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信息技术2.0视角下小学科学教学情境的创设

2022-01-01

科学咨询 2021年39期
关键词:科学微课情境

杨 凡

(青海省西宁市育才学校 青海西宁 810000)

近年来,现代信息技术已经应用于生活的各个方面,教育领域也已经离不开信息技术的支持。随着核心素养概念的深入,科学教师也被要求实施更多的情感教学,或情境教学。在心理学中,背景有一定的刺激作用。当学生遇到未知问题时,会激发他们质疑、分析和解决问题的意识和能力,并逐渐提高他们的积极性。良好的情境设计可以引导学生产生愉快的学习感受,激发他们的好奇心和求知欲,调动他们的探索欲,促进创造性思维,培养探索精神。在小学科学教育中精心创造各种教育机会是帮助学生有效学习科学的关键。因此,小学科学课程可以通过创设课堂情境,引导学生运用知识、探索新知,增强学生的问题意识,提高学生的能力,实现有效拓展。

一、在小学科学课堂创设情境的必要性

在传统的科学课上,教师口头讲授或在黑板上书写,学生要听教师的讲解,自己去想象。但是,小学生的认知系统仍以形象思维为主,缺乏抽象思维,因此仅靠自己的想象力很难感知科学词汇和句子中的形象和含义之美。另一方面,小学生好奇心强,求知欲强,渴望感受文本的内涵,但由于自身能力不足或教学方法不当,他们的需求不容易得到满足,久而久之,挫折感并不能帮助他们树立信心,自然就失去了学习科学的欲望[1]。

因此,非常有必要在小学科学中创建符合实际情况的课程。包容性和多样性的背景能够打破过去僵化的形式,使教师和学生之间、学生与学生之间能够在丰富多彩的氛围中互动,适合学生的活泼天性。在小学课堂上,以多媒体课件和微课形式出现的现代信息技术使学生能够参与到一个强大的学习环境中,将手、眼、耳、口和大脑联系起来,并调动声音、图像和动画。有了信息技术,教师可以更容易、更有效、更清晰地将信息传达给学生,从而减轻教师的工作负担。同时,多媒体课件可以帮助学生培养更全面的知识,丰富他们的视野,因为它可以整合广泛的学习资源,向学生展示更有针对性的课本延伸。这能为持续发展学生的科学学习能力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因此,教师必须重视情境教学,更清楚地了解情境教学的作用,探索更多创新的情境教学模式。

二、信息技术与小学科学融合教学的现状

小学科学的学习与音乐和艺术一样,在协调课堂时间和设计内容方面没有得到教师的重视,学生在小学科学课上很难学到真正的科学知识。而随着时代的发展,教育工作者发现,为了发掘儿童的潜力,开发和提高儿童的智力,单一的知识教育有一定的局限性。因此,在以提高学生全面能力和提供发展性教育为目标的新课程领导下,小学科学已经转变为一门可以让学生充分发展其发散性思维、挖掘其潜力和培养其洞察力的学科,引起了教师、家长和学生的关注。除了发扬传统教学方法的优势外,信息技术的使用使小学科学教学变得更容易、更多变、更直观和更清晰,使学生能够看到、感受到和理解知识的每一个方面[2]。

三、利用信息技术教育创设小学科学情境的途径

(一)利用信息技术介绍课本内容,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第三次技术革命浪潮带来的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和大众传媒的出现,使社会生活和语言文化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教师需要更新他们的教学方法以跟上时代的步伐。教材是教学的主战场,也是最重要的部分,但它并不是一开始就要严格遵守的天书。在学习过程中,小学生会对他们认为有趣和愉快的内容感兴趣,并自发地进行学习。教师应利用信息技术辅助教学,用集声音、图像、图表和图画于一体的多媒体教学工具,使抽象而复杂的科学知识成为直观、形象、静态的内容,使科学教学更具活力[3]。

例如,教学“种子的传播”时,本节课可以制作动画,聚焦凤仙花的果实,让学生能看到里面的种子,直到果实成熟之后,将种子传播出去,从而将话题聚焦到植物种子的传播方式,观察果实和种子的形态结构特征,并且根据形态结构特征推测种子的传播方式。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对植物生长变化及生命活动现象的思考,明白这些现象都是为了满足其生存或繁殖后代的需要。这种教学方法不仅能使小学生的注意力集中在教师设计的教育内容上,使他们有效理解、消化和记忆课本上的知识,而且鼓励他们跟随教师的思路,能使课堂气氛更加活跃,充满新鲜活力,使学生对学习更加感兴趣。课堂上的气氛变得更加活泼,充满新鲜的活力,学生对学习也会更感兴趣。

(二)利用信息技术创设问题情境,营造良好的思维能力发展环境

毫不夸张地说,科学课的导语是一堂好的科学课的前奏,小学科学课只有在导语的基础上才算好。课前介绍的目的是让学生对要学习的知识有一个基本的了解,并通过言语论述和实物展示来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因此,教师需要采用灵活的教学方法,不是为了“完成工作”,而是为了激发学生对小学科学的兴趣。由于生理因素,小学生普遍缺乏思考能力,这给阅读教学带来了困难,使他们无法获得这些方面的知识。在这种情况下,教师要积极利用信息技术的功能,如动画、音像等,创造合适的教学情境,训练学生的思维能力。具体来说,可以利用信息技术创设问题情境,以图片和动画的形式呈现与阅读内容相关的故事和实例,并结合问题,激发学生的注意力和思维。

例如,教学“空气有质量吗”时,教师借助多媒体技术动画式展现实验步骤验证空气是否有质量,询问学生空气是否有质量。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进行探究活动,说出空气具有一定的质量,质量较轻,了解到质量是空气的基本特征之一,并且通过一定的方式可以被测量。这样一来,内容和学生的认知就可以结合起来,形成问题情境,促进学生的思维能力,有效实现课程目标。在给定的情境中,学生不仅可以锻炼自己使用信息技术的能力,还可以对情境进行一些修改,一举两得,因为情境教学和信息技术教育是相互促进的。具体来说,教师应在课本内容的基础上,深入挖掘最基本但重要的知识点,在课堂前为学生创造一个舒适的介绍方式,并创造一个动态的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学习欲望,以达到最佳的教学效果[4]。

(三)利用信息技术巧用微课,突破教学重点难点

微课是翻转课堂教学的常用工具和形式,是支持学科教学的有效信息技术工具。小学科学课的一些内容也适合以微课的形式呈现,特别是在不具备实验条件的学校,可以引导学生在课堂上进行动手实验。微课可以向学生展示一些实验过程的详细视频,让学生通过微课掌握科学实验的原理和内容,了解一些科学现象,掌握相关科学知识。微课的使用可以体现在教学的所有方面。在教学中,教师可以借助微课进行课堂导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在重点难点教学环节,教师也可以借助微课强化讲解,达到突破教学重点难点的目的。此外,在小学科学的复习环节,教师可以通过微课资源共享的形式,让学生有很好的参考资源,提高学生的复习效果,有目的地运用视频导入情境。

例如,教学“我们关心天气”时,学生对天气有了初步的了解,对天气的变化有了一些直观的感觉。学生对天气的理解往往局限于他们的感官,而且非常主观。因此,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创造一个切入点,应围绕本课的重点和学习内容进行设计,不要喧宾夺主,沿用新的形式,不管内容是否符合学生的实际。问题可以是有针对性的,教师应支持学生回答问题,学习天气观察方法和保持天气日记。在课堂上,教师可以使用多媒体教学材料向学生展示微课程中的相关内容,然后鼓励他们识别材料中听到的声音,最后要求他们用动画和自己的语言相结合的方式描述当天的天气。通过分组在日历上记录天气,学生可以培养他们的合作意识和技能,学习气象学家的贡献,并培养他们的实力和科学严谨的品质。语境应鼓励学生利用信息技术独立收集信息,在互动中过滤信息,扩展语境,语境教学和信息技术教育是相互促进的。情境是通过情感创造的,在情感领域的教学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探索欲望,利用情境将科学知识的教学、探索能力的培养和思维的发展有机地联系起来。

四、结束语

本文主要从三个方面进行了论述,小学的科学教育应该摆脱过去的口头加板书的模式,更加注重情境教学。现代信息技术是情境教学的有效工具,通过多感官互动能使学生沉浸在强大的学习氛围中。教师应结合课本内容,适时运用信息技术丰富教学内容,这样学生就能在富有情感的课堂背景下愉快地探索,深入理解、牢固掌握科学知识,不断培养科学素养。

猜你喜欢

科学微课情境
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中如何有效导入微课
情境—建构—深化—反思
微课在幼儿教育中的应用
情境新颖的概率问题
微课在高中生物教学中的应用
微课在初中历史教学中的应用
点击科学
科学大爆炸
学理审思:真实情境写作之中考命题
科学拔牙