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立体化实践育人体系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应用探析

2022-01-01长春中医药大学刁俊心

区域治理 2021年18期
关键词:立体化辅导员育人

长春中医药大学 刁俊心

在新的时代背景下,社会各界对大学生的素质要求愈加严格,高校传统的以传授理论知识为主的思想政治课堂教学模式已经不能培养出社会所需的高素质型人才。为此,高校应更加重视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成效,积极构建立体化实践育人体系,建立思想政治特色实践育人机制,深入推动实践育人与课堂教育的融合,帮助学生建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将思政教育从各个维度、各个途径融入大学生成长过程中。

一、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立体化实践育人体系的内涵与意义

立体化实践育人是指在实践教学中全面提升大学生的思想政治修养。高校的根本任务是培养高水平人才,高校教师应以立德树人为初心,旨在培养出合格可靠的社会主义接班人。立体化实践育人是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前提和有效途径。立体化育人即全方面育人,在开展育人实践活动时,借助主渠道以外的专业课堂、课内外实践活动、人文环境等,全方位、多载体的开展灵活性、渗透性的育人活动。

由于网络迅速发展和大学生群体心智发展的不成熟,网络中许多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不符的偏激言论往往能轻而易举的影响大学生的思想,越来越多的大学生开始质疑政府和社会,行为和思想都充满了对传统思想政治的抵触。大学生群体极易受到鼓动,许多图谋不轨的人利用这一特点大力宣扬国外文化和优渥生活,鼓动大学生质疑、抗拒本国社会文化,从而走上错误的道路。

二、高校开展思想政治立体化实践教学的重要性

(一)开展课堂实践教学的重要性

思想政治课实践教育最基本最传统的形式是课堂实践教学。课堂实践教学不仅能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理论教学知识,还能有效提升学生的综合能力,对高校思想政治课教学的高效开展有着不可或缺的重要作用。纯粹的理论知识教学容易引起学生厌学心理,而课堂实践是对课堂理论知识进行补充渗透的重要手段,既能强化理论知识,又能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活跃课堂气氛,有助于教学活动从单向教学逐渐演变成双向交流。教堂实践教学活动丰富多样,例如:案例分析、课堂辩论、主题演讲、品读红色经典书籍等。教学实践活动以帮助学生透彻学习理论知识为目的,在教师引导下开展课堂互动交流,为学生答疑解惑,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求知欲,实践出真知。课堂实践教学是最基础的实践教育形式,高校教师应多多开展课堂实践活动。

(二)开展校内实践活动的重要性

校内实践活动是理论教学的第二课堂,是课堂教学的延伸。高校要以多种形式开展有关校园文化的实践活动,将思想政治课理论知识与校园文化深度结合,潜移默化地帮助学生接受思政知识,影响学生的思想和行为。通过参加活动促进学生人文素养和探索精神的提升,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三)开展校外实践活动的重要性

国内教育以应试教育为主,中小学生几乎所有课外时间都被用于补课、做习题,参加过的校外活动少之又少。陆游说过:“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学生们从书本中汲取营养,学习前人的知识与技能,但只有通过“躬行”才能将书本知识转化为实际知识。校外实践活动开拓了思想政治课的新形式。相比于课堂实践与校内实践,校外实践更侧重于让学生了解基层发展变化,给生活在象牙塔里的学生提供走进社会、了解社会的机会。艰辛知人生,校外实践活动对学生未来走进社会起到了桥梁、过渡的作用,让学生在与人接触的过程中明白做人的道理,学会如何与人相处。实践长才干,学生在实践过程中逐步了解社会,认清自己的位置,发现自己的不足,能够正确客观地评价自己。社会实践是大学生磨炼品格、增长才干、提高综合素质的重要途径。与此同时,学生能在与社会群众交流过程中学习到书本中缺少而真正有实用的社会经验,领悟到理论知识真正的含义。认识到只有把个人命运和国家命运的发展联系起来,才是大学生成长成才的正确之路。

三、立体化实践育人体系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应用途径

(一)校内实践活动

各个学院要积极组织开展有益于身心健康的活动,如辩论赛、运动会、歌唱大赛、文娱晚会等,多提供可供同学间交流的机会,有助于巩固同学间的友谊,增强团队凝聚力和集体荣誉感,确保群体间保持良性、积极、团结的关系。在进行思政教育时,要让受教育的学生走进群体中,用积极向上的群体氛围熏陶、教育学生。这一举措不仅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责任感和荣誉感,还对群体间的观念与氛围有着激励和约束作用。

(二)开展社会实践活动

(1)参加志愿活动。志愿服务的发展为思想政治实践育人提供了有效的途径,引导学生利用课余时间或假期时间走进社会,开展或参与垃圾分类宣传活动、关爱孤寡老人和留守儿童、社区活动宣传等社会公益活动,帮助学生在实践中培养友善、奉献、和谐、服务的精神,有利于汇集社会资源、传递人文关怀、促进社会和谐、提高社会凝聚力。

(2)参加社会调研。开展社会调研有利于培养真理知识,增强社会责任感;有利于提高实践精神和动手能力;有利于学生积极开展理论学习、社会学习,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提高学习水平。通过社会实践,大学生的实践能力得以极大提高,改善了学生对市场缺乏了解的现状。

(3)参加红色教育活动。红色革命孕育思政教育的理论,教师应当结合课堂教学主题引导学生参加红色教育活动,提高学生对红色文化的认知,使学生深入理解思想政治理论知识。如,在学习《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第二章节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时,教师可以带领学生参观与新民主主义革命有关的新北区革命纪念馆、县革命烈士纪念馆等爱国主义革命基地,还可以牵头举行唱红歌活动,带领学生听革命传统报告,参加红色教育讲座,使学生切实感受革命文化和精神,深刻了解革命历史,实现学史明理、学史增信、学史崇德、学史力行,为续写新时代辉煌贡献青春力量。

(三)提高组织保障

(1)强化组织领导。高校党委要重视立体化实践育人体系的构建,贯通思想政治工作体系,明确分配每个部门的育人任务,科学管理各部门,确保落实到位。同时,高校党委要明确各个学院负责立体化实践育人活动开展的负责人,由负责人牵头组织管理各学院的实践育人工作。

(2)强化组织建设。各学院至少分配一名辅导员或思政教师负责思政实践活动的开展,充分发挥校内名师的示范带头作用,加大对思政教师和辅导员的思想引导,做好辅导员或教师的培训工作,完善考核办法,加大对失德教师和辅导员的惩戒力度,强化组织建设,充分发挥引导学生的作用。

(3)保障实践经费。充足的实践经费是开展实践育人活动的前提和根本保障,各个学院要确保留有充足的资金开展实践育人活动,资金短缺时可争取社会力量,寻求企业合作,通过开展与企业文化相关的实践活动、积极宣传企业文化等活动达成扩大企业知名度的目的,获取活动经费。

(4)加大宣传力度。利用学习微信公众号、QQ表白墙、学校网站大力宣传实践育人活动,强调活动的重要性,定期推送思想政治教育类文章,发表实践活动中取得优异成效学生的感悟体会,鼓励更多的学生踊跃参与实践育人活动。

(四)借助互联网,建筑育人新阵地

利用互联网平台建设“智慧课堂”,建立健全线上思政线下育人双向融合的联动机制。基于互联网教育资源的丰富性和教学方式的便捷性,思想政治课教师要多多利用互联网平台,丰富课堂内容和形式。例如教师可利用学习通、智慧树、中国大学MOOC等平台发布讨论题、作业、随堂测试、签到、抢答等活动,提高课堂学生参与度,调动课堂气氛,提高学生听课专注度。

四、立体化实践育人体系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面临的问题

(一)辅导员任务重,创新意识薄弱

辅导员是负责管理学生的公职人员,日常任务琐碎且繁重,缺少充足时间与学生交流,不能及时掌握学生思想状况,因此,在开展实践育人活动时缺少针对性目标。此外,辅导员工资低于教师且工作量大,晋升机会少,容易引起不平衡和懈怠心理,导致辅导员在开展立体化实践育人工作时不能亲力亲为,缺乏责任感和工作积极性,不能做好德育工作,导致学校的实践育人工作不能高效开展。

辅导员在学生成长学习过程中起着引导作用,部分辅导员虽能勤勤恳恳工作,但不能与时俱进、了解时事,工作多年思维固化,缺乏创新知识,带领学生开展实践育人活动时不能达到理想的效果,被带领的学生很难从实践中收获知识。

(二)缺乏安全性

开展课外实践,深入社会和基层时避免不了意外事故的发生,负责活动的教师要大力加强对学生的安全教育和监管,随时注意所带领学生的安全状况,避免出现学生走丢或受伤却无人发现的状况,确保实践育人工作安全有序进行。

(三)学生参与度不高

有些学生认为在社会实践过程中不能有所收获,并认为实践育人活动是形式主义,种种原因导致学生对社会实践活动参与度不高。

五、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实施立体化育人模式完全符合社会对大学生全面素质的要求和时代对未来人才的筛选标准。高校要高度重视立体化实践育人体系的构建,不断完善实践育人行动方案,争取解决开展实践活动时发生的种种问题,使立体化实践育人模式高效开展,促进大学生全面综合发展,成为合格的社会主义接班人。

猜你喜欢

立体化辅导员育人
文化育人的多维审视
育人铸魂守初心 赓续前行谱新篇
1+1我们这样学队章:我们的辅导员
好辅导员这样炼成
基于立体化教学方式的Java课程教学研究
多元立体化教学模式在《中医各家学说》教学中的应用探索
第六师高效立体化栽培技术研究初报
“珠”育人
山西太原南中环立体化改造启动
他们用“五招”育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