重度焦虑,评分越高心理状态越差。
1.4 统计学处理
本研究数据采用SPSS 22.0统计学软件进行分析和处理,计量资料以(±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临床疗效
观察组总有效率较对照组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 1。
表1 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 例(%)
2.2 不良反应
观察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为5.88%,低于对照组的21.5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不良反应比较 例(%)
2.3 临床指标
观察组胃肠功能恢复时间、住院时间、便血消失时间、腹痛缓解时间、肠黏膜恢复时间均优于对照组(P<0.05),见表 3。
表3 两组患者临床指标比较 [d,(±s)]
表3 两组患者临床指标比较 [d,(±s)]
组别 胃肠功能恢复时间 住院时间 便血消失时间 腹痛缓解时间 肠黏膜恢复时间对照组(n=51) 6.43±1.96 16.81±1.82 8.01±1.05 6.01±1.35 19.82±1.87观察组(n=51) 4.89±1.11 10.81±1.25 3.85±1.13 2.98±0.97 12.96±2.15 t值 4.883 19.407 19.259 13.017 17.193 P值 0.000 0.000 0.000 0.000 0.000
2.4 满意度
观察组的总满意度为96.08%,高于对照组的70.59%(P<0.05),见表 4。
表4 两组患者满意度比较 例(%)
2.5 焦虑评分
与治疗前相比,治疗后两组患者的SAS评分均降低,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 5。
表5 两组患者焦虑评分比较 [分,(±s)]
表5 两组患者焦虑评分比较 [分,(±s)]
*与本组治疗前比较,P<0.05。
组别 治疗前 治疗后对照组(n=51) 59.3±5.9 54.4±9.9*观察组(n=51) 58.8±8.7 41.2±4.3*t值 0.340 2.735 P值 0.734 0.026
3 讨论
缺血性肠病是一种严重的急腹症,具有发病急、进展快、病死率高的特点,其发病机制主要与肠系膜血管的栓塞、血栓形成及肠系膜动脉粥样硬化等因素有关[6]。临床上按起病及发病过程分为急性、慢性肠系膜缺血,其中急性型肠系膜缺血常突发剧烈腹痛,若不及时治疗,则可能导致患者发生肠梗阻,引发肠鸣音消失、腹膜刺激征及休克等病症,甚至危害患者的生命安全[7]。目前,临床上主要以治疗原发疾病为主,通过维持水电解质平衡、胃肠减压、禁食禁水、维护水电平衡等常规治疗,但只起到缓解患者症状没有从根本上改善肠系膜缺血缺氧情况,而低分子右旋糖酐可以扩充血管,抑制血小板聚集及抗凝,能有效改善肠系膜缺血缺氧情况,但治疗效果缓慢,且对胃肠道功能改善效果并不显著[8]。
罂粟碱是一种异喹啉型生物碱,同时还是一种非特异性血管扩张剂可直接产生作用,罂粟碱注射液在人体极易被吸收分解为4-羟基罂粟碱葡糖醛酸盐,可扩张血管,促进血液循环,改善患者便血及腹痛等症状,同时还具有松弛胃肠平滑肌,缓解疼痛的作用,提高胃肠功能的恢复[9-10]。
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总有效率较对照组更高,观察组的总满意度高于对照组,治疗后两组患者的SAS评分均降低,且观察组SAS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这提示罂粟碱注射液可明显提高缺血性肠病患者临床疗效,有效地缓解了患者的焦虑情绪,提高患者满意度,分析其原因可能为使用罂粟碱注射液可直接扩张血管,而低分子右旋糖酐可抑制血小板聚集及抗凝的作用,且罂粟碱注射液联合低分子右旋糖酐使用可有效改善患者临床症状,使患者拥有了治愈疾病的信心,缓解患者的焦虑情绪,提高患者的满意度[11-12]。
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这提示罂粟碱注射液治疗缺血性肠病患者的安全性能较高,在李志强等[13]的研究报道中指出,观察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本研究结果与其相似,分析其原因可能与罂粟碱注射液的非特异性血管扩张可直接作用血管,改善患者便血及腹痛等不良反应,从而降低不良反应发生情况[14]。
缺血性肠病病程的发展与胃肠功能恢复时间、便血消失时间、腹痛缓解时间、肠黏膜恢复时间等临床指标密切相关,而有效的改善临床指标是准确判断缺血性肠病患者恢复情况的重要指标。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的临床症状改善时间均短于对照组,这提示罂粟碱注射液治疗缺血性肠病患者可明显改善胃肠功能,分析其原因可能为罂粟碱注射液可以抑制磷酸二酯酶,及腺苷的摄取,阻止血管平滑肌细胞膜的钙内流,进而促进胃功能恢复[15]。
综上,罂粟碱注射液可明显提高缺血性肠病患者临床疗效及满意度,改善胃肠功能,缓解焦虑情绪,且安全可靠,值得临床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