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学语文微课教学探究

2022-01-01祝龙伟

科学咨询 2021年39期
关键词:情景教学内容微课

祝龙伟

(重庆市綦江区丁山学校 重庆 400000)

微课的兴起是新时代信息技术发展的成果。小学语文教师应紧跟时代潮流,积极运用微课辅助进行教学,提升课堂效果,激发学生对教材知识面进行延伸和扩展。随着微课教育的不断完善,微课逐渐成为一种重要的教学方式,小学语文教师应潜心研究微课在教学中的应用,发挥微课短、少、小、多的特点,为教学工作提供更多的选择。

一、小学语文微课教学的作用

(一)改变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枯燥的问题

语文的重要性毋庸置疑,语文既是文化的载体之一,也是人类交流表达的重要工具。按照常理来说,语文作为小学生的母语,小学生学习语文的难度应该较低。但是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却并非如此,语文教材内容有很多地方,对于小学生来说理解难度较大,容易产生空洞乏味的情况。而微课由于呈现方式的多样性和自由性,深受学生的喜爱。在小学语文课堂中,积极应用微课是解决课堂内容空洞乏味的有效手段之一。

(二)利用微课提升小学生的注意力

小学生的心理发展尚未完全成熟,虽然每个学生的特点不同,注意力、思维方式等根据身心发展水平的不同,也有很大的差异,但是从整体来说,小学生的注意力很难长时间的集中。对于小学高年级的学生来说,连续注意力的时间大约在20分钟左右,男生与女生之间也有一定的差异。这种情况就导致学生很难在一节课的时间内保持注意力的集中,从而降低了教学的效率。微课的应用可以有效解决这个问题,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可以通过穿插微课来不断集中学生的注意力,从而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三)有利于实现学生的自主学习与终身学习

自主学习是新教育背景下对学生能力的要求,终身学习是当今时代对于我们每个人的要求。所以在现代的教学背景下,特别注重教育的延伸和扩展。我们急需一种手段来打破课堂的束缚,使教学延伸到学生的生活中去。而微课因为其短小精悍的特色,逐渐成为小学生热爱学习、自主学习以及形成终身学习习惯的重要手段。尤其是随着近年来微课的迅猛发展,逐渐产生了碎片化的教学模式,在未来的教学工作中,微课将是小学生实现自主学习、主动学习的最佳阵地,也是打破课堂教学壁垒的突破口和转折点。

二、微课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策略

(一)利用微课创设教学情景

微课在教学情景的创设过程中可以发挥极大的辅助作用。在小学语文的教学过程中,教师经常会用到创设教学情景的方法来帮助学生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发散学生的思维,使他们更全面了解课文的内容和中心思想。在传统的教学方法中,教师需要投入一定的精力来进行教学情景的构建。一般情况下,教学情景构建初期很难迅速把学生带入到情景中,往往需要较长的铺垫和引导才能让学生投入到情景中,从而发挥教学情景应有的作用。而微课教学为教学情境的创设提供了一个较好的方法。在创设教学情景时,教师可以通过微课的方式使学生迅速进入情景,了解情景的背景和角色分配,且微课多样化的呈现方式,极易引起学生的关注,从而缩短教学情景前期构建的时间[1]。

例如,教学五年级上册的《将相和》时,《将相和》这篇课文主要除了讲述完璧归赵、渑池之会和负荆请罪三个小故事。在教学时,教师可以通过微课组织学生针对三个小故事进行情景模拟。通过模拟完璧归赵和渑池之会,使学生感受到蔺相如的个人魅力,在学生心目中树立蔺相如机智果敢的形象。通过负荆请罪的情景模拟,使学生感受到廉颇与蔺相如之间建立起来的真挚友情。在情景模拟之前,教师可以通过微课对于故事内容进行导学,使学生明白自己的角色分工和故事的情节内容。在情景模拟的过程中,教师也可以通过微课,对表演的内容进行补充,从而使整个情景模拟更加丰满和具体。

(二)利用微课提升学习兴趣

我们经常说兴趣就是最好的老师,对所学内容的兴趣可以成为最原始的学习动机。在教学过程中,如果我们使学生对于学习内容产生了强烈的兴趣,那么学生就会自觉地进行知识学习,自然提高对知识内容的掌握和理解。这种主动地掌握和理解比单纯的说教要有用的多。小学生由于受到年龄的限制,单纯地通过教师约束来使学生保持注意力集中难度较大,这时应努力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自发地投入到学习过程中,从而使学生的注意力得到较长时间的集中,提高学习效率。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有些内容对学生的吸引力较小,尤其是文言文相关的教学内容普遍存在学生没有兴趣、教学难度大的问题。教师可以利用微课来进行对这些内容的辅助教学。由于微课呈现方法丰富,容易引发学生学习兴趣的特点,教师可以利用其对教学难点进行导学或者解读,从而提升学生对教学内容的学习兴趣,达到降低教学的难度、提升教学效果的目的。教师要牢记单纯的督促和管教是坚决不可取的,我们应该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为出发点,充分利用微课教学的趣味性和特点,努力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使学生对语文学习保持专注,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2]。

例如,教学五年级下册的《景阳冈》时,武松打虎的故事虽然广为流传,但是《景阳冈》这边课文选编自《水浒传》。《水浒传》是典型的明清小说,属于半文言的范畴,对小学生来说有一定的阅读难度。在阅读过程中,小学生容易产生枯燥乏味的不良情绪。教师可以通过微课来辅助学生对《景阳冈》的学习,教师可以节选《水浒传》影视作品的情景,制作出武松打虎的微课。通过影视作品的辅助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辅助学生对课文内容进行理解,降低学习难度。

(三)冲破教学的空间和时间限制

在传统的小学语文教学方式中,学生学习内容的主要方式局限于课堂之中,课前和课后学生获得知识的方式主要通过自学。其实学生在课前、课后精神都处于较为放松的状态,更为容易接纳学习知识,如果教师仅仅局限于课堂教学之中,那么就会受到时间和空间的严格约束。作为信息时代的教学产物,微课能够有效的冲破教学的时间和空间限制,教师可以通过录制教学视频或者制作导学微课的方式,让学生在复习或者预习时可以对教学内容进行反复的观看,有条件的教师还可以利用微课的在线对接技术,组织学生在课下进行视频互动交流,从而使学生在较为放松的学习状态之下,更好的接纳学习知识。同时打破课堂教学的空间和时间限制,延伸课堂教学的宽度。教师在进行课下微课教学时,应充分发挥微课碎片化学习的功能,微课碎片化学习主要侧重的是微课学习的简练性和及时性。微课可以将学习内容碎片化,每次只对学习内容的一个点进行讲解,然后通过多个碎片化的呈现,组成完整的教学内容。这样学习者就能够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对知识进行学习。学习者不用准备较长的时间或者良好的学习地点,而是随时随地的可以进行微课学习,使教学方式变得更加灵活多样。当然,这种教学方式对于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师要科学的制作微课、组织学生下载,同时要督促学生进行预习和巩固,从而达到微课教学的应用效果。教师在这个过程中应注重教学内容的吸引性和有趣性,从而进一步提升学生的学习效率[3]。

例如,在六年级上册《少年闰土》《好的故事》等课文教学时,这两篇课文都属于第八单元的篇目,第八单元主要是为了让学生全面了解鲁迅先生。但是鲁迅先生的作品繁多、经历丰富,很难通过一两篇文章全面展现鲁迅先生的形象。这个时候教师就可以制作多个与鲁迅先生相关的微课,将知识内容碎片化,由学生下载回去随时随地的进行学习了解,从而通过碎片化的微课使学生对鲁迅先生建立一个全面的、整体的认识,既达到教学的目的,又扩展学生的知识面。

(四)通过微课弥补教材资源的不足

小学语文教材的内容是固定的、有限的,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固然不能脱离教材,但是也不能局限于教材。小学生由于受到生活经验的限制,对于一些事情没有经历过,很难通过文字产生感同身受的效果。有时候学生对于课堂教学内容在生活中根本没有接触过,从而导致学习过程中一知半解、懵懵懂懂,降低了学习效率。通过微课教师可以对教学内容进行延伸和扩展,而弥补教材资源的局限和不足。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对于学生没有接触过的事物,教师可以制作微课进行视频和图片讲解。对于学生没有接触过的历史年代,教师可以制作微课对作者的生平和文章的历史背景进行详细的介绍。这些在教材资源之外的延伸,一是可以加强学生对于教学内容的理解,拓宽他们的视野;二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丰富多彩的延伸内容可以达到寓教于乐的效果。

例如,教学六年级下册《石灰吟》时,《石灰吟》的作者是明代的于谦,在这篇课文教学时,《石灰吟》的解读离不开对作者于谦的介绍。因为石灰的形象正是于谦的形象,表现了于谦坚强不屈、洁身自好的品质,但是仅凭教材中的作者简介,学生很难对于谦有全面的了解。这个时候教师可以制作介绍作者的微课对教材的内容进行补充和延伸,既能丰富教学内容,也能使学生更好地理解《石灰吟》要表达的中心思想。

三、结束语

总之,在科技信息的不断推动下,微课已经成为了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可或缺的教学手段,科学合理地将微课运用到实际教学中,对于提高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和小学语文教学的发展有着积极的作用。因此,教师在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应该不断提高自身能力,跟上时代的步伐,在微课的运用上不断创新出更加新颖的教学方式,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小学语文教学中,在提高学生语文文化知识和学习技能的同时,也使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得以提升,为学生今后的学习和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猜你喜欢

情景教学内容微课
综合利用单元教学内容进行整体单元复习
情景交际
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中如何有效导入微课
微课在幼儿教育中的应用
微课在高中生物教学中的应用
微课在初中历史教学中的应用
石化企业情景构建的应用
楼梯间 要小心
等差数列教学内容的深化探究
把美留在心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