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动抗抑郁的理论阐释与实质探索
2022-01-01金圣杰陈祥和陆鹏程
金圣杰,陈祥和,刘 波,陆鹏程
扬州大学体育学院,江苏 225127
社会的快速发展造成人口结构老龄化以及生活方式、饮食结构等因素变化,与此同时,全世界抑郁症等精神疾病患病率逐年增加,抑郁症的预防和治疗已成为当下亟待解决的重大公共卫生问题之一[1]。运动干预能通过不同项目、强度及时间的运动内容有效改善抑郁症状,因其成效显著已在全世界形成共识。但也有学者在对照不同运动改善作用时发现,运动后病人抑郁症状改善无明显差别[2]。已有研究显示,运动干预对抑郁症存在安慰剂效应,运动干预后病人会短暂地以为抑郁症好转,但其实并未取得实质效果,这对抑郁症病人的病情反复有着严重的负面影响[3]。运动干预的实施也在现实中纳履踵决,理论上的成功并不能带给病人精神上的缓解,病人及家属不信任、运动干预需要耗费大量人力及物力资源、后期追踪难以利用等给运动抗抑郁症提出了难题和挑战。近年来,精准医疗快速发展,为运动抗抑郁提供了策略和新思路,针对不同病人开展个性化运动处方可以妥善解决抑郁异质性难题。同时,大数据兴起将抑郁症临床数据的应用价值推向新高度,为开展精准运动提供了良好契机。现在厘清运动抗抑郁内涵的基础上,剖析当前运动抗抑郁的发展困境,以病人为中心探索运动抗抑郁的路径选择,以期为抑郁症精准运动的布局提供参考。
1 抑郁
抑郁症状又称抑郁情绪,是生活中常见的情感成分,精神病学家Klerman认为,人生中总是一段时间生活在抑郁情绪中,遇到精神压力、生活挫折等社会因素时抑郁情绪极易发生[4]。抑郁情绪较为短暂,且完全可以通过自我调节、心理干预和运动锻炼治愈。但特殊情况下,如抑郁情绪未能得到积极、有效的干预,则可能导致抑郁症的发生、发展。抑郁症在中医里属于“郁证”范畴,常表现为持续的心境低落、情绪低落、思维迟缓和意志减退以及食欲不振[5],其病因和分类较多,包括内外源性抑郁、原发性抑郁症和继发性抑郁症。医学界认为,抑郁症既是心理疾病也是精神疾病。世界卫生组织研究表明,抑郁症将成为导致人类死亡致残的第二大疾病。
2 运动抗抑郁的内涵
药物治疗、物理治疗和心理治疗作为抑郁治疗手段,均存在一定弊端,而运动干预作为抑郁症的治疗方法之一,具有经济、易行、有效的优点,逐渐被业内认可和推崇[6]。运动对抑郁症有缓解、改善作用,其类型包括有氧运动、抗阻运动、柔韧性运动以及混合运动,主要形式包括散步、太极拳、八段锦、跑步、自行车、体育舞蹈以及高强度间歇训练等。同时,运动也可以联合音乐疗法、心理疗法和阅读疗法等用于缓解抑郁症[7]。
“抗”一词本义为抵御、抵抗,又表示匹敌、对等。运动抗抑郁中的“抗”并非治疗、治愈之意,而是用作延缓、预防、缓解的效果之意。针对不同研究对象采取不同类型的运动或运动组合可产生不同的抑郁改善效果,抑郁程度不同,运动抗抑郁的效果也存在差异,但未有实验证实运动能根治抑郁症[8]。《医方考》曰“情志过及,非药可医,须以情胜”[9]。运动不能从根本上治愈抑郁症,但能通过科学、规律的运动将抑郁防患于未然,也可以利用运动对抑郁症或具有抑郁情绪的病人进行循序渐进的干预。
3 运动抗抑郁的理论实证
运动抗抑郁的机制中涵盖了诸多理论和实践意义兼具的问题。目前已证实的抑郁症发生机制包括单胺类神经递质、神经内分泌、神经营养因子、脂肪细胞因子、神经再生和表观遗传基因调控等,以上机制在抑郁症发生及改善上具有重要调控作用,且各神经生物学机制之间存在双向互动关系,彼此在运动抗抑郁过程中互相影响[10],如表观遗传机制中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可促进5羟色胺神经元的存活和分化,而5羟色胺又可增强BDNF基因的表达;神经内分泌机制中释放的促肾上腺皮质激素(ACTH)、皮质酮(CORT)和促甲状腺激素(TSH)等激素,不仅参与了抑郁症的发生、发展,也调节了大脑神经再生因子的释放和表达[11]。已有研究发现,BDNF、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等神经生物学标志物对运动的抗抑郁效果具有一定的预测和调节作用,科研人员通过标记物开具、执行和调整相应的运动处方可达到最佳的抑郁改善效果并降低复发率[12]。在体医等交叉学科融合的趋势下,运动抗抑郁的研究热点集中在了联合疗法、认知功能及高强度间歇运动等方面,为进一步揭示不同路径机制及运动防控抑郁症等慢性疾病提供了新视角。
动物实验也为运动预防抑郁症提供了可参考的实验资料和理论基础,但都只是探讨了不同运动锻炼在抑郁症中的作用环节和机制,并未发现治愈抑郁症的运动方式。如崔冬雪[13]在探究游泳锻炼对抑郁症大鼠的影响研究中,证实了游泳锻炼纠正慢性应激对下丘脑-垂体-肾上腺皮质(HPA)的影响,可能是通过保护海马不受损伤,维持慢性应激时海马调节HPA轴功能,达到预防抑郁症的效果。Liu等[14]研究发现,有氧运动通过减少炎症反应因子和释放海马神经损伤因子,可以拮抗慢性不可预知温和应激(CUMS)抑郁小鼠海马的炎症过程,有效减轻抑郁小鼠海马的炎症损伤。Kang等[15]在对慢性不可预测轻度应激抑郁大鼠模型进行耐力和阻力训练时发现,耐力和阻力训练通过不同的分子机制减轻抑郁对突触可塑性的负面影响。同时,众多人体实验也证实不同运动方案对抑郁症的改善效果不同,运动干预时机以早介入、早治疗效果最为显著;干预强度则需因人制宜,按形式分为低、中、高等不同强度;干预时间与频率以多次高频最为有效;组织形式中集体运动能够更快速地缓解抑郁症状[16]。
4 运动抗抑郁中病人被弱化现象分析
4.1 运动抗抑郁的现实困境 当下罹患抑郁症的人越来越多,就诊及治疗过程越来越长,运动抗抑郁逐渐陷入宏观理论缺失、微观实证模糊的尴尬境地。抑郁症的早期筛查和防控诊疗对运动干预及医疗服务提出了巨大需求和挑战,目前针对不同抑郁症人群(如青少年、孕妇)的个性化运动方案还未成型,关于不同合并症及不同疾病分期病人临床试验较少,同时,抑郁症复燃复发性的病程特征要求治疗要长期且不间断,对运动抗抑郁症的开展和实施步履维艰[17]。2016年,我国才展开体育科学学会推广运动处方师的培养认证工作,运动处方师进入医疗系统或自立门面面临着体制制约、人才匮乏、专业受限以及社会观念不认同等诸多瓶颈。同时,现有研究中被试病人偏倚、运动效果不佳、运动监测手段匮乏、评估干预效果存在局限性等[18]也不利于运动干预的实施。此外,临床试验无法实时捕捉病人在运动前、运动中、运动后不同阶段大脑中的生理变化(如神经环路等生物系统功能异常),时间、空间、研究人员以及病人自身条件限制,后续追踪研究缺失,也在很大程度上阻碍了运动干预的实施。大量循证医学证据证实,运动作为治疗手段对疾病治疗或辅助治疗具有一定作用,我国已开启各种慢性疾病的运动处方库构建[19],但龃龉也因此产生,运动在作为运动处方治疗病人时,达到何种效果才切理会心,抑或运动在预防疾病和促进身心健康的同时如何寻求适宜的度又取舍两难。可见,在临床应用中,如何将运动处方作为一种防治疾病的有效方式并实现体医融合防治抑郁是运动抗抑郁的现实困境。
体医融合下如何推进运动抗抑郁理念,完善贯通体育与医学领域的复合型人才相关理论并提高其技能,人工智能背景下合理应用可穿戴设备及增强现实/虚拟现实技术的深度结合,实现身心健康数据的系统化、精细化处理及动态监测;如何加强精神卫生领域和运动健康领域的专业融合和政府、企事业单位、市场以及不同社会组织的合作发展等是相关部门亟须解决的难题[20]。
4.2 病人自身考量
4.2.1 运动损伤 已有研究表明,与正常人相比,抑郁症病人其他合并症(如糖尿病、心脏病、脑卒中和肺癌等多种疾病)患病率明显增加[21]。在根据运动处方进行体育锻炼时,难免会发生运动损伤,所以依据运动处方进行抑郁症治疗时,青少年、妇女和中老年人以及残障人士应采用不同运动疗法。但就目前来看,运动抗抑郁方案尚缺乏系统性和完整性,抑郁症运动处方研究样本量以及生理指标相对缺乏,科学性、有效性有待提高。此外,由于抑郁等精神疾病的医疗服务不足,导致大众对运动抗抑郁过程中的操作和评估知之甚少,使后续追踪和监测难以开展。
4.2.2 过度运动 受人群体质差异影响,在运动处方实施过程中经常会出现过度运动的情况,导致病人对运动出现抗拒心理。过度运动是导致身体疲劳的直接原因,也是心理耗竭、过度训练综合征、慢性疲劳综合征发生的因素之一。同时,过度运动在生理、免疫、内分泌和代谢方面的变化与重度抑郁症高度相似,过度运动本身可能导致一系列不良症状,如沮丧、躲避、抑郁、入睡困难和无食欲等情绪和行为层面变化[22]。
4.2.3 运动动机 抑郁症病情易反复发作,且迁延不愈,所以既需要依赖药物缓解,又需要通过运动处方预防。但目前大多数病人仅把运动处方作为治疗方式,而非长期兴趣爱好,当病情得到缓解时,病人容易脱离专业运动处方,回到零运动状态,从而影响对抑郁的抑制效果[23]。因此,在运动处方实施过程中,队友、理疗师、教练及运动处方专家应积极营造温馨、和睦的氛围,枯燥的运动康复训练需要通过良好的人际关系缓解压力,同时也可匹配激励氛围促进病人的运动自信[24]。
此外,如何充分调动病人运动积极性,是面对不同类型病人均要解决的问题,大部分病人先入为主的病耻感导致其不愿求助,同时,进行运动时需要面对周围有色眼镜也是令病人望而却步的因素之一。
5 破解路径
5.1 慢变量,长赛道,先入为主再后发治人 面对抑郁症等精神疾病患病率逐年增高的现状,我国已就不同人群开展不同防治措施,如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发布的《探索抑郁症防治特色服务工作方案》中,将抑郁症筛查纳入学生健康体检内容;《“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提出,要加强体医融合和非医疗健康干预以促进妇女、老年人、职业群体及残疾人等特殊重点群体的体育活动[25]。目前,我国的抑郁防治措施需从“追求数量”转变为“保证质量”,保证质量的前提在于社会、家庭、生活环境三位一体,核心在于提高效率和协调得当,旨在解决抑郁人口多和预防为先的难题。如果把抑郁症的影响看作是一场“灰犀牛”危机,那么无管制发展就是一次“黑天鹅”事件。对待“灰犀牛”危机,可通过早警示、早识别、早预防、早治疗的“四个早”策略科学预防抑郁症[26]。加强运动锻炼防治抑郁症意义重大,以校园青少年为例,加强体育锻炼并定期心理体检,可以减少后续抑郁发生时接受的时间成本和机会成本,避免症状加剧和极端行为。在构建校园大数据平台防治系统时,需要体育教师、父母和学生共同参与,数字技术、学校和体育、心理的校本课程同时变革为青少年抑郁症防治奠定了基础。随着全社会对抑郁症预防的逐步重视,确认运动抗抑郁成为目前亟须补防的防守点,一方面需从整体布局运动处方人才,从零开始制定培养方案;另一方面需构建体医专业机构,确保足够的专业设施以供运动处方的实施,转变运动处方在国民观念的地位,全面为大众服务,达成资源共享,以满足全社会运动处方需求。
5.2 借他山之石,赋病人主观能动性 抑郁症病人病情易反复,主要原因为:①治疗管理失控。无论是药物、运动还是两者的共同中断,都会导致病人抑郁情绪加重。1990年,英国国家卫生部提出“专家患者计划”,意在以病人为中心,让病人参与医疗保健服务及管理,同时与病人信息共享,重视病人对护理和治疗的满意度。此举目的在于提升病人的个人健康责任意识以及主观能动性,同时从长远角度考虑,培养病人的自我健康管理能力[27]。基于此,根据运动抗抑郁病人的自身弱化现象,拟建议对目前医患关系和治疗形式进行本土化研究,构建赋权抑郁症病人的运动处方新路径,践行“个人选择,积极参与”理念,将病人自身视为运动抗抑郁的主要领导者和决策者,伴随运动处方人员的配合,逐渐调动抑郁病人参与运动的主动性,形成自我管理的习惯和长期运动的兴趣[28]。②经济负担。抑郁症需要长期的预防和治疗,经济负担是限制病人接受治疗决策的重要因素。因此,将运动处方纳入医疗保险体系至关重要,减轻病人经济压力将促进抑郁症病人更加主动地进行运动治疗[29]。
5.3 精细化防治,构建运动抗抑郁处方库 在抑郁症的运动方案中,无论是早期运动预防,还是抑郁症运动处方往往具有群体同质性,缺乏结合抑郁诱发因素制定的个体化干预措施。随着“精准医学”概念的提出,生物样本和数据、基因测序、分子诊断以及精准医疗个体化治疗等产业发展,为运动干预抑郁症提供了新思路。目前,运动抗抑郁已有大量理论基础,并有临床试验佐证,推进精准运动抗抑郁恰逢其时,其主要构建内容包括3个方面:①考察我国不同群体抑郁症发生、发展的类型和诱因,进一步丰富不同抑郁人群的研究,为精准运动提供对应靶点。同时,从基因生物标志物方面对抑郁症类型进行多层次划分,进而有针对性地进行对应的运动干预。②建立精准运动治疗抑郁症病人的运动处方库,根据目前已证实和广泛使用的改善抑郁症运动方式和具有潜在应用价值的运动方式,为精准运动改善抑郁症匹配“运动资源库”。③从政府、家庭、病人角度多层面分析抑郁症群体选择运动方式的影响因素,为“因地制宜”开展精准运动提供保障。此外,在人工智能背景下,可以结合可穿戴设备、数字技术以及智能手机等评估病人健康状态,实时对病人身心状况进行监控和管理,通过数据分析结合运动处方库为病人设计科学、合理的个性化运动干预方案和体质改善计划。
6 小结与展望
将体育锻炼与医疗手段相结合,制定针对不同人群、不同病因、不同身体状况的运动方案对治疗抑郁症具有一定意义。研究者需正视运动治疗抑郁的重要作用,并结合人工智能逐步构建精准运动的运动处方库,为抑郁症病人自疗自医提供共享平台。在运动抗抑郁过程中,病人会面临如何有效实现运动方案的细化和标准化的困厄,由于抑郁症的治疗时间长,进展需循序渐进,不同阶段需配备不同运动处方,所以还需依靠远程控制和大数据技术实现资源的合理分配,城乡差距、地域差异等发展不均将会是未来实现精准运动的难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