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读写结合模式在小学语文课堂中的应用探究

2022-01-03戴琳

安家(校外教育) 2022年6期
关键词:读写结合小学语文应用

戴琳

摘要:小学语文注重培养学生对语言的理解与运用能力,采用读写结合的教学模式,既可以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又可以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还有利于促进学生思维的发展。教师要把握好读写结合的契机,将读写巧妙结合在一起,可以在提高学生综合能力的同时,使其积累更多语文知识,及语言的运用技巧,进而提升自己的写作水平。本文对读写结合模式在小学语文课堂中的应用策略进行了研究,以供参考。

关键词:读写结合;小学语文;课堂教学;应用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前言:

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巧妙的引导,使学生将读写有效结合在一起,不仅可以促进教学效率和质量的进一步提高,还可以使学生不断丰富语言,提高阅读和写作能力,对课文的写作、修辞手法等更深刻的理解、灵活运用。教师可以结合课文内容,以及学生的知识水平,开展多样化的教学,会使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质量明显提高。

一、引导记录培养良好阅读习惯

小学阶段是培养学生良好阅读习惯的重要时期,通过教师的良好培养,学生可以对课文深度解读,在阅读学习中也可以积累更丰富的语言,为其写作奠定良好基础。教师可以在教学过程中,指导学生应用下划线标画课文中的经典词语或语句,并以此加深对课文内容的揣摩,促使其在阅读文本养成随时标画、记录的好习惯,也可以引导学生通过标画课文内容,更详细记录自己的不理解之处,从而有效促进其阅读深度、积极思考。对于提高学生的语言积累量、语言逻辑性提高等,都有非常重要的作用。需要注意的是,小学学生的自学能力相对比较薄弱,教师要明确指导学生如何做好标画、记录,才可以使其高质量进行课文学习,并逐渐培养其自学能力。

如,对《燕子》这篇课文授课时,教师可以先与学生互动:“同学们,燕子是什么颜色的呢?它是什么尾巴是什么形状的呢?”。接着,再播放“燕子”的图画。引导学生加深对燕子的了解。之后,教师再引入课文:“今天我们要学习的课文,就是描写燕子的课文,作者的语言十分生动。同学们在阅读时,用铅笔将课文中的形容词、比喻句用下划线进行标画。同时,将自己不理解之处单独记录。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会对课文中“乌黑、如毛细雨”等词句进行详细标注。同时,也可以使其加深对燕子的喜爱之情。然后,再立足课文内容展开授课。在课文讲解后,再与学生互动:“当我们继续学习其它课文时,都可以先用铅笔标画课文中的优美语句,以及记录不理解之处。在学习时,再针对不理解之外加深学习,就可以快速掌握课文内容。”。以此,渗透学习方法。同时,还可以使學生积累更多在的语言,掌握语言技巧。

二、立足课文内容开展仿写练习

仿写是提高学生写作能力的重要途径。同时也是促使学生细致阅读的有效方法。教师在指导学生仿写过程中,会使学生对课文中的写作方法、技巧等进一步理解并熟练应用。教师可以结合课文写作内容,指导学生开展类似内容的仿写练习,引导学生应用文中应用的写作技巧、方法、顺序等,开展仿写练习。在具体开展仿写练习时,可以让学生进行整篇课文仿写,也可以让学生进行部分内容的仿写,教师可以结合学生的年级、教学任务等,确定仿写内容的篇幅,会有效促进学生写作能力提高。

比如,《画杨桃》这篇课文,教师可以提前准备一个杨桃和一个火龙果,并且事理有关杨桃的资料。导入课程时,教师可以展示杨桃,并与学生互动:“同学们说一说杨桃是什么形状的呢?”。学生积极回答教师后,教师再展示有关杨桃的资料,并同步讲解:“杨桃以称‘阳桃’、‘洋桃’,因其横切面呈五角星形状,故在国外又称其为‘星梨’,未成熟时为绿色或是淡绿色……。”。以此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接着,教师再说:“杨桃的形状的已知的,为何有的同学在绘画时却画出了不同的形状呢?而且,还得到了教师的表扬。”。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好奇心。接下来,再指导学生去阅读课文,并展开对课文的教学,使学生对描写事物的方法形成明确认知。此后,教师再引入仿写练习:“以《火龙果》为题,仿照课文中的写作方法,生动描写这种水果。”。此后,教师再展示出水果,让学生边看边对照课文中的写作方法,进行仿写练习。不仅可以使学生感觉到许多趣味感,还会使其认真进行仿写,从而有效提高其写作能力,会促使学生主动去阅读课文,并对课文、其中的语文知识留下深刻的印象。

三、重视阅读感受锻炼学生文笔

写读后感是语文习作练习中的一部分,教师也可以将应用到课文教学中,让学生在阅读课文后,进行写读后感练习,可以使学生提高写作效果。同时,也可以促使学生加深对课文的理解,有效促进其阅读能力提高。另外,教师需要注意丰富读后感的内容,明确写作思路和结构,在此基础上,指导学生进行读后感练习。使学生在写读后感的同时,加强对课文的总结,渗透自己的感受,可以更有效提高学生写作训练效果。同时,还可以使其文笔和编辑语言的能力得到更好锻炼。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注重引导学生融入到课文的情境中,加深对课文内容、情感的分析,带动学生的情感产生情感共鸣,会更利于学生进行写读后感的练习,使学生所写的语言更有感染力,从而有效提高其写作水平。

如,《黄继光》这篇课文,教师可以先生动讲述课文故事,有效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之后,再激发学生的情感:“同学们,黄继光身上有哪些可贵的品质呢?我们今天可以安静的坐在教室中学习,是不是应该感恩像黄继光一样的伟大英雄呢?”。就会使学生的情感有效被触动,深度调动其情感。同时,也会主动去感受课文中的情境,产生情感共鸣。此后,教师再让学生写读后感,并且让其先对课文进行总结,再融入自己的感受。就可以使学生快速融入到写作练习中,并加深对课文的感悟,使其写作能力和阅读理解能力也能同步提高。

总结:

阅读和写作是语文教学中非常重要的内容,小学语文教师应用读写结合教学模式,巧妙将阅读写作融为一体,对于促进学生对课文的理解、积累更多语言,以及锻炼学生文笔,提高其写作能力等,都有非常重要的作用。教师要注重结合学生的水平和课文内容、写作方法,良好把握读写结合契机,开展读写练习,才会更明显促进学生的发展,使语文课堂焕发新的活力。

参考文献

[1]卢瑞竹.提高小学语文读写结合教学效果的策略[J].新课程,2021(46):181.

[2]于艳.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读写结合教学模式的应用研究[J].新课程,2021(47):42.

猜你喜欢

读写结合小学语文应用
结合实践再探指导写作之最佳策略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读写结合的教学策略探究
读写结合,分散指导,坚持“下水”
优化朗读技巧,提升语文实效
浅谈如何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
让多媒体课件为阅读教学助力
拨动情感之弦,让语文课堂绽放精彩
GM(1,1)白化微分优化方程预测模型建模过程应用分析
煤矿井下坑道钻机人机工程学应用分析
气体分离提纯应用变压吸附技术的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