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德育视野下小学科学教学策略探究

2022-01-01蔡晓东

科学咨询 2021年39期
关键词:科学知识德育科学

蔡晓东

(江苏省无锡市滨湖中心小学 江苏无锡 214128)

在学科中融入德育教学已经算是现如今教育的一大特点,在有些科目中,德育占了很大的部分,好像大部分时间都用来进行德育教育。但对学生德育培养时,最重要的不是德育在课堂上所占的比例,而是德育与教学内容是否融合得顺利。可以看到,我们现在的小学科学的教材都有一些课外拓展的知识,与历史、国家等相关,这就是德育在小学科学教材中的渗透,给学生普及了科学背后的故事,让学生产生对科学甚至对科学家的热爱。既然教材已经提供了德育的平台,那么教师也应该好好把握课上和课下可以对学生进行德育的机会,二者结合努力让学生在科学中学到更多学科知识和德育知识。

一、现如今小学生科学德育学习中存在的问题

(一)缺乏创新精神

科学是一门能够激发人的思维能力和创造能力的科目,同样,科学也离不开人的创造,因为只有创造才能让科学进步,然后科学再反过来造福人类。所以说一个人的创新精神就应该从小培养,并且应该注重于对其科学方面的培养,这样才能让学生在了解科学知识的同时提升创造能力和德育精神。然而,实际的科学教育情况却不那么理想,教师们往往会忽略科学对学生的创新能力的培养,只是把侧重点放在课程知识上,不给学生提问题,也不给学生做课外的拓展,学生就算有想法也无处可提,这样的话就很难发挥出科学的德育作用,学生的创造精神自然也很难被培养。

(二)缺乏质疑精神

值得一提的是,有许多科学真理都是在质疑中产生的,比如地球引力,就是牛顿产生“苹果为什么不往上掉而往下掉”的疑问而被创造出来的。再加上小学科学涉及到生活中方方面面的知识,从地质到太空到所有的现象,处处都很神奇,处处都可产生疑问。再者,学习科学,本就是要先质疑,再弄清楚,然后再质疑,经历这样反反复复的过程才能把科学搞懂,才能将其中的科学精神大概了解。但是教师任课时,并不会想这么多,总是会把知识一股脑全倒给学生,把知识都捣碎了灌输给学生,这样就会导致学生不愿动脑,即使有疑问也不会提出来,这样对学生的德育教育没有什么帮助,是教师在进行基于德育视野的小学科学教学时要避免的问题。

(三)实践能力不足

我们都知道,科学教育的最终目的是让学生利用所学知识进行实践,让科学看得见摸得着地帮人们解决一些问题。虽然小学科学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并不多,但至少对学生实践精神的培养有很大帮助。但实际的教学中,教师并不能很好地意识到这一点,总是忽略了让学生自己动手实践的重要性,喜欢把知识都揉碎了灌输给学生,包括实验中的各种原理、现象都讲得一清二楚,那学生就没有了任何好奇,因为最终的结果都摆在那里了,自然也就不会想动手试一试。所以说,这是教师在进行科学教学时要注意的问题,不能为了追求教学进度而耽误了学生发展科学精神的最好时机,这对学生的德育培养十分不利。

二、德育视野下进行小学科学教学的策略

(一)课堂中创设问题培养学生探究能力

上文提到过,科学这门课程具有很明显的探索性和实践性,因为科学涉及许多的方面,所以说毫无疑问的,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有了困惑,才能在学习知识的基础上继续探索下去。根据这一规律,教师可以在课堂上多创设一些问题,当然,这些问题要在一定的情景下提出,可以让学生的好奇心和学习兴趣达到最大。这样一来,学生就会自己的参与到课堂中,也会积极探究老师提出的问题,在这一过程中,学生的探索能力就会潜移默化的提高[1]。

例如,学习“水结冰了”这一课时,教师可以给学生提出一些他们力所能及的问题,然后让学生带着问题预习和思考。比如:在不同的温度下,水的状态是一样的吗?如果不是,分别是什么样的?这一个问题是生活中比较常见的,也不需要进行实验,根据学生的生活经验就可以得知。但要给足学生时间思考,让学生把各种情况都考虑周全,最终会得出三种情况:在0度以下时,水的状态是冰,是固体;在0度以上100度以下时,水的状态是我们最常见的液体;在100度以上时,水会变成水蒸气,最终蒸发。尽管这个问题很简单,但小学生的思维不会那么周密,对他们来说还是有一点难度的。再者,在探讨这一问题时,学生也很有可能产生疑问,教师可以在课堂上和学生共同讨论一起解决问题。教师要把握好时机提出问题,否则学生可能不会产生深入探讨的欲望。此外,学生在思考讨论的过程中,老师应尽量引导学生向正确的方向思考。相信借助这样的模式,可以有效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培养学生的探究精神[2]。

(二)紧密联系家庭,实现学校和家庭教育的结合

学生学习科学不应该仅仅在学校进行,因为学生最终还是要回归家庭,回归社会。所以今天在学校学得好,明天一回家又把科学精神完全丢在一边了,这样是没办法真正应用科学的。所以,教师和学校应积极连接家长,向家长说明日常生活中科学的重要性,争取获得家长的支持,这样科学教育和德育教育就不是学校单方面的孤军奋战,相信学生的科学学习以及德育培养方面会有很大的提升,这对学生学习科学有很重要的作用。

例如,学习“花、果实、种子”这一课时,在学校让每个学生做实验是不太可能的,但是这一课又比较重要,这就需要家庭的帮助,让学生在家里种植一棵自己喜欢的植物,每天放学的时候让学生回家观察自己家中植物的生长情况,并记录其每周的生长变化。布置完这一作业后,教师可以和家长沟通,家长要时刻监督学生坚持把植物养好,然后和学生一起调查植物开花结果结种子的时间以及在这些过程中发生的变化,最后作出总结。这是一项长期的实验,如果家长和学生都能坚持下来,对培养学生坚持不懈的科学精神以及对科学中德育的理解会有很大的帮助。总而言之,家庭对学生的影响是最大的,只有家长重视这件事,学生才会努力去学。通过与家庭结合这种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可以很好地培养学生的德育精神[3]。

(三)充分利用信息技术手段,开阔学生眼界

上文中提到了科学涉及生活中的方方面面,乃至全世界各地的方方面面,但是小学生的活动范围很小,有很多现象和知识是他们没有接触过,更没有见过的,对于这种情况,学生往往会很好奇,那么,教师不可以磨灭学生的这种好奇,而是应该尽量让学生看到外面的世界与现象。现如今,教育中的技术手段也很发达,教师可以利用这一点来拓展学生的眼界。

比如成长在平原的孩子很难想象出大山的蔚为壮观;生活在南方部分地区的孩子想象不出大雪纷飞的情景等,也就更难想象到不同的地方会有不同的地理面貌,还会有不同的自然奇观。为此,教师可以利用媒体制作一些微视频,或者利用VR技术来呈现一时间各个地方的不同景观,如雪山、冰川、热带的雨林及海洋里的生物等。或者通过生活中的一些现象鼓励孩子发现成活中存在的科学知识,并将学到的科学知识综合运用到生活中去解决一些问题。为实现这一目的,首先要引导孩子从生活中发现蕴含的科学知识。因为生活中的一些现象更便于孩接受,并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又由于小学生的思维特点和较少的生活经验,导致他们对生活的了解还不够全面,会影响他们对科学环保知识的掌握[4]。所以,教师要尽量保证学生能够有所参考,有所想象,最好的方法就是充分利用多媒体和VR技术,这样才可以让他们真切地感受到科学的来源,从而提高教学效果。

三、结束语

学生在小学阶段的科学学习和德育学习,一般都是来源于教师以及教材,这是小学生认识知识和获取知识的最开始,所以说教师的专业技能和德育水平也是非常重要的,那么,要想保证学生在科学学习中获得良好的教育及优秀的德育培养,就需要对教师队伍进行强化,无论是从教师的数量,还是从教师的软实力都需要进行一定的强化。这也正响应了国家所号召的“教师队伍建设好”。所以小学科学中德育的教育也离不开学校的培养,只有学校把好了教师实力这一关,学生接下来的科学知识学习以及科学精神培养才能顺利进行。除此之外,学校还应该建立一定的制度,帮助学生巩固知识,建立科学精神、保护环境意识等。总之,教师和课堂教学是基础,家庭是辅助,学校是巩固与探索,只有这三者共同努力,才可以使小学生对科学知识产生兴趣、掌握知识,并发现科学中蕴含的德育精神和道理,从而建立自己对科学的认知,在科学教学中有效培养学生的德育精神。

猜你喜欢

科学知识德育科学
德育要在“善”处留白
《中国德育》
蜗牛看牙医
高中英语教学中德育的渗透
点击科学
基于科学知识图谱的滑雪运动研究可视化分析
科学大爆炸
微型演讲:一种德育的新形式
饮料瓶中的云
梦想中的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