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生活化元素的小学数学高效课堂的构建研究
2022-01-01王瑞娟
王瑞娟
(安徽省砀山县民族学校 安徽砀山 235300)
小学教育是学生教育的启蒙阶段,对学生今后的发展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教师应该本着立德育人的观念,着重培养小学生在核心素养下的全面发展。同时,在小学数学课堂中,虽然课堂内容相对较为简单,但是由于小学生年龄较小,逻辑思维发展还未成熟,教师在教学中应该充分结合生活中的实际情况,利用生活中的情境或者问题,进行知识点的讲解与拓展,让数学学习与生活知识有机融合,消除了传统教学中枯燥乏味、教学手法单一的问题,丰富了小学数学教学的课堂氛围、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有利于适应学生的逻辑思维,进而有利于提升数学课堂的教学成效。
一、课前导学借助生活化情境微课教学,提升学生学习热情
课前导学环节是每一堂课程的必要环节,但是在传统的课前导学环节中,教师一味地布置了课前任务提出问题供学生思考,形式较为单一,时间久了学生难免会觉得枯燥乏味,使得课堂教学效果并不理想。[1]本着立德树人的教育理念,教师应该将课堂归还于学生,让学生做课堂的主导者,教师作为引领者。为增加学生学习积极性,将微课加入到课前导学环节中,以此来引导学生进行问题的探索和思考,不仅可以有效地提升学生对数学的学习兴趣,还可以拓展学生的课外知识面,进而提升数学课堂的教学效率。另一方面,小学生天性活泼好动,在课堂中缺乏一定的自制力和对问题的专注度,而微课在课堂中可以起到引领者的作用,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让学生可以将注意力集中在某一问题上,从而大大提升了学生的学习效率。
就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五年级学生学习“长方体”这一内容的时,教师可以先提出问题,如,“同学们,你们知道什么是长方体吗?有什么特点?其中与我们所认识的正方体有什么区别吗?区别二者的依据是什么呢?那么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常见的类似于长方体的实际物体都有什么?谁能列举出一些呢?”引出今天课堂中讲解的内容,此时学生可以结合自己对长方体的认识自由发挥,发表自己的观点和看法。该环节结束后,教师可以针对学生们发表的观点,结合自己提前制作好的微课视频,“同学们,让我们一起来看一段小视频,带着同学们之前的认识通过视频再重新认识一下”,教师可以在制作的微课视频中多加入一些贴近实际生活的物体,以及采用动漫的形式来表达要讲解的长方体有什么特点、依据什么将其与正方体区分开。通过观看完微课视频以后,可以再邀请学生表达自己看完视频后对长方体的认识。最后,通过课前导学环节的认识,让学生充分了解且通过总结认识到什么是长方体以及长方体有什么特点等内容。教师在课前导学部分中,在微课中添加贴近生活实际的内容,基于生活化的教学情境设立,更加有利于学生对于知识的掌握和加深记忆。同时,教师提出问题后供学生带着问题观看微视频的方法,有利于锻炼学生主动思考的能力。同时,富有漫画形式的微课视频,可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丰富课堂教学内容,激发了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进而提升数学课堂教学效率。
二、理论与实际相结合,培养数学分析能力
由于小学学生年龄较小,对于课本理论知识在理解上有一定难度。[2]教师在教学中,讲解到某一数学知识点时,可以采用开放式的教学方法,多利用习题对比的方式,结合实际生活中共常见的作为研究对象,这样不仅可以增加学生对数学的学习兴趣,提升自信心,同时还增加学生对数学问题的分析与阅读能力,进而提升了数学课堂的教学效率。
例如,对于学习“用方程解决问题”这一内容。应用具体事例举例论证学习,可以激发学生的自主思考能力。例题:甲、乙每人手里都有五彩球,甲手中五彩球个数是乙手中五彩球的1.5倍,甲和乙共30个五彩球,甲和乙两个人各多少五彩球?
教师:同学们可以想一想,题目给出的要求的什么?(主要培养了学生对数学问题正确阅读的能力)
学生A:题目要求我们求得甲和乙手中各有多少个五彩球
教师:请同学们再思考需要用什么方法可以求得两位同学各自手中五彩球的个数呢?
学生B:根据题目意思,可以先求得乙手中的五彩球个数。甲是乙同学五彩球个数的2倍,乙的2.5倍是30,可以列式
30÷(1+1.5)=12
教师:同学们很聪明,但在现在所学的数学解题方法中利用算数方法解应用题是常用的方法,同学们还能想到运用其他的解题方法和思路吗,加入运用到列方程的方法,应该怎样做呢?
学生C:可以先设一个未知数x给乙,那么甲就是1.5x,由此可以列方程为1.5x+x=30,可以解的方程为x=12
教师:很好,那么可以对比一下这两种解题的思路和方法,有什么发现吗?接下来同学之间可以以小组的形式进行对问题的讨论,随后将讨论结果统一汇报。
学生A:通过算数的方法,它是直接计算出来的,而列方程首先是将要求的数设为未知数,然后再根据题目要求列出等量关系式,再根据关系式求出未知数。
教师:同学说得很好,可以看出,算数方法解题是非常直接的,思路是根据已知的数求出未知的数,在式子中明显是不需列举方程式的,而方程式中含有要求解的未知数,是根据题目中列出等量关系进而求解未知数,最后根据不等式求出要求的数。前者是需要顺向思维的解题模式,而后者是逆向思维的解题模式,思维不同,运用解题的方法就各不相同,对于一些不好理解并且不好直接计算的复杂问题,可优先采用列方程求未知数方法。
采用对比解题的方法可以让学生更直观了解什么是解方程,在什么情况下需要解方程,而且还对方程概念有深入了解,在实践中将理论知识深入学习,更加直观易理解。同时,活跃了教学课堂的氛围,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锻炼了积极思考问题、分析问题的能力。
三、联系实际生活,一题多解,拓展知识面
在小学数学的学习过程中与生活实际是无法分割的,学习中结合生活化元素在日常生活中,有许许多多东西是由几何图形组合而成的,所以这也就需要教师在平时教学过程中,积极引导学生多观察日常生活、养成仔细观察、时刻思考的好习惯。[3]由于小学五年级的学生年龄较小,对一切事物充满了好奇心理,通过在对日常生活中观察,可以更好地锻炼学生的思考能力和数学逻辑思维能力以及遇到问题多思考几种解题方法的能力。
例如,学习“分数加减法”这一内容的时候,首先教师要做的是课前导学方案的设计,怎样吸引学生对问题的主动思考、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以及教学情境应该如何引入。如,在情境引进时可引用学生较为熟悉的场景,通过列举简单例子对分数说明:一个蛋糕可以分为甲和乙两人,每个人可以分多少蛋糕?2个蛋糕分给6个学生,每个学生可以分到多少?引导性的问题激发学生对问题的思考和推动学生通过自主思考和学习得到正确答案,分数就是分子分母相除的结果,学生在课前预习环节已经有了初步的认识和理解,也更加有利于对问题的解决。这样通过数学理论与实际的生活化情境相互结合不仅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以及培养了学生积极思考、主动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也提高了数学课堂的教学效率。
四、信息化与生活化教学手段相结合,激发学生自主学习动力
随着信息化的快速发展,被应用在越来越多的地方,在教育中也不例外。而且在信息化的教育背景下,有利于教师在教学课堂中多样化教学手段的展开与实施。[4]对于小学生,正是习惯养成的重要阶段,学会自主学习是必备的学习技能和素养,因此,教师需要在数学课堂中着重锻炼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将自主学习放在核心位置。而且,如今的教育模式已经成为一个主旋律,教师在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同时,还要迎合好这样的规律,在数学教学课堂中多方位地展开教学和积极引入创新性的教学方法、教育手段。在诸多教育创新手段中,利用多媒体的教学方法是其中一个关键性的方案。教师可以在多媒体的基础上设计翻转课堂的模式,让学生进行自主学习,给予学生更大的学习空间,进而提高数学课堂中的活跃氛围,充分发挥出学生的主导性和主动性,以此为学生的综合能力提升提供坚持的平台。同时,教师在设计微课时候,要注意其中的重点问题和教学目标,以此提高学生对数学的学习兴趣和教学课堂的高效性。
以小学五年级上册数学教材中“轴对称和平移”这一内容为例,教师可以先根据本节课所要讲解的重点和难点。[5]以设计微视频的形式,运用漫画形式更加直观并且采用贴合生活实际的内容说明轴对称的概念以及特点,在介绍概念时,可以用生活中的实际物体作为例子,如:生活实际中,马路上的斑马线,在图片中教师可以让学生来仔细观察在路口处南北的斑马线是关于什么对称的?多条斑马线是否可以通过平移得到?这样更加方便学生对于知识点的理解,并且由此引入其在数学中的应用,让学生采取观看视频的方式,对本节课讲解的内容有更加深刻的认识。在观看视频中,教师可以相应地给学生提出几个问题,让学生在视频中找到答案,带着问题看视频。在观看结束以后,教师引导性地让学生主动回答问题。此时学生可以自由回答问题,或者同学之间也可以进行相互的问题讨论。这样在观看视频的同时积极锻炼了学生自主思考的能力,漫画形式的视频增加了课堂教学中的活跃氛围,同时也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进而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将多媒体技术积极引进数学教学课堂中,是以一种有效的创新手段和模式,在培养学生自主学习方面有着独特的优势,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动力的同时,还增加了学生对现代科技手段的崇拜,更加坚定努力学习的定力。
五、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目前核心素养的教育背景下,对学生在数学能力培养方面有着较高的要求。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应该积极将生活化元素的教学理念与数学课堂教学相互结合,不仅培养学生在数学方面的能力,又注重培养学生结合实际思考问题能力的培养。在小学数学课堂中,对于数学这一学科,在其自身特点上很多知识点与实际生活有着联系。所以,教师应该注重培养学生善于结合实际生活学会用数学的思维发现问题、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细心严谨的学习态度和善于思考的习惯。由此,在小学数学教学中进行生活化元素教学,采用潜移默化的渗透方式,教会学生从整体上学看待问题,善于观察问题、发现规律,进而提升学生数学思维,为祖国培养合格、优秀的社会主义接班人和建设者而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