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年龄对第二语言学习效果的影响

2022-01-01兰州交通大学李雨桐

区域治理 2021年18期
关键词:关键期第二语言汉语

兰州交通大学 李雨桐

一、绪论

(一)研究背景及意义

1.研究背景

年龄会影响第二语言学习者的学习效果这一点毋庸置疑,一些学者认为成人比儿童的认知力要更强。另外一些学者认为成人与儿童学习第二语言的速度和达到的效果是相同的。随着年龄增长,人们容易受外界因素影响,而儿童相反。多年来,年龄对学习者学习第二语言的影响效果仍然存在较大争议。

2.研究意义

不同年龄的人群学习第二语言时分别有不同的特点。儿童与成年人无论在第二语言还是母语的学习中,在相同时间内,学习能力与效果都会有差异。为了更好地学习第二语言,我们要充分了解第二语言学习的最佳年龄,儿童和成人都必须根据自己的特点,有的放矢,采取相应的学习策略,以达到最好的教学效果。

(二)研究综述

1.关键期假说理论综述

1959年由蒙特利尔神经学家WilderPenfield&LamarRoberts合著的一篇文章《言语与大脑机制》中,“关键期假说”首次提出。

心理学家Lenneberg在1967年在他的文章《语言的生物基础》中再次讨论了“关键期假说”,提出关键期假说这一概念:自然语言习得只能发生自关键期。Lenneberg关于语言获得存在关键期的观点对于第二语言获得的研究是一个转折点。支持关键期存在和反对关键期存在的研究者之间一直存在争论,在20世纪末出现了一个前所未有的新高潮。

在1978年,还有一些持相反意见的学者:M.Hoefnagel-hohle和C.Snow通过实验论证结果却是:学习语言不存在关键期。

由于这一假说,不难发现,第二语言的学习学习开始偏向低龄化。

2.二语习得中的关键期假说理论综述

前人对第二语言学习关键期的研究主要是用脑神经科学的最新发现来阐释。国外的研究与中国儿童在教学环境中学习第二语言有很大不同,主要集中在移民对迁入地区语言的学习上。

神经科学的研究表明,获得较高的汉语水平前提是学习者在较小的年龄接触汉语。越来越多的人注意到在“语言学习关键期”进行第二语言学习的高效性,于是语言关键期在第二语言学习中被大家重点关注。

国外部分学者认为年龄与第二语言的学习效率有关。

国内大部分对年龄因素进行研究的学者对“关键期”假说持一种不认可的态度。

二、研究设计

如上文所述,“是否存在着语言学习的关键期”对对外汉语教学来说是一个至关重要的问题,我们要从现实的角度出发,对第二语言的学习与教学进行研究,才能找到答案,并且满足学生和老师的学习与教学需求,以便达到最好的教学效果。

(一)研究内容

本文主要研究年龄对第二语言学习的影响,换句话说,就是是否学习者越早开始学习第二语言,在第二语言的学习中取得的成果越大?

(二)研究对象

国际学校中刚开课的从未学过汉语的儿童A班(20人)、有过系统性学习汉语的儿童B班(20人),以及有着不同汉语学习程度的成人C班(20人)学生。尽可能排除特殊情况对研究结果的影响,如其心理因素,保证变量单一。

(三)研究方法

本研究对第二语言学习“关键期”的研究采用的方法主要有课堂观察法、问卷调查法。收集数据进行分析,然后找出年龄和汉语学习之间的关系。

对C班学生的汉语水平结合儿童时期是否系统学过汉语情况做了记录,在开班前,对C班同学(分为两组:系统学习过汉语、从未系统学习汉语)进行汉语入学测试,而后将C班的测试成绩分为以下区间:低成绩区间(60分以下)、中等成绩区间(61-80分)、高成绩区间(81分以上)。并且进行记录。

同理,在开班前,对A班与B班同学进行相同测试题目的入学测试,在研究中将A、B两班的英语成绩分为以下区间低成绩区间A(60分以下)、中等成绩区间B(61-80分)、高成绩区间C(81分以上),并且进行记录。

三、课堂观察法

利用课堂观察法,在征得教师同意的情况下,对20名不同汉语基础的成人班学生采取全程视频录制的方式进行课堂观察。为避免视频录制过程中不确定因素影响录制效果,最大限度上呈现师生的互动过程、降低紧张程度,还原真实的课堂教学,选取隐蔽的位置进行视频录制,记录不同学生的课堂表现以及回答问题的情况。

分别记录A班与B班的课堂氛围以及学生们情况,对其回答问题的次数以及正误进行记录。观察两课时,重点观察学生对上一节课内容的掌握程度,尽可能保证多的同学都被提问到,两个班级进行对比。半个学期以后,再次采取同样的方法,观察课堂中学生们变化情况。再对A、B班同学进行期中测试,对比A、B班入学与期中成绩差,结合课堂表现与年龄,进而分析汉语学习起始年龄不同对汉语学习效果的影响。

用同样的方式对C班同学进行观察记录,进行课堂内部对比。同样,对学生们回答问题,与教师互动的情况,对其回答问题的次数以及正误进行记录。除此之外,排除其他特殊心理因素影响,如焦虑等,根据课堂表现情况,结合其成绩,是否系统学习过汉语,总结分析。

半个学期以后,再次采取同样的方法,观察课堂中学生们与教师的互动、反馈变化情况。再对C班同学进行期中测试,对比C班入学与期中成绩差,结合课堂表现与年龄,进而分析汉语学习起始年龄不同对汉语学习效果的影响。

四、问卷调查法

为了找出不同年龄学习者学习第二语言的不同特点与相同时间内的学习效果。这项调查中,包括一个入学测试结果与调查问卷,两者对比进行分析,找出汉语学习起始年龄不同与汉语能力的关系。

首先记录学生基本信息,性别、年龄、以及是否曾经系统地学习过汉语,用何种方式,在何时系统学习过,以及学生入学测试的成绩。

然后,通过问卷调查个别学生的心理因素,学生对汉语学习的态度,是否对汉语学习感到困难。从而调查学生首次接触汉语的年龄、方式,对调查结果进行总结,结合学生的入学成绩,课堂表现进行对比分析,首先对A、B班同学进行对比,对比分析A、B班同学对汉语学习的态度以及效果,总结分析出少儿时期学习过汉语对学习效果以及学生学习是否产生影响。是否汉语学习起始年龄越早,汉语能力越高。同理,对C班同学的成绩结合其课堂表现进行总结、分析。

五、年龄对二语习得效果的调查分析

(一)儿童习得效果的调查分析

儿童(A、B班)在学习第二语言时,具有一定的特殊性,有以下几个缺点:对自己的需求与兴趣表现出未知,与成年人(C班)相比,学习动机明显不足。注意力不容易集中,这是儿童的一大显著特点。研究表明,儿童的注意力集中的时间很短,一般不超过20分钟,而一个课时一般为45分钟到60分钟。因此我们平时也可以注意到,随着年龄的增长,课程时间随之增长,这与学生的注意力有着很紧密的联系。因此,在第二语言教学中,我们应该根据不同年龄的学生安排不同时长的课程。

(二)成人的效果的调查分析

与儿童不同的是,大名数成年人都有明确的二语学习目标,他们知道在学习一门语言的时候他们会做什么以及如何去做,而儿童通常不具备这种意识,只是无意识地学习语言。成人具有比儿童更优秀的认知和理解能力,大脑中的语言知识储备相对丰富,可以根据以往的语言经验学习汉语。

学习第二语言的过程中,在一个与母语几乎完全不同的语言的学习过程中,出错是经常且难免的,而随着年龄的增长,人开始产生顾虑,焦虑等心理状态。相反,在婴儿或者年少时期,按照指示做只会受到称赞与表扬,而当给青少年批评时,往往没那么在乎。年龄越大越不允许自己出现低级错误或者频繁出错。对于青春期前的孩子来说,他们学习第二语言的优势在于模仿的能力,他们的大脑强大,尤其是拥有获得自然语言的绝对优势,对于稍微年幼的孩子来说,他们更适合在自然语言环境下学习,因为他们学习效率低下,语言流利性差,需要花更多时间来倾听与模仿。同龄人的压力也是在这一领域值得考虑的因素。因此,学习第二语言中积极与消极的态度也会使学习效果完全不同。

六、结论

(一)研究结论

儿童阶段的学生应该是汉语成绩提高幅度较大的阶段,所以是否从小学习汉语对学生成绩的影响特别突出。儿童时期开设汉语课对学生以后学习汉语有很大的影响。通过调查可知,如果学生从小学习汉语,那么到了成年阶段,他们的汉语口语可以达到一定的水平。而在成年阶段才接触汉语的学生,口语能达到一定水平的人要少得多。当然除了二语习得的起始年龄外,影响二语习得的因素还有很多。其中起决定作用的因素就是兴趣。学习语言的环境和学习者要的心理因素也对二语习得有很重要的影响。总而言之,对不同年龄段的学习者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我们要根据实际出发,在教学内容上做到各有侧重。

(二)针对不同年龄学生的汉语教学策略

1.针对儿童

兴趣是儿童学习最好的老师。年龄越小,兴趣越是学习的主要动力。而教师和教学方法是引发兴趣、保持兴趣的关键。因此,对于儿童来说,趣味性在学习过程中十分重要。儿童的语言学习方式主要是“习得”,因而往往学生的听说能力强。然而海外汉语学习的一个重要特点就是缺乏汉语环境。所以我们要利用“网络”来帮助学生“习得”。不同于成人,少儿学生注意力集中时间短,且自制力差,突发情况多,因此少儿对外汉语课堂中除了教学,教师还需要加强对学生的管理。有效的课堂管理需要教师了解不同年龄学生语言学习的心理特点,进行有效的沟通和交流。

2.针对成人

对于成年人来说,其主要的语言学习方式是在课堂中“学习”,对于他们来说,趣味性没有那么重要,无论国内外,我们都不难发现,随着年龄的增长,教材的趣味性逐渐降低,图书也慢慢由彩色变为黑白色。成人的学习动力基于各种现实因素,所学语言是否与生活、工作环境符合,是否被生活、工作需要。总而言之,教学要考虑到学习者的年龄特点和性格特征因人制宜,因材施教。

猜你喜欢

关键期第二语言汉语
学汉语
轻轻松松聊汉语 后海
小胖猪
第二语言语音习得中的误读
学习
——关键期
追剧宅女教汉语
汉语不能成为“乱炖”
Critically assess the use of Contrastive Analysis as an aid to second language teaching
Improving Vocational School Students’ Ability of Speaking English by the PPP Model
不可错过的宝宝发展关键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