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探究能力培养策略
2022-01-03徐俊岭
徐俊岭
摘要:由于高等教育体系的持续改革,传统的高等教育模式早已无法适应对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诉求。这就要求教师开拓创新,加大对小学生自主探索能力的训练,这样不但可以调动小学生对数学课程的积极学习性,从而提高到学生的基本思维能力水平,还能够促使中小学生的全面健康发展。本文将就当下小学数学课程状况,探讨怎样合理训练中小学生的自主探索能力。
关键词:小学数学、自主探究、培养策略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一、小学数学教学中的现状
数学学科是一门抽象、且逻辑性强的学科,教学过程中,大多数教师采用“填鸭式”的输入,很多的传授概念性的内容,加上课后大量的练习作业,学生只是掌握课本上固有的知识点,不能很好得在实际生活中学已利用。所以,教师要摆脱传统的教学思想,与时俱进,用科学合理的方式不断开发学生的自主探究能力,让学生主动发现问题、分析研究,并主动提出解答方案,进而促进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
二、自主探究能力培养的原则
(一)以课程目标为前提
教师在引导学生自主探究能力的过程中,不能为了训练学生的自主探究能力而训练。教师应当以学习课程内容为前提,增加学生自主探究的探索能力。
(二)以学生为主导
教师不能用自己的思想固化学生,这个年龄阶段的学生思维相对活跃,想法奇特。教师应当鼓励学生发挥自身的想象力,发表自己的个人见解。同时在教授过程中,教师也要避免出现“放养式”教学,教师要及时地调控,把控好教学进度,使教学内容更加高效。
三、自主探究能力培养的方法
(一)营造民主、合作的氛围
传统的教学方法对于学生来说,数学知识点的学习则是一件枯燥的事情,教师为了赶时间追进度,花费了大量时间在理论知识点的灌输上,没有为学生营造很好的学习气氛,导致学生对数学学科的学习兴致大大降低。因此,教师要改变传统的教学理念,将重心调整到学生的自主探究上。为学生营造出民主、合作的氛围,以学生为主导,可以激发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从不同层面解析数学知识内容,从而增加学生的积极性,在相同的时間内可以高效地完成教学内容,并且提高学习效率。
为营造民主、合作氛围,教师可以从两方面出发:一是教师要换位思考,多站在学生的角度考虑问题,课下也可以多和学生进行沟通,形成“课上是师生,课下是朋友”的良好氛围,更多的了解学生在学习中的探究诉求;二是提出合作共赢的思想,教师可以根据每个学生的自身能力分配成组,分配不同的探究任务,让学生在合作的过程中,通过想法的不同,点与点的碰撞,激发学生的思维想象空间,从而提高学生对数学的学习效率。
比如,教师在教授《小数加、减法计算》时,可以先营造民主、合作的氛围。教师在教授之前,让学生以小组形式讨论:小数加、减法和整数加、减法之间的不同点,然后让学生举手发言。在这个过程中,教师不要局限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让学生大胆发言,勇敢说出自己的想法。虽然这个探究课题对一些基础较弱的学生来说有些困难,但是通过整个合作过程,学生们一起实践,验证理论,最终大部分学生还是可以很好地理解,达到教师布置任务的最终目的。
(二)创设有效情景
情景化教学一直是教学课堂中最常用的,也是最有效的教学方法只一。教师要可以将生活情景引入课堂,创造出学生感兴趣且贴合实际生活的教学情景。而创设有效的生活情景不仅可以调动学生的课堂学习积极性,激发学生对数学学科探究欲望,从而提高小学生的学习效率。
比如,教师在教授《比例》时,教师可以结合生活实际设计出这样的情景:体育老师有14个足球,打算分给班里的男、女生,两组学生练习(男生15人,女生13人),让学生就“怎么分公平”展开讨论。有的说:“男生女生平均分,一队6个”,话刚说完,马上有人反驳:“这样不公平,男生人数多应该多分些”,学生的意见层出不穷。这时候教师可以顺着学生的思路进行引导“对,人数多的要多分一点,人数少的要少分一些,那到底怎么分才算合理呢?”最后,经过学生和老师的一起讨论,总结出应按照男女生的比例来分配,这样就合理了。由此可见,创设有效的情景教学,使情景贴合实际生活,可以拉近学生与数学之间的距离,激发学生的探究热情,在轻松愉悦的情景下更好得掌握数学知识,也可以让学生在日常生活中理解运用。
(三)加强实践动手能力
动手实践也是学好数学的重要形式之一。小学数学教师应多组织学生进行动手实践活动,通过学生的动手操作,提升学生自主研究获得知识的能力,要比教师直接传授知识更有效率,记忆更加深刻。比如,教师在教授《梯形的面积》时,可以先让学生回忆平行四边形和三角形的面积计算方式,然后发问“你知道梯形的面积如何计算吗?”然后让学生以小组的形式进行实践探讨,通过你剪我拼的动手能力,开动学生大脑去思考探究,最后得出梯形面积的计算公式。这种动手操作形式,不仅开发学生的思维想象空间,更能加深对数学内容的知识掌握,从而提升学习效率。
(四)增加课外实践活动
课外作业是数学教学的延伸,教师在布置作业时,应减少练习性的文字作业,多增加实践性作业,一是减少学生的作业压力,二是通过课外的实践活动,提升学生的自主探究能力。比如,教师在教授《四则运算法则》时,教师可以布置作业,让学生在家长的配合下,写出家庭一次的购物清单(10件即可),包括商品价格和数量,然后通过对“四则运算”的学习,计算出清单的总金额,通过这种贴合生活的实践活动,增加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提升学生的自主探究能力。
结束语:因此,在小学数学的教学中,教师要明确了解学生自身的学习基础,改变传统的教学方式,通过多种创新教育形式,结合实际生活,以学生的主观意识为主导,激发学生的自主探究能力,从而提升学生的综合数学能力,为学生以后的学习和发展打下坚定的基础。
参考文献
[1]冉永涛.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研究[J].学周刊,2021(35):55-56.DOI: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21.35.027.
[2]江育新.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J].新课程,2021(46):1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