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域水环境综合治理方法及措施探讨
2022-01-01北京环宇立业环保科技有限公司河北分公司刘玉芳
北京环宇立业环保科技有限公司(河北分公司) 刘玉芳
随着人类活动的加剧,流域水环境污染问题成为社会经济发展中的主要问题,会导致人们的生产生活受到影响,不符合当前生态文明建设的要求。在可持续发展理念下,我国加大了流域水环境的治理力度,旨在使水污染问题得到有效控制和缓解,以促进水环境质量的提升,这也是我国环保工程中的重点内容。流域水环境会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包括自然气候因素、工业布局和人口数量等等,在治理工作中存在一定的复杂性,如果仍旧采用传统治理技术,将难以获得良好的治理成效。应充分发挥综合治理技术的作用,针对流域水环境的基本特点和治理要求,选择先进的治理手段和方法,以落实可持续发展要求。遵循实事求是的原则,对当前综合治理技术的要点进行全面把控,创造良好的生态效益。
一、流域水环境综合治理的重要性
水环境安全性会由于综合治理工作的实施而得到全面提升,特别是在农业及工业发展速度逐渐加快的趋势下,很多污水未经过处理会直接排放到水环境当中,导致水源安全受到威胁。通过综合治理工作的开展,能够从源头及排放路径入手实施全面把控,改善水质状况,大大提高水环境的安全性,水环境生态功能也得到逐步恢复[1]。
同时,实现了污染水体的统一化管控,能够从当地经济水平和产业结构等方面入手实施控制,真正做到流域水环境治理的协同性,为本地区的可持续发展创造良好的条件。
二、流域水环境综合治理的现状
当前流域水环境治理形势十分严峻,特别是在经济转型升级发展背景下,对于水环境污染问题的治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何实现经济建设和环境保护之间的有效协调,成了当前面临的主要问题。但是,由于缺乏对水环境综合治理工作的重视,也会导致环境问题越来越严重,污染物的浓度逐步提升,对社会正常运转造成影响[2]。特别是污染物的种类和成分在逐渐增加,包括了重金属污染和氮磷污染等等,会通过食物链进入人体,威胁人们的健康安全。污染存量在增大,同时污染增量的控制效果不佳,不利于社会经济健康发展。近年来,政府部门出台了多项政策用于指导水环境治理工作,尤其是随着执法力度的加大,为治理工作的实施注入了活力。
三、流域水环境综合治理技术的应用措施
(一)控源截污技术
控源截污技术的运用,可以从源头上对水环境的污染问题加以控制,是实现根本性治理的重要途径。首先,应该针对点源污染问题加以治理。在污水排放过程中,如果未能构建完善的防污网格系统,排入到流域水环境当中后会造成严重的污染问题。在网格系统的长期使用过程中,由于滴漏和雨水冲刷等问题的存在,也会导致其污染物存量增多。针对上述污染问题,应该对排水系统的运行性能进行改善,运用先进的截污设备和工艺对其予以不断改进,在进入到流域水环境前做好排水的有效处理,以达到防患于未然的效果,保障整个水环境的质量[3];其次,应该针对面源污染问题加以治理。在多雨季节,雨水的渗透会导致地下水的污染,地表污染物会随着雨水进入到水源当中,不仅造成环境的破坏,也会威胁人们的用水安全。近年来,海绵城市已经成为人们耳熟能详的一个概念,以此为依托实施面源污染治理工作,可以取得良好的成效。在城市中设计多功能的雨水收集及净化系统,实现对雨水的集中处理,防止地表径流和渗透而污染流域水环境,同时提高了水资源的利用率,达到循环利用的目的;最后,应该针对内源污染问题加以治理。在污染物的长期累积过程中会发生较大的改变,在流域水环境当中产生沉积,这是引起水体富营养化的主要原因。为此,应该采用底泥疏浚等措施进行治理。
(二)人工净化技术
水体具有一定的自净能力,会对其中的污染物进行分解和净化,从而达到改善水质的效果。然而,如果污染物在水环境当中长期积累,则会导致水体的自净能力受到抑制,当超过其最大负荷时则会引发环境污染事件,水源污染程度越来越严重,长此以往会对整个流域生态系统形成威胁。营养退却、缺氧和黑臭水等问题,都是由于水体自净能力下降所引发。为此,应该采用人工净化技术来实施全面处理与控制,水体在曝气增氧技术、换水处理技术和微生物活化处理技术的作用下会增强自净能力,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得到全面恢复,因此借助于自身的修复功能会实现水域生态功能的增强[4]。针对污染较为严重的水体,可以采用换水技术进行处理,能够使污染物得到集中处理,水源的净化效果较好。曝气增氧是一种具有长效性的处理方式,尤其是当遭受污染的流域水环境溶解氧量下降时,可以通过曝气增氧的方式提高溶解氧含量,增强微生物的降解能力,使水体中的污染物浓度得到有效控制,同时水体的溶解能力也得到增强。特别是当水体中厌氧微生物繁殖速度较快时,会导致硫化氢和甲烷等气体的增多,这是引起水体发黑发臭的主要原因。通过溶解氧含量的提升,可以对微生物起到良好的抑制作用。在实践中可以运用涌泉式曝气机进行处理,水体缺氧状态得到改善,水体的流动性也更好。
(三)生态构建及恢复技术
生态构建的方式在实践中得到广泛应用,其技术成熟度也较高。水环境当中的污染物会受到水中植物群落的作用,使其降解速度加快,水域营养成分增多,有利于改善流域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在对水环境进行净化处理的过程中,沉水植物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5]。在对水体进行净化和过滤处理的过程中,人工湿地和天然湿地的应用较多,近年来出现的生态浮岛技术也得到广泛应用,为各类生物的生存创造了良好的条件,水源自我修复能力更强,体现系统的生态功能。水资源分布状况是决定水环境质量的关键,除了采用调水工程解决水资源分布不均的问题外,还可以对地下水进行有效开发和利用,提高水资源利用率的同时,解决了传统粗放式发展模式下造成的污染问题。促进植树造林工程的不断推进,有利于构建完善的湿地系统、绿地系统等,水资源环境也会得到有效保护。
(四)河道清淤及活水补水技术
河道在长期运行中会产生较多的淤积,随着污染物的增多,会造成河道水环境的污染。为此,应该采用河道清淤技术进行治理,防止淤泥内污染物释放而引发河道水体的破坏,使水质可以长期保持稳定。活水补水技术在实践中的应用效果也较好,主要是针对水体流动性不强的水环境,防止常年积累沉淀而造成较多的污染物。水体中溶解氧的含量也会由于水流速度的加快而增加,因此使得水环境承载力得到改善。在应用该技术时应该构建完善的水利工程,通过区域活水的增加来对污染物的浓度加以稀释,同时使水体的自净能力和复氧能力得到增强,污染物的降解速度更快,水质稳定性全面提升。为了使水体可得到有效循环,可以将溢流堰设置在交汇位置,获得良好的上下游水位差,从而改善区域活水的整体质量[6]。此外,在采用活水补水技术时也应该设置相应的水生动植物,能够确保治理工作的长效性。
四、结语
流域水环境综合治理工作的实施,是当前环保工程推进的根本要求,必须以可持续发展理念为基础,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真正改善人类居住环境,避免造成严重的水生态破坏问题。虽然当前整体治理力度不断加大,但是在实践工作中也面临较大的困境,现有污染存量和污染增量控制的难度较大。为此,应该采用控源截污技术、人工净化技术、生态构建及恢复技术、河道清淤及活水补水技术等实施综合治理,以充分发挥各项技术的优势,使流域水环境得到全面改善,构建环境友好型社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